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归一化光谱混合模型分析城市地表组成 被引量:15
1
作者 钱乐祥 崔海山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2期64-68,共5页
运用归一化光谱混合分析(NSMA)方法,用ETM+数据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城市地表组成,采用亮度标准化方法减小亮度变化。通过标准化,使亮度差异在每个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水体(V-I-S-W)组成中减小或者消除,这样使得一个单一的端元能够代表... 运用归一化光谱混合分析(NSMA)方法,用ETM+数据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城市地表组成,采用亮度标准化方法减小亮度变化。通过标准化,使亮度差异在每个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水体(V-I-S-W)组成中减小或者消除,这样使得一个单一的端元能够代表一种地表组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归一化影像,选择了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和水体4种端元,运用一种约束光谱混合分析(SMA)模型,分解了不同种类的城市地表组成。通过与已有模型计算结果比较,认为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较优,其对研究区非渗透性表面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为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光谱混合分析(nsma) 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水体模型 城市 ETM^+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监测与时空过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昆 陈俊屹 +2 位作者 罗毅 喻臻钰 邓琼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17-2727,共11页
人类活动是影响和改变自然和人文环境最主要的因素,而不透水表面是反映人类活动频度与强度重要指标。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透水表面快速扩张,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掌握不透水表面变化的时空过程是改善流域... 人类活动是影响和改变自然和人文环境最主要的因素,而不透水表面是反映人类活动频度与强度重要指标。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透水表面快速扩张,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掌握不透水表面变化的时空过程是改善流域水环境、控制水污染的基础。为此,以滇池流域近25年来的TM影像与OLI影像为数据基础,将改进的NDBI算法及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法相结合,得到了滇池流域近25年来不透水表面的空间范围、空间分布、不透水表面指数、不透水表面覆盖度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算法效果较好,0.2 m空间分辨率的航拍影像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提取精度达到85.27%;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达19.44%,部分子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超过40%,其对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表面 滇池流域 改进的NDBI方法 线性光谱混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渗透表面丰度提取方法运用——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杰 钱乐祥 陈健飞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2期36-40,119,共6页
非渗透表面丰度即非渗透表面含量百分比,是水文学中不透水层与遥感领域混合像元分解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在城市区域,非渗透表面多指房屋、道路、停车场等建设用地区。本文基于广州市海珠区2000年ETM+数据,首次采用单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 非渗透表面丰度即非渗透表面含量百分比,是水文学中不透水层与遥感领域混合像元分解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在城市区域,非渗透表面多指房屋、道路、停车场等建设用地区。本文基于广州市海珠区2000年ETM+数据,首次采用单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与植被-非渗透表面-土壤(V-I-S)模型、归一化线性混合光谱模型(NSMA)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研究区非渗透表面丰度值,并对提取结果进行49个300m×300m有效样区的抽样检验。结果表明抽样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10.03%的均方根误差以及2.65%的系统误差,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三模型结合使用提取非渗透表面丰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渗透表面丰度 单窗算法 V-I-S模型 nsma模型 广州市海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