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FS spurious signals due to amplitude quantization in absence of phase-accumulator truncation
1
作者 Tian Xinguang Liu Xin +1 位作者 Chen Hong Duan Miy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485-492,共8页
Spurious signals in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s (DDFSs) are partly caused by amplitude quantization and phase truncation, which affect their application to many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se si... Spurious signals in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s (DDFSs) are partly caused by amplitude quantization and phase truncation, which affect their application to many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se signals are deterministic and periodic in the time domain, so they appear as line spectra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wo types of spurious signals due to amplitude quantization are exactly formulated and compared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respectively. Then the frequency spectra and power levels of the spurious signals due to amplitude quant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phase-accumulator truncation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DDFS parameter variations on the spurious signals are thoroughly studi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several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derived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arameter choice and spuriou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DDF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urious signal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amplitude quantization phase truncation power 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相测向相位差角跟踪式编码电路设计
2
作者 亓晓彤 杨华兵 +1 位作者 王路瑶 郭倩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该误差控制并行可逆计数器加减计数,实现数字角对模拟角跟踪,获得相位差角的数字编码输出结果。具有实现方式简单、编码速度快、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问题、不会因为编码位数增加使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等优点。给出了电路原理设计,进行了回路仿真,表明该方法模拟角到数字角的转换误差小,转换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相法测向 相位差角 跟踪式 量化编码 雷达对抗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Q和NLBP的特征融合算法及其应用
3
作者 陈梦 刘靖丹 逯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2-1136,共15页
针对传统方法在纹理分类中过于依赖局部特征而忽视全局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与非局部模式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局部相位量化和非局部二值模式两种算法,首先通过两种算法分别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两... 针对传统方法在纹理分类中过于依赖局部特征而忽视全局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与非局部模式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局部相位量化和非局部二值模式两种算法,首先通过两种算法分别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两者的特征直方图进行加权融合,最后用卡方距离和最近邻分类器进行纹理分类.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满族八旗旗帜图像数据集,并将该算法应用于该数据集的分类任务中.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算法,新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相位量化 非局部二值模式 纹理分类 满族旗帜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量化因子改进型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欣 彭章君 +2 位作者 刘昱博 郭研捷 施怡乐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0,48,共5页
针对模糊PID控制下的动态性能问题,提出一种量化因子改进型的模糊自适应PID(Fuzzy-PID)控制算法。在模糊量化环节引入模糊论域量化因子在线调整函数,实现对模糊量化因子的实时调整;将传统PID控制、传统模糊PID控制和量化因子改进性模糊... 针对模糊PID控制下的动态性能问题,提出一种量化因子改进型的模糊自适应PID(Fuzzy-PID)控制算法。在模糊量化环节引入模糊论域量化因子在线调整函数,实现对模糊量化因子的实时调整;将传统PID控制、传统模糊PID控制和量化因子改进性模糊PID控制,分别在100 kHz和200 kHz的系统频率下,进行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下的动态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2种系统频率下均能实现无超调,调节时间不超过0.15 s,其动态性能相较传统控制算法具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全桥 数字电源 模糊PID 量化因子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相位截断情况下DDS的幅度量化杂散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田新广 李文法 +1 位作者 孙春来 张尔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4-920,共7页
幅度量化是DDS的主要杂散来源之一。本文结合DDS在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对两种条件下的幅度量化杂散信号进行了严格的时域描述和频谱对比,分析了各种DDS参数对杂散特性的影响,然后着重对无相位截断情况下的幅度量化杂散信号进行了... 幅度量化是DDS的主要杂散来源之一。本文结合DDS在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对两种条件下的幅度量化杂散信号进行了严格的时域描述和频谱对比,分析了各种DDS参数对杂散特性的影响,然后着重对无相位截断情况下的幅度量化杂散信号进行了DFT分析和波形分析,推导出几个关于其频域特征和功率水平的重要结论,并通过实际DDS芯片的杂散测量结果和计算机仿真对结论进行了验证。这些结论可用于DDS工程应用中的杂散评估和参数选择,同时也可为DDS的低杂散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杂散 幅度量化 相位截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相位FFT相位测量法的抗噪性能 被引量:50
6
作者 黄翔东 王兆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91,共6页
为研究全相位FFT(all-phase FFT,apFFT)测相方法的抗噪性能,本文不仅定性观察了不同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的噪声对apFFT的振幅谱图和相位谱图的影响,还定量分析了高斯噪声和量化噪声对测相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apFFT测相方... 为研究全相位FFT(all-phase FFT,apFFT)测相方法的抗噪性能,本文不仅定性观察了不同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的噪声对apFFT的振幅谱图和相位谱图的影响,还定量分析了高斯噪声和量化噪声对测相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apFFT测相方差的理论公式。仿真实验证明,apFFT测相方差与理论值吻合,远小于传统FFT测相方差,无需任何附加频率估计措施,其相位测量方差即可接近Cramer-Rao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位FFT 相位测量 频谱分析 高斯噪声 量化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BP和LPQ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7
7
作者 朱长水 丁勇 +1 位作者 袁宝华 曹红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07,112,共5页
空域和频域分析是图像分析的重要方法,提出一种融合空域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和频域的局部相位量化(local phase quantization,LPQ)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分别在空域提取LBP特征和频域提取LPQ特... 空域和频域分析是图像分析的重要方法,提出一种融合空域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和频域的局部相位量化(local phase quantization,LPQ)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分别在空域提取LBP特征和频域提取LPQ特征,然后融合成LBP/LPQ直方图,进行直方图相似性比较,最后根据最近邻原则进行识别.在YALE和AR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比单个方法效果更好,鲁棒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二值模式 局部相位量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相位量子化处理的新型高分辨率相位差测量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杜保强 左艳迪 +3 位作者 王延峰 郭淑婷 刘丹 周渭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3-1000,共8页
在群周期相位比对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相位差测量方法。利用频率信号间群相位重合点的分布规律,在群相位重合点处建立测量闸门,将相位差的测量转化为以群周期为基础的短时间间隔测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 在群周期相位比对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相位差测量方法。利用频率信号间群相位重合点的分布规律,在群相位重合点处建立测量闸门,将相位差的测量转化为以群周期为基础的短时间间隔测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分辨率。通过公共频率源信号的引入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技术,降低了实际计数闸门开启和关闭的随机性,消除了传统测量中±1个字的计数误差,提高了短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相位差的测量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鉴于短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可达10-13/s量级,通过MCU控制时间——相位差的转换,实际相位差的测量分辨率可达0.0001度,明显优于传统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同时该方法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在卫星导航系统主、备份原子钟之间的无缝切换、1pps信号的相位异常检测及星地间高精度时间同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周期 群相位量子化 中介频率源 相位群同步 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天线适当随机馈相法对相位量化瓣的抑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兆磊 郭燕昌 张光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适当随机馈相法,对于减小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误差,确有成效,已经作了比较。本文对改进型适当随机馈相法在降低相位量化所引起的寄生副瓣电平方面的作用作了分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适当预加相位法性能较差,适当... 适当随机馈相法,对于减小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误差,确有成效,已经作了比较。本文对改进型适当随机馈相法在降低相位量化所引起的寄生副瓣电平方面的作用作了分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适当预加相位法性能较差,适当相位误差均值为零法和适当二可能值法的性能相近,比适当预加相位法略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相位量化瓣 适当随机馈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随机相位量化对和差波瓣指向精度的改善 被引量:4
10
作者 江卫 郭燕昌 杨期鹤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2-66,73,共6页
研究了适当随机相应量化法对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的影响,并与四舍五入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最佳波束指向的量化控制码。利用这种控制码,波束指向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关键词 相位量化 相控阵天线 量化控制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Shearlet相位量化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宪 秦磊 +2 位作者 孙子文 宋书林 丁志涵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针对LPQ算子提取的纹理特征易受光照、噪声影响,提出了一种在Shearlet变换幅值域内提取局部相位量化标记直方图的人脸描述方法。首先采用Shearlet滤波器提取其对应不同方向、不同尺度的多个Shearlet幅值域图谱,然后按照平均值融合法将... 针对LPQ算子提取的纹理特征易受光照、噪声影响,提出了一种在Shearlet变换幅值域内提取局部相位量化标记直方图的人脸描述方法。首先采用Shearlet滤波器提取其对应不同方向、不同尺度的多个Shearlet幅值域图谱,然后按照平均值融合法将相同尺度不同方向的幅值域图谱融合到一起,并对融合图谱进行分块,分别采用LPQ算子标记幅值域图谱,最后由这些标记直方图形成的序列来描述人脸。在ORL、FERET和YALE人脸库中做了多组实验并分别取得了98%、95%及97.33%的识别率,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LET变换 特征融合 局部相位量化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LC回路数-相量子化和Josephson结的Cooper对数-相量子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范洪义 王继锁 +1 位作者 唐绪兵 梁宝龙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传统的介观LC回路的量子化是将电量q和电感与电流的乘积L×I分别作为量子力学中的坐标算符Q和动量算符P来处理;本文采取另外一种量子化的观点,即将电量q(q=en)中的n作为荷数算符,并建立电流和相算符θ之间对应关系,就能实现介观LC... 传统的介观LC回路的量子化是将电量q和电感与电流的乘积L×I分别作为量子力学中的坐标算符Q和动量算符P来处理;本文采取另外一种量子化的观点,即将电量q(q=en)中的n作为荷数算符,并建立电流和相算符θ之间对应关系,就能实现介观LC回路的数-相范畴的量子化,并得到以数-相算符表示的Hamiltonian;通过引进纠缠态表象,对超导Josephson结也可以实现Cooper对数-相量子化,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介观LC回路 数-相量子化 相算符 JOSEPHSON结 纠缠态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运动对机载正侧视条带SAR方位像影响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晓芳 代大海 +1 位作者 王雪松 卢焕章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5-671,共7页
解释了由目标运动引起的各项方位多普勒频移量的物理含义,利用驻定相位定理推导出目标运动对机载正侧视条带SAR图像方位向位置和目标初始位置、速度、加速度的解析关系;对由运动引起的方位向二次相位项、三次相位项以及四次相位项的影... 解释了由目标运动引起的各项方位多普勒频移量的物理含义,利用驻定相位定理推导出目标运动对机载正侧视条带SAR图像方位向位置和目标初始位置、速度、加速度的解析关系;对由运动引起的方位向二次相位项、三次相位项以及四次相位项的影响给出了对应的偏移量和展宽量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分离各相位调制项的方法,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该分析结果有助于深刻理解运动目标的SAR图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匀加速运动 量化分析 驻定相位定理 分离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抗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技术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迎春 王国宏 +1 位作者 孙殿星 关成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2-1248,共7页
在杂波背景下,传统的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识别方法的正确识别率较低,且利用单一信号特征鉴别真假目标的正确鉴别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抗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技术。首先,使用常规多目标跟踪算法消除杂波... 在杂波背景下,传统的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识别方法的正确识别率较低,且利用单一信号特征鉴别真假目标的正确鉴别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抗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技术。首先,使用常规多目标跟踪算法消除杂波的影响,然后利用基于目标状态估计的角度检验和N/M逻辑准则判断雷达是否遭受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若存在干扰,则提取目标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量化信息,使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对真假目标进行联合鉴别。该技术对自卫转发式航迹假目标欺骗干扰正确识别率较高,能有效剔除形成稳定航迹的假目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假目标 抗干扰 幅度信息 相位量化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波束展宽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慧 李建新 胡明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0-543,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遗传算法——基于排序的主动变异型退火-遗传算法(AMAGA),描述了星载SAR天线部分单元仅相位加权波束展宽方法,并将量化效应考虑在内,避免了量化所带来的误差,计算结果可直接工程应用。部分单元仅相位加权波束...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遗传算法——基于排序的主动变异型退火-遗传算法(AMAGA),描述了星载SAR天线部分单元仅相位加权波束展宽方法,并将量化效应考虑在内,避免了量化所带来的误差,计算结果可直接工程应用。部分单元仅相位加权波束展宽方法比满阵单元相位加权更具有可实现性和灵活性。文中给出波束展宽实例,宽波束主瓣内凹口可以控制,且波束具有较低的副瓣电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波束展宽 部分相位加权 混合遗传算法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差群变化规律下相位噪声测量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智奇 周渭 +1 位作者 张雪萍 刘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根据信号间的频率关系以及相位群变化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群变化规律的相位噪声处理方法.相位的起伏导致相位差群同步的变化,通过参考信号和被测信号之间的相位重合检测来建立测量闸门,实现相位差群同步的测量,以消除±1... 根据信号间的频率关系以及相位群变化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群变化规律的相位噪声处理方法.相位的起伏导致相位差群同步的变化,通过参考信号和被测信号之间的相位重合检测来建立测量闸门,实现相位差群同步的测量,以消除±1个数字的量化误差.使两信号在标称值相同或呈倍数情况下完成相互之间的比对与处理,进而在抑制载频的情况下提取被测信号的相位噪声信息,实现1~190MHz相位噪声的高分辨率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噪声 重合检测 量化误差 单边带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加权局部相位量化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岚 师飞龙 徐楠楠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针对局部相位量化(LPQ)方法描述图像特征时不能对各个子图像不同的贡献率加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局部相位量化(AWLPQ)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并在每个子图像上进行LPQ特征提取,然后将信息熵作为衡量各个... 针对局部相位量化(LPQ)方法描述图像特征时不能对各个子图像不同的贡献率加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局部相位量化(AWLPQ)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并在每个子图像上进行LPQ特征提取,然后将信息熵作为衡量各个子图像对整体人脸描述的贡献度的依据,对每个子图像进行自适应加权。在FERET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表明AWLPQ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随后针对AWLPQ中存在的高维向量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引入了近邻保持嵌入(NPE)的流形算法进行降维,提出了AWLPQ-NPE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局部相位量化 自适应加权 近邻保持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着陆系统波束指向误差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德伟 伍维甲 张斌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了提高微波着陆系统地面设备的角度引导精度,基于微波线性相控阵天线理论,分析了地面角度引导设备产生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误差的主要原因——数字移相器的量化误差,并进行了不同量化阶数下的舍尾法馈相误差分析及仿真。为了寻求系统... 为了提高微波着陆系统地面设备的角度引导精度,基于微波线性相控阵天线理论,分析了地面角度引导设备产生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误差的主要原因——数字移相器的量化误差,并进行了不同量化阶数下的舍尾法馈相误差分析及仿真。为了寻求系统精度与设备成本的折衷,在采用四位移相器的条件下比较了随机馈相法与传统的舍尾馈相法的波束指向误差,仿真分析了相位误差均值为零法与适当随机相位量化法对波束指向误差的影响;这两种方法消除了周期性误差峰值,提高了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精度,其中适当随机相位量化法效果更佳;说明了采用随机馈相法能够有效减小因数字式移相器相位量化误差导致的波束指向误差,使系统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着陆系统 相控阵天线 量化误差 随机馈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量化对相控阵天线峰值副瓣电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铁 李建新 郭燕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相控阵天线扫描时由于相位量化的影响引起的峰值副瓣电平的恶化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峰值副瓣电平恶化的估算公式。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
关键词 相控阵 天线 量化 旁瓣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区域局部相位量化在掌脉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森 吴微 苑玮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3-549,共7页
在手掌静脉识别系统中,由于人体手掌生理结构特性,容易出现图像模糊现象,导致识别性能下降。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区域局部相位量化(SLPQ)的鲁棒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LPQ特征提取的基本模型,阐述了算法流程。然后将掌脉图像... 在手掌静脉识别系统中,由于人体手掌生理结构特性,容易出现图像模糊现象,导致识别性能下降。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区域局部相位量化(SLPQ)的鲁棒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LPQ特征提取的基本模型,阐述了算法流程。然后将掌脉图像分成若干子区域,提取各分区LPQ特征,并加以融合,最后利用卡方距离匹配识别。在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和自建的掌脉图库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图像子区域大小为16×16像素时,该方法获得了最低的等误率,分别为0.499 2%、11.040 1%和1.356 9%,相比其他典型方法具有优势,有效提升了手掌静脉识别系统的性能,增强了系统的抗模糊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脉识别 特征提取 子区域 局部相位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