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大型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一娟 王明诚 +5 位作者 闫晓飞 刘苗苗 王娜 胡雪慧 张敏 苏景宽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从目前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出发,探讨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配置理想床护比,为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工作量测算法作为核心研究方法,采用工现场观察法对西安市某大型综合医院42个临床科室护士的工作量进行测算,并使用Excel、... 目的从目前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出发,探讨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配置理想床护比,为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工作量测算法作为核心研究方法,采用工现场观察法对西安市某大型综合医院42个临床科室护士的工作量进行测算,并使用Excel、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公式运算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超过标准工作时间6小时;(2)所调研科室现有床护比仅为1∶0.46,缺编41.50%;(3)依据目前的工作量需要,内科病房的床护比应为1∶0.62,外科病房床护比应为1∶0.63,监护科室为1∶2.08,平均床护比1∶0.78。结论临床科室医师人员配备亟待补充,医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合理测算后配置护理人员,通过工时测定提出的理想床护比可为其他医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 配置标准 工作量测算 床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日护理人力配置基准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5期52-56,共5页
世界各国护理人力配置基准中,以美英为代表的是根据不同护理班次,从护理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不同级别护士的专业技术组合能力,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来配置护理人员的方法;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从护理供给角度出发,规定24小时内... 世界各国护理人力配置基准中,以美英为代表的是根据不同护理班次,从护理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不同级别护士的专业技术组合能力,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来配置护理人员的方法;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从护理供给角度出发,规定24小时内护士对患者比例的平均标准,根据床位数量和相对的护理工作量来配置护理人力的方法。不同角度的“基准”是由于各国不同的护士雇佣方式、护理班次和薪金支付方式,同时受到各国护士专科化的程度和使用机制的影响,其后果是护理人力状况在各国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对护理人力配置也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在实际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理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医疗保险实际,明确我国护理人力配置的原则,并坚持科学地测算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才可以确保合理的人力配置得到有效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配置基准 护理工作量 护理专业技术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护理人力配置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11期7-10,共4页
日本的“护理人力配置基准”与美、英等国以实际护理工作时间为基准的计算方式不同,它主要从供给角度出发,针对床位与护士的比例而设置并与医疗收费标准紧密联系,确保了该基准在医疗机构中得到非常有效的贯彻和实行。日本的护理人力配... 日本的“护理人力配置基准”与美、英等国以实际护理工作时间为基准的计算方式不同,它主要从供给角度出发,针对床位与护士的比例而设置并与医疗收费标准紧密联系,确保了该基准在医疗机构中得到非常有效的贯彻和实行。日本的护理人力配置基准体现了日本“公平性和效率性”的医疗原则,确保医院经营效果和促进护理人力市场供需间的平衡。该基准确保了必要的护理人力,并且在每年度的医疗收费标准改定中不断得到完善而日趋合理。该基准对我国护理的启示:完善我国护理人力统计标准;采取有效的法律法规,保证护理人力配置基准的实行;学习日本经验,护士人力配置基准以病房为单位,并适当与护理收费标准挂钩;护理人力配置必须考虑临床工作量的动态影响;结合中国实际考虑护理职称和专科护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配置基准 医疗收费标准 卫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划分准入及能力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雪莹 许翠萍 +4 位作者 李云峰 褚梁梁 罗云 刘凯 葛洪霞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确立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框架及各级护理人员准入与能力标准,实现护士能级对应。方法采用Delphi法对28名护理专家进行3轮函询。结果3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分别为0.779、0.801、0.818;第3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7~0.320(... 目的确立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框架及各级护理人员准入与能力标准,实现护士能级对应。方法采用Delphi法对28名护理专家进行3轮函询。结果3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分别为0.779、0.801、0.818;第3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7~0.320(均P<0.05);确定出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为助理护士、注册护士Ⅰ级、注册护士Ⅱ级、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5个能级框架及各级护理人员准入与能力标准。结论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确立的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能级框架及其准入与能力标准可试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无陪护模式病房 能级划分 能级框架 准入标准 能力标准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