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nt/JNK信号通路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增强A549细胞移植瘤对顺铂敏感性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王莹 黄婧漪 +4 位作者 刘玥彤 李贺 于丹 刘春英 高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2,I0005,共6页
目的通过对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非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Wnt/JN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探讨补中益气汤增强顺铂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将其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并将所有裸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是A549对照... 目的通过对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非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Wnt/JN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探讨补中益气汤增强顺铂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将其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并将所有裸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是A549对照荷瘤组(a)、A549荷瘤+DDP组(b)、A549荷瘤+DDP+低剂量中药组(c)、A549荷瘤+DDP+中剂量中药组(d)、A549荷瘤+DDP+高剂量中药组(e)。测量并记录每组移植瘤的体积,测量每组移植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Wnt11、Rac1、JNK、p-JNK、c-Jun、p-c-Jun、P-gp蛋白的表达。结果补中益气汤可同时缩小A549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体积,减轻移植瘤重量,提高顺铂抑瘤率,变化呈现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与DDP组相比,DDP联合低、中、高剂量中药组移植瘤的Wnt11、Rac1、p-JNK、p-c-Jun、P-gp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JNK、c-Ju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抑制A549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同时下调移植瘤Wnt11、Rac1、p-JNK、p-c-Jun、P-gp蛋白的表达,推测其可通过抑制Wnt/JNK信号通路来增强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顺铂 Wnt/JNK信号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李贵新 李爽 +4 位作者 高志成 张春雷 宋鹏 常炳龙 王鹏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检测近远期疗效、KPS评分、PF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4^(+)、...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检测近远期疗效、KPS评分、PF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毒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位PFS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体质量减轻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升高(P<0.05),PFS评分、肿瘤标志物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安全有效地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癌因性疲乏,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GP化疗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增效减毒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评估Ⅱ~Ⅲ期肺癌患者化疗后骨密度变化
3
作者 戚昕 苏路路 +7 位作者 李中林 杜亚玮 周阳 邹智 刘红明 朱嘉栋 仓顺东 李永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技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肿瘤患者化疗后综合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连续行3次以上规律化疗的106例Ⅱ~Ⅲ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研究对象基线期和化...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技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肿瘤患者化疗后综合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连续行3次以上规律化疗的106例Ⅱ~Ⅲ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研究对象基线期和化疗1年后一般资料及影像资料,应用QCT技术测量患者BMD。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研究对象化疗前后BMD的变化情况。比较化疗后NSCLC组与健康对照组骨量差异,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分析,将NSCLC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匹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BMD差异并计算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NSCLC患者化疗后骨密度降低(P<0.05);经倾向性评分分析,两组共106对数据成功匹配,匹配后两组性别、年龄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BMD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发生OP与未发生OP的NSCLC患者在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有无手术、基线期BMD及BMI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BMD、BMI及年龄是NSCLC患者化疗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化疗后可出现骨密度下降,基线BMD、BMI与年龄是NSCLC患者化疗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CT 骨密度 化学治疗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王剑锋 周天 +1 位作者 别志欣 胡凯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 目的: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等4家大型中、西医医院原发性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暴露因素分为常规化疗队列220例和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96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使得基线具有可比性,匹配成功87对并比较2组生存期、生命质量、实体瘤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结果: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相比化疗队列在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均P<0.05),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与化疗相当(P>0.05)。结论: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在延缓病情进展、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与化疗相当,可以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消融 中药 化疗 老年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队列研究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疗化疗效果预测
5
作者 张翟文 陈阗 吴士臣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参数评估接受放疗及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收治的82例中晚期NSCLC患者。给予患者放、化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33... 目的探讨能谱CT参数评估接受放疗及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收治的82例中晚期NSCLC患者。给予患者放、化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33)和无效组(n=4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能谱CT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CT参数预测放化疗疗效的效能。结果有效组治疗后ΔCT_(AP)、ΔCT_(VP)、IC_(AP)、IC_(VP)、NIC_(AP)、NIC_(VP)、λ_(AP)、λ_(VP)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有效组NIC_(AP)、NIC_(VP)、λ_(AP)、λ_(VP)均低于无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C_(VP)(OR=6.990)、λ_(VP)(OR=5.300)为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联合NIC_(VP)、λ_(VP)预测放化疗疗效的AUC值高于单一参数(P<0.05)。结论能谱CT参数NIC_(VP)值和λ_(VP)值可预测中晚期NSCLC放化疗疗效,两者联合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能谱成像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肾功能损害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霞 欧阳思露 +1 位作者 林天翔 罗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联合化疗)73例... 目的探讨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联合化疗)73例和对照组(仅化疗)7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42%(39/73)、总控制率82.19%(60/73)均高于对照组的29.87%(23/77)、62.34%(48/77)(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同时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联合化疗可提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减少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肾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P-gp, LRP, MRP, GST-π in NSCLC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2
7
作者 XIANG Fenggang YU Wenjuan +2 位作者 SHEN Yi WU Cuijiao WANG Yuewei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8-405,共8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ic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glycoprotein (P-gp), l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LRP), multidrug...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ic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glycoprotein (P-gp), l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LRP),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MRP)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π) may be associated to drug resisitance to chemotherapy in NSCLC.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P-gp, LRP, MRP and GST-π in samples from NSCLC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NACT, and their quantitative changes, so that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NACT on drug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of NSCLC. Methods Total 92 specimens from 72 cases of NSCLC, including 52 samples of surgery excision from non-NACT-treated patients and 20 paired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NACT from the same patient, were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P-gp, LRP, MRP and GST-π was detected with tissue chip techniqu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system. Results In the samples before NACT, the positive rate of P-gp, LRP, MRP, GST-π expression was 66.67% (48/72), 72.22% (52/72), 81.94% (59/72), 83.33% (60/72),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ve intensity of P-gp, LRP and GST-π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in adenocarcinoma than that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0.05, P<0.001, P<0.00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MRP between adeno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0.05). In samples after treatment with NACT, the expression of P-gp, GST-π demonstrated by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AOD) and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P<0.001 respectively) than that in biopsied samples taken before NACT; The change in expression of P-gp, GST-π was also showed difference by different histopathological types, differentiations, ages, sizes, clinical stages as well as lymph node metastasis or not (P<0.05 or 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ample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NACT (P>0.05) in the expression of LRP and MRP demonstrated by both of AOD and IO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rug resistance in adenocarcinoma is primarily stronger than that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ACT may enhance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of NSCLC through inducing the expression of drug resistance prote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must be conside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ACT to NSCLC patient in clinic, especially to patient in stage Ⅰ and Ⅱ. Since NACT may lead to the enhancement of 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in stage Ⅰ and Ⅱ, this may dwindl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emotherapy after surgery. Comparative examin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proteins before and after NACT, combining with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chemical regimens of NACT, should be recommended during chemotherapy of NSCLC for both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芯片 数量性状位点 化学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朝真 郑华 +8 位作者 盛舒言 张权 张卉 李杰 吕嘉林 钱哲 王守正 李曦 胡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2-648,共7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receptor 1,PD-1)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IB~Ⅲ期NSCLC患者176例,之... 目的观察新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receptor 1,PD-1)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IB~Ⅲ期NSCLC患者176例,之后159例(90.34%)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包括腺癌42例、鳞癌115例和混合癌2例。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2个周期,4例(2.5%)患者术前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15例(72.3%)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40例(25.2%)患者评估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且仅有2例病灶增大;术后96例(60.4%,95%CI:52.7%~68.1%)患者达到显著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74例(46.5%,95%CI:38.7%~54.4%)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ligand 1,PD-L1)显著影响MPR率和pCR率。结论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在IB~Ⅲ期NSCLC治疗中初现疗效,PD-L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MPR和pCR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PD-1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涛利 柳云飞 +2 位作者 王延朋 隋俊召 王启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0-615,共6页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T淋巴细胞亚群、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总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EA、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化疗敏感性及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恩度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敏感性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斌 李文婷 +2 位作者 李丽 刘丹 王羽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法、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96.08%(49/51)高于对照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CEA、CA125以及CYFRA21-1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8)^(+)对比,研究组CD_(3)^(+)、CD_(4)^(+)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肝功损害、血细胞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固本解毒祛瘀法 化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胶补血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静 庞德湘 +2 位作者 吕汪霞 吴玉琴 高文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0,共4页
目的 观察三胶补血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纳入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胶组予三胶补血膏治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予治疗,联合组予三胶补血膏联合EPO治疗,2... 目的 观察三胶补血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共纳入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胶组予三胶补血膏治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予治疗,联合组予三胶补血膏联合EPO治疗,21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结果 最终完成71例,3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P=0.006 7;P=0.025 8;P=0.003 1;P<0.05;P=0.039),治疗后三组组内、组间比较以上观察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P<0.05),以EPO组为对照组,三胶组与EPO组比较,联合组与EPO组比较,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P<0.05)。3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EPO组有1例血栓事件,其他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三胶补血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疗效可靠,还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临床可作为EPO的补充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胶补血膏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相关性贫血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低剂量放疗联合ICI及鞘内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
12
作者 向丽莎 张轩薇 +7 位作者 余敏 修为刚 邹炳文 徐泳 刘咏梅 周麟 薛建新 卢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43-949,共7页
目的:探索经全脑低剂量放疗(whole-brain low-dose radiotherapy,WB-LDRT)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及培美曲塞鞘内化疗(intrathecal pemetrexed,IP)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非小... 目的:探索经全脑低剂量放疗(whole-brain low-dose radiotherapy,WB-LDRT)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及培美曲塞鞘内化疗(intrathecal pemetrexed,IP)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L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例NSCLC伴L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34~58岁,中位年龄4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WB-LDRT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及鞘内化疗方案治疗,根据神经肿瘤评估标准(RANO)进行疗效评价;以及卡氏体力状态评分标准(KPS)体力状态评分,评估患者生命质量;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评估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细胞亚群分类占比,并行细胞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结果:接受治疗8例患者RANO标准评估最佳临床疗效,5例(62.5%)评价为好转,3例(37.5%)评价为稳定;8例患者治疗前中位KPS评分为30(20~50)分,治疗后中位KPS评分明显提高,为60(40~90)分(P=0.000 9);8例患者观察到神经症状的缓解率为100%(8/8);中位神经系统无进展生存期(neurolog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NPFS)为12个月。P1患者脑脊液单细胞测序结果提示,WB-LDRT治疗后患者脑脊液细胞分群中T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治疗前vs.治疗后:6.08%vs. 68.87%),肿瘤细胞比率明显下降(治疗前vs.治疗后:12.92%vs.0.60%);WB-LDRT治疗后脑脊液T细胞显著上调基因包括CCL5及CXCL13等。结论:采用WB-LDRT联合方案(WBLDRT+IP+ICI)治疗NSCLC伴LM可明显缓解患者神经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颅内无进展生存生存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膜转移 全脑低剂量放疗 免疫治疗 鞘内注射治疗 培美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晚期NSCLC患者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卯云烨 盛舒 +4 位作者 王安 翟今朝 葛祥伟 卢迪 汪进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7-375,共9页
癌症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7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年龄均≥65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针对老年患者有限的研究发现对于65-75岁的患... 癌症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7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年龄均≥65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针对老年患者有限的研究发现对于65-75岁的患者,ICIs单药显示出良好的获益,与年轻患者无明显差异,这种获益在免疫联合化疗或放疗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对于≥75岁的患者来说生存获益不明显。ICIs单药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发生率相似,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导致irAEs的发生率高,≥75岁患者发生更高级别irAEs的可能性更大。除了老年患者免疫衰老会从多维度影响免疫微环境从而影响免疫治疗疗效外,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 PS)评分等也会影响预后。对于部分≥75岁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免疫联合低强度化疗成为有潜力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相关研究较少,所以应有意识增加老年患者入组试验的人数,同时综合评估,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综述拟对老年NSCLC患者应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老年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并结合其特点提出新的治疗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衰老 免疫治疗 免疫联合低强度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择时揿针疗法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凡国华 孙静云 +2 位作者 纪娟 许文景 赵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3-738,共6页
背景骨髓抑制是肺癌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针对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但存在一定局限性。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择时揿针疗法预防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江苏省苏... 背景骨髓抑制是肺癌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针对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但存在一定局限性。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择时揿针疗法预防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142例首次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按事先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和制订的分配方案,根据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揿针组(48例)及择时组(47例)。对照组给予肺癌化疗常规护理措施,揿针组在对照组措施基础上加用膈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揿针疗法,择时组在对照组遵循子午流注纳子法于当日辰时(7:00—9:00)至巳时(9:00—11:00)实施择时揿针疗法。检测分析三组化疗前1 d及化疗第3、7、14、21天反映骨髓抑制情况的血常规指标及舒适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揿针组和择时组化疗第7、14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择时组均高于揿针组(P<0.05);血小板计数:化疗第7、14天揿针组和择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化疗第7、14天揿针组和择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第14天择时组高于揿针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揿针疗法能有效预防NSCLC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提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部分血常规指标,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揿针 择时 针刺疗法 非小细胞肺 化疗 骨髓抑制 子午流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A C435T基因多态性显著延长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梦娇 高超 +4 位作者 王涛 张倩 文娟 吕冬梅 胡丽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7-1343,共7页
目的:探讨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A)C435T基因多态性对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吉西他滨-铂类治疗的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A)C435T基因多态性对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吉西他滨-铂类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145例,记录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Ⅰ-ⅢA/ⅢB-Ⅳ)等基本临床特征,依据RECIST1.1标准评估,无病生存期(DF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为主要终点。检测CDA C435T基因型,病例分为野生型CC组与突变型CT/TT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CDA C435T与DFS、PFS及OS的关系,Cox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Ⅰ-ⅢA期CC较CT/TT中位DFS延迟趋势不明显(16.8个月vs.35.7个月,P=0.294),中位OS无差异(54.3个月vs.81.9个月,P=0.256)。ⅢB-Ⅳ期CT/TT比CC中位PFS延长(10.4个月vs.5.0个月,P=0.009),中位OS无差异(16.2个月vs.24.3个月,P=0.087)。CC和CT/TT总体中位OS无差异(21.5个月vs.25.3个月,P=0.077)。Cox回归模型显示,CDA C435T是ⅢB-Ⅳ期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9)。结论:CDA C435T基因多态性对吉西他滨治疗ⅢB-Ⅳ期NSCLC的PFS具有预测性,CT/TT型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A C435T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多态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丸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蔚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目的 观察西黄丸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传统TP治疗方案,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观... 目的 观察西黄丸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传统TP治疗方案,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黄丸。观察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血清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在疗效方面,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23.40%(10/47),临床获益率为57.45%(26/47);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为42.22%(19/45),临床获益率为88.89%(34/45),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和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癌坯抗原和糖类抗原125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化疗方案联合西黄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增加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功能状态,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P化疗 西黄丸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血管特征分析及化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聂莉莎 牟永平 赵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4-562,共9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血管特征及化疗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HRV简易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治疗的267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血管特征及化疗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HRV简易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治疗的267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纳入训练集,包括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48.6±5.2)岁,根据患者化疗后HRV情况分为HRV正常组(126例)和HRV异常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血管特征及HRV参数。另外67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简易评分模型的有效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RV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危险因素对HRV异常的预测能力,构建HRV简易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HRV异常组QT间期延长、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比例均高于HRV正常组(均为P<0.05);正常RR期间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总功率(TP)、高频段功率(HF)、Poincaré散点图的椭圆半短轴的长度(SD1)、椭圆半长轴的长度(SD2)、近似熵(ApEn)、关联维数(CD)均显著低于HRV正常组(均为P<0.05);递归图定量分析中的平均对角线长度(Lmean)和递归率(REC)均高于HRV正常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NN、RMSSD、HF、SD2、ApEn、Lmean和REC均是HRV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联合线性指标SDNN、RMSSD、HF和非线性指标SD2、ApEn、Lmean、REC可明显提高传统指标对HRV异常的预测能力(C值:0.864比0.745,NRI=0.849,IDI=0.409,均为P<0.001)。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将HRV异常风险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等级,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其预测效能较好(训练样本AUC:0.814,验证样本AUC:0.882,Z=-2.163,P<0.05)。结论NSCLC患者化疗后HRV异常者易发生心律失常、血栓栓塞风险等心血管不良反应。SDNN、RMSSD、HF、SD2、ApEn、Lmean、REC均是影响HRV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HRV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对易发生HRV异常的NSCLC患者进行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心血管系统 危险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被引量:84
18
作者 屈凤莲 李峻岭 +2 位作者 郝学志 崔成旭 储大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65-766,共2页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去甲长春花碱(NVB) 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共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 例,均为Ⅲb ~Ⅳ。女性10 例,男性20 例。初治16 例,复治14 例。结果:部分缓解(PR)13 例,稳定...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去甲长春花碱(NVB) 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共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 例,均为Ⅲb ~Ⅳ。女性10 例,男性20 例。初治16 例,复治14 例。结果:部分缓解(PR)13 例,稳定(SD) 10 例, 进展(PD) 7 例, 总有效率43 % , 中位生存时间8 个月。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其中Ⅱ~Ⅲ度为52 % ,局部静脉炎23 % 。结论:NVB+ PDD 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毒性中等,疗效较好的一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去甲长春花碱 顺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1
19
作者 张俊萍 毛光华 +8 位作者 史天良 杨晓玲 肖艳 张丽彬 冯慧晶 韩亚萍 智婷 王江涛 贾林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培养患者的DC—CIK细胞,其中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IFN.1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下降(P〈0.05),IL-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DCR为78.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6.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与单纯化疗组44.0%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非小细胞肺癌 过继免疫细胞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含铂两药方案一线化疗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彭宇 李峥 +8 位作者 熊艳丽 张诗珩 单锦露 卿毅 仲召阳 杨雪琴 杨镇洲 李雪梅 王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03-1708,共6页
目的比较5种含铂两药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Ⅲ/Ⅳ期NSCLC患者第3代含铂方案一线化疗的临床资料。主要化疗方案为TP方案、DP方案、LP方案、GP方案和PP方案,每3周... 目的比较5种含铂两药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Ⅲ/Ⅳ期NSCLC患者第3代含铂方案一线化疗的临床资料。主要化疗方案为TP方案、DP方案、LP方案、GP方案和PP方案,每3周1次。主要观察指标为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毒副作用。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整体一线化疗的有效率为36.36%,疾病控制率为69.0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各化疗方案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Ⅲ~Ⅳ级血液学副作用发生率比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或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方案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发现,年龄与病理类型或许对择优用药有指导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较低(0分)、临床分期较好(Ⅲ期)、化疗周期〉4周期、接受过二线化疗、一线化疗有效或获得疾病控制的患者预后更好(P〈0.05)。结论 5种化疗方案之间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比较无明显差异。多西他赛、紫杉醇脂质体Ⅲ~Ⅳ级血液学副作用发生率比紫杉醇低。治疗前ECOG评分、临床分期、化疗周期,是否进行二线化疗和一线化疗后疗效是晚期NSCLC含铂两药方案一线化疗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疗效 预后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