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第三磨牙与第四磨牙水平阻生1例
1
作者 袁晓蝶 胡凌然 +4 位作者 刘莉 王红 丁晓波 黄媛媛 傅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第四磨牙 远端磨牙 第三磨牙 日间病房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例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张紫玥 黄国倩 +1 位作者 李敏 杨世茂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例患者中共有500颗多生牙,6~12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2.33∶1,且随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增大;数量以单颗牙最多(52.03%),双颗牙次之(38.51%),3颗及以上少见(9.46%);位置以上颌前牙区最多见(79.40%),其次为前磨牙区(13.40%)和磨牙区(7.20%);临床并发症以恒牙延迟萌出、恒牙阻生最多见,少数病例可伴发颌骨囊肿;上颌前牙区手术切口选择唇侧入路占23%,其中牙龈切口占83.3%,前庭沟切口占16.7%;采用腭侧入路占77%,其中牙龈切口占93.6%,局部小切口占6.4%;手术时间为15~150 min不等,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5 min。多生牙在黏膜下或相邻恒牙冠方者手术平均时间为(9.34±2.21)min,骨埋伏深或位于相邻恒牙根方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43±4.65)min。结论:本组埋伏多生牙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且随着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呈增加趋势,多生牙的位置及数量可能影响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锥形束CT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巨大釉珠伴融合多生牙1例
3
作者 寸丽梅 吴勇 +3 位作者 张馨 马文 王思航 付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933,共3页
釉珠、融合牙及多生牙是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常见的牙发育异常,恒牙与多生牙融合的病例也有少量报道,而恒牙与多生牙融合伴有釉珠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侧下颌第二磨牙颊侧釉珠伴舌侧融合多生牙引起炎症被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病例,并结合... 釉珠、融合牙及多生牙是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常见的牙发育异常,恒牙与多生牙融合的病例也有少量报道,而恒牙与多生牙融合伴有釉珠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侧下颌第二磨牙颊侧釉珠伴舌侧融合多生牙引起炎症被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珠 融合牙 多生牙 冠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患儿喉罩全麻下上颌多生牙拔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潘乐周 刘若海 上官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比较阿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患儿喉罩全麻下上颌多生牙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上颌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58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5~12岁,体重15~50 kg,ASAⅠ或Ⅱ级,预计手术时间<30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阿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患儿喉罩全麻下上颌多生牙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上颌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58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5~12岁,体重15~50 kg,ASAⅠ或Ⅱ级,预计手术时间<30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阿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C组),每组29例。A组给予阿芬太尼10μg/kg,再给予丙泊酚3 mg/kg行麻醉诱导;C组给予芬太尼1.5μg/kg,再给予丙泊酚3 mg/kg行麻醉诱导。两组麻醉维持阶段均吸入七氟醚1.0 MAC。记录麻醉诱导前(T_(0))、喉罩置入前(T_(1))、牙龈切开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HR和MAP。记录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例数、围术期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术者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A组T_(3)时HR明显增快、喉罩拔除时间明显缩短、自主呼吸恢复率明显升高、围术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苏醒时间、术者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芬太尼比较,阿芬太尼用于喉罩全麻下上颌多生牙拔除术患儿喉罩拔除时间明显缩短,自主呼吸恢复率明显升高,并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芬太尼 多生牙拔除术 舒适化口腔治疗 喉罩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伴17颗多生牙1例
5
作者 郭龙妹 韩久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1-743,共3页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综合征,伴10颗以上多生牙罕见。本文报道1例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伴17颗埋伏多生牙的临床和放射检查结果以及多生牙拔除的治疗过程。
关键词 多生牙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研究
6
作者 邱芬芳 孟姗 +1 位作者 吴泽启 汪海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岁儿童,最终纳入9432张曲面断层片,记录乳前牙和继承恒牙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总发生率为3.... 目的:探讨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岁儿童,最终纳入9432张曲面断层片,记录乳前牙和继承恒牙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总发生率为3.9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乳前牙先天缺失最常见,发生率为2.1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单侧缺失多于双侧(P=0.000),下颌缺失多于上颌(P=0.000),右侧缺失多于左侧(P=0.000),乳前牙先天缺失其继承恒牙有4种情况(缺失70.85%,正常25.83%,融合牙1.85%和额外牙1.48%)。乳前牙融合牙的发生率为1.8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单侧融合多于双侧(P=0.000),下颌融合多于上颌(P=0.000),右侧融合多于左侧(P=0.012),乳前牙融合牙其继承恒牙有3种情况(缺失52.33%,正常43.52%和融合牙4.15%)。乳前牙额外牙的发生率为0.13%,其继承恒牙有2种情况(额外牙33.33%,无额外牙66.67%)。乳前牙畸形舌尖的发生率为0.42‰,乳前牙双根的发生率为0.21‰,乳前牙阻生牙的发生率为0.11‰。结论:乳前牙发育异常发生率3.90%,乳前牙发育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牙和乳牙列,甚至可能并发恒牙和恒牙列异常。对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患儿,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继承恒牙的情况,早期发现和诊断恒牙异常,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列 牙齿发育异常 融合牙 先天缺牙 额外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乳切牙融合牙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7
作者 邱芬芳 孟姗 +1 位作者 吴泽启 朱冰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应用曲面断层片研究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影像数据库中的3~8岁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76288张,观察记录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其继承恒牙的异常。应用SPSS 24.... 目的:应用曲面断层片研究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影像数据库中的3~8岁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76288张,观察记录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其继承恒牙的异常。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为0.21%(153/76288),男孩多于女孩(P<0.05),单侧发生多于双侧(P<0.01),但左右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3例融合牙中有138例上颌乳切牙数目正常,另外15例存在乳牙额外牙。138例患者中有74.15%并发上颌恒侧切牙胚先天缺失,不缺失的上颌恒侧切牙中有42.11%存在过小牙,36.84%存在牙齿发育迟缓;15例上颌乳牙额外牙者中有20.00%存在恒牙列额外牙;本组病例中有2例3颗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结论:上颌乳切牙融合牙常见为2颗牙齿的融合,3颗牙齿融合罕见,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男孩多于女孩,单侧多于双侧,融合牙会影响牙弓长度、牙齿排列,甚至美观,还常并发继承恒牙和恒牙列的异常,临床医师应注意检查和追踪,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牙 乳牙额外牙 恒牙先天缺失 牙齿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昊 侯亚丽 +2 位作者 李向军 董福生 林瑞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定法靶控... 目的对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2种镇静方法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接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30)。P组:滴定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改良OAA/S评分3分时进行手术。PR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目标浓度为1 ng·mL-1,滴定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改良OAA/S评分3分时进行手术。采用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评估2组患儿术中配合情况,记录2组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Narcotrend指数(NI),以及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及药物输注情况。结果 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PR组优于P组(P<0.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PR组低于P组(P<0.05),心率、血压及NI值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和顺行性遗忘的发生率,PR组高于P组(P<0.05)。结论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和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这2种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在吸氧状态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优于异丙酚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镇静 多生牙 NARCOTREND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诊断上颌前牙区多生牙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文陈妮 李果 +1 位作者 任家银 郑广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牙区多生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方法以经CBCT确诊为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146例患者的195颗多生牙为研究对象,分析多生牙的数目、形态、大小、空间位置、生长方向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14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牙区多生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方法以经CBCT确诊为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146例患者的195颗多生牙为研究对象,分析多生牙的数目、形态、大小、空间位置、生长方向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146例患者年龄5~39岁,男女比例为2.95∶1,其中102例(69.9%)为单颗多生牙。195颗多生牙的长度平均为(11.97±2.40)mm,其中,126颗(64.6%)位于中线区,131颗(67.2%)为圆锥形,51颗(26.2%)牙根弯曲,98颗(50.3%)牙冠生长方向倒置,133颗(68.2%)与邻近恒牙或恒牙胚有接触,恒牙牙列常伴有各种异常。结论多生牙空间位置变异大,可引起恒牙列病变。CBCT检查能精确直观地显示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对多生牙的诊断及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锥形束CT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颗多生牙1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骏 张庆福 +2 位作者 刘国勤 赵海军 张新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数目一般为1~2颗,3颗以上者甚为少见,偶见多颗多生牙报道。本文报道1例由多生牙引起正常牙疼痛而发现的全口散在多颗多生牙病例。
关键词 多生牙 牙痛 牙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综合征型上颌前牙区多生牙X线片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佳佳 丁美丽 +2 位作者 吴佳琪 陈虎 李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2-627,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非综合征型上颌前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ST)患病情况及X线片征象,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门诊部就诊的1~14岁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 目的:分析儿童非综合征型上颌前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ST)患病情况及X线片征象,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门诊部就诊的1~14岁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性别患者的多生牙数目、形态、方向等X线征象进行分类比较。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收集无综合征病史及全身系统疾病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者286例,男性219例,女性67例;(2)单个多生牙患者(203人)中,牙冠形态数量排序:锥型>补充型>结节型(分别为89.7%、9.9%、和0.5%),牙冠方向比例排序:正位>倒置>非垂直向(分别为63.4%、27.2%和9.4%);(3)同时有2颗多生牙患者82例,2颗多生牙外形分类不一致者21例,占比25.61%,一致者61例,其中锥型42例,补充型19例;2颗多生牙牙冠方向不一致者42例,多于方向一致者(40例)。结论:无综合征病史及全身系统疾病患儿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以单个多生牙为主,锥型、正位居多,具有2颗多生牙的患者,牙冠外形及方向存在较大比例不一致的情况,不同性别间多生牙患者牙冠外形及方向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正中多生牙 牙瘤 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青少年多生牙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力 鞠昊 +1 位作者 公柏娟 李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多生牙影像学和临床特点,阐明锥形束CT (CBCT)在多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过CBCT扫描并已确诊的青少年多生牙患者共146例,分析患者性别、多生牙数目、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及骨组织的结构关系等,评估多生... 目的:观察青少年多生牙影像学和临床特点,阐明锥形束CT (CBCT)在多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过CBCT扫描并已确诊的青少年多生牙患者共146例,分析患者性别、多生牙数目、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及骨组织的结构关系等,评估多生牙形态不同引起邻牙吸收率的变化。结果:14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98∶1 (97/49),其中95例(65.07%)为单个多生牙。146例患者共有203颗多生牙,其中圆锥形多生牙为132颗(65.02%),倒置多生牙112颗(55.17%),牙根弯曲多生牙48颗(23.65%);多生牙形态不同引起牙根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直观显示多生牙数目和位置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可为多生牙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多生牙 三维影像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联合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智勇 张晓 +4 位作者 孟甜 高巍 陈全 刘文曙 陈宇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微动力系统联合用于儿童Ⅲ型多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锥形束CT定位,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病例。结果:CBCT定位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27.5±6.1)min,疼痛Wong-Baker评分为术...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微动力系统联合用于儿童Ⅲ型多生牙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锥形束CT定位,微动力系统拔除儿童Ⅲ型多生牙病例。结果:CBCT定位与临床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27.5±6.1)min,疼痛Wong-Baker评分为术后即刻(3.9±1.2)以及术后7d(1.3±1.1)。病例愈合良好。结论:CBCT和微动力系统在儿童Ⅲ型埋伏多生牙的拔除中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创伤和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种植机 多生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生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彭博 曾素娟 葛林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牙齿发育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发育异常,包括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数目异常及牙齿结构异常。多生牙又称额外牙,属牙齿发育异常中的数目异常,是指多于正常牙类、牙数以外的牙齿。临床上可见多种形态,包括锥形、结节型、补... 牙齿发育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发育异常,包括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数目异常及牙齿结构异常。多生牙又称额外牙,属牙齿发育异常中的数目异常,是指多于正常牙类、牙数以外的牙齿。临床上可见多种形态,包括锥形、结节型、补充型和牙瘤型等。研究报道显示多生牙在恒牙列的发生率高于在乳牙列的发生率,且男性多发。多生牙会影响口腔颌面、牙弓的发育,引起牙齿阻生,牙齿迟萌,异位萌出,牙囊形成,牙根弯曲及畸形,牙列拥挤等并发症,并且与颅骨锁骨发育不全,Gardner综合征,唇腭裂等多种综合征有关。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多生牙做了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就多生牙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相关疾病与基因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病因 临床表现 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区多生牙3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戴杰 杨卫江 沈宣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8-449,共2页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多于人体生理牙数的牙齿发育异常,多见于上颌前牙区,而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3例磨牙区多生牙病例。
关键词 多生牙 磨牙 牙齿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复合纳布啡镇静镇痛在儿童埋伏多生牙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昊 梅双 +3 位作者 冯晓伟 张晓燕 张晓 侯亚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纳布啡镇静,观察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M组、MN1组和MN2组3组(n=30)。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MN1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纳布啡0.1 mg/kg。MN2组:... 目的: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纳布啡镇静,观察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M组、MN1组和MN2组3组(n=30)。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MN1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纳布啡0.1 mg/kg。MN2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纳布啡0.2 mg/kg。应用改良OAA/S评分评价镇静深度。采用Houpt行为治疗效果评分评价3组患儿术中配合情况,用数字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记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改良OAA/S评分MN2组优于MN1组和M组(P<0.05)。Houpt评分MN2组和MN1组优于M组(P<0.05)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恶心呕吐和顺行性遗忘的发生率,MN2组和MN1组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中,使用咪达唑仑复合纳布啡进行镇静镇痛安全有效,MN2组优于MN1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纳布啡 镇静 多生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半切术治疗上颌侧切牙与多生牙融合1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艳开 高磊 +2 位作者 石利强 孙亚男 吴礼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4-286,共3页
融合牙(fused teeth)是在牙齿发育时期,由2个或多个牙胚的融合而成,治疗比较复杂,常涉及多个学科。本文报告1例上颌侧切牙与多生牙融合病例并采用牙半切术治疗,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讨论。
关键词 融合牙 多生牙 牙半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芬太尼用于埋伏多生牙患儿舒适化口腔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强 谢丹丹 +5 位作者 叶玲玲 缑海娣 陈宇 胡逸鹏 肖煜 胡华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埋伏多生牙患儿舒适化口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舒适化口腔治疗门诊行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153例,男94例,女59例,年龄5~10岁,体重22~41 kg,ASAⅠ或Ⅱ级,预计手术时间≤1 h。采用... 目的观察和比较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埋伏多生牙患儿舒适化口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舒适化口腔治疗门诊行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153例,男94例,女59例,年龄5~10岁,体重22~41 kg,ASAⅠ或Ⅱ级,预计手术时间≤1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三组:阿芬太尼组(A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1例。入室后吸入8%七氟醚,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3 min后停止吸入七氟醚,置入喉罩,行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A组持续吸入2%~4%七氟醚2 L/min,同时静注阿芬太尼10μg/kg,并以1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手术结束时逐步降低七氟醚吸入浓度直至关闭挥发罐;R组静注瑞芬太尼2.5μg/kg,并以0.25μg·kg^(-1)·min^(-1)静脉泵注至术毕,余同A组;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余同A组和C组。三组手术开始前,口腔科医师均采用3%甲哌卡因通过计算机控制口腔麻醉系统实施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_(0))、喉罩置入前即刻(T_(1))、牙龈切开时(T_(2))、去骨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七氟醚用量、术后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者满意度、输液量及阿托品和多巴胺的使用情况。记录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2)、T_(3)时C组HR明显增快,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T_(1)—T_(4)时A组和R组HR、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T_(2)、T_(3)时A组和R组HR明显减慢,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A组和R组七氟醚用量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A组和C组喉罩拔除时间明显缩短,A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三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术者满意度、输液量、阿托品和多巴胺使用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芬太尼可有效减轻埋伏多生牙患儿舒适化口腔治疗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苏醒期躁动,减少七氟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埋伏多生牙 儿童 舒适化口腔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内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生长特征与影像表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古向生 崔敏毅 +2 位作者 涂之平 陈琳 王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骨内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生长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术前三维定位的方法。【方法】对216例上颌骨埋伏正中多生牙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与X线定位摄影,对埋伏正中牙的生长特征(方向、类型、形态、大小),影像... 【目的】分析上颌骨内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生长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术前三维定位的方法。【方法】对216例上颌骨埋伏正中多生牙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与X线定位摄影,对埋伏正中牙的生长特征(方向、类型、形态、大小),影像定位诊断及其对邻近恒牙的干扰情况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该类多生牙最常表现为圆锥型小牙,平均长度为1.6cm,平均直径为0.6cm;其在上颌骨内常呈倒置向(83.5%),并居于恒中切牙的腭侧为主(76.5%)。对邻近切牙的干扰主要为造成恒中切牙的间隙过大(36.6%)、扭转移位(33.3%)和萌出受阻(19.9%)。位于恒牙根侧方的多生牙对中切牙生长的干扰远大于恒牙根上方的多生牙(P<0.01)。【结论】上颌骨埋伏正中牙多为圆锥型小牙,常紧贴于恒中切牙的腭侧或近中倒置生长,其对中切牙的生长干扰较大;用X线视差定位法可作出准确的三维定位诊断,对制订早期手术摘除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多生牙 埋伏多生牙 上颌中切牙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双侧第四磨牙1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霄 潘向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37,共2页
额外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牙齿发育异常现象,第四磨牙更是罕见,本文报道1例下颌双侧第四磨牙的病例。
关键词 第四磨牙 牙齿发育异常 额外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