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钱苷通过调控NFE2L2-FTH1-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邹倩 董毅 廉红梅 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nk)组、对照(Ctrl)组、Log组、顺铂(DDP)组、NFE2L2激活剂(TBHQ)组、NFE2L2抑制剂(ML385)组和TBHQ+Log组,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谷氨酰胺代谢以及NFE2L2、FTH1、GPX4蛋白表达。构建宫颈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探究Log对于体内宫颈癌进展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FE2L2可能是Log治疗宫颈癌的靶点。Log和DDP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减少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含量、谷氨酰胺酶(GLS1)与谷氨酸脱氢酶(GLUD1)蛋白表达(P<0.05)。NFE2L2激活剂TBHQ得到相反效果,而ML385则与Log效果相似,且Log能抑制NFE2L2、FTH1与GPX4蛋白表达(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og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进展(P<0.05)。结论Log通过抑制NFE2L2-FTH1-GPX4信号通路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铁蛋白重链多肽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氨酰胺代谢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周海涛 胡戈 +2 位作者 张静 周绮云 秦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2-370,共9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ONT组,8只)、白藜芦醇组(RESV组,8只)、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EIKIM组,8只)和白藜芦醇干预的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REIKIM组,8只)。EIKIM和R...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ONT组,8只)、白藜芦醇组(RESV组,8只)、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EIKIM组,8只)和白藜芦醇干预的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REIKIM组,8只)。EIKIM和REIKIM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肾损伤模型。4周训练期间,RESV、REIKIM组大鼠在每次训练前1 h根据体重给予剂量和体积分别为150 mg/kg·bw和5 mL/kg的白藜芦醇溶液灌胃,其余大鼠给予等体积溶剂灌胃。末次训练24 h后采集各组大鼠血液和肾样本。通过HE染色评估大鼠肾组织形态。测定大鼠血液中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UN)水平及肾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Nrf2)、NAD(P)H醌脱氢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磷酸化(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p-Nrf2)蛋白质表达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S移换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H-S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细胞凋亡及B淋巴细胞瘤因子-2(B cell lymphoma-2 protein,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9,Caspase-9)、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经4周大强度跑台训练,与CONT组大鼠比较,EIKIM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血液中Cr和UN水平,肾组织中Ke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DA和ROS含量,细胞凋亡及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Nrf2、NQO1、HO-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SOD、CAT和GSH-ST活性,p-Nrf2和Bcl-2蛋白质表达水平及p-Nrf2/Nrf2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经4周白藜芦醇干预,与EIKIM组大鼠比较,REIKIM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有效改善;血液中Cr和UN水平,肾组织中Kea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DA和ROS含量,细胞凋亡及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肾组织中Nrf2、NQO1、HO-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SOD、CAT和GSH-ST活性,pNrf2和Bcl-2蛋白质表达水平及p-Nrf2/Nrf2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激活大强度运动大鼠肾组织中Keap1-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保护肾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运动性肾损伤 大鼠 Keap1-Nrf2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1A对缺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小玲 钟小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4-641,共8页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HSPA1A)在缺氧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水平与凋亡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别进行常氧(Nor)和缺氧(Hyp)处理后,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SPA1A表达变化。将常H9c...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HSPA1A)在缺氧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水平与凋亡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别进行常氧(Nor)和缺氧(Hyp)处理后,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SPA1A表达变化。将常H9c2细胞分为Nor组(常氧培养)、sh-HSPA1A+Nor组(细胞转染HSPA1A shRNA质粒,常氧培养)、Hyp组(缺氧培养细胞)、sh-HSPA1A+Hyp组(细胞转染HSPA1A shRNA质粒,缺氧培养),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HSPA1A表达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9c2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性,ELISA检测各组H9c2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及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TNF受体关联因子2(TRAF2)/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or组比较,缺氧诱导后的Hyp组H9c2细胞中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Nor组比较,Hyp组H9c2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出现皱缩且排列紊乱,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及LDH、CK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TRAF2蛋白相对表达量、p65磷酸化水平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Hyp组比较,sh-HSPA1A+Hyp组H9c2细胞形态得到改善,细胞排列较为密集,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减少,LDH和CK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同时细胞中TRAF2蛋白相对表达量、p65磷酸化水平和IκBα磷酸化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缺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中HSPA1A表达升高,而抑制其表达能够改善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炎症反应并减少凋亡损伤,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RAF2/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 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 炎症 凋亡 TNF受体关联因子2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生肾气丸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滑膜细胞中P62/Nrf2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嘉懿 高一煊 +3 位作者 梁蓝云 贾凯杰 刘春红 韩洁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探讨资生肾气丸对尿酸单钠晶体(MSU)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GA-FLS)P62/Nrf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中药低、中、高3种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7 d后,统一麻醉,分离血清备... 目的:探讨资生肾气丸对尿酸单钠晶体(MSU)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GA-FLS)P62/Nrf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中药低、中、高3种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7 d后,统一麻醉,分离血清备用,用低、中、高3种剂量的含药血清体外干预GA-FLS,设为正常滑膜细胞组,MSU组,GA-FLS+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6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含量;RT-PCR检测P62、Nrf2含量。结果:MT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资生肾气丸含药血清组FLS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其中高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就p62、Nrf2、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度而言,模型组相对于空白组明显增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资生肾气丸含药血清组蛋白表达含量均降低(均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p62、Nrf2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入中药血清滑膜细胞中,p62、Nrf2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资生肾气丸可通过调控P62/Nrf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GA-FSL细胞增殖,下调P62、Keap-1、Nrf2蛋白的表达、抑制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产生,具有抗炎作用,从而对GA具有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生肾气丸 痛风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尿酸单钠晶体 p6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 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炎症小体 3-(4 5-二甲基噻唑-2)-2 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脂素通过NRF2参与肥胖和运动减肥过程中小鼠肝脂合成的调控
5
作者 赵泽宇 刘淼 +5 位作者 韩祎 姚婷婷 李涛 李壬冬 衣雪洁 马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2-742,共11页
目的:探索白脂素(asprosin,ASP)对肝脏脂质合成的调控作用及途径,探究肥胖和运动减肥状态下肝脏脂质合成代谢改变与ASP及其下游途径关系。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野生(wild-type,WT)组、WT+ASP组、敲除(knockout,KO)组和KO+AS... 目的:探索白脂素(asprosin,ASP)对肝脏脂质合成的调控作用及途径,探究肥胖和运动减肥状态下肝脏脂质合成代谢改变与ASP及其下游途径关系。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野生(wild-type,WT)组、WT+ASP组、敲除(knockout,KO)组和KO+ASP组。KO组和KO+ASP组为ASP基因杂合KO小鼠,在取材前1个月对WT+ASP和KO+ASP组小鼠腹腔注射ASP重组蛋白。另取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和HFD+运动组。HFD和HFD+运动组小鼠持续HFD喂养肥胖后,HFD+运动组小鼠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8周。取小鼠肝脏,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小鼠肝脏中ASP通路及肝脏脂质合成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ELISA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ol,TG)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相较于WT组,KO组小鼠肝指数和肝脏TG水平显著升高,肝脏cAMP水平及AS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WT+ASP组小鼠肝指数和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肝脏SCD1和FAS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cAMP水平及NRF2的蛋白和mRNA水平显著升高,FGF2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2)相较于KO组,KO+ASP组小鼠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cAMP水平及ASP、FGF21和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SCD1和FAS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3)与NC组相比,HFD组小鼠肝脏TG水平升高,cAMP及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SCD1和FAS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FGF2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ASP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蛋白水平显著上升。(4)与HFD组相比,HFD+运动组小鼠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SCD1和FAS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cAMP水平及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FGF2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蛋白水平显著上升,ASP的mRNA水平显著上升,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1)生理状态下,ASP可通过cAMP激活FGF21-NRF2,抑制肝脏脂肪生成。(2)HFD喂养下,ASP该作用可能出现了抵抗;有氧运动减肥可缓解高脂状态下的ASP抵抗,并可能通过cAMP/FGF21/NRF2途径减轻肥胖所导致的肝脏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脂素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肝脏脂质合成 肥胖 运动 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调节SIRT1/Nrf2/HO-1通路改善IgA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
6
作者 方虹 宋纯东 +7 位作者 张守琳 王旭 樊艳敏 季晗舒 卜继常 宋珂 陈晨晨 丁樱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7-853,共7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造模组(n=36)。造模组采用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建立IgAN大鼠模型,第12周灌胃结束时随机选取2只造模组大鼠留取标本验证,造模成功;将造模组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10)、泼尼松组(n=12)、GTW组(n=12);从第13周起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液、血液、肾组织。检测各组大鼠尿红细胞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 mRNA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h-UTP、ALT、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系膜区IgA沉积明显,肾脏病理损伤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GTW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UTP、ALT、BUN、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B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系膜区IgA沉积减少,肾脏病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TW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肾功能,改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IGA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C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铜死亡水平和炎症损伤
7
作者 常瑾瑾 岳燕凤 赵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2-342,共11页
目的探究丹酚酸C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铜死亡水平及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模型+丹酚酸C 5、10和20 mg·kg^(-1)组,每组10只。模型+丹酚酸C组小鼠预先ig给药1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 目的探究丹酚酸C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铜死亡水平及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模型+丹酚酸C 5、10和20 mg·kg^(-1)组,每组10只。模型+丹酚酸C组小鼠预先ig给药1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预先ig给予与等体积生理盐水1周。1周后,模型组和模型+丹酚酸C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开胸后不进行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评估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评估心肌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检测小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②将小鼠心肌细胞HL-1分为细胞对照组、氧糖剥夺(OGD)模型组、OGD+丹酚酸C 1、5和10μmol·L^(-1)组和OGD+丹酚酸C(5μmol·L^(-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2μmol·L^(-1))组。OGD+丹酚酸C 1、5和10μmol·L^(-1)组用丹酚酸C预处理细胞24 h,OGD+丹酚酸C+ML385组同时用相应浓度丹酚酸C和ML385预处理细胞24 h。除细胞对照组外,其余各组HL-1细胞制备OGD模型。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HL-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水平,亚铜离子(Cu^(+))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和HL-1细胞中Cu^(+)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HL-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L-1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HL-1细胞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和HL-1细胞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铜死亡标志物铁氧化还原蛋白1(FDX1)和溶质载体家族31成员1(SLC31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和嵴断裂,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u^(+)水平、FDX1和SLC3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丹酚酸C 5、10和20 mg·kg^(-1)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和嵴断裂程度减轻,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心肌组织Cu^(+)水平、FDX1和SLC31A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②与细胞对照组相比,OGD模型组HL-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内Cu^(+)和ROS水平、FDX1和SLC3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与OGD模型组比较,OGD+丹酚酸C 1、5和10μmol·L^(-1)组HL-1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内Cu^(+)和ROS水平、FDX1和SLC31A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与OGD+丹酚酸C 5μmol·L^(-1)组相比,OGD+丹酚酸C+ML385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内Cu^(+)和ROS水平、FDX1和SLC3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结论丹酚酸C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铜死亡水平,降低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C 铜死亡 心肌梗死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对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8
作者 林涵 杨秋燕 +2 位作者 钟洁月 陈博伦 童汪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9,共14页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增强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虫草素(中剂量)+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增强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虫草素(中剂量)+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组和RSL3+虫草素(中剂量)+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 (Lip-1)组。采用0、1、5、10、15和20μmol·L^(-1)RSL3分别干预HepG2、Huh-7及HCCLM3细胞24、48以及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细胞活性,筛选RSL3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采用0、50、100、200、400、600、800、1 000和1 200μmol·L^(-1)虫草素干预HepG2细胞24、48及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筛选虫草素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使用凋亡抑制剂Z-VAD-FMK、细胞自噬抑制剂Chloroquine (CQ)、细胞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tin-1 (Nec-1)、 Fer-1、 Lip-1、Deferasirox和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分别干预HepG2细胞,计算HepG2细胞存活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C11 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脂质过氧化(LPO)水平,Fe Rho Nox-1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亚铁离子(Fe2+)水平,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 (HO-1)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HepG2细胞超微结构形态表现。结果:CCK-8法,0.56μmol·L^(-1)RSL3干预细胞时,3种细胞活性差异较明显。与0μmol·L^(-1)RSL3组比较,6.4和12.8μmol·L^(-1)RSL3组3种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HepG2细胞的IC50值最大,因此选择HepG2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0μmol·L^(-1)虫草素组比较,200、400、600、800、1 000和2 000μmol·L^(-1)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选择0.5倍IC50值(267.9μmol·L^(-1))、1倍IC50值(535.8μmol·L^(-1))和1.5倍IC50值(803.7μmol·L^(-1))分别作为低、中及高剂量虫草素组,干预时间为24 h。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比较,Z-VAD-FMK+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er-1+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及Lip-1+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RSL3组、 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虫草素+Fer-1组和RSL3+虫草素+Lip-1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DCFH-DA荧光探针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LS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11 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L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LP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e Rho Nox-1荧光探针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 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F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F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MA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MA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RSL3组和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G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G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和中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高剂量虫草素组部分细胞线粒体嵴减少,线粒体膜可见轻度肿胀和膜密度增高,线粒体膜中内膜结构轻度扭曲,RSL3组和RSL3+低、中及高剂量虫草素组均表现出铁死亡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表现为细胞线粒体膜破裂并伴有膜密度增高,线粒体膜中的内膜结构异常扭曲或扩张,线粒体嵴减少甚至消失。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FTH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RSL3组和RSL3+虫草素+Fer-1组HepG2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RSL3组比较,RSL3+低、中和高剂量虫草素组HepG2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虫草素具有明显增强RSL3诱导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并能够下调HepG2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虫草素 铁死亡 RSL3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3通过激活Nrf2抑制氮芥诱导角质形成细胞铁死亡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董训虎 刘浩银 +1 位作者 葛维 陈明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4-680,共7页
目的探索铁死亡在维生素D3(vitamin D3,VD3)改善氮芥(nitrogen mustard,NM)诱导角质形成细胞(HaCaT)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NM(5、10、20和50μmol/L)单独或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或liproxstatin-1(10μmol/L... 目的探索铁死亡在维生素D3(vitamin D3,VD3)改善氮芥(nitrogen mustard,NM)诱导角质形成细胞(HaCaT)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NM(5、10、20和50μmol/L)单独或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或liproxstatin-1(10μmol/L)、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特异性激动剂tBHQ(10μmol/L)、VD3(10 nmol/L)处理HaCaT细胞。共培养24 h后,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脂质过氧化物(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Nrf2、xCT和GPX4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M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当NM浓度为20μmol/L时,细胞增殖活力下降至约55%(P<0.05)。铁死亡抑制剂能够减轻NM诱导的HaCaT细胞毒性损伤(P<0.05)。此外,激活Nrf2可显著抑制NM对HaCaT细胞铁死亡的诱导效应,表现为细胞内GSH水平的恢复和MDA含量的降低(P<0.05)。同时,VD3能够靶向激活Nrf2信号通路,上调xCT和GPX4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HaCaT细胞的铁死亡,并缓解NM诱导的细胞毒性。结论VD3通过激活Nrf2抑制HaCaT细胞铁死亡,进而改善NM诱导的细胞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维生素D3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角质形成细胞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通过降低有氧糖酵解缓解CoCl_(2)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11
作者 张穗 黄家瑜 +2 位作者 何丽丽 买热甫喀·木合塔尔 罗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6,共8页
目的: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过有氧糖酵解途径影响CoCl_(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增殖和迁移,并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 目的: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过有氧糖酵解途径影响CoCl_(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增殖和迁移,并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SD大鼠PASMCs,并通过200μmol/L CoCl_(2)诱导建立化学性低氧细胞模型。实验设置0、6、24和48 h四个时点观察CoCl_(2)刺激下PASMCs中有氧糖酵解关键酶[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M2,PKM2)、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单羧酸转运体蛋白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4,MCT4)]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ra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筛选Nrf2激活剂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和抑制剂ML385的最佳作用浓度,随后将细胞分为4组:常氧对照(normoxic control,NC)组、CoCl_(2)组、CoCl_(2)+DMF组及NC+ML385组,分别检测各组P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HIF-1α、Nrf2和有氧糖酵解关键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CoCl_(2)诱导大鼠PASMCs低氧细胞模型中,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Nrf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有氧糖酵解关键酶及PCN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ASMCs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DMF干预后有氧糖酵解关键酶的蛋白表达与大鼠PASMCs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ML385抑制Nrf2表达后以上实验结果均出现相反变化(P<0.05)。结论:Nrf2可以通过降低有氧糖酵解缓解CoCl_(2)诱导化学性低氧原代大鼠PASMCs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有氧糖酵解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并抑制SAS诱导的AML细胞铁死亡
12
作者 林艳凤 郑志远 +3 位作者 陈滢 吴玮 林东红 薛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9-1299,共11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柳氮磺吡啶(SAS)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SAS对AML细胞株Kasumi-1和THP-...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柳氮磺吡啶(SAS)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SAS对AML细胞株Kasumi-1和THP-1的增殖抑制能力。使用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来明确SAS作用后AML细胞的死亡方式。检测SAS干预AML细胞后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质活性氧簇(ROS)水平;微量法检测Fe^(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酶活性变化。通过qPCR检测SAS诱导AML细胞发生铁死亡过程中SLC7A11的mRNA表达变化,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LC7A11和GPX4的蛋白表达变化及SAS干预后的AML细胞NRF2入核变化,此外,添加NRF2抑制剂ML385共同干预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构建敲减关键基因SLC7A11的慢病毒载体,检测SLC7A11下调后SAS干预的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AML细胞Kasumi-1和THP-1在SAS终浓度分别达200μmol/L和300μmol/L时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采用不同类型细胞死亡抑制剂,仅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能够明显逆转SAS干预后AML细胞的活力下降(P<0.01)。SAS干预后细胞脂质ROS水平、Fe^(2+)含量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SAS诱导AML细胞铁死亡时,SLC7A1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GPX4的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SAS干预后的AML细胞胞核NRF2/胞浆NRF2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共同干预后,其比值则降低(P<0.05)。与SAS组相比,SAS与ML385共同干预后AML细胞中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活力进一步下降(P<0.01),且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均能够逆转其活力的下降(P<0.01)。与SAS组相比,SAS+ML385组AML细胞中的脂质ROS水平、Fe^(2+)含量和MDA含量的影响均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NC shRNA组相比,SLC7A11慢病毒干预可使AML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且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逆转(P<0.01);同时,脂质ROS水平、Fe^(2+)含量、MDA含量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降低(P<0.05)。SLC7A11下调后,GPX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SAS可诱导AML细胞铁死亡,同时其可促进AML细胞NRF2蛋白核转位,激活SLC7A11的表达,抑制NRF2或下调SLC7A11可提高AML细胞对SAS诱导的铁死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诱导的犊牛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效果
13
作者 唐颖 王子铭 +3 位作者 王皓 陈艳茹 РОТАРЬЛюбовьНиколаевна 郑鹏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18-23,F0003,共7页
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 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理细胞作对照,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最佳H_(2)O_(2)处理浓度,然后检测最佳H_(2)O_(2)处理浓度下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3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50,1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高于50,1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说明300μmol/L H_(2)O_(2)处理浓度为最佳浓度。与对照相比,3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中ROS含量显著增加(P<0.05),GSH、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Nrf2、Keap1、HO-1和NQO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300μmol/LH_(2)O_(2)能够诱导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睾丸 支持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ROS) 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S-c通过调节转运体MRP2表达对甘氨鹅脱氧胆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敖宇 张旭阳 +3 位作者 唐聃 刘公伟 黄丹 蔡治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衍生肽MOTS-c对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诱导的人肝细胞THLE-3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LE-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GCDCA和MOTS-c干预THLE-3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出GCDCA和MOTS-c的处理浓度。再... 目的探讨线粒体衍生肽MOTS-c对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诱导的人肝细胞THLE-3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LE-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GCDCA和MOTS-c干预THLE-3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出GCDCA和MOTS-c的处理浓度。再采用GCDCA(200μmol/L)、MOTS-c(15、30、60μmol/L)、多药耐药蛋白2(MRP2)抑制剂Probenecid(500μmol/L)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10μmol/L)对THLE-3细胞进行处理或预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生化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细胞中MRP2信使RNA(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MRP2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GCDCA处理浓度的升高,THLE-3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水平逐渐升高,细胞中MRP2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均为P<0.05)。30、60μmol/L MOTS-c干预均可提高GCDCA暴露下THLE-3细胞增殖活性,上调细胞中MRP2和Nrf2表达水平,而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水平(均为P<0.05)。联合Probenecid干预可部分逆转MOTS-c对GCDCA诱导的THLE-3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联合ML385干预则又可部分抑制MOTS-c干预对GCDCA暴露下THLE-3细胞中MRP2表达的诱导作用。结论MOTS-c可减轻GCDCA诱导的人肝细胞THLE-3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介导的MRP2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 肝损伤 甘氨鹅脱氧胆酸 MOTS-c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多药耐药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改善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肠道损伤
15
作者 王静 吴铭 王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4-991,共8页
目的 探究铁皮石斛多糖(DOP)对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7 d龄C57BL/6J小鼠分为四组:对照(CTRL)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组、DOP低剂量治疗(DOPL+NEC)组以及DOP高剂量治疗(DOPH+... 目的 探究铁皮石斛多糖(DOP)对新生小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7 d龄C57BL/6J小鼠分为四组:对照(CTRL)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组、DOP低剂量治疗(DOPL+NEC)组以及DOP高剂量治疗(DOPH+NEC)组。采用低氧、冷刺激、高渗喂养以及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法建立NEC模型,实验结束后取小肠组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整理分析小鼠体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小肠组织钙黏蛋白E(E-cadherin)、闭锁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TRL组相比,NEC组小鼠体质量下降、HE病理评分增加(P<0.01或P<0.001);E-cadherin、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减少(P<0.01或P<0.001);TNF-α、IL-1β、IL-6浓度升高,IL-10浓度降低(P<0.01);MDA、LDH含量升高,GSH、SOD含量减少(P<0.01);Nrf2、HO-1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而DOP干预后,与NEC组相比,小鼠体质量增加、HE评分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或P<0.001);TNF-α、IL-1β、IL-6浓度降低(P<0.05或P<0.01),IL-10浓度升高(P<0.01);MDA、LDH含量减少,GSH、SOD含量增加(P<0.05或P<0.01);Nrf2、HO-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或P<0.01)。结论 DOP可以改善NEC小鼠的肠道病理损伤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NEC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和肠道炎症,其作用可能与DOP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多糖 小肠结肠炎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紧密连接蛋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ROS/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
16
作者 孙烈乾 顾梦宇 +8 位作者 杨杰 王凯漪 郭高帅 张宏博 张思怡 王堂龙 杨志伟 贺延妮 杨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活性氧(RO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BMSCs组和BMSCs+M...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活性氧(RO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BMSCs组和BMSCs+ML385 (Nrf2抑制剂)组(联合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V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尼氏体变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超微结构,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 (HO-1)、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1 (PINK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 (Parkin)、苄氯素1 (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 (P62)蛋白表达水平及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 (LC3-Ⅱ/LC3-Ⅰ)比值。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HE染色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和形态正常,染色均匀,结构清晰,未见明显病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组织稀疏,结构紊乱,神经元数量减少且形态不一,染色不均匀,核固缩,可见部分坏死的神经元;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减少和染色不均等损伤表现,BMSCs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形态恢复正常,排列较为整齐,神经元丢失情况明显改善;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不规则,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边界不清,染色不均匀,核固缩。尼氏染色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紧密,形态规则完整,核仁明显,尼氏小体着色深且数量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固缩,呈空泡状,尼氏小体着色少且数量稀少;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尼氏小体着色少且数量稀少等损伤表现,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固缩减少,细胞形态相对完整,尼氏小体数量相对增多;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固缩,形态完整性丧失,尼氏小体破碎且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呈椭圆形,双层膜结构清晰可见,内部嵴完整;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形,双层膜结构破坏,内部嵴断裂消失,结构模糊,胞质中可见大量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线粒体损伤表现仍较明显,胞质中自噬小体数量较多,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膜和内部结构有明显改善,损伤程度减轻,胞质中可见少量自噬小体;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双层膜结构破坏,内部嵴断裂消失,胞质中可见自噬小体。荧光探针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 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BMSCs可以减轻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改善VaD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OS/Nrf2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活性氧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抑制Nrf2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
17
作者 杨焕然 吴胜男 高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1-928,共8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DEX(50μmol/L)、Nrf2抑制剂Bru(100 nmol/L)干预观察对海马神经元活性氧(ROS)的影响。雄性SD大鼠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Long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检测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因子表达和Fe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OGD/R细胞二氢乙锭(DHE)荧光强度增强;与OGD/R组相比,DEX干预后DHE荧光强度降低,Bru升高DHE荧光强度。与Sham组相比,I/R组Longa评分和脑梗死面积显著增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和Fe2+浓度升高(P<0.01),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下降(P<0.01),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FTH1、FPN1蛋白表达降低(P<0.01),TFR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DEX干预后Longa评分和脑梗死面积、MDA含量和Fe2+浓度降低(P<0.01),抗氧化水平升高(P<0.01),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增高,TFR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I/R+DEX组相比,Bru干预后,逆转了DEX的作用。结论:DEX可能通过激活海马Nrf2信号通路,调节铁代谢相关蛋白、抑制铁死亡,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右美托咪定 Nrf2通路 海马神经元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18
作者 李玲燕 李明 +4 位作者 杨辉 蓝燕珊 陈沫良 张嘉媛 许光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3-219,共7页
目的:阐明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喂养小鼠建立T2DM为模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虾青素对T2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酶联... 目的:阐明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喂养小鼠建立T2DM为模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虾青素对T2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果糖胺(fructosamine,FRA)的含量。在此基础上,以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为指导,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观察炎症信号在虾青素逆转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结果:虾青素可显著降低T2DM小鼠的血糖、TNF-α和FRA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虾青素显著抑制了JAK、STAT3、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虾青素可通过抑制JAK2/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发挥降糖、逆转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2型糖尿病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核因子ΚB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2C)R与EGFP-NFAT2共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19
作者 王龙雨 李玉蕾 +1 位作者 周培岚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建立5-羟色胺2C受体(5-HT_(2C)receptor,5-HT_(2C)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2,NFAT2)共表达细胞株。方法人源5-HT_(2C)R质粒... 目的建立5-羟色胺2C受体(5-HT_(2C)receptor,5-HT_(2C)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2,NFAT2)共表达细胞株。方法人源5-HT_(2C)R质粒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经潮霉素(Hygro)压力筛选到稳定表达5-HT_(2C)R的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该细胞株中5-HT_(2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核转位功能实验验证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受体功能的特异性;验证5-HT、LSD、DOM、DOI、赛洛西宾(PSI)和利舒脲(LIS)对5-HT_(2C)R的激活能力。结果筛选得到58号细胞为最强激活的U2OS-EGFP-NFAT2-5-HT_(2C)R单克隆细胞株。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15代内,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株稳定表达5-HT_(2C)R mRNA和蛋白。1~15代内,Vabicaserin对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株的激活能力稳定,5-HT_(2C)R特异性拮抗剂SB242084能够拮抗Vabicaserin的作用。5-HT、LIS、PSI能诱导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部分核转位,而LSD、DOM、DOI没有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5-HT_(2C)R和EGFP-NFAT2的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可用于靶向5-HT_(2C)R的高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C受体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核转位 高内涵筛选系统 Vabicaserin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
20
作者 白燕燕 周禹彤 +1 位作者 隋海娟 刘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分为对照组、LPS组(10 mg·L^(-1)LPS)、LPS+AA组(10 mg·L^...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AA)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分为对照组、LPS组(10 mg·L^(-1)LPS)、LPS+AA组(10 mg·L^(-1)LPS+10、20和40μmol·L^(-1)AA)、AA组(20μmol·L^(-1)AA)、ML385组[10μmol·L^(-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和LPS+ML385+AA组(10mg·L^(-1)LPS+10μmol·L^(-1)ML385+20μmol·L^(-1)AA);给药处理后,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LDH漏出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Griess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Nrf2、HO-1、核因子κB(NF-κB)和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SOD活性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LDH漏出率、IL^(-1)β和TNF-α水平、MDA水平、NO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Nrf2和HO-1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LPS+10μmol?L^(-1)AA组和LPS+20μmol?L^(-1)A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SOD活性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DH漏出率、IL^(-1)β和TNF-α水平、MDA水平、NO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Nrf2和HO-1的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20μmol?L^(-1)AA组比较,LPS+ML385+AA组海马神经元中Nrf2和HO-1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1),细胞核和细胞质中Nrf2、细胞中HO-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AA可改善LPS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积雪草酸 海马神经元 炎症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