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ressive sensing for small moving space object detection in astronomical images
1
作者 Rui Yao Yanning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378-384,共7页
It is known that detecting small moving objects in as- tronomical image sequences i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problem in space surveillance. The new theory, compressive sensing, pro- vides a very easy and computationall... It is known that detecting small moving objects in as- tronomical image sequences i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problem in space surveillance. The new theory, compressive sensing, pro- vides a very easy and computationally cheap coding scheme for onboard astronomical remote sensing. An algorithm for small moving space object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determines the measurements of object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current image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background scene. In contrast to reconstruct the whole image, only a foreground image is recon- structed, which will lead to an effective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and a high level of localization accuracy is achieved.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are provided to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 posed approach on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ve sensing small space object detection localization astronomical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荣 刘洋 周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根据收敛性指标和间距指标选取Pareto最优解后进行轨迹优化,并与NSGA-Ⅱ对比。结果表明,在通过五次NURBS插值算法得到一条关节轨迹曲线后采用NSGA-Ⅲ进行轨迹优化,可以获得运行时间-能耗-冲击的Pareto最优解。相较于优化前,机械臂运行时间降低16%,最大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角加加速度分别降低8%、1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轨迹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考点机制 收敛性指标 间距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储位分配策略的自动化立库多目标优化
3
作者 陈娟 郑旺 +1 位作者 刘倩倩 鲁斌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5-1448,共14页
基于动态储位分配策略,以整库为优化主体,以满足安全性、合理性的货位分配目标,以满足各堆垛机作业时间最短、作业能耗最低的调度目标,构建二阶段优化模型。上下层均为典型多目标优化问题,上层模型的理想解将作为下层模型的初始条件。... 基于动态储位分配策略,以整库为优化主体,以满足安全性、合理性的货位分配目标,以满足各堆垛机作业时间最短、作业能耗最低的调度目标,构建二阶段优化模型。上下层均为典型多目标优化问题,上层模型的理想解将作为下层模型的初始条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的理想解,并通过熵权法对各个目标分配权重。结果表明:在货物离散排布状态下动静态分配策略无明显差异,但聚合排布状态下动态分配策略对货位分配与堆垛机调度的综合优化效果明显优于静态分配,且货物质量影响整体优化效果;大质量情况下安全性优化效果更为显著而较小质量情况下合理性与堆垛机调度优化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立体库 货位分配 调度优化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mba的井下皮带异物无监督检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马莉 吴伟雪 代新冠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82,共11页
为了解决井下皮带异物无法被精准定位、计算成本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Mamba的无监督运煤皮带异物检测模型,该模型由预训练编码器和基于Mamba的解码器组成。在Mamba解码器中,FHSS混合状态空间模块将Hilbert扫描位置编码、傅里叶变换... 为了解决井下皮带异物无法被精准定位、计算成本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Mamba的无监督运煤皮带异物检测模型,该模型由预训练编码器和基于Mamba的解码器组成。在Mamba解码器中,FHSS混合状态空间模块将Hilbert扫描位置编码、傅里叶变换、Einstein对角矩阵计算引入Mamba网络来增强通道建模及特征序列建模,并结合了基于重构方法和多类无监督异常检测的优点,解决井下异常数据集匮乏、难以采集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比经典的4个异常检测模型分别提升了22.2%,10.9%,5.9%,2.1%,其参数量和FLOPs仅为26.109 M,8.497 G;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不仅有效应对由于噪声、遮挡等因素导致的检测不确定性,确保了异物检测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且具备更小的模型体积,显著降低了模型在推理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研究对于煤矿井下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保障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皮带异物检测 Mamba 无监督训练 异常检测 空间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双臂机器人漂浮基座扰动最小化轨迹规划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辉 左孝中 +1 位作者 张伟 高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针对空间双臂机器人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漂浮基座扰动最小化轨迹规划方法。首先,以双臂机器人各关节角度为优化变量,采用关节轨迹参数化方法构建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其次,将末端执行器的定位精度作为优化目标,将漂浮... 针对空间双臂机器人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漂浮基座扰动最小化轨迹规划方法。首先,以双臂机器人各关节角度为优化变量,采用关节轨迹参数化方法构建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其次,将末端执行器的定位精度作为优化目标,将漂浮基座扰动作为优化约束;同时,为保证规划过程的安全性,引入惩罚因子和碰撞检测机制,将轨迹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带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后,通过麻雀搜索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双臂机器人最终的关节优化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确保末端执行器定位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小了基座扰动,且在基座无约束条件下的性能优于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规划 空间双臂机器人 智能搜索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效益权衡下上海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杰 张浪 余浩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快速城市化加剧了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利用集约的资源要素实现社会-生态效益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目标规划(multiple objective planning,MOP)模型设置效益目标函数和约束条... 快速城市化加剧了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利用集约的资源要素实现社会-生态效益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目标规划(multiple objective planning,MOP)模型设置效益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嵌入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实现多元目标下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及功能评价,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高效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耦合MOP模型和PLUS模型,基于土地资源多效益目标的定量化求解,可以寻求社会-生态效益最优化的关键拐点;2)不同效益目标导向下,可持续发展情景较经济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耕地、林地、水域等各用地类型的相互转化,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可持续发展情景的各项绿地生态网络测度指标均介于其他2个用地情景之间,重要斑块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表征,在优化社会-生态效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配置的同时,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能也得到提升。研究成果为超大城市高密区绿地生态网络结构功能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决策、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综合效益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土地利用模拟 MOP模型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效益权衡 上海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碰撞碎片云探测识别与快速编目能力评估
7
作者 曹利颖 桑吉章 +3 位作者 李彬 刘磊 雷祥旭 赵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71-1781,共11页
随着天地一体化空间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覆盖范围扩大、目标重访间隔缩短,较短时间内有可能获得新碎片的多个观测弧段,使新碎片的快速编目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对天基光学监测碎片云的探测和快速轨道编目能力进行了评估。以COSMOS-2251/I... 随着天地一体化空间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覆盖范围扩大、目标重访间隔缩短,较短时间内有可能获得新碎片的多个观测弧段,使新碎片的快速编目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对天基光学监测碎片云的探测和快速轨道编目能力进行了评估。以COSMOS-2251/Iridium-33卫星碰撞事件为例,基于美国空间目标编目库二行根数,分析COSMOS-2251/Iridium-33卫星碰撞新碎片的可识别分离和快速编目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学监测手段,对于COSMOS-2251和Iridium-33碎片,在碰撞20 min后,能够有效识别出99%以上的新碎片。选择COSMOS-2251和Iridium-33的各100个新碎片,基于24颗卫星组成的天基光学监测星座,碰撞后一天内81%的COSMOS-2251和87%的Iridium-33新碎片有至少10个可测弧段。采用一天内的观测弧段进行新目标编目,70%的COSMOS-2251新碎片和73%的Iridium-33新碎片可成功编目。由此表明,基于合理设计的天基光学监测星座,有能力在一天内对70%以上碰撞新碎片进行轨道编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碰撞 碎片云 目标识别 轨道编目 天基光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ject-Z的形式化验证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文志诚 缪淮扣 张新林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7-251,共5页
定理证明是一种形式化验证技术,也是形式化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形式规格说明中推理出应具备的性质与属性,从而可以对规格说明进行形式验证。Object-Z是形式规格说明语言Z的面向对象扩充,基于集合论与数理逻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定理证明是一种形式化验证技术,也是形式化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形式规格说明中推理出应具备的性质与属性,从而可以对规格说明进行形式验证。Object-Z是形式规格说明语言Z的面向对象扩充,基于集合论与数理逻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适合精确地描述大型软件系统,并且可以对其形式规格说明进行推理。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Object-Z规格说明的定理证明验证方法,接着用Object-Z描述了一个电梯操作系统的实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其形式规格说明的定理证明方法来进行形式化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Z 形式化验证 前后置条件 状态空间 电梯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空间机器人球形外包络抓捕控制
9
作者 夏新会 贾英宏 张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3-1683,共11页
针对双臂空间机器人抓捕目标的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利用双臂球形外包络捕获运动目标的抓捕方案。为避免机械臂抓捕时推离目标,进行双臂球形外包络的结构设计,通过几何特性约束目标运动,避免目标逃逸。根据球形外包络与目标的接触碰撞条件... 针对双臂空间机器人抓捕目标的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利用双臂球形外包络捕获运动目标的抓捕方案。为避免机械臂抓捕时推离目标,进行双臂球形外包络的结构设计,通过几何特性约束目标运动,避免目标逃逸。根据球形外包络与目标的接触碰撞条件,分别建立碰撞检测模型与精确的球形外包络接触碰撞模型,利用球形外包络与目标之间的摩擦降低目标运动速度,为机械臂提供安全的抓捕环境。基于视觉伺服方法设计2部机械臂抓捕运动目标的实时期望轨迹,并基于逆动力学方法完成双臂协调抓捕控制律的设计。完成闭环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自由漂浮双臂空间机器人对立方星目标进行球形外包络抓捕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球形外包络抓捕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空间机器人 球形外包络 目标抓捕 轨迹规划 碰撞检测 接触力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线的网格体物体空间快速消隐算法
10
作者 宋海川 邱荪泓 +3 位作者 汪鑫星 李一锦 陈振华 陈小雕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230,共9页
隐藏线消除,即消除在一定视角下被遮挡的线段,是解决三维场景中视觉混淆问题的关键技术。其中,物体空间的隐藏线消除技术可以计算可见性变化点的精确坐标,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用于三维可视化建模、高精度图纸的绘制等。然而,先前的... 隐藏线消除,即消除在一定视角下被遮挡的线段,是解决三维场景中视觉混淆问题的关键技术。其中,物体空间的隐藏线消除技术可以计算可见性变化点的精确坐标,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用于三维可视化建模、高精度图纸的绘制等。然而,先前的物体空间消隐算法在处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网格体模型时,往往会因为模型面内部含有大量三角面片而计算效率低下。因此,提出了基于轮廓线的网格体物体空间快速消隐算法。该算法通过网格体轮廓线投影的交集进行三角面片的筛选及其求交计算,从而避免了大部分的无效求交计算。同时,在求交后根据待定可见性变化点所在线段与轮廓线和模型的射入、射出情况进行快速可见性判断,进一步提高了算法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常见的消隐模式下处理普通和复杂网格体模型的消隐,所提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效率分别提高了20倍和80倍以上,与主流几何内核ACIS的消隐处理效率差距在2.5倍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隐算法 物体空间消隐 网格体 轮廓线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场景目标提取的颜色增强与连通区域构造方法
11
作者 李明禄 赵春青 +2 位作者 侯茂新 王肖霞 杨风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28,共9页
针对现有特征提取方法在复杂场景下难以有效提取出完整目标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V空间非线性颜色增强以及连通区域构造的方法。首先,依据目标颜色特征分析直方图分布特性得到目标提取多级阈值;其次,对不同光照条件导致目标提取效... 针对现有特征提取方法在复杂场景下难以有效提取出完整目标区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V空间非线性颜色增强以及连通区域构造的方法。首先,依据目标颜色特征分析直方图分布特性得到目标提取多级阈值;其次,对不同光照条件导致目标提取效果差的情况,通过构建不同光照下色调和明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增强提取;最后,对提取图像中连通性较差的区域提出最近邻骨架连接方法,提升目标区域的连通性,使其构成完整目标轮廓。通过多场景目标提取的检测对比实验,相较于形态学处理方法,所提方法总体平均检测精确率提升0.102 6。因此,利用文中目标提取方法能够提高复杂场景下无人探测平台的目标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空间 阈值分割 颜色增强 目标提取 骨架提取 最近邻连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空间目标无控再入的自适应寿命预报方法
12
作者 陈顺毅 杨震 +1 位作者 王华 罗亚中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7,共13页
为提高轨道寿命预报的速度及精度,满足太空态势感知任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低轨空间目标无控再入的自适应寿命预报方法。首先,建立了面向轨道寿命快速预报的半解析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窗口和多项式近似清理策略的... 为提高轨道寿命预报的速度及精度,满足太空态势感知任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低轨空间目标无控再入的自适应寿命预报方法。首先,建立了面向轨道寿命快速预报的半解析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窗口和多项式近似清理策略的初始弹道系数反演方案,以降低初始参数不确定性对预报精度的影响。然后,通过数值平均的方法计算预报模型中存留的定积分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高度分区的自适应求解算法实现轨道寿命的快速预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类型和状态下的目标具有较高的寿命预报精度,且求解效率相较现有预报方法有较大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量空间目标的寿命预报提供快速计算工具及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空间目标 无控再入 轨道寿命预报 半解析模型 初始弹道系数反演 自适应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nseFusion的卫星6D位姿估计方法
13
作者 王金聪 杨海峰 +2 位作者 宋文龙 汤普然 于志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针对目前在空间环境中光照强烈变化和空间背景复杂多变,以及卫星表面纹理特征稀缺情况下无法准确估计卫星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部分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PConv)和大核注意力(large kernel attention,LKA... 针对目前在空间环境中光照强烈变化和空间背景复杂多变,以及卫星表面纹理特征稀缺情况下无法准确估计卫星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部分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PConv)和大核注意力(large kernel attention,LKA)的卫星6D位姿估计方法。该方法以DenseFusion网络作为基础框架,首先改进了基于Blender的渲染数据集制作方法并制作了卫星位姿估计仿真数据集;其次,在特征提取网络的编码部分融入部分卷积模块降低对光照变化和背景噪声的敏感性;最后,为了获取不同尺度下纹理特征较弱卫星的特征图,设计一种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LKA-PSPNet(Large Kernel Attention 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LineMod公共数据集和自制卫星仿真数据集上ADD-(S)指标分别达到97.6%和89.2%,与改进前相比,分别提升3.3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D位姿估计 航天器智能 深度学习 仿真数据集 空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EA/D算法的熔盐泵空间导叶参数优化研究
14
作者 刘广兵 董文平 +4 位作者 夏添 文宏刚 朱祖超 李晓俊 任启乐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针对某50 MW光热电站用熔盐泵性能不足,过流部件流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泵空间导叶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导叶几何参数进行识别,确定了对泵性能影响显著的5个几何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即导叶最大外流线直... 针对某50 MW光热电站用熔盐泵性能不足,过流部件流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泵空间导叶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导叶几何参数进行识别,确定了对泵性能影响显著的5个几何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即导叶最大外流线直径D2、导叶进口角α1、导叶出口角α2、导叶叶片包角φ和叶轮与导叶径向安装间隙L2。利用回归向量机结合RBF神经网络构建了泵效率、扬程与优化变量之间的近似模型,并通过R2方法进行模型精确度分析,其值大于0.95,满足误差要求;基于MOEA/D算法进行导叶几何参数寻优,获得优化导叶最佳几何参数取值,并进行了工程设计,得到了优化导叶样件;对比分析了导叶优化前、后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优设计参数为D2=451 mm,α1=21.2°,α2=88.1°,φ=94.5°,L2=4.5 mm,优化后泵扬程提升了4.98%,效率提升了4.32%,水力性能提升明显,泵内压力梯度变化更为平稳,其动静压能转化效率提升,流动分离涡的强度及大小均有明显削弱,水力损失降低,泵流动特性改善明显。研究结果对熔盐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泵 空间导叶参数 支持向量回归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目标导向下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以泉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15
作者 颜钰 陈秀铭 +5 位作者 谢宇为 曾真 王则琦 薛学佳 檀东昊 李霄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22,共15页
多元目标导向下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对消除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负面问题,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及发挥游憩、文化等多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泉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InVEST模型、最小累积阻... 多元目标导向下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对消除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负面问题,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及发挥游憩、文化等多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泉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InVEST模型、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和重力模型等技术手段判定生态、游憩和文化源地,构建多类型网络与识别节点,并提出多元目标导向下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和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泉州市中心城区内生态源地共有20处,构建了38条生态廊道,识别出19个生态夹点、27个障碍点、10个踏脚石和132个断裂点。(2)筛选出28处游憩源地,构建得到游憩廊道60条。(3)提取出167处文化源地,构建主要文化廊道4条和识别文化发展片区7处。(4)生成112处复合景观节点和144条复合廊道。(5)提出节点保护建设、通廊载体打造与城市生态、文旅空间协同发展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升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可为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目标导向 市域复合型绿地生态网络 电路理论 最小阻力模型 泉州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涉河建设项目合规性研判模型
16
作者 李岸昀 许婧 黄仁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8,共8页
为解决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工作中人工研判的耗时与易错问题,通过剖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的水行政许可智能化审批一体化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以虚映实的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体系和5级上图标... 为解决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查工作中人工研判的耗时与易错问题,通过剖析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核心需求,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的水行政许可智能化审批一体化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立了以虚映实的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数据体系和5级上图标准,以虚拟地物形式将拟建项目精准映射至数字孪生场景,从而构建了领域知识驱动的合规研判模型。将该研判模型应用到数字孪生长江建设中,并在长江流域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模型给出的研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识别出了传统人工研判中的盲区。研究成果可在各级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中推广应用,并可为其他领域类似的复杂审批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河建设项目 数字孪生流域 行政许可 领域知识驱动 虚拟地物 数字阴影 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目标函数的稀布频控阵主瓣优化方法
17
作者 谭政宽 谭铭 +1 位作者 张云慧 刘康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传统频控阵(FDA)能够形成距离-角度二维波束,但存在距离-角度耦合问题,利用非线性频偏和非均匀布阵能够实现去耦合并形成优化的距离-角度维点状波束,但以往的优化方案存在着运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适用于非均匀排布频控阵(稀... 传统频控阵(FDA)能够形成距离-角度二维波束,但存在距离-角度耦合问题,利用非线性频偏和非均匀布阵能够实现去耦合并形成优化的距离-角度维点状波束,但以往的优化方案存在着运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适用于非均匀排布频控阵(稀布频控阵)波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波束主瓣的近似分析,提出了简化的目标函数。在采用最佳频偏和满足最小阵元间距的约束下,依据简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阵元间距进行优化,优化所得到的稀布频控阵波束主瓣相较于均匀布阵在距离维和角度维均更窄。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控阵 主瓣 简化目标函数 遗传算法 非均匀布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
18
作者 李思滢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保障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与环境友好性,提出一种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利用混合蛙跳算法在多目标求解问题方面的优势,以城市土地新开发与已开发用地距离最小、城市土地单元用地间环境因素不兼容性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约束... 为保障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与环境友好性,提出一种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利用混合蛙跳算法在多目标求解问题方面的优势,以城市土地新开发与已开发用地距离最小、城市土地单元用地间环境因素不兼容性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构建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将城市用地栅格作为操作基本单元,引入首尾排除分组、智能学习与变异算子等改进混合蛙跳算法,获取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模型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城市土地进行优化配置后,环境兼容性几乎全在0.5以上,并且大部分接近1。可较好地实现城市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效率较高,优化配置后土地资源的节约性与环境兼容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蛙跳算法 多目标 土地利用空间 优化配置 元胞数组 环境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狭小空间虚拟维修姿态分层求解方法
19
作者 刘哲旭 张澳冰 樊智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4-2703,共10页
维修性虚拟仿真是飞机结构及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其中快速生成合适的虚拟人维修姿态对维修性分析的效率和可行性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虚拟人维修姿态求解方法效率较低且适用性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狭小空间虚拟维修姿态分层求解方法。... 维修性虚拟仿真是飞机结构及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其中快速生成合适的虚拟人维修姿态对维修性分析的效率和可行性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虚拟人维修姿态求解方法效率较低且适用性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狭小空间虚拟维修姿态分层求解方法。该方法以腰部为分界点,将维修姿态分解为上身和下身两部分,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分别对它们优化求解获取整体维修姿态。首先,综合考虑空间限制和人体结构约束后,构建维修姿态优化准则;其次,依据维修姿态优化准则,通过解析几何和逆向运动学原理,构建上身和下身姿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NSGA-Ⅱ对它们依次求解。通过对飞机驾驶舱大气数据模块(ADM)拆卸和货舱内货物推行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在飞机狭小空间里高效生成虚拟维修姿态,且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性虚拟仿真 虚拟维修姿态 飞机狭小空间 姿态优化准则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on Space Science 被引量:3
20
作者 WU Ji SUN Lili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15,共11页
In 1957, the launch of the first artificial satellite ushered in a new era for modern space science. The past 50 years' developments in China's space science have witnessed many major missions, and substantial... In 1957, the launch of the first artificial satellite ushered in a new era for modern space science. The past 50 years' developments in China's space science have witnessed many major missions, and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space science study,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experiment technology.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on Space Science was officially started in 2011. Through both self-developed space science missions and those wit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t is expected that the innovative breakthroughs will be realized,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related high-tech will be achieved to establish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status of space science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To sum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on Space Science will definite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ace science endeavor,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 on space SCIENCE SCIENCE objectives PAYLOAD STAT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