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10年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海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力 周鹏 +5 位作者 张红标 李冬梅 黄楚光 方宏达 蔡伟叙 陈嘉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分析大亚湾核电附近海域2005—2010年海水总β放射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5—2010年该海域海水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为0.029—0.073Bq·L 1,平均值为0.051Bq·L 1。2005年以来该海域海水中总β放射性总体上... 分析大亚湾核电附近海域2005—2010年海水总β放射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5—2010年该海域海水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为0.029—0.073Bq·L 1,平均值为0.051Bq·L 1。2005年以来该海域海水中总β放射性总体上呈缓慢升高趋势且在本底范围内波动,但与其他海域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海水总β放射性水平最高且变化梯度显著,这与排水口排放的低放射性污染物随潮流逐渐扩散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为今后科学、合理地评价核电站运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历史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Β放射性 海水 大亚湾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放射性废液的泄漏/排放及辐射影响评估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冰 陈莹莹 +2 位作者 余少青 陈晓秋 杨端节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6-347,共12页
利用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TEPCO)和文部科学省(MEXT)等机构截止到2011年5月6日公布的较高放射性水平污水的泄漏资料和较低放射性水平污水的主动排放资料,以及海域的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和水产品放射性含量监测资料等,分析了泄漏及排放的... 利用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TEPCO)和文部科学省(MEXT)等机构截止到2011年5月6日公布的较高放射性水平污水的泄漏资料和较低放射性水平污水的主动排放资料,以及海域的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和水产品放射性含量监测资料等,分析了泄漏及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在近岸海域海水中的分布,并初步评估了所致的海洋生物剂量和公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放射性废液 海域监测 剂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2004年(运行前)的环境监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姜孔华 田庆 +1 位作者 苟全录 陈志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33,共13页
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底前建成,为了检验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规程文件、质控措施和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满足运行时的要求,扩大和改善运行前的环境本底数据,并通过实践的经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底前建成,为了检验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规程文件、质控措施和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满足运行时的要求,扩大和改善运行前的环境本底数据,并通过实践的经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田湾核电站在2004年对核电站周围进行了(运行前)的环境监测。本文主要介绍2004年环境监测的方案、质量保证和主要监测结果及其与2000年4月~2002年3月二年的本底调查结果的比较。2004年监测结果表明,除海水中137Cs活度浓度与本底调查有明显差异外,其余监测结果与本底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湾核电站 环境监测 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核电站周围农业生态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世明 赵文虎 侯兰欣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31-243,共13页
本研究调查了秦山核电站站址周围50km半径范围内土壤、水和农作物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γ外照射积累剂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α、总β值分别为0.54—1.48×10^(-8)Ci/kg和1.90—2.96×10^(-8) ... 本研究调查了秦山核电站站址周围50km半径范围内土壤、水和农作物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γ外照射积累剂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α、总β值分别为0.54—1.48×10^(-8)Ci/kg和1.90—2.96×10^(-8) Ci/kg,低于全国一般地区平均水平,且0—100cm土层变化不大。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137Cs的放射性活性分别为0.67—5.00×10^(-9)、4.49—11.4×10^(-10)、0.88—1.69×10^(-9)、0.39—2.09×10^(-8)和0.89—4.32×10^(-10)Ci/kg。河水、湖水以及核电站废水排放口处海水总β值分别为1.32—8.62、3.6和2.55×10^(-12)Ci/L。大米和油菜叶中的总β值分别为2.53和3.0×10^(-9)Ci/kg。室内外月平均γ照射量各为10.6—14.7和9.16—13.7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放射性本底 生态 污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生物中^(137)Cs和^(90)Sr水平及公众内照射剂量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娄海林 卢瑛 +5 位作者 秦文超 刘婷 双红莹 侯术果 涂兴明 李爱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对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周围15种生物中^(137)Cs、^(90)Sr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对所致的内照射剂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生物中^(137)Cs、^(90)Sr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008~0.208 Bq/kg和0.007~1.010 Bq/kg。依据测定的数据,估算出核电... 对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周围15种生物中^(137)Cs、^(90)Sr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对所致的内照射剂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生物中^(137)Cs、^(90)Sr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008~0.208 Bq/kg和0.007~1.010 Bq/kg。依据测定的数据,估算出核电站周围由膳食摄入^(137)Cs、^(90)Sr所致公众年待积有效剂量为:0.67μSv,其中贡献相对较大的是粮食和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湾核电站 生物 ^137Cs、^90Sr 放射性水平 公众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堆模式下核电站放射性废物最少化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邓才远 高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71,共7页
本文对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实行群堆模式管理后在运行期间实施放射性废物最少化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从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废物最少化的措施、已取得的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核电站放... 本文对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实行群堆模式管理后在运行期间实施放射性废物最少化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从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废物最少化的措施、已取得的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放射性废物 最少化 群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沿岸海水中^(129)I的分布特征和来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鸿 陈应飞 +3 位作者 侯小琳 孙慧斌 卢勇宏 张路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核电站运行时产生并可能向周边海洋环境排放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碘-129(129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和加速器质谱分析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所处大鹏半岛沿岸海水样品中127I的质量浓度和129I的原子浓度.结果显示,核电... 研究核电站运行时产生并可能向周边海洋环境排放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碘-129(129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和加速器质谱分析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所处大鹏半岛沿岸海水样品中127I的质量浓度和129I的原子浓度.结果显示,核电站排水渠附近海水中129I的原子浓度(370.9×106/L),以及129I和127I原子浓度比(37.4×10-10)最大,但在5 km外的海域,即被稀释至本底量级水平,表明核电站对周边海洋环境中129I的影响甚微.该区域海水中129I仍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试验和核燃料后处理厂释放导致的全球大气放射性落尘,其目前水平对人体的辐照风险尚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 放射性污染监测 海洋环境 碘-129(129I) 129I与127I原子浓度比 超热中子活化分析 加速器质谱 大亚湾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核电站工作人员体表放射性沾污的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茂春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61,共7页
核电站运行和检修作业具有一定的体表放射性沾污风险。本文从污染源控制、隔离,工作过程管理、人员培训和经验反馈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对工作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和防护,并通过核电站大修中发生的几起体表沾污事... 核电站运行和检修作业具有一定的体表放射性沾污风险。本文从污染源控制、隔离,工作过程管理、人员培训和经验反馈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对工作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和防护,并通过核电站大修中发生的几起体表沾污事件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放射性 体表沾污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核电站1994~2002年放射性流出物监测总结 被引量:8
9
作者 欧阳俊杰 陈跃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自 1 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监测系统、监测方法、质量控制及其主要结果 ,并对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和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自 1 995年以来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 ,除液态氚...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自 1 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监测系统、监测方法、质量控制及其主要结果 ,并对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和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自 1 995年以来 ,气、液态流出物排放 ,除液态氚外 ,基本呈下降趋势 ,并远低于国家批准的年控制值 ;投产 9年来的归一化排放量 (GBq/GWa)分别为 :液态除氚外核素 1 1 .1 ;液态氚 1 .91× 1 0 4 ;惰性气体 2 .0 3×1 0 4 ;总碘 0 .1 3 ;气溶胶 7.5 7× 1 0 - 3。自 1 998年采取降低110mAg措施后 ,各年110mAg的平均排放量约下降到 1 997年的 1 /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站 放射性流出物 放射性流出物监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福岛核事故期间浙江省环境放射性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鸿诗 胡丹 +1 位作者 向元益 胡晓燕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0-385,391,共7页
汇总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期间浙江省的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中放射性惰性气体氙浓度的测量结果以及气溶胶、雨水、生物等样品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分析结果。结果如下:浙江省境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为65.2 nGy/h,未... 汇总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期间浙江省的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中放射性惰性气体氙浓度的测量结果以及气溶胶、雨水、生物等样品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分析结果。结果如下:浙江省境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为65.2 nGy/h,未见异常;3月25日开始,空气中放射性惰性气体中133Xe、131mXe浓度较本底有明显的上升,5月初呈逐渐回落的趋势,且与相同点位采集的气溶胶样品中131I、134Cs、137Cs的活度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在4月3日杭州采集的雨水样品中检测到了微量的131I,用放化法和γ谱法测得的结果分别为0.18 Bq/L和0.24 Bq/L;4月7日,在青菜和菠菜样品中检测出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和137Cs,而牛奶、鱼等生物样品中未检测出人工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表明,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浙江省辐射环境产生了较轻微的影响,部分辐射环境监测结果略高于本底环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电站事故 辐射监测 环境放射性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