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METER卫星探测到的强震前O^+浓度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新艳 张学民 +4 位作者 申旭辉 黄建平 刘静 泽仁志玛 赵庶凡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7-617,共11页
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采用level-2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重访轨道对比方法,对2006年5月3日发生在汤加群岛的7.9级地震进行分析.从震前6天、震前2天、震前1天和震后2天的level-2图像可看到,电场和等离子体参量在震中上空偏北的位置出... 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采用level-2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重访轨道对比方法,对2006年5月3日发生在汤加群岛的7.9级地震进行分析.从震前6天、震前2天、震前1天和震后2天的level-2图像可看到,电场和等离子体参量在震中上空偏北的位置出现扰动信号,震前的扰动信号幅度随地震时间临近有所增强,扰动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震后2天扰动信号依然存在,其幅度并未减弱.通过对比震前1天的轨道在2006年至2008年内的重访轨道,发现O^+浓度存在三类较规律的变化特征,即在夏季时,北半球的值高于南半球;冬季时则相反;二分季节时,南北半球含量相当.本文给出了地震和磁暴对O+浓度的不同影响,地震影响最靠近震中位置轨道上的O+浓度,而磁暴影响全球轨道上O^+浓度分布.同时获取了DEMETER卫星上朗缪尔探针在上述重访轨道同步探测的电子浓度数据,发现电子浓度与O^+浓度存在同步增加.等离子体浓度增加的现象可能与地震产生异常电场进而影响电离层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浓度 demeter卫星 地震电离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