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筛选及识别抗原表位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娟 张君 +6 位作者 余晓林 吴倩 蒋飞龙 黄长武 李兴禄 黄爱龙 郑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McAb,以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了特异性及排除性筛选,对筛选出的特异性McAb进行了包括亚型鉴定,效价、亲和常数的测定以及特异性的鉴定与分析,并通过单克隆抗体的位点相加实验、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PS)的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对McAb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融合了386株能分泌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用O1群小川型、O139霍乱弧菌及9种非霍乱弧菌的细菌进行的筛选,最后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的针对该McAb的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2株IgG1,1株IgG2a,1株IgG2b;腹水效价均达10-6;亲和常数达108以上。间接ELISA法及Western blot证实所获的McAb可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4株McAb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与LPS的反应表明其中2株针对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2株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结论获得霍乱弧菌O1群稻叶型特异性McAb,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洁 张瑜 +1 位作者 李苹苹 帖彦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 目的了解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和“血流感染”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和“bloodstream infec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报道的病例,复习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结果该例69岁男性患者肝门部胆管癌术后6个月,腹胀、发热、无腹泻,血培养检测出霍乱弧菌,经质谱、VITEK 2XL和16S rRNA基因鉴定均为霍乱弧菌,血清学确认为非O1/非O139群。使用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10 d后﹐患者康复出院。通过文献复习发现26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患者大多数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道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为急性腹泻、腹胀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80.77%患者好转出院,15.38%死亡,主要因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及时血培养检查和准确鉴定对其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非o139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流感染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森 赵越 张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后,继续使用当前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由3 g q12h改为3 g q8h治疗。10 d后患者无发热,血培养和粪便霍乱弧菌培养阴性,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o1 o139 霍乱弧菌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公园湖水源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佳玮 施霁桢 +4 位作者 李金鑫 任志浩 张越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7,共9页
近年来,非O1/O139群霍乱弧菌(NOVC)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时有报道。本试验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连续采集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溶血性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对分... 近年来,非O1/O139群霍乱弧菌(NOVC)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时有报道。本试验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连续采集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溶血性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对分离株的致病性进行检测;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毒力相关基因ctxA、ctxB、tcpA、hlyA、rtxA、rtxC和chxA进行检测;通过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分离株的chxA基因全长进行分析;通过药敏试验对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2株NOVC,NOVC分离株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呈现明显的溶血现象;经过滤除菌的细菌培养液上清有溶细胞作用,对体外培养的Vero细胞具有极强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细胞萎缩和脱落;分离株培养物和培养液上清经腹腔注射均可致死小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0^(7.23)CFU。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hlyA、rtxA、rtxC和chxA基因呈阳性,提示细菌的致病性可能与毒力因子的表达相关。对chxA基因的全长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可编码II型ChxA毒素,其催化域与I型毒素高度同源,但在相应区域缺失1段5个氨基酸片段(^(619)AIAKE^(62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均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均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结果表明,公园水源性NOVC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基因,产生溶血素等溶细胞毒素,可致死小鼠,对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水生动物和环境的公共卫生具有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致病性 毒力基因 ChxA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诊疗及防控2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天驰 白露 +3 位作者 解柔刚 周柯 孙菲 田克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2株弧菌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分子检测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2株菌株均鉴定为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确定为NOVC,毒力基因ctx AB检测阴性;药敏试验显示1株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另一菌株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NOVC所致的血流感染在中国少有报道,完善血培养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的准确鉴定、分型和耐药表型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防控霍乱弧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血流感染 血清学分 抗菌药物敏感性 感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一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炊慧霞 陈磊 +2 位作者 吴玲玲 贾松树 韩志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 目的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对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中50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3株病人来源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Vc数据库分析其序列分型(ST),利用最小生成树关系图分析进化关系,通过VFDB数据库获得其毒力基因分布。结果来源于淡水养殖环节和来源于病人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53株菌株均具有黏附、趋化运动、抗吞噬、毒素及酶类等功能的8类毒力相关因子基因,缺失辅助定植、毒素共调、分泌等功能的毒力相关因子基因和副霍乱肠毒素等4个毒素基因。部分毒力相关因子或部分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毒力基因不全。与3株来源于病人的菌株相比,二者毒力因子基因携带情况相近,除MSHAⅣ型菌毛毒力因子mshA基因、荚膜多糖wbuB基因、wbfY基因、rmlB基因、血红素受体hutA基因及Ⅲ型分泌系统vscC2和vcrD2基因外,部分菌株二者携带相同的毒力因子基因。53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属19个ST型,ST4和ST5是优势ST型,养殖环节来源的菌株与病人来源的菌株分属不同的ST型。19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其中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17个ST型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差异数在1~7个,病人来源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2个ST型与分离自淡水养殖环节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ST1、ST2、ST6和ST10属同一簇,与ST1有6个等位基因位点存在差异。结论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MLST分型多样化,携带多种毒力相关因子,不同来源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相同,虽然分属不同的ST型,但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o1/o139霍乱弧菌 全基因测序 序列分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模拟肽的筛选鉴定
7
作者 张娟 吴倩 +4 位作者 彭辉 何岸 陈维贤 黄爱龙 郑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以纯化的有高度特异性的IXiao3G6单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淘筛,以期筛选到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有高亲和力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技术,以纯化的IXiao... 目的:以纯化的有高度特异性的IXiao3G6单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淘筛,以期筛选到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有高亲和力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技术,以纯化的IXiao3G6单抗为靶蛋白,进行噬菌体随机肽库3轮筛选,以双抗夹心ELISA和竞争抑制实验分析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筛选配基的结合能力及特异性,并进行阳性克隆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3轮筛选后,阳性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夹心ELISA检测随机挑取的25个噬菌体克隆,有22个噬菌体克隆为阳性,测序表明其中20个阳性克隆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均为APAIPAS。对该序列同源性分析,未发现有相同的已知序列。竞争抑制实验表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能很好地抑制阳性克隆与IXiao3G6McAb的结合,抑制程度随LPS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对照细菌的LPS则不具有相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示噬菌体克隆展示肽模拟了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LPS抗原表位。结论:筛选到模拟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LPS的抗原表位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小川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随机肽库 模拟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多位点酶电泳分型
8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18-23,共6页
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准确分型和分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地对来源不同的98株非O1群乱弧菌进行12个酶基因位点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98例非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59个ET型,每个型别所... 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准确分型和分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地对来源不同的98株非O1群乱弧菌进行12个酶基因位点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98例非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59个ET型,每个型别所包含的菌株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多位点酶电泳 数值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沿海地区O1群霍乱弧菌分子分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柳婷婷 李萍 +6 位作者 杨文辉 金大智 高姗 王菁 王景林 康琳 辛文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采用MLST方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研究我国主要沿海地区192株O1群霍乱弧菌的种群结构、进化趋势及流行特性。方... 目的采用MLST方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研究我国主要沿海地区192株O1群霍乱弧菌的种群结构、进化趋势及流行特性。方法PCR扩增192株O1群霍乱弧菌的7个管家基因adk、gyrB、mdh、metE、pntA、purM和pyrC,根据核酸序列信息获得其等位基因型及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利用DnaSP 5.0及eBURST Version 3.0分析序列多样性,SplitsTree 4.0、STRUCTURE 2.2等软件分析霍乱弧菌种群结构特征,同时数据库中非O1/O139群对应的STs也纳入分析,以比较其与O1/O139群对应STs在克隆群和种群结构方面的关系。此外还应用BioTyper软件,对霍乱弧菌蛋白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2株O1群霍乱弧菌共22个序列型,其中11个为本研究新发现的序列型;ST189、ST191和ST184存在2个不同组别间的重组现象。SplitsTree 4.0种群结构分析结果显示,22个序列型共分成2个分支,STRUCTURE种群结构分析将22个序列型分为3个亚群,不同的16S rDNA序列存在共有的ST,如ST69、ST75和ST173;非O1/O139群对应的STs大部分以单体形式存在,仅形成4个克隆群,在种群结构分析中大部分STs与O1/O139群对应的STs划分到同一个亚群中;MALDI-TOF M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距离为200时,22个STs被分为两组,当距离为100时,被分成3组;霍乱弧菌整体的重组率(包括O1/O139群和非O1/O139群)要远远高于O1/O139群的重组率。结论192株O1群霍乱弧菌MLST分析表明ST69和ST75是O1群霍乱弧菌最主要的2个序列型。7个管家基因重组/突变的比值差异较大,但整体而言,重组比突变更容易发生。O1/O139群和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间仍存在较大差异。霍乱弧菌MLST分型与基于蛋白指纹图谱的分型结果间尚未发现明显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o1血清 多位点序列分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廖凤 古文鹏 +1 位作者 徐闻 伏晓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66,共5页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毒力基因;同时,我们对菌株进行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74%的菌株对利福平耐药,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29.03%,所有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ompW基因为阳性,87.10%的菌株hly基因为阳性,25.81%的菌株rstREl tor为阳性,16.13%的菌株rstRClassical和tcpAEl tor为阳性,而CT、rfbO1和rfbO139基因全为阴性;PFGE结果显示,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离散趋势,几乎没有相同带型的菌株出现;在MLST结果分析中,发现了1个gyrB新的等位基因,mdh基因发现了4个新的等位基因,metE基因发现了6个新的等位基因,pntA中发现了2个新的等位基因,purM中发现了3个新等位基因,pyrC中发现了4个新等位基因。经过排列组合后,共发现了17个新的霍乱弧菌ST型别(ST273-ST289)。结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云南省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丰富了现有的霍乱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蕾 徐静 张晓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致,而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也是与霍乱弧菌相聚类,两者16S 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93%。综合表型特征与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株应归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株霍乱弧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以及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o139霍乱弧菌 异育银鲫 特征 16SrD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首次发现PER-1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分析了解ESBL基因两侧的结构。结果 ESBL表型确证试验确认菌株RJ354为产ESBL菌株,接合试验证实ESBL基因位于可接合质粒上,PCR、反向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blaPER-1,该基因上游序列为ORF513,下游为gst-like基因。结论本研究国际上首次在从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检出了PER-1型ESBL,而且首次发现该酶基因与一种新的基因元件ISCR1相连,后者可能介导前者的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o139霍乱弧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PER-1 ISC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O1群菌株多位点酶电泳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刘延清 祁国明 章丽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11-17,共7页
为更准确区分霍乱弧菌O1群不同菌株的流行病学意义,应用多位点酶早泳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时间和人群的霍乱弧菌O1群菌471株进行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数值分类分析。结果;通过11种酶基因位点的检测,471株O1群霍乱弧菌... 为更准确区分霍乱弧菌O1群不同菌株的流行病学意义,应用多位点酶早泳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时间和人群的霍乱弧菌O1群菌471株进行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数值分类分析。结果;通过11种酶基因位点的检测,471株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71个ET型,ET1-ET28为噬菌体-生物分型所区分的流行株,其中ET1-ET6为古典型菌,ET7包括大多埃尔托流行株和部分古典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多位点酶电泳 数值分类 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和染色体酶切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刘彩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非O1群霍乱弧菌(不包括O139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所选... 非O1群霍乱弧菌(不包括O139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所选菌株的染色体酶切图谱与O1群霍乱弧菌相比有很大差异,尤其与O1群流行株的差异更大,非O1菌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对98株非O1菌进行ctx、zot、ace、RS1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为上述基因阳性,仅为2%左右。结果显示:非O1菌群体遗传结构复杂,变异程度高;其与O1菌,尤其是流行株(包括O139菌)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的群体遗传结构
15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章丽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0-32,共3页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但多数位点具有1~2个优势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态值和杂合度分析表明,检测的17个酶基因位点都是多态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NO1为0.627,平均杂合度hNO1为6.5,说明非O1群霍乱弧菌群体遗传结构复杂,群体中的变异程度很高;这与非O1群霍乱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水体中是一致的。结果提示:在被检测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中尚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的较大优势群体存在;同时也说明环境的自然选择在细菌进化变异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O1群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
16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2 位作者 刘延清 祁国明 刘彩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35-40,共6页
由于霍乱弧菌(VC)O1群菌株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研究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已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应用原位杂交法对471株O1群VC的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用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 由于霍乱弧菌(VC)O1群菌株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研究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已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应用原位杂交法对471株O1群VC的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用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其中34株进行染色体DNA特征和CT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在SalI酶切图谱中,所有埃尔托流行株(ESEVC)具有一致的酶切图谱;古典型菌株(CVC)除1119菌与ESEVC图谱相同外,其他均具有一致的特征性图谱。CVC和ESEVC之间有较微小的差异。埃尔托非流行株(NSEVC)的图谱与ESEVC之间有较大差异。在SmaI和XbaI酶切图谱中,结果与上述一致,其中CT基因缺失的ESEVC菌株7743和801275具有较相似的SmaI酶谱。用ctx、zot、ace、RS1为探针,对471株O1群霍乱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CVC菌株全部阳性;ESEVC菌株中,上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7.3%、97.5%、97.3%、99%;在10株CT基因缺失的ESEVC菌株中,有三株为zot基因阳性;在NSEVC菌株中,有一株为zot和RS1阳性。美国海湾分离的6株产毒VC上述基因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分布 DNA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O1群菌株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17
作者 段广才 高守一 +1 位作者 祁国明 刘延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4-29,共6页
霍乱的病原菌是O1群霍乱弧菌,但在O1群霍乱弧菌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因此不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差异很大。为探讨O1群菌不同型别和亚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变异规律,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O1群霍乱弧菌进行研... 霍乱的病原菌是O1群霍乱弧菌,但在O1群霍乱弧菌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因此不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差异很大。为探讨O1群菌不同型别和亚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变异规律,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O1群霍乱弧菌进行研究。结果:O1群霍乱弧菌的大多基因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尤其是古典型菌株和埃尔托型流行株,大多被检测基因为非多态位点;O1群霍乱弧菌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O1)为0.183,平均杂合度(hO1)为5.67;其中古典型菌、埃尔托型流行株、埃尔托型非流行株的平均遗传多态值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HCVC=0.106,hCVC=1.5;HESEVC=0.056,hESEVC=2.3;HNSEVC=0.425,hNSEVC=5。结果显示:古典型和埃尔托型流行株作为霍乱的病原体是一个遗传关系紧密的群体,而埃尔托型非流行株遗传关系较为离散,与流行株之间的关系也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霍乱弧菌 体遗传学 遗传多态度 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活蛇鳗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的报告
18
作者 沈烨 曾梅锦 林彩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3年第4期27-28,共2页
对进口食用活蛇鳗抽样进行实验室检验,经增茵培养、细菌分离和纯培养,分离出一株疑似霍乱弧菌。经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鉴定为非O1群霍乱弧菌。这在汕头口岸进出口动物水产品检验检疫中,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进口产品 活蛇鳗 o1霍乱弧菌 检疫 增菌培养 细菌分离 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鸭源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天天 吴征卓 +5 位作者 陈国权 王娜 周碧君 程振涛 文明 王开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7-1465,共9页
为探明引起贵州省某鸭场雏鸭发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该鸭场送的疑似细菌感染病鸭进行剖检,取鼻黏膜、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研... 为探明引起贵州省某鸭场雏鸭发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该鸭场送的疑似细菌感染病鸭进行剖检,取鼻黏膜、心脏和肝脏等组织器官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研究其耐药情况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6 h后呈现为边缘整齐、有光泽的乳白色菌落,伴有β-溶血现象,经革兰氏染色后在生物显微镜下呈两端钝圆、弧状、排列无规则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与霍乱弧菌相符;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霍乱弧菌同源性高达99.6%~99.7%聚为一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大部分药物都表现为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敏感;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可导致试验组雏鸭5 d内全部发病死亡,表明该分离菌对雏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的霍乱弧菌相关毒力基因hlyA、ompW和chxA为阳性,而检测的O1群rfb、O139群rfb、tcpA及ctxA基因为阴性,表明本次分离的霍乱弧菌携带有致病基因,但不属于O1和O139血清群。结果表明,该鸭场雏鸭发病的疫情病原为非O1/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该菌致病性强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本试验结果为贵州省鸭霍乱弧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的鉴定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纪小亭 孙利华 +2 位作者 吴敏 吴俊鹏 曾东晓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33-2034,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一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DL—BT112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人全血,Micro:Scanauto SCAN4微生物鉴定仪及弧菌科微量生化鉴定... 目的分析我院一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败血症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DL—BT112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人全血,Micro:Scanauto SCAN4微生物鉴定仪及弧菌科微量生化鉴定管,鉴定细菌。K-B法药敏试验。结果:该例患者败血症由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结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菌血症大多从免疫力低下患者血液中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o139霍乱弧菌 败血症 药物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