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莉 何晓阳 +1 位作者 江伟 洪钧言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0-333,34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表达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对二氯乙基亚硝脲(BCNU)细胞毒性作用的反应差异,探测AGT错译突变体的功能意义。【方法】将野生型及不同突变型AGTcDNA分别转染CHO细胞,... 【目的】通过比较表达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对二氯乙基亚硝脲(BCNU)细胞毒性作用的反应差异,探测AGT错译突变体的功能意义。【方法】将野生型及不同突变型AGTcDNA分别转染CHO细胞,选择稳定表达AGT的细胞株,用BCNU作用细胞,以存活细胞簇的数量作为判断细胞毒性标准。【结果】表达AGTLeu84Phe和Leu84Phe/Ile143Val/Lys178Arg突变体的细胞对BCNU的毒性作用抵抗力显著减弱,与此不同的是,其余突变体Ile143Val、Lys178Arg、Ser184Asn以及Ile143Val/Lys178Arg对BCNU毒性作用的抵抗性较野生型AGT无明显差异。【结论】AGTLeu84Phe突变体在修复BCNU造成的DNA损伤过程中酶活性降低。提示AG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肿瘤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肿瘤 易感性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6)-苄基鸟嘌呤增强1,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对人肝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英文)
2
作者 万永玲 吴德政 +1 位作者 高洪志 吕焕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1-416,共6页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U细胞毒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 BCNU合用治疗移植瘤的协同效果 .结果显示 :1 .5- 6.0 mg· L-1的 O6- BG预先作用 2 h后 ,SMMC- 772 1细胞对 BCN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0 .75- 6.0 mg· L-1的 O6- BG可完全快速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AGT活性并持续 1 2 h;ip 90 mg· kg-1的 O6- BG预处理 2 h后给予 2 5mg·kg-1的 BCNU治疗 ,可使动物 sc接种的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延迟 38.6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并且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转移酶活性 .说明 O6- BG与 BCNU合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O^(6)-苄基鸟嘌呤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1 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 凋亡 肝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MGMT、CD133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邢鹏辉 吕中强 +5 位作者 张学新 刘海英 佟静 刘英姿 张磊 袁江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3-527,共5页
目的研究HIF-1、MGMT、CD133在人低级别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三者在胶质瘤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33例作为实验组,同期收集低级别胶质瘤2... 目的研究HIF-1、MGMT、CD133在人低级别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三者在胶质瘤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33例作为实验组,同期收集低级别胶质瘤25例(WHOI-II级)作为对照组,收集脑深部肿瘤皮层造瘘正常脑组织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检测不同组别组织中HIF-1、MGMT、CD133的表达,应用SPSS 13.0进行分析。相关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HIF-1、MGMT、CD133不表达,在低级别胶质瘤组和胶质母细胞瘤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T-PCR法分别测定HIF-1、MGMT、CD133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mRNA的相对定量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三者均存在正相关(HIF-1与MGMT r=0.91,P<0.05;HIF-1与CD133 r=0.85,P<0.05;MGMT与CD133 r=0.80,P<0.05)。结论 HIF-1、MGMT、CD133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级别增高呈显著升高,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其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低氧诱导因子1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CD133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司汀和卡莫司汀导致细胞中DNA股间交联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莉莉 陈薛钗 +1 位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12,共8页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是临床常用的烷化剂类抗癌药物,主要通过导致DNA股间横向交联(dG-dC交联)发挥其抗癌作用。为建立高灵敏度的细胞中交联物的检测方法,评价不同种类CENUs的抗癌活性及耐药性,本研究使用尼莫司汀(ACNU)和卡莫...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是临床常用的烷化剂类抗癌药物,主要通过导致DNA股间横向交联(dG-dC交联)发挥其抗癌作用。为建立高灵敏度的细胞中交联物的检测方法,评价不同种类CENUs的抗癌活性及耐药性,本研究使用尼莫司汀(ACNU)和卡莫司汀(BCNU)对具有不同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活性的NIH/3T3和L1210两种细胞进行药物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联用技术对经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细胞中的dG-dC交联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测限(S/N=5)和定量限(S/N=17)分别达到2fmol和8fmol,回收率为92.5%~107.4%,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ACNU导致的dG-dC交联率高于BCNU;经相同浓度的同种药物作用后,L1210细胞中交联率显著高于NIH/3T3细胞。这可为新型CENU类烷化剂的抗癌活性评价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 DNA股间交联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MRI联合DWI在预测胶质瘤MGMT甲基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文富 葛鑫 +5 位作者 党佩 黄雪莹 吕瑞瑞 郑佳瑞 张伟 王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4,48,共8页
目的探讨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 目的探讨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肿瘤切除术并具有完整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的胶质瘤患者4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在GE Architect 3.0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接受Sy-MRI及DWI序列扫描,根据术后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病理结果分为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对增强前后的Sy-MRI各参数图(pre-T1、post-T1、pre-T2、post-T2、pre-PD及post-PD)与基于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进行配准,随后测量胶质瘤实质部分在上述参数图的信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各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独立及其联合诊断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比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post-T1、pre-T2、post-T2、post-PD值低于非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T1、pre-PD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ADC值低于非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T2[OR=1.03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2~1.062,P=0.038]、post-T1(OR=1.003,95%CI:1.001~1.007,P=0.015)、ADC(OR=1.041,95%CI:1.008~1.072,P=0.047)是预测胶质瘤MGMT甲基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re-T2、post-T1及ADC值独立诊断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AUC值分别为0.722、0.808及0.685,上述三参数联合模型诊断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AUC为0.815。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参数模型的诊断效能高于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re-T2、post-T1与联合参数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MRI技术能够良好地诊断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诊断效能显著高于DWI。当Sy-MRI参数联合DWI的ADC值时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集成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甲基化 预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外源MGMT cDNA增加K562细胞对尼氮芥的耐药性
6
作者 季守平 吴英 +2 位作者 由英 毛宁 章扬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99-404,共6页
骨髓抑制是限制氯乙基亚硝脲类药物(CENUs)化疗剂量的关键因素。本实验以K562细胞作为骨髓细胞的转基因模型,把人MGMT cDNA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导K562细胞,观察细胞在转导前后的MGMT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尼氮芥[1-(4-amino-2-methyl-... 骨髓抑制是限制氯乙基亚硝脲类药物(CENUs)化疗剂量的关键因素。本实验以K562细胞作为骨髓细胞的转基因模型,把人MGMT cDNA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导K562细胞,观察细胞在转导前后的MGMT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尼氮芥[1-(4-amino-2-methyl-5-pyrimidinyl)methyl-3(2-chloroethyl)-3-nitrosourea,ACNU]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导细胞K562-MGMT^+的MGMT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对ACNU的耐药性也较转导前的K562细胞有大幅度提高。实验提示,用基因转移的方法使骨髓细胞大量表达MGMT基因,有可能增加骨髓细胞对CENUs的耐药性,防止CENUs引起的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基因表达 K562细胞 尼氮芥耐药性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介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金澎 张庆林 +4 位作者 刘福生 王保安 魏麟 王成伟 孔建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建立由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介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株U251/BCNU。方法模拟卡氮芥(BCNU)的临床用药程序,采取恒定药物浓度、周期性作用的方式诱导U251的抗药性。检测U251/BCNU的耐药指数及MGMTmRNA的表达;比较U251及... 目的建立由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介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株U251/BCNU。方法模拟卡氮芥(BCNU)的临床用药程序,采取恒定药物浓度、周期性作用的方式诱导U251的抗药性。检测U251/BCNU的耐药指数及MGMTmRNA的表达;比较U251及U251/BCNU细胞的体外增殖变化。结果经过反复总共5次的用药过程,历时4个月,成功地建立了对BCNU具有稳定抗药性的U251/BCNU,其对BCNU的耐受程度约为U251的17倍。RT-PCR显示,U251/BCNU细胞有MGMTmRNA的表达。U251及U251/BCNU细胞的体外群体倍增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体外成功地建立了一株由MGMT介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胶质瘤的耐药机制及逆转方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GMT 抗药性 细胞系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逆转录聚合链反应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表达指导下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挽救性化疗疗效分析(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冬 杨群英 +6 位作者 赛克 牟永告 张湘衡 蒋小兵 钟鸣谷 张冠华 陈忠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81-783,787,共4页
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CMT)是与恶性胶质瘤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等烷化剂耐药相关的重要指标。本文总结根据MCMT表达状态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对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 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CMT)是与恶性胶质瘤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等烷化剂耐药相关的重要指标。本文总结根据MCMT表达状态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对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挽救性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30例,均有可评价病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MGMT表达状态,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患者应用非TMZ常规5天方案或非烷化剂药物进行化疗,阴性组患者不限制化疗方案。结果:全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2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95%CI:4.3~11.7),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95%Cl:7.4~24.6) 其中MCMT阳性组16例,阴性组14例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8.8%和21.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95%Cl:3.1~10.9)和8个月(95%CI:3.9~12.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95%CI:5.4~26.6)和16个月(95%CI:7.3~2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恶性胶质瘤挽救性化疗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根据肿瘤MGMT表达进行个体化化疗,特别是对于MGMT阳性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能够避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化疗 复发恶性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思璇 许悦 +6 位作者 叶梅萍 李扬 于芷轩 青钊 王正阁 张冰 张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6,共6页
目的 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 目的 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T1WI、T2WI、ADC及T1WI增强序列。其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58例,阴性56例,按8∶2比例分为训练组(91例)与验证组(23例),在T2WI及T1WI增强序列分别对肿瘤加水肿区及肿瘤核心区进行三维手工分割,提取总共68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方差分析用于特征筛选,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算法、Lasso的逻辑回归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 via Lasso, LR-Lasso)、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贝叶斯分类器(native Bayes,NB)构建诊断模型,5倍交叉验证方法用于训练模型,验证组数据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ROC曲线用于计算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LR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90和9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和91%,LR-Lasso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0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7%和82%,SVM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9和87%,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和91%,NB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69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和72%。基于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术前脑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4种模型预测效能中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启动子甲基化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征象与SSTR2、VEGFR2及MGMT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璐杰 宋晨宇 +3 位作者 周小琦 罗宴吉 冯仕庭 彭振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2-899,共8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CT征象与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se,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CT征象与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VEGFR2)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se,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机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NENs 8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检查,术后行SSTR2、VEGFR2、MGMT免疫组化检查。回顾性分析pNENs的CT特征与SSTR2、VEGFR2及MGMT表达情况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及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SSTR2(+)组及SSTR2(-)组在性别、边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组及VEGFR2(-)组在性别、最大径线≥20 cm、边界、强化率(动脉期、静脉期)及CT值比率(静脉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组及MGMT(-)组在最大径线≥20 cm、最大径、边界、强化率(动脉期)及CT值比率(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评估SSTR2、VEGFR2及MGMT阳性表达的AUC分别为0.847、0.761和0.749,灵敏度分别为87.18%,76.67%和90.48%,特异度分别为87.50%,73.91%和57.14%。【结论】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可以反映pNENs中SSTR2、VEG⁃FR2及MGM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生长抑素2型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