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原始单轴针海绵化石一新属种——群体小卵海绵Ovulispongia multa gen. et sp. nov.。群体小卵海绵为小型薄壁海绵,整体呈卵形,骨骼双层,由四个方向的单轴骨针穿插成网状,左倾方向和右倾方向骨针...本文描述了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原始单轴针海绵化石一新属种——群体小卵海绵Ovulispongia multa gen. et sp. nov.。群体小卵海绵为小型薄壁海绵,整体呈卵形,骨骼双层,由四个方向的单轴骨针穿插成网状,左倾方向和右倾方向骨针与水平骨针和纵向骨针斜交呈45度角;骨针之间无叠接;海绵体无口须和根须。群体小卵海绵在外部形态和骨架类型上与其他的原始单轴针海绵存在明显差异,其半紧密型骨架处于无规则排列的鬃毛海绵骨架和规则排列的细丝海绵骨架之间。另外新材料显示在海底固着取食的生态环境中,新属种用高密度的个体分布来获得竞争优势。群体小卵海绵独特的过渡形态的骨架结构和高密度生态分布为研究古生代原始单轴针海绵的骨架演化与生态空间扩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的起源和多样化提供新的化石材料。展开更多
通过测定雅氏山蝉(L ep top sa lta yam ash ita i(E sak i and Ish ihara),com b.nov.)若虫头壳宽度的方法,对雅氏山蝉若虫龄期划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用频次比较法拟合,初步得出雅氏山蝉若虫共4龄。用若虫龄级与头宽均值...通过测定雅氏山蝉(L ep top sa lta yam ash ita i(E sak i and Ish ihara),com b.nov.)若虫头壳宽度的方法,对雅氏山蝉若虫龄期划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用频次比较法拟合,初步得出雅氏山蝉若虫共4龄。用若虫龄级与头宽均值回归进行检验,证实了该蝉若虫共4龄。展开更多
该文描述了一个新属,其成员包括一群产于我国西部的竹种。最初它们被置于两个族的4个属中,随后,属于其中两个属的种被转移到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与悬竹属Ampelocalamus S.L.Chen et al.中。然而,这两个属的种也被互相转移...该文描述了一个新属,其成员包括一群产于我国西部的竹种。最初它们被置于两个族的4个属中,随后,属于其中两个属的种被转移到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与悬竹属Ampelocalamus S.L.Chen et al.中。然而,这两个属的种也被互相转移。实际上这些种的本身就形成一个相当自然的类群,颇易识别。不同于上述二属在于其独特的特征组合:花序小型,单独侧生于无叶花枝之各节,花序轴短,梗不明显;秆芽3,二型,分枝多数,二型;箨环显著呈环状突起。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描述了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原始单轴针海绵化石一新属种——群体小卵海绵Ovulispongia multa gen. et sp. nov.。群体小卵海绵为小型薄壁海绵,整体呈卵形,骨骼双层,由四个方向的单轴骨针穿插成网状,左倾方向和右倾方向骨针与水平骨针和纵向骨针斜交呈45度角;骨针之间无叠接;海绵体无口须和根须。群体小卵海绵在外部形态和骨架类型上与其他的原始单轴针海绵存在明显差异,其半紧密型骨架处于无规则排列的鬃毛海绵骨架和规则排列的细丝海绵骨架之间。另外新材料显示在海底固着取食的生态环境中,新属种用高密度的个体分布来获得竞争优势。群体小卵海绵独特的过渡形态的骨架结构和高密度生态分布为研究古生代原始单轴针海绵的骨架演化与生态空间扩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的起源和多样化提供新的化石材料。
文摘通过测定雅氏山蝉(L ep top sa lta yam ash ita i(E sak i and Ish ihara),com b.nov.)若虫头壳宽度的方法,对雅氏山蝉若虫龄期划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用频次比较法拟合,初步得出雅氏山蝉若虫共4龄。用若虫龄级与头宽均值回归进行检验,证实了该蝉若虫共4龄。
文摘该文描述了一个新属,其成员包括一群产于我国西部的竹种。最初它们被置于两个族的4个属中,随后,属于其中两个属的种被转移到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与悬竹属Ampelocalamus S.L.Chen et al.中。然而,这两个属的种也被互相转移。实际上这些种的本身就形成一个相当自然的类群,颇易识别。不同于上述二属在于其独特的特征组合:花序小型,单独侧生于无叶花枝之各节,花序轴短,梗不明显;秆芽3,二型,分枝多数,二型;箨环显著呈环状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