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修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婷 刘海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是一种由O-键连接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胞内蛋白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脑内普遍存在,其与转录、翻译和蛋白稳态等关系密切。O-GlcNAc糖基化修饰参与多... 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是一种由O-键连接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胞内蛋白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脑内普遍存在,其与转录、翻译和蛋白稳态等关系密切。O-GlcNAc糖基化修饰参与多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现就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神经退行性变 O连接n-葡萄糖糖基转移酶 O连接n-葡萄糖糖苷酶 糖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5-5p靶向氧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2
作者 胡东来 赵梓岐 +3 位作者 李元 杨丽 雷艳丽 楚元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前列腺癌有效,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进展为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因此,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关...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前列腺癌有效,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进展为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因此,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关键。多项研究表明,微RNA(microRNAs,miRNAs)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相关。已有报道显示,miRNA-485-5p(miR-485-5p)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在较大程度上仍未可知。本研究旨在探究miR-485-5p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与机制。生物信息学预测和qRT-PCR检测发现,miR-485-5p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下调。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证明,转染miR-485-5p模拟物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生物信息学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法、Western印迹和qRT-PCR检测证实,氧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是miR-485-5p的一个下游直接靶标。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显示,OGT在前列腺癌中呈高表达,转染OGT的siRNA能够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同时有效逆转转染miR-485-5p抑制物所发挥的促癌作用。综上所述,miR-485-5p可以通过负向调控OGT进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释miR-485-5p在前列腺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可为寻找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85-5p 前列腺癌 连接的n-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改善色斑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艳 仲少敏 +9 位作者 Joe Kaczvinsky 赵俊郁 乔圆 邓琳 Chieko Soh Cindy Berge Michael Marmor Donald Bissett Larry Robinson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8-631,共4页
目的:比较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在改善色素沉着方面的效果。方法:双盲、基质对照人体试验。采用REAL3.0系统采集所有图像,用相关软件分析色斑面积百分比、L*a*b值、黑素相关的色斑面积百分比、平均黑素含量(灰度)和黑素相... 目的:比较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在改善色素沉着方面的效果。方法:双盲、基质对照人体试验。采用REAL3.0系统采集所有图像,用相关软件分析色斑面积百分比、L*a*b值、黑素相关的色斑面积百分比、平均黑素含量(灰度)和黑素相关的皮肤颜色均匀度;Chromameter测量非色斑部位皮肤颜色改变;由皮肤科专家分析使用护肤品前后照片改善情况和受试者自我比较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与基质相比,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可以抑制色斑面积的增加,减轻紫外线引起的肤色加深和肤色不均匀。结论:正常人皮肤对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基质相比,该护肤品有一定的减轻色素沉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葡萄糖 色素沉着 护肤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糖基化与心血管疾病
4
作者 李世杰 周露露 +1 位作者 王艺凯 郭利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糖基化是在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GalNAc-T)的催化下将糖供者尿苷二磷酸GalNAc(UDP-GalNAc)的Gal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以α异构键形成Tn抗原,是O连接GalNAc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糖基化是在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GalNAc-T)的催化下将糖供者尿苷二磷酸GalNAc(UDP-GalNAc)的Gal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以α异构键形成Tn抗原,是O连接GalNAc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第一步^([1])。从目前研究可以发现,作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O连接GalNAc糖基化不仅参与正常细胞的代谢活动,还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有望在临床上获得广泛的应用^([2])。我们围绕近年来O连接GalNAc糖基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基化 O连接n-半乳糖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菌相转换基因HYR1上游N-乙酰葡萄糖胺激活序列的初步定位
5
作者 陈江汉 温海 +5 位作者 汪晓军 顾菊林 潘炜华 刘晓刚 陈孙孝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4-796,共3页
目的:对白念珠菌菌相转换基因HYR1上游N-乙酰葡萄糖胺激活序列进行初步定位,探讨菌相转换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DNAssist 2.0软件分析HYR1基因上游1 800 bp内可能的N-乙酰葡萄糖胺激活序列片段,选择-1 800^+43bp、-1 400^+43 bp、-1 000... 目的:对白念珠菌菌相转换基因HYR1上游N-乙酰葡萄糖胺激活序列进行初步定位,探讨菌相转换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DNAssist 2.0软件分析HYR1基因上游1 800 bp内可能的N-乙酰葡萄糖胺激活序列片段,选择-1 800^+43bp、-1 400^+43 bp、-1 000^+43 bp、-600^+43 bp-、400^+43 bp-、200^+43 bp这些区域作为分析目标,PCR扩增这些片段,将其分别克隆至含β-半乳糖苷酶(LacZ)报告基因的载体PNG17中构建质粒重组体,分别命名pHYR1.8、pH-YR1.4、pHYR1.0p、HYR 0.6、pHYR0.4、pHYR0.2,测序确认后转化酵母菌EGY48,培养含有不同重组体的酵母转化子,将不同的酵母转化子接种于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和β-半乳糖苷(X-gal)的培养基上,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结果:成功构建6种重组体pHYR1.8、pHYR1.4、pHYR1.0、pHYR 0.6、pHYR0.4、pHYR0.2,经测序,插入片段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酵母菌转化子生长良好,在N-乙酰葡萄糖胺作用下,含pHYR1.8和pHYR1.4的转化子使培养基成蓝色,含其他重组体pHYR1.0p、HYR 0.6、pHYR0.4、pHYR0.2的转化子不使培养基显色。结论:N-乙酰葡萄糖胺可能通过HYR1上游-1 400^-1 000 bp区域内的启动元件激活HYR1基因诱导白念珠菌菌相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菌相转换基因 n-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潘丽晶 庞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9,共5页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已有许多的蛋白被发现是O-GlcNAc蛋白。目前,许多分析方法可以检测O-GlcNAc,将其从内膜系统的多种糖基化中区分出来。O-GlcNAc修饰在细胞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O-GlcNAc...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已有许多的蛋白被发现是O-GlcNAc蛋白。目前,许多分析方法可以检测O-GlcNAc,将其从内膜系统的多种糖基化中区分出来。O-GlcNAc修饰在细胞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O-GlcNAc的调控异常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类疾病,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II型糖尿病。杆状病毒GP41蛋白也是糖蛋白,它介导芽殖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的核衣壳通过胞核。O-GlcNAc的调控研究为探讨GP41蛋白O-Glc-NAc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的n-葡糖 分析方法 功能 杆状病毒 GP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7
作者 卢利平 陈献忠 +3 位作者 周俊波 沈微 杨海泉 樊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0-1007,共8页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密码子并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slr975-co。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slr并实现了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43 000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纯化产物蛋白质质量浓度约为1.7 g/L。重组AG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为6.0。AGE对GlcNAc、ManNAc的Km值分别为39.0、46.5 mmol/L。以分别表达AGE和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NanA)的重组大肠杆菌作为催化剂,以N-乙酰-D-葡萄糖胺为底物,实现了N-乙酰-D-神经氨酸的全细胞催化合成。结果表明,对AGE密码子进行优化实现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全细胞催化法高效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葡萄糖-2-差向异构酶 大肠杆菌 基因克隆 酶学性质 n--D-神经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连接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抑制剂的筛选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宇博 张娜娜 +3 位作者 陈锦娇 朱彤 张嘉宁 李文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5-1190,共6页
利用药物发现软件Discovery Studio 4.5(DS),以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天然产物化合物库的方法,获得O-连接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OGT)天然产物抑制剂阿曼托双黄酮(AF).AF能够在体外抑制OGT的酶活.分子动力学(MD)模拟实验结果表明,AF能够稳定... 利用药物发现软件Discovery Studio 4.5(DS),以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天然产物化合物库的方法,获得O-连接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OGT)天然产物抑制剂阿曼托双黄酮(AF).AF能够在体外抑制OGT的酶活.分子动力学(MD)模拟实验结果表明,AF能够稳定结合在OGT蛋白的底物结合口袋中,并与口袋附近多个氨基酸形成氢键.细胞内活性检测结果表明,AF能够有效抑制蛋白质的O-GlcNAc修饰,具有良好的OGT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糖转移酶 o-连接n-葡糖修饰 抑制剂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甲基苯磺酰羟胺消除反应的氧连接氮乙酰葡萄糖胺修饰肽段的精准鉴定
9
作者 郭志新 李航 秦伟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2-1190,共9页
氧连接氮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实,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态的破坏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大规模富集鉴定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有助于发现... 氧连接氮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实,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态的破坏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大规模富集鉴定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有助于发现新的临床疾病诊断标志物。由于O-GlcNAc糖基化修饰丰度较低,形成的糖苷键不稳定,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肽段的富集鉴定面临一定挑战。近年来,全乙酰化的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肽段的富集鉴定。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细胞代谢标记过程中,全乙酰化的非天然单糖会同时标记半胱氨酸的巯基而引入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该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肽段的富集鉴定。鉴于此,研究发展了一种通过三甲基苯磺酰羟胺(MSH)特异性氧化消除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的方法,进而显著提高O-GlcNAc糖基化修饰肽段的精准鉴定。该方法建立于温和的磷酸钠缓冲液(50 mmol/L,pH=8)体系,利用过量的MSH,于95℃避光振荡反应30 min,可完全消除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该方法应用于Hela细胞中,可有效消除叠氮全乙酰化半乳糖胺(Ac4GalNAz)代谢产生的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从而成功富集鉴定到157条O-GlcNAc糖基化修饰肽段,归属于130个蛋白质。该方法有效去除了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对代谢标记结果的干扰,为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在糖蛋白组学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鉴定 代谢标记 连接葡萄糖 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 三甲基苯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xH-box解旋酶9 O-GlcNAc修饰对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罗慧敏 皮雨博 +3 位作者 陈彦猛 汪凯 唐霓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9-807,共9页
目的:研究DExH-box解旋酶9(DExH-boxhelicase9,DHX9)的氧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构建pAdTrack-TO4-DHX9-3... 目的:研究DExH-box解旋酶9(DExH-boxhelicase9,DHX9)的氧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构建pAdTrack-TO4-DHX9-3Flag重组腺病毒质粒,并将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扩增重组腺病毒AdDHX9。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DHX9与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OGT)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研究DHX9与OGT共定位情况。通过琥珀酰化小麦胚芽凝集素(succinylated wheat germ agglutinin,sWGA)和糖基化免疫沉淀实验(immunoprecipitation,IP)检测DHX9 O-GlcNAc修饰水平。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生长曲线探索DHX9 O-GlcNAc修饰对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了重组腺病毒AdDHX9,经Western blot鉴定了DHX9的表达。DHX9与OGT相互作用,2者共定位于细胞核。sWGA和糖基化IP实验证实了DHX9能够发生O-GlcNAc修饰,并且HBV感染促进了DHX9 O-GlcNAc修饰水平。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与AdGFP对照组(142.667±7.572)相比,AdDHX9组(386.667±15.630)的细胞克隆数量增加(P<0.001)。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AdDHX9组(22.860±0.770)比AdGFP对照组(13.670±0.517)的细胞整体生长速率增加(P<0.001)。结论:HBV感染促进DHX9 O-GlcNAc修饰;DHX9 O-GlcNAc修饰增强HBV相关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H-box解旋酶9 连接-n-葡萄糖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乙酰基专一性凝集素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杰 王雷 +4 位作者 王宝杰 郭振宇 刘梅 蒋克勇 骆作勇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研究凝集素在中国明对虾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利用3种不同物质——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胎球蛋白(Fetuin)和小牛黏液素(BSM)为配基,分别与3种柱材料结合进行亲和层析,从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纯化凝集素。这3种亲和层析均得到... 为研究凝集素在中国明对虾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利用3种不同物质——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胎球蛋白(Fetuin)和小牛黏液素(BSM)为配基,分别与3种柱材料结合进行亲和层析,从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纯化凝集素。这3种亲和层析均得到了一种相同的凝集素FCL-1,经SDS-PAGE证明FCL-1的分子量为168kDa。利用新鲜小鼠血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同样获得了这种凝集素。FCL-1与乙酰基糖类和唾液酸类糖蛋白均具有较强的结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凝集素 亲和层析 模式识别蛋白 n-葡萄糖 胎球蛋白 小牛黏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修饰调控NLRP3炎症小体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娜 谢中杰 +2 位作者 金慧 张振刚 李如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39-2146,共8页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感染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OGT)过表达腺病毒(Ad-OGT)以提高细胞内OGlcNAc修饰水平,通过缺氧6 h再恢复常氧12 h建立细胞H/R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载腺病毒(Ad-Null)预处理常氧对照细胞组、Ad-Null预处理H/R细胞组、Ad-OGT预处理常氧对照细胞组和Ad-OGT预处理H/R细胞组。通过RT-q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和caspase-1]及其效应产物表达;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相互作用及修饰状态。LPS诱导NLRP3炎症小体表达,再次验证OGlcNAc修饰的调节作用。结果:H/R导致细胞内O-GlcNAc修饰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OGT可显著对抗H/R损伤造成的O-GlcNAc修饰水平下降(P<0.05)。与Ad-Null预处理H/R细胞组相比,Ad-OGT预处理H/R细胞组NLRP3炎症小体活化后效应产物IL-1β和IL-18 mRNA转录被抑制、相应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现象减轻(P<0.05);虽然NLRP3炎症小体的3种组成蛋白(NLRP3、ASC和caspase-1)表达水平并无显著下调(P>0.05),但相互结合能力减弱(P<0.05),同时检测到NLRP3的O-GlcNAc修饰程度显著增强(P<0.05)。通过刺激物LPS诱导NLRP3炎症小体表达激活,再次验证了NLRP3的O-GlcNAc修饰状态对炎症小体组分相互结合的影响。结论:NLRP3发生OGlcNAc修饰后可通过阻碍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活化缓解H/R对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培 张佳佳 龚开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12-1718,共7页
蛋白质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ylation,O-GlcNAcylation;简称OGlcNAc糖基化)是指单个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以O-糖苷键连接到底物蛋白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 蛋白质O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ylation,O-GlcNAcylation;简称OGlcNAc糖基化)是指单个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以O-糖苷键连接到底物蛋白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生理水平的O-GlcNAc糖基化在代谢和免疫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异常则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肌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小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14
作者 寇乐乐 张萌 +2 位作者 李晓双 徐彬 李士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小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Ogt小鼠各10只,分为两组进行适应性饲喂,每组小鼠均于人工智能气... 目的:体外探讨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小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Ogt小鼠各10只,分为两组进行适应性饲喂,每组小鼠均于人工智能气候室内自由采食、独立生长。饲养至8周龄时将小鼠麻醉后,用脱颈法处死采集腓肠肌。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骨骼肌纤维组成,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小鼠骨骼肌发育相关的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利用Seahorse线粒体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线粒体呼吸情况,明确骨骼肌O-GlcNAc修饰对小鼠骨骼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耗氧量分析表明,与WT小鼠相比,Ogt小鼠的线粒体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包括基础有氧呼吸、ATP合成、最大呼吸值及非线粒体呼吸)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Ogt小鼠骨骼肌组织中I型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7,myosin heavy chain 7,Myh7)显著升高(P<0.05),II型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2,myosin heavy chain 2,Myh2)显著降低(P<0.05)。结论:Ogt基因缺失会引起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损伤,骨骼肌质量减少,肌纤维比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连接的n-葡萄糖 骨骼肌纤维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GT介导的O-GlcNAc修饰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15
作者 毛元鹏 魏红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4-1290,共7页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后修饰,在众多细胞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例如转录、胞内信号转导、内吞作用和蛋白质稳定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结构域特异... 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后修饰,在众多细胞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例如转录、胞内信号转导、内吞作用和蛋白质稳定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结构域特异性O-GlcNAc转移酶(EGF domain-specific 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EOGT)是一种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驻留蛋白质,能够对含有EGF结构域的分泌或膜(跨膜)糖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进行糖基化修饰。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细胞间通讯过程,通过邻近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生物过程。目前,已经在多种人类疾病中发现有EOGT介导的O-GlcNAc修饰参与,并且通常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然而,其中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近年来EOGT介导的O-GlcNAc修饰,以及相关Notch信号通路在多种人类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特异性o-GlcNAc转移酶 o-连接-n-氨基葡萄糖 NOTCH信号通路 糖基化修饰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OGA^(D298N)与核心链霉亲和素Stv13融合表达用于检测蛋白质O⁃GlcNAc修饰
16
作者 黎先感 杨明 +4 位作者 鲁莹 李玲 马骞 李静 张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9,共7页
氧连接的β-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O-GlcNAc修饰)是一种发生在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羟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O-GlcNAc修饰在细胞的许多关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的重要途径,但是常用于O-GlcNA... 氧连接的β-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O-GlcNAc修饰)是一种发生在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羟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O-GlcNAc修饰在细胞的许多关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的重要途径,但是常用于O-GlcNAc蛋白检测的抗体特异性或者检测分子量范围仍存在问题且耗时(~36 h)过长,对后续研究造成困扰。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构建了产气荚膜梭菌OGA(O-GlcNAcase)突变体(CpOGA^(D298N))与核心链霉亲和素Stv13融合表达质粒pET28a-CpOGA^(D298N)-Stv13。将质粒pET28a-CpOGA^(D298N)-Stv13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融合蛋白质CpOGA^(D298N)-Stv13。通过CpOGA^(D298N)特异性结合O-GlcNAc的能力及生物素-亲和素特异性亲和作用,设计了Far-Western blot(Far-WB)用于检测蛋白质O-GlcNAc修饰,利用sOGT(short form O-GlcNAc transferase)、去O-GlcNAc修饰sOGT、细胞裂解液样本及人肝细胞核因子1A(hepatocyte fuclear factor 1A,HNF1A)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蛋白质O-GlcNAc修饰检测方法,耗时相对O-GlcNAc特异性抗体缩短至5~7 h,丰富了蛋白质O-GlcNAc修饰的检测方法,为其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的β-n-葡萄糖修饰 CpOGA^(D298N)-Stv13 生物素 Far-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文娟 陈明 +2 位作者 向妙莲 陈金印 曾教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196,共8页
为解决猕猴桃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问题,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探究10 mmol/L N-乙酰-D-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NAG)对猕猴桃后熟软化过程中基本生理变化、己糖激酶(hexokinase,HXK)活性和AcHXK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 为解决猕猴桃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问题,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探究10 mmol/L N-乙酰-D-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NAG)对猕猴桃后熟软化过程中基本生理变化、己糖激酶(hexokinase,HXK)活性和AcHXK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组)相比,外源NAG处理可有效降低猕猴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延缓其硬度和总酸含量的下降以及果胶和淀粉的水解,维持较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组相比,NAG能够同时抑制HXK活性和AcHXK3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糖代谢和呼吸代谢过程。此外,AcHXK7~AcHXK9基因被NAG诱导上调表达,且表达量与硬度显著正相关,其可能作为糖信号分子介导猕猴桃后熟软化进程。综上,AcHXK3、AcHXK7~AcHXK9受NAG诱导差异表达,进而发挥催化和调节功能,延缓猕猴桃后熟软化。本实验结果可为猕猴桃后熟软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猕猴桃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n--D-葡萄糖 后熟软化 己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T3作为潜在肿瘤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高翌轩 张亦弛 +1 位作者 戴鹭俨 马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0-1465,共6页
黏蛋白型O-糖基化是蛋白质中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与生物学功能,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 黏蛋白型O-糖基化是蛋白质中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与生物学功能,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3,GALNT3)作为黏蛋白型O-糖基化的起始酶,在维持人类细胞和组织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功能失调已被发现在钙磷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此外,GALNT3被发现在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预后相关,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进一步研究表明,GALNT3既可通过调控糖基化水平,降低肿瘤细胞之间的黏附水平,也可通过激活多条代谢相关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该文就GALNT3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分析了靶向GALNT3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半乳糖转移酶3 黏蛋白o-糖基化 肿瘤标志物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3信号轴的氧连糖基化修饰对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力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慧 谢中杰 +3 位作者 张丽娜 龚开政 张振刚 李如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229,共8页
目的:探讨TGF-β1/Smad3信号轴的氧连糖基化修饰(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CFs)在缺氧/复氧(H/R)后活力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MCFs缺氧6 h再恢复常氧24 h建立细胞H/R模型,通过感染O-... 目的:探讨TGF-β1/Smad3信号轴的氧连糖基化修饰(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CFs)在缺氧/复氧(H/R)后活力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MCFs缺氧6 h再恢复常氧24 h建立细胞H/R模型,通过感染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重组腺病毒提高MCFs氧连糖基化水平,将MCFs随机分组为空载腺病毒预处理+常氧(Ad. Null+Ctrl)组、空载腺病毒预处理+H/R(Ad. Null+H/R)组、OGT腺病毒预处理+常氧(Ad. OGT+Ctrl)组和OGT腺病毒预处理+H/R(Ad. OGT+H/R)组。RT-q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Smad3、Smad3、OGT和炎症介质蛋白水平;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Smad3修饰状态及蛋白间相互结合;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共聚焦显示Smad3亚细胞定位。结果:H/R致使MCFs氧连糖基化水平下降,过表达OGT显著缓解了H/R诱导的细胞氧连糖基化水平降低(P<0.05)。提高氧连糖基化水平抑制H/R诱导的MCFs活力和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减少I型胶原合成和炎症介质IL-1β/IL-18表达(P<0.05);TGF-β1信号轴胞内关键分子Smad3氧连糖基化水平升高,并且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受阻(P<0.05)。结论:氧连糖基化修饰竞争性抑制Smad3 Ser423/425磷酸化并使Smad3滞留于胞质,负向调控TGF-β1/Smad3信号轴,抑制H/R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功能变化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纤维化 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修饰的YTHDF2通过m^(6)A修饰调节抑癌基因PER1促进膀胱癌的发展
20
作者 王理 任达 +3 位作者 蔡泽强 胡文涛 陈禹廷 朱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827-839,共13页
目的:膀胱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广泛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其中m^(6)A识别蛋白YTH N^(6)-甲基腺嘌呤RNA结合蛋白F2(YTH N^(6)-methyladenosine RNA binding protein ... 目的:膀胱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广泛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其中m^(6)A识别蛋白YTH N^(6)-甲基腺嘌呤RNA结合蛋白F2(YTH N^(6)-methyladenosine RNA binding protein F2,YTHDF2)在膀胱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探究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的YTHDF2调控下游靶基因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器1(period circadian regulator 1,PER1)进而影响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预测YTHDF2在膀胱癌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YTHDF2、PER1和增殖相关蛋白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微小染色体维持复合体组分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complex component 2,MCM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在临床水平(20对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和细胞水平[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和膀胱癌细胞(T24、5637、EJ-1、SW780、BIU-87)]的表达。敲低5637和SW780细胞中的YTHDF2,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平板克隆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YTHDF2的糖基化修饰位点,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检测临床组织及细胞中YTHDF2蛋白的O-GlcNAc修饰水平。采用DMSO、OSMI-1(抑制糖基化)、Thiamet G(促进糖基化)处理膀胱癌细胞并加入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IP检测YTHDF2泛素化水平。对膀胱癌细胞进行YTHDF2的敲低及Thiamet G处理,检测PER1 mRNA稳定性、PER1 m^(6)A修饰及细胞增殖情况。TCGA网站预测组织中PER1的表达水平;SRAMP网站预测PER1可能存在的m^(6)A修饰位点。甲基化RNA免疫沉淀(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eRIP)检测PER1 m^(6)A修饰水平;最后检测敲低YTHDF2和PER1对5637和SW7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YTHDF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2.5倍,蛋白质水平升高2倍,且O-GlcNAc修饰水平增加3.5倍(均P<0.01)。YTHDF2在膀胱癌细胞系中上调,且敲低YTHDF2抑制膀胱癌细胞活力(P<0.001),下调增殖相关蛋白PCNA、MCM2、CCND1的表达(均P<0.05),细胞克隆数较正常组降低3倍(P<0.01),抑制细胞增殖。YTHDF2在膀胱癌细胞中O-GlcNAc修饰水平升高。OSMI-1显著降低YTHDF2蛋白稳定性(P<0.01),促进其泛素化;Thiamet G则发挥相反作用(P<0.001)。添加Thiamet G可以逆转敲低YTHDF2引起的细胞功能变化,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P<0.01),上调PCNA、MCM2、CCND1的表达(均P<0.05)。YTHDF2靶向识别PER1 m^(6)A修饰进而促进PER1 mRNA的降解。回复实验结果显示敲低PER1逆转敲低YTHDF2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P<0.001),上调PCNA、MCM2、CCND1的表达(均P<0.05),提示YTHDF2通过调节PER1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结论:O-GlcNAc修饰的YTHDF2通过m^(6)A修饰下调抑癌基因PER1,进而促进膀胱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o-连接n-葡萄糖糖基化 N^(6)-甲基腺苷修饰 YTH N^(6)-甲基腺嘌呤RNA结合蛋白F2 周期昼夜节律调节器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