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海水中^(3)H活度浓度水平分析
1
作者 王春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2014—2022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每半年1次的采样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3)H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模型对海水中^(3)H的活度浓度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3)H的活度浓... 以2014—2022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每半年1次的采样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3)H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模型对海水中^(3)H的活度浓度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3)H的活度浓度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正常工况下,^(3)H的活度浓度短期内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趋势,经过长期运行后,^(3)H的活度浓度水平将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海水 宁德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宁德海洋工程风暴潮灾害风险特征参数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曾银东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0-511,共12页
宁德地区是我国受风暴潮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宁德核电站等众多沿海大型工程所在地.鉴于该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灾害的严重性,以宁德核电站为中心,对该区域所面临风暴潮风险的特征参数进行全面、综合的定量评估,包括潮... 宁德地区是我国受风暴潮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宁德核电站等众多沿海大型工程所在地.鉴于该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灾害的严重性,以宁德核电站为中心,对该区域所面临风暴潮风险的特征参数进行全面、综合的定量评估,包括潮汐特征、平均海平面变化、台风和风暴潮基本特征,特别是可能最大风暴潮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10%超越频率的天文潮高、低潮位分别为355、-341 cm;平均海平面变化速率为0.162 cm/a;千年一遇的台风中心气压约为895h Pa,该气压时的最大台风风速半径为40 km.在进行大量敏感性实验的基础上,对台风移速、移向和风暴增水/减水的关系,以及增水和减水的差异就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台风增水主要是由移向在305°左右(295°~315°)、路过核电站下方(核电站以南)的台风引起,且增水随台风移速增大而增大;可能最大台风风暴增水由路径经过核电厂址南40 km的台风(移向295°、移速28 km/h)引起,最大台风增水值为526.8 cm;对于可能最大台风减水而言,最有利于台风风暴减水的移向在355°~360°和0°~15°之间,其中可能最大台风减水为-301.9 cm,由移向5°、移速30 km/h、路径经过核电厂址南30 km(0.75台风最大风速半径)的台风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宁德核电站 风暴潮 灾害风险 可能最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明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8-424,共7页
开展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是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取样与监测方法,分析了2013—2021年间监测结果变化及趋势,对比分析了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结果、对照点监测结果及国内外... 开展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是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取样与监测方法,分析了2013—2021年间监测结果变化及趋势,对比分析了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结果、对照点监测结果及国内外其他核电厂的监测结果,并与宁德核电厂气态流出物排放量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表明,核电厂周围各监测点位空气中C的比活度均值范围为0.229~0.230 Bq/g(碳),其中距离厂址最近的牛郎岗监测点的结果可能受到核电厂排放的影响。分析了(14)^C比活度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牛郎岗监测点外,(14)^C的比活度一般在7—9月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核电厂 辐射环境监测 (14)^C 空气中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