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模拟肽的筛选鉴定
1
作者 张娟 吴倩 +4 位作者 彭辉 何岸 陈维贤 黄爱龙 郑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以纯化的有高度特异性的IXiao3G6单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淘筛,以期筛选到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有高亲和力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技术,以纯化的IXiao... 目的:以纯化的有高度特异性的IXiao3G6单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淘筛,以期筛选到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有高亲和力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技术,以纯化的IXiao3G6单抗为靶蛋白,进行噬菌体随机肽库3轮筛选,以双抗夹心ELISA和竞争抑制实验分析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筛选配基的结合能力及特异性,并进行阳性克隆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3轮筛选后,阳性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夹心ELISA检测随机挑取的25个噬菌体克隆,有22个噬菌体克隆为阳性,测序表明其中20个阳性克隆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均为APAIPAS。对该序列同源性分析,未发现有相同的已知序列。竞争抑制实验表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能很好地抑制阳性克隆与IXiao3G6McAb的结合,抑制程度随LPS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对照细菌的LPS则不具有相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示噬菌体克隆展示肽模拟了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LPS抗原表位。结论:筛选到模拟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LPS的抗原表位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随机肽库 模拟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诊疗及防控2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天驰 白露 +3 位作者 解柔刚 周柯 孙菲 田克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 目的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2株弧菌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分子检测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2株菌株均鉴定为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确定为NOVC,毒力基因ctx AB检测阴性;药敏试验显示1株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另一菌株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NOVC所致的血流感染在中国少有报道,完善血培养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的准确鉴定、分型和耐药表型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防控霍乱弧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 血流感染 血清学分 抗菌药物敏感性 感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首次发现PER-1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分析了解ESBL基因两侧的结构。结果 ESBL表型确证试验确认菌株RJ354为产ESBL菌株,接合试验证实ESBL基因位于可接合质粒上,PCR、反向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blaPER-1,该基因上游序列为ORF513,下游为gst-like基因。结论本研究国际上首次在从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检出了PER-1型ESBL,而且首次发现该酶基因与一种新的基因元件ISCR1相连,后者可能介导前者的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 o139霍乱弧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PER-1 ISC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筛选及识别抗原表位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娟 张君 +6 位作者 余晓林 吴倩 蒋飞龙 黄长武 李兴禄 黄爱龙 郑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 目的制备并筛选出高特异性高活性的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 Serotype Inab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为霍乱的预防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通过灭活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McAb,以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了特异性及排除性筛选,对筛选出的特异性McAb进行了包括亚型鉴定,效价、亲和常数的测定以及特异性的鉴定与分析,并通过单克隆抗体的位点相加实验、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PS)的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对McAb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融合了386株能分泌抗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用O1群小川型、O139霍乱弧菌及9种非霍乱弧菌的细菌进行的筛选,最后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的针对该McAb的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2株IgG1,1株IgG2a,1株IgG2b;腹水效价均达10-6;亲和常数达108以上。间接ELISA法及Western blot证实所获的McAb可与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4株McAb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与LPS的反应表明其中2株针对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脂多糖,2株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结论获得霍乱弧菌O1群稻叶型特异性McAb,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群稻叶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华鲮一种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病原分离及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国民 邓时铭 +3 位作者 邹利 程小飞 李传武 刘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6-910,共5页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 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聚类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株XHL-03为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其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新霉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病理切片显示,感染病原的湘华鲮肝胰脏细胞出现坏死,有急性胰腺炎和肠炎综合症状。本研究为湘华鲮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华鲮 急性细菌性肠炎 o1/非o139霍乱弧菌 药敏实验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