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沉积环境——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 |
王俊
江武龙
余雅兰
华仕豪
孔凡浩
袁玉洁
王世炎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构造带的形成及动力学演化 |
刘建辉
李圆硕
徐玮男
丁正江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官道口群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界地层格架探讨 |
张恒
周洪瑞
丁孝忠
张传恒
高林志
宋彪
|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华北克拉通沉积矿产与地球环境演变的关系 |
张连昌
佟小雪
张新
董志国
王长乐
朱明田
高炳宇
李文君
|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中国华北最古老海相页岩油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 |
王晓梅
于志超
何坤
黄秀
冶明泽
管墨迪
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剥露过程:(U-Th)/He热年代学的证据 |
雷万杉
张瑞
李三忠
周明丽
王冉
张海东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辽西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讨 |
黄昊
刘颖利
郑婧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华北克拉通辽东半岛晚三叠世林家沟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
孙铭徽
李向雨
刘锦
张洪祥
董亚超
张媛竹卉
刘芸秀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高镁玄武岩-安山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
于洋
李大鹏
陈岳龙
李三忠
孙国正
张超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构造火山作用对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沉积环境的影响——以燕山科学钻探YSDP-1钻孔为例 |
蔡士玺
韦刚健
胡建芳
曾提
徐义刚
|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中元古代构造地层格架新认识 |
周义军
李振宏
白海峰
余小雷
董晓朋
寇琳琳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鲁西地区中生代高镁闪长岩辉石和角闪石的成分与结构特征:华北克拉通陆内岩石圈改造作用记录 |
郭军
黄小龙
贺鹏丽
钟军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辽西小孤山金矿床赋矿凝灰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杨雨
付文钊
朱磊
尹志刚
马占才
陈金勇
高莲凤
张振国
巩磊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吕梁群的形成时代与构造环境 |
卢成森
钱加慧
尹常青
张健
高彭
吴尚京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条带状铁建造:旋回地层学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
白阳
马坤元
张连昌
王长乐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华北克拉通南缘蓝田地区中元古代岩浆事件: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
刘富乐
李阳
刘园园
晏山
王朝
谭富荣
李志强
陶威
王景丽
杨建鹏
|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河北良岗榴闪岩变质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董立帅
郝俊杰
侯建军
张梓靖
郑常青
侯飞飞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熊耳山地区TTG岩石记录大氧化事件及其对岩浆静寂期的启示 |
刘恒
刘磊
张创业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华北克拉通和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刚果克拉通新元古代早期岩浆作用(ca.940~890Ma)序列与成因 |
苏向东
彭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华北克拉通南缘箕山地区新太古代末期地壳演化——来自叶寨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郭晓伟
杨延伟
张宇
|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