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
被引量:
68
1
作者
刘新成
沈焕庭
黄清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2-340,共9页
利用近几十年长江大通断面的实测流量和生源要素 (C、N、P、Si)资料 ,讨论了C、N、P、Si较长时间序列浓度的变化特征和长江入河口区的通量。结果表明 ,HCO-3 浓度比较稳定 ,波动较小 ;NO-3 、NO-2 、PO3-4 主要呈上升趋势 ;游离CO2 、N...
利用近几十年长江大通断面的实测流量和生源要素 (C、N、P、Si)资料 ,讨论了C、N、P、Si较长时间序列浓度的变化特征和长江入河口区的通量。结果表明 ,HCO-3 浓度比较稳定 ,波动较小 ;NO-3 、NO-2 、PO3-4 主要呈上升趋势 ;游离CO2 、NH+4和SiO2 -3 浓度表现出一定下降趋势 ;估算并研究了长江C、N、P、Si入河口区年内各月的平均通量、年际间各年的通量和多年平均的年均通量和主要变化特征 ;利用月通量序列以及相应的流量序列 ,拟合出可以利用已知的月均流量预测进入河口区的月通量的关系函数。这些研究是进行河口区生源要素收支平衡计算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生源要素
浓度
通量估算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和磷现状及长期变化特点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涛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7-1075,共9页
于2006年2、5、8和11月对长江从攀枝花至河口和上游的两条支流雅砻江和嘉陵江的溶解态无机氮(NO-3-N、NO-2-N和NH+4-N)和磷酸盐(PO43--P)进行了取样调查,同时结合长江营养盐的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长期变化特点...
于2006年2、5、8和11月对长江从攀枝花至河口和上游的两条支流雅砻江和嘉陵江的溶解态无机氮(NO-3-N、NO-2-N和NH+4-N)和磷酸盐(PO43--P)进行了取样调查,同时结合长江营养盐的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长期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长江NO-3-N、NH+4-N、DIN(包括NO-3-N、NO-2-N和NH+4-N)和PO3-4-P浓度从上游到下游显示出增加趋势,但存在季节差异;NO2-N浓度总体较低,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南京)浓度较高。长江从上游到下游DIN通量的变化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从上游到下游单位面积年产N量逐渐升高;PO3-4-P输送通量从上游往下游呈增加趋势,也主要受径流量控制,但从季节变化来讲,PO3-4-P的月输送通量受其浓度的控制更加明显。自20世纪60年代来,长江水体中NO3--N、NO2--N、DIN和PO3-4-P的浓度都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但到80年代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不同阶段DIN和34PO-P的季节变化特点也不尽相同,反映了其来源的差异。目前,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磷浓度与国内及国际河流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
磷
输送通量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十几年间长江口春季无机氮和磷含量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梁翠
线薇薇
沈志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90,共9页
根据1999—2012年5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区的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近十几年来春季溶解无机氮、磷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铵盐,其中,硝酸...
根据1999—2012年5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区的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近十几年来春季溶解无机氮、磷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铵盐,其中,硝酸盐是主要组成部分,占DIN的70.91%~96.51%,表、底层硝酸盐浓度有相似的变化特征,且表层均高于底层,硝酸盐最高值及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2和2011年,硝酸盐在调查海区的平均浓度主要受输送通量影响,其平面分布主要受径流影响;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仅占DIN的0.87%~2.72%;铵盐垂向分布均匀,最高值及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1和2012年,其在河口的浓度受长江输送影响明显。调查海区底层磷酸盐浓度多高于表层,最高值及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01和2007年,磷酸盐分布受径流及悬浮颗粒物双重影响。除个别站位外,调查海区氮磷比均高于16∶1,说明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磷限制,氮磷比高值区位于最大浊度带附近,最低值位于外海区及叶绿素a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无机氮
磷酸盐
营养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干流营养盐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9
4
作者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2-528,共7页
分别于1988年2月(冬季)和1986年6月(夏季)利用比色法对长江干流上游至河口水中营养盐进行测定,根据所测定的营养盐含量和长江径流量计算营养盐通量。结果表明,冬季重庆至河口长江水中NO3-N,NH4-N,TIN,PO4-P和SiO3-Si的平均浓...
分别于1988年2月(冬季)和1986年6月(夏季)利用比色法对长江干流上游至河口水中营养盐进行测定,根据所测定的营养盐含量和长江径流量计算营养盐通量。结果表明,冬季重庆至河口长江水中NO3-N,NH4-N,TIN,PO4-P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2±66μmol/L,51.8±16.9μmol/L,105.3±11.4μmol/L,0.55±0.06μmol/L和75.2±23.6μmol/L.夏季NO3-N,NH4-N,TIN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9.0±17.0μmol/L,4.0±1.7μmol/L,73.3±15.6μmol/L和55.8±16.4μmol/L。冬季营养盐通量(除NO2-N外)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它们主要来自中、下游流域。夏季NO3-N,TIN和SiO3-Si通量从上游至下游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NO3-N和TIN,上游和中、下游几乎各占一半,SiO3-Si主要来自中、下游。夏季NO3-N,TIN,PO4-P和SIO3-Si通量明显高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营养盐
通量
河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邻近海域氮同位素的周日变化特征及其对营养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文涛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吴在兴
袁涌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918,共10页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氮循环过程一直是近海富营养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较少有针对短周期的调查研究。本文调查了该区域氮、磷、硅等主要营养盐及多种形态的氮稳定同位素的在潮周期周日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NO3-、NH4+、PO43-和Si...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氮循环过程一直是近海富营养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较少有针对短周期的调查研究。本文调查了该区域氮、磷、硅等主要营养盐及多种形态的氮稳定同位素的在潮周期周日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NO3-、NH4+、PO43-和SiO32-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14.09-55.85、0.21-2.26、0.82-1.08 和 16.80-33.85μmol/L, 而δ15N-NO3-、δ18O-NO3-、δ15NP和δ13CP 等的分布范围分别为 4.7‰-11.1‰、-2.0‰-7.8‰、-1.2‰-7.9‰和-22.9‰- -14.7‰。NO3-、PO43-和SiO23-均与盐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特征, 说明三者的主要来源为长江冲淡水;4NH(10)则随盐度升高而浓度增加, 且在底层高浓度出现时刻与高盐水团输入时刻一致, 说明外海输入是该区域铵盐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 氮稳定同位素(δ15N-NO2-和δ15NP)未表现出随盐度的变化规律, 而δ183O-NO3-和δ13CP 则随盐度升高而增加, 说明淡水输入的同位素值低于海洋水平。通过对比中、高浓度叶绿素水体中NO3-、δ15N-NO3-、δ18O-NO3-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出, 随NO3-浓度降低, δ15N-NO3-值升高, 且呈现 6.2‰的分馏系数, 且氧同位素也随之增大, 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对硝酸盐的同化吸收作用。而另一方面, 两种同位素的增加差值表现出△δ18O︰△δ15N>1 , 说明硝酸盐在被消耗的同时还发生着补充作用。在较高盐度的水体中, 发现4NH(10)呈现出向硝酸盐的转化趋势并引起δ15N-NO3-降低, 指示了底部明显的硝化过程, 与此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结果以期丰富对河口区氮循环和迁移转化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邻近海域
营养盐
周日变化
氮稳定同位素
碳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迁移特征
6
作者
徐爱兰
季晓
+1 位作者
曾建
陈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6期30-34,共5页
分别在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选择典型非圩区开展野外原位试验,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平原非圩区典型试验小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在自然降雨—径流驱动下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导致营养盐迁移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
分别在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选择典型非圩区开展野外原位试验,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平原非圩区典型试验小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在自然降雨—径流驱动下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导致营养盐迁移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施肥条件及植被覆盖度等,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径流量差异是导致营养盐迁移通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非圩区
不同土地利用
营养盐
迁移通量
氮
磷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
被引量:
68
1
作者
刘新成
沈焕庭
黄清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2-34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长江河口通量研究" 4973 62 2 0号
文摘
利用近几十年长江大通断面的实测流量和生源要素 (C、N、P、Si)资料 ,讨论了C、N、P、Si较长时间序列浓度的变化特征和长江入河口区的通量。结果表明 ,HCO-3 浓度比较稳定 ,波动较小 ;NO-3 、NO-2 、PO3-4 主要呈上升趋势 ;游离CO2 、NH+4和SiO2 -3 浓度表现出一定下降趋势 ;估算并研究了长江C、N、P、Si入河口区年内各月的平均通量、年际间各年的通量和多年平均的年均通量和主要变化特征 ;利用月通量序列以及相应的流量序列 ,拟合出可以利用已知的月均流量预测进入河口区的月通量的关系函数。这些研究是进行河口区生源要素收支平衡计算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生源要素
浓度
通量估算
季节变化
Keywords
Dissolved nutrient,Concentration,
flux
estimation,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和磷现状及长期变化特点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涛
俞志明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7-1075,共9页
基金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41121064号
+5 种基金
国家973项目
2010CB428706号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
KZCX2-YW-208号
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
2008AA09Z107号
文摘
于2006年2、5、8和11月对长江从攀枝花至河口和上游的两条支流雅砻江和嘉陵江的溶解态无机氮(NO-3-N、NO-2-N和NH+4-N)和磷酸盐(PO43--P)进行了取样调查,同时结合长江营养盐的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长期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长江NO-3-N、NH+4-N、DIN(包括NO-3-N、NO-2-N和NH+4-N)和PO3-4-P浓度从上游到下游显示出增加趋势,但存在季节差异;NO2-N浓度总体较低,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南京)浓度较高。长江从上游到下游DIN通量的变化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从上游到下游单位面积年产N量逐渐升高;PO3-4-P输送通量从上游往下游呈增加趋势,也主要受径流量控制,但从季节变化来讲,PO3-4-P的月输送通量受其浓度的控制更加明显。自20世纪60年代来,长江水体中NO3--N、NO2--N、DIN和PO3-4-P的浓度都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但到80年代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不同阶段DIN和34PO-P的季节变化特点也不尽相同,反映了其来源的差异。目前,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磷浓度与国内及国际河流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关键词
氮
磷
输送通量
长江
Keywords
nitrogen
,
phosphate
,
nutrients flux
,
changjiang river
分类号
Q178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十几年间长江口春季无机氮和磷含量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梁翠
线薇薇
沈志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9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6138
31272663)
+1 种基金
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项目(JJ 2012-2013号)资助~~
文摘
根据1999—2012年5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区的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近十几年来春季溶解无机氮、磷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铵盐,其中,硝酸盐是主要组成部分,占DIN的70.91%~96.51%,表、底层硝酸盐浓度有相似的变化特征,且表层均高于底层,硝酸盐最高值及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2和2011年,硝酸盐在调查海区的平均浓度主要受输送通量影响,其平面分布主要受径流影响;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仅占DIN的0.87%~2.72%;铵盐垂向分布均匀,最高值及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1和2012年,其在河口的浓度受长江输送影响明显。调查海区底层磷酸盐浓度多高于表层,最高值及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01和2007年,磷酸盐分布受径流及悬浮颗粒物双重影响。除个别站位外,调查海区氮磷比均高于16∶1,说明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磷限制,氮磷比高值区位于最大浊度带附近,最低值位于外海区及叶绿素a高值区。
关键词
长江口
无机氮
磷酸盐
营养盐结构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stuary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phosphate
nutrient structure
分类号
P734.2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干流营养盐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9
4
作者
沈志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2-528,共7页
基金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75-16-06-04-02
文摘
分别于1988年2月(冬季)和1986年6月(夏季)利用比色法对长江干流上游至河口水中营养盐进行测定,根据所测定的营养盐含量和长江径流量计算营养盐通量。结果表明,冬季重庆至河口长江水中NO3-N,NH4-N,TIN,PO4-P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2±66μmol/L,51.8±16.9μmol/L,105.3±11.4μmol/L,0.55±0.06μmol/L和75.2±23.6μmol/L.夏季NO3-N,NH4-N,TIN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9.0±17.0μmol/L,4.0±1.7μmol/L,73.3±15.6μmol/L和55.8±16.4μmol/L。冬季营养盐通量(除NO2-N外)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它们主要来自中、下游流域。夏季NO3-N,TIN和SiO3-Si通量从上游至下游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NO3-N和TIN,上游和中、下游几乎各占一半,SiO3-Si主要来自中、下游。夏季NO3-N,TIN,PO4-P和SIO3-Si通量明显高于冬季。
关键词
长江
营养盐
通量
河口水
Keywords
changjiang
river
nutrients flux
es
分类号
P734.4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邻近海域氮同位素的周日变化特征及其对营养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文涛
俞志明
宋秀贤
吴在兴
袁涌铨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91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806091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E0101500号
2019年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
文摘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氮循环过程一直是近海富营养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较少有针对短周期的调查研究。本文调查了该区域氮、磷、硅等主要营养盐及多种形态的氮稳定同位素的在潮周期周日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NO3-、NH4+、PO43-和SiO32-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14.09-55.85、0.21-2.26、0.82-1.08 和 16.80-33.85μmol/L, 而δ15N-NO3-、δ18O-NO3-、δ15NP和δ13CP 等的分布范围分别为 4.7‰-11.1‰、-2.0‰-7.8‰、-1.2‰-7.9‰和-22.9‰- -14.7‰。NO3-、PO43-和SiO23-均与盐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特征, 说明三者的主要来源为长江冲淡水;4NH(10)则随盐度升高而浓度增加, 且在底层高浓度出现时刻与高盐水团输入时刻一致, 说明外海输入是该区域铵盐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 氮稳定同位素(δ15N-NO2-和δ15NP)未表现出随盐度的变化规律, 而δ183O-NO3-和δ13CP 则随盐度升高而增加, 说明淡水输入的同位素值低于海洋水平。通过对比中、高浓度叶绿素水体中NO3-、δ15N-NO3-、δ18O-NO3-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出, 随NO3-浓度降低, δ15N-NO3-值升高, 且呈现 6.2‰的分馏系数, 且氧同位素也随之增大, 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对硝酸盐的同化吸收作用。而另一方面, 两种同位素的增加差值表现出△δ18O︰△δ15N>1 , 说明硝酸盐在被消耗的同时还发生着补充作用。在较高盐度的水体中, 发现4NH(10)呈现出向硝酸盐的转化趋势并引起δ15N-NO3-降低, 指示了底部明显的硝化过程, 与此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结果以期丰富对河口区氮循环和迁移转化的认知。
关键词
长江口邻近海域
营养盐
周日变化
氮稳定同位素
碳稳定同位素
Keywords
waters adjacent to
changjiang river
estuarine
nutrients
diurnal variations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carbon stable isotopes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迁移特征
6
作者
徐爱兰
季晓
曾建
陈敏
机构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6期30-3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805)
文摘
分别在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选择典型非圩区开展野外原位试验,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平原非圩区典型试验小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在自然降雨—径流驱动下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导致营养盐迁移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施肥条件及植被覆盖度等,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径流量差异是导致营养盐迁移通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非圩区
不同土地利用
营养盐
迁移通量
氮
磷
非点源污染
Keywords
Plain tidal
river
networks
Plain areas
Different land uses
Nutrient
Transportation
flux
nitrogen
Phosphoru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分类号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
刘新成
沈焕庭
黄清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水体溶解态无机氮和磷现状及长期变化特点
江涛
俞志明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十几年间长江口春季无机氮和磷含量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翠
线薇薇
沈志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干流营养盐通量的初步研究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江口邻近海域氮同位素的周日变化特征及其对营养盐过程的指示
王文涛
俞志明
宋秀贤
吴在兴
袁涌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迁移特征
徐爱兰
季晓
曾建
陈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