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革命根据地救灾模范的塑造与救灾成效(1937—1949)
1
作者 郝平 刘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9,共9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灾害频发,为动员民众救治灾害、渡过灾荒,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大力开展英雄模范运动,树立了众多的救灾模范,并通过类型多样的方式予以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等丰富奖励,以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加以宣传。随着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灾害频发,为动员民众救治灾害、渡过灾荒,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大力开展英雄模范运动,树立了众多的救灾模范,并通过类型多样的方式予以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等丰富奖励,以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加以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根据地政府也在不断地对此运动进行总结、反思与改进。救灾模范作为英雄模范的一种,旨在树立榜样,动员群众“全员救灾”的积极性,是根据地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执行者和宣传者。同时,救灾模范引领民众不仅实现了救灾技术与抗灾能力的提升,还成为改善乡村社会风气的有力抓手,对华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革命根据地 救灾模范 救灾成效 模范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合理负担中的隐瞒与反隐瞒斗争
2
作者 把增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合理负担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并在赢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合理负担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曲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现了因逃避负担而发生的隐... 合理负担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并在赢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合理负担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曲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现了因逃避负担而发生的隐瞒行为。也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反隐瞒斗争。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来看,隐瞒主要表现为隐瞒土地和杂项收入等方面,逃避负担的做法也多种多样。为了有效规避隐瞒与逃避负担行为,有的根据地专门制定了违反负担法令的处罚办法,各地党组织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广泛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多措并举之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隐瞒斗争取得重要成效,有隐瞒行为的民众纷纷恍然大悟,并及时矫正了自己的不当言行,合理负担政策也因之得到越来越多根据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当然,普通民众有隐瞒土地的行为多系其小农意识的一个表现,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受不良分子蒙蔽所致,并不代表其缺失民族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华北根据地 合理负担 反隐瞒斗争 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最艰难时期对敌军事斗争中的辩证思维
3
作者 翁有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底根据地面积比1940年时缩小约三分之一。在晋察冀边区,由于侵华日军对根据地连续进行“扫荡”“蚕食”和“封锁”,边区军民面临抗战开始以来最艰苦、困难和危险的时期。这表明,华北各敌后根据地均已面临着极端严重和极端危险的生存空间。为扭转此危机,各根据地运用抗战军事智慧、机制和谋略,以弱搏强,避实击虚,机智、灵巧、英勇但艰难地进行反“扫荡”。如山东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反“扫荡”过程中都各有出奇制胜的成功战例和奇迹,显示了我之劣势与敌之优势相互转换易位的辩证过程。而在反敌“蚕食”、反敌“囚笼”过程中,根据地所采用的敌进我进战略战术,更集中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精准运用,敌后武工队的纷纷出现,使敌后“一天两个世界,白天是日本人的世界,晚上是八路军的世界”。由此,敌人的军事优势逐渐消失,敌后根据地逐步度过最困难和危险时期,至1944年华北各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各根据地不仅战胜危机并获得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持久坚守与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敌后根据地 抗战最困难时期 军事战略战术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军鞋供应制度及其实践
4
作者 晏雪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经济封锁和频繁“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军鞋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前线战士的军鞋供应问题,八路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灵活的军鞋供应制度,采取多种举措,从多种来源获取军鞋及生产军鞋的物资。首先是依托根据地群众...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经济封锁和频繁“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军鞋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前线战士的军鞋供应问题,八路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灵活的军鞋供应制度,采取多种举措,从多种来源获取军鞋及生产军鞋的物资。首先是依托根据地群众建立军鞋供应制度,予民以利,取之于民,确保做军鞋的妇女能获得一定利益,并采取按工给价、互助变工等一系列政策动员群众制作军鞋支援抗战。共产党行之有效的基层政府及较为健全的乡村会计制度则是各项措施得以切实实施的关键所在。其次建立军鞋厂近百所,虽条件简陋、经常搬迁,但中共积极解决军鞋生产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军鞋供应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基本满足作战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军鞋供应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根据地的社会变动与财粮征收工作
5
作者 杨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30,I0005,共10页
在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发生了包括阶级关系调整、基层治理转型和新旧精英更替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变动,这些社会变动对于财粮征收工作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阶级关系的调整构建了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各... 在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发生了包括阶级关系调整、基层治理转型和新旧精英更替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变动,这些社会变动对于财粮征收工作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阶级关系的调整构建了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各地民众交粮纳税的意愿大幅提升。基层治理的转型消除了传统财粮征收过程中固有的贪污中饱、负担不公和偷税漏税等积弊,降低了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中间耗损。新旧精英的更替则进一步增强了华北根据地各级政权的财粮征管能力,保证了财粮征收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财粮征收是一项系统工程,华北根据地财粮征收工作的锁钥在于中国共产党以“社会”推助“财经”,成功将财粮征收工作纳入社会变动的整体框架之中,不仅顺利完成了财粮征收的各项任务,而且彻底打破了清季民国财政扩张内卷化的制度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粮征收 社会变动 经济负担 华北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古大洋闭合时间的限定--来自四子王旗西后壕子同碰撞花岗岩的证据 被引量:23
6
作者 孟庆鹏 贺元凯 +4 位作者 张文 吴泰然 郑荣国 徐操 张昭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49-1759,共11页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四子王旗北部的西后壕子花岗岩体的CamecaIMS-1280-SIMS锆石U—Pb年龄为266Ma±2Ma。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以出现大量颗粒较大的白云母为特征,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5.21%-76.69%),A/CNK值多大于1... 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四子王旗北部的西后壕子花岗岩体的CamecaIMS-1280-SIMS锆石U—Pb年龄为266Ma±2Ma。该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以出现大量颗粒较大的白云母为特征,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5.21%-76.69%),A/CNK值多大于1.1,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的含量也都高于1%。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上,Eu具有强烈的负异常(δEu=0.03~0.11),REE呈现出明显的M型四分组效应,部分微量元素也表现出non-CHARAC的性质。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配分图上,元素Ba、Nb、sr和Ti相对亏损,Cs、Rb、Th和Pb相对富集。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入同碰撞花岗岩区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以上特征,西后壕子岩体应为强过铝质的高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二叠纪晚期的陆一陆碰撞环境中。270-260Ma期间,四子王旗地区发育EW向的碰撞花岗岩带,限定华北板块与南蒙古微大陆沿索伦缝合带的闭合时间为二叠纪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二叠纪晚期 碰撞花岗岩带 四子王旗 华北板块北缘 sIMs锆石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改革中“群众路线”的实践与调适——以华北根据地为中心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先明 孙启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25,共9页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中共面临着双重任务:分配土地和发动群众。战争的外部环境使后一种任务尤其重要。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中共强调了其放手、撑腰,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一面,使群众在经济上翻身的同时得以政治上翻心。在实践中,这一导向使...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中共面临着双重任务:分配土地和发动群众。战争的外部环境使后一种任务尤其重要。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中共强调了其放手、撑腰,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一面,使群众在经济上翻身的同时得以政治上翻心。在实践中,这一导向使土改蒙上了暴力色彩。中共最终通过复查、纠偏以及贯彻全面的群众路线得以将土改从一定程度上拉回正轨。群众路线在践行中的偏向几乎不可避免,但其所引发的群体心理及其不良后果,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群体心理 土地改革 华北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鸿石 《河北学刊》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 ,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 抗日战争时期 ,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而言 ,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华北根据地 政治参与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组织起来”革命话语建构的历史考察(1943-1945) 被引量:4
9
作者 贺文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2,共7页
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普遍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为此,毛泽东对组织农民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于1943年11月明确提出"组织起来"的口号,并将之作为大生产运动的中心任务而推广至华北抗日根据地。之后,"组织起... 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普遍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为此,毛泽东对组织农民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于1943年11月明确提出"组织起来"的口号,并将之作为大生产运动的中心任务而推广至华北抗日根据地。之后,"组织起来"革命话语开始全面建构。华北抗日根据地以利益诱致、广泛宣传、思想教育与典型示范等为手段,以变工组、合作社等多样化形式为载体,把农民组织起来,成功渡过难关,在农业生产、农村社会文化乃至农民性格的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华北抗日根据地"组织起来"革命话语的建构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话语建构的蓝本,为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组织起来” 革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抗旱保墒材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华 张志杰 +1 位作者 杨新兵 鲁绍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水分是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维持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关键.采用保水剂和多功能可降解地膜2种保墒材料对土壤含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层土... 水分是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维持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关键.采用保水剂和多功能可降解地膜2种保墒材料对土壤含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层土壤含水量均在液体地膜45 m l/穴处理达到最高值,而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小于液体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保墒材料 保水剂 液体地膜 华北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的分期及特点——以《战线》杂志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文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战线》杂志是晋察冀边区党刊,承载了与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相关的诸多内容。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经历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变迁图景:大量发展党员和党组织—党组织的基本巩固—党组织的全面巩固—全面巩固党政军民各组织一"整风"... 《战线》杂志是晋察冀边区党刊,承载了与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相关的诸多内容。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经历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变迁图景:大量发展党员和党组织—党组织的基本巩固—党组织的全面巩固—全面巩固党政军民各组织一"整风"精神指导下全面巩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几个分期的探讨,展示晋察冀边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特征,以期对这一特殊地域、特殊历史时期的党建规律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 《战线》杂志 党建工作 组织巩固 政治巩固 思想巩固 华北党 无轴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模式——“伞”型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3,共7页
本文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即"伞"型模式作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战略升级的突破口,把扩大贸易合作和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探索性地提出了以两个国家的部分地... 本文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即"伞"型模式作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战略升级的突破口,把扩大贸易合作和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探索性地提出了以两个国家的部分地区为主体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模式,形成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尽快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进而实现中俄区域合作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区域 合作新模式 东北振兴 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安全因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13
作者 侯阿冰 陈丹妮 贺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7-32,共6页
安全感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十分紧密,这应该是社会心理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进程的推进,在加强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心理干预的相关理论对维护经济... 安全感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十分紧密,这应该是社会心理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进程的推进,在加强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心理干预的相关理论对维护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社会心理学 经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类”之相:华北根据地“非婚关系”问题新探
14
作者 杨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77,共8页
作为社会改造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非婚关系"问题历来是华北根据地各级政权社会治理的重点之所在,但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完全改变之前,传统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依然是影响乡村民众行为选择的基本逻辑,再加上身体的象征性... 作为社会改造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非婚关系"问题历来是华北根据地各级政权社会治理的重点之所在,但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完全改变之前,传统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依然是影响乡村民众行为选择的基本逻辑,再加上身体的象征性与资本化,以及婚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偏差,使得华北根据地的"非婚关系"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其实,从传统、身体、政策三个维度来看,华北根据地的"非婚关系"问题并不能仅仅以所谓的"腐化",抑或"落后"而加以论之。传统、身体、政策与"非婚关系"问题的相互纠结、共同作用,折射出妇女解放事业的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婚关系" 华北根据地 婚姻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缝: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两面人员”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弘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两面人员”是抗战时期中共隐蔽斗争机制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对中共的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两面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形成路径包括中共的争取与改造、中共干部的打入、中共的动员等。“两面人员”的心态经历了一个从不情愿、担... “两面人员”是抗战时期中共隐蔽斗争机制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对中共的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两面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形成路径包括中共的争取与改造、中共干部的打入、中共的动员等。“两面人员”的心态经历了一个从不情愿、担心害怕到承担任务的阶段。经过动员,华北抗日根据地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两面人员”群体。“两面人员”的运作充分体现了“两面性”的独特优势,但还需要任职人员的个人素质、斗争方式的变化及日伪军的“允许”等多种因素的配合。为了保证“两面人员”持续发挥作用,中共采取多种措施,对其加强管理、训练与控制。“两面人员”的历史正是危机时刻下中共斗争理念的精彩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人员 华北抗日根据地 隐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变革与抗日动员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志兵 侯秀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在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发展存在着外行领导外行、知识分子难以融入群众、艺术至上等问题,影响了戏剧运动的开展。直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确定为党的文艺政策后,才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华北... 在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发展存在着外行领导外行、知识分子难以融入群众、艺术至上等问题,影响了戏剧运动的开展。直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确定为党的文艺政策后,才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华北抗日根据地及时学习《讲话》精神,经过深入地教育、动员,文艺工作者开始“下乡”“入伍”,主动融入工农兵群众,抗战戏剧的内容与形式也开始向通俗化、大众化方向转变。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华北抗日根据地涌现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使戏剧逐渐融入群众生活,成为唤醒民众、教育民众、战胜敌人的思想武器,对抗日根据地建设与抗日动员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华北抗日根据地 抗战戏剧抗日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后期中共沦陷城市工作政策探析——以晋察冀和山东分局城工部门工作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富聪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抗战初期,中共在沦陷城市坚持开展秘密抵抗活动。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加强了沦陷城市工作,积蓄力量。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中共中央为推进沦陷城市工作的开展,以便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大中城市,制定了一些政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中共动... 抗战初期,中共在沦陷城市坚持开展秘密抵抗活动。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加强了沦陷城市工作,积蓄力量。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中共中央为推进沦陷城市工作的开展,以便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大中城市,制定了一些政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中共动员全党,在思想上促使各级党委加大对城市工作的重视力度,在组织上健全各级城工组织机构编制,配备专职城工干部,促进了城市工作的快速发展。但各地党委在贯彻落实政策环节也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及时检讨并纠偏,最终促使城市工作总体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对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工部 沦陷城市 山东分局 晋察冀分局 抗日战争 华北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麻雀战
18
作者 熊成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4,共9页
麻雀战是一种典型的游击战战术。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武器优势,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麻雀战以阻滞、袭扰和恐吓日军,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游击战争在敌后抗战中具有的战略属性和抗日根据地阻滞袭扰日军、打击日军小股部队... 麻雀战是一种典型的游击战战术。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武器优势,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麻雀战以阻滞、袭扰和恐吓日军,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游击战争在敌后抗战中具有的战略属性和抗日根据地阻滞袭扰日军、打击日军小股部队的现实需求,是麻雀战在根据地广泛出现的主要原因。麻雀战通过分散武装不断消耗日军,以多点出击的方式迟滞日军,以军民联合作战的方式恐吓日军,对日军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中共领导的武装部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抗日武装对根据地群众进行了常态化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根据地多种类型的武装实现了有效协同,这些因素为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麻雀战准备了基本条件,促进了麻雀战的广泛开展。麻雀战是人民之战、群众之战,具有保护根据地、捍卫群众利益、鼓舞民心、动员民众的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华北抗日根据地 麻雀战 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