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onel 718合金激光熔覆Ni60/SiC复合涂层摩擦学及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婧婧 刘秀波 +3 位作者 谢晓明 梁吉祥 刘翔宇 郑军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4-986,共13页
为了提高Inconel 718合金在高温高压和强氧化等恶劣工况下的服役性能,采用激光熔覆在其表面上制备了掺杂不同SiC质量分数的Ni60-SiC复合涂层:Ni60-10%SiC(C1)、Ni60-20%SiC(C2)和Ni60-30%SiC(C3).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提高Inconel 718合金在高温高压和强氧化等恶劣工况下的服役性能,采用激光熔覆在其表面上制备了掺杂不同SiC质量分数的Ni60-SiC复合涂层:Ni60-10%SiC(C1)、Ni60-20%SiC(C2)和Ni60-30%SiC(C3).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仪(EDS)等表征方法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等性能测试方法,对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其在室温及600℃下的磨损机理和800℃下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Ni60-SiC复合涂层的主要物相为(Fe,Ni)、CrNi_(x)、Ni_(3)Si和Cr_(23)C_(6);由于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以及弥散分布在涂层内部的硬质相,涂层的显微硬度为基材的2.6~3.1倍;室温和600℃下,C2涂层的减摩性和耐磨性均表现最佳,平均摩擦系数分别提高了20.44%和46.62%,磨损率分别降低了75.12%和63.70%;随着SiC含量的增加,犁削效应减弱和脆性脱黏出现导致平均摩擦系数先降低后上升;此外,所有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均优于基材,其中C3涂层表现出最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60/sic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磨损机理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
2
作者 周昊东 刘洪军 +2 位作者 叶建中 曹驰 张雷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2-263,共12页
目的通过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的Ni60涂层制备中引入镀镍金刚石,并优化摩擦副材料,以提升涂层的耐磨性,延长锁渣阀的使用寿命。方法采用HVAF技术制备了不同镀镍金刚石质量分数的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 目的通过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的Ni60涂层制备中引入镀镍金刚石,并优化摩擦副材料,以提升涂层的耐磨性,延长锁渣阀的使用寿命。方法采用HVAF技术制备了不同镀镍金刚石质量分数的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进行分析。通过往复摩擦磨损实验,评估涂层的耐磨性,研究不同摩擦副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结果采用HVAF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可以制备得到完整且结合良好的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金刚石颗粒均匀分布于Ni60合金相中,部分颗粒发生破碎。Ni60及3种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的孔隙率分别为0.647%、0.962%、0.913%、1.555%。4种涂层在氧化铝磨球下的相对磨损量分别为0.06、4.61、4.54、16.2,而在氮化硅磨球下的相对磨损量分别为0.01、1.33、2.50、0.33。在氧化铝和氮化硅磨损条件下,摩擦因数曲线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适量金刚石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但金刚石的含量过高会导致涂层的孔隙率增大,从而降低涂层的耐磨性能。在金刚石的质量分数为37.5%时,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最佳。氮化硅作为配套密封面材料,与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氮化硅-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及一定的疲劳磨损。氧化铝-金刚石/Ni60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少许黏着磨损,以及一定的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渣阀 复合涂层 ni60 镀镍金刚石 超音速火焰喷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组织及高温耐磨损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常倾城 任利兵 +2 位作者 刘英 谢咏馨 李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目的研究NbC颗粒的加入量对H13钢表面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将Ni60合金粉末与NbC碳化物粉末球磨混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基体表面制备不同Nb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增强的NbC... 目的研究NbC颗粒的加入量对H13钢表面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将Ni60合金粉末与NbC碳化物粉末球磨混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基体表面制备不同Nb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增强的NbC/Ni60合金复合涂层。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借助显微硬度计,研究复合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分布规律。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复合涂层在真空4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在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中,物相主要由γ-(Ni,Fe)固溶体、Ni_(2)Si、CrB、Cr23C6、NbC组成;熔覆层以胞晶和枝晶为主,NbC含量对复合熔覆层组织及形态具有显著影响,加入少量NbC可使熔覆层组织细化;在NbC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大量弥散的NbC颗粒在枝晶间呈聚集趋势;在NbC的质量分数为30%时,熔覆层中NbC相呈现块状、花瓣状形貌。NbC/Ni60复合涂层的硬度显著高于H13钢基体,随着NbC含量的增加,NbC/Ni60复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逐渐升高,NbC的质量分数为30%的NbC/Ni60复合熔覆层的平均硬度高达848HV。在真空400℃、压力100 N、转速100 r/min、时间7200 s磨损工况下,NbC质量分数为20%的NbC/Ni60复合涂层的磨损量最小,因此其高温耐磨性最好。NbC质量分数为10%的NbC/Ni60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最小。随着NbC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反而升高。结论NbC/Ni60复合涂层与H13钢基体具有很好的冶金结合,显著提高了高温耐磨性能;NbC颗粒硬质相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能够明显提高NbC/Ni60复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粗大NbC相不利于复合涂层耐磨性的进一步提高。NbC/Ni60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疲劳剥落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bC/ni60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熔覆SiC/Ni复合涂层的耐磨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世榜 苏彬彬 +3 位作者 王旭 夏振伟 刘敬 徐杨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2,共6页
采用预置粉末法,在Q235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镍基SiC陶瓷涂层的实验研究。使用往复式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涂层材料的熔覆层进行干摩擦磨损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与磨损形貌。结果表明:在重载干滑... 采用预置粉末法,在Q235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镍基SiC陶瓷涂层的实验研究。使用往复式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涂层材料的熔覆层进行干摩擦磨损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与磨损形貌。结果表明:在重载干滑动摩擦条件下,Ni基SiC复合涂层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当复合粉末SiC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熔覆层耐磨性最佳;熔覆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同时伴有黏着磨损特征,且随着SiC含量的增加,黏着磨损的特征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sic/ni复合涂层 耐磨性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N)-WC/Ni60A基复合涂层显微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屈平 马跃进 +2 位作者 赵建国 刘俊峰 郝建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81,共9页
针对农机作业中触土刀具易磨损、失效频繁、寿命低、消耗成本高等现状,研究开发了金属表面熔覆陶瓷涂层工艺。采用反应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B钢表面制备了Ti(C,N)-WC增强Ni60A基复合陶瓷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 针对农机作业中触土刀具易磨损、失效频繁、寿命低、消耗成本高等现状,研究开发了金属表面熔覆陶瓷涂层工艺。采用反应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B钢表面制备了Ti(C,N)-WC增强Ni60A基复合陶瓷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等对复合熔覆层的微观结构及强质硬化相的成分、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涂敷层中的钛(Ti)粉、石墨粉、氮化钛(TiN)粉在等离子熔覆过程中原位合成了颗粒状新生相Ti(C,N),且均匀弥散分布在熔覆层中,形成了主要由硬质相、包覆相、粘结相组成的芯-环结构;涂层平均硬度达HV0.51750,最高可达HV0.52040;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与基体相比,有较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以期为农机刀具材料强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显微结构 等离子 原位合成 Ti(CN)-WC ni60A 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60/高铝青铜多元多相复合涂层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效田 李霞 +3 位作者 杨晓伟 路阳 王鹏春 李文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1-467,共7页
为了研究Ni基/Cu基复合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高铝青铜质量分数30%的镍基合金/高铝青铜多元多相复合涂层。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特征、元素分布、相结构组成以及涂层的微观缺陷进行研究... 为了研究Ni基/Cu基复合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高铝青铜质量分数30%的镍基合金/高铝青铜多元多相复合涂层。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特征、元素分布、相结构组成以及涂层的微观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涂层中2种合金微结构呈叠加层状分布,组织结构具有梯度复合涂层特征,致密度高,微界面结合良好。高铝青铜合金和Ni60合金元素呈交错分布,相互之间出现互扩散特点。高铝青铜合金具有对Ni基合金微粒包裹作用和对微界面填充作用,并且2种合金之间发生了冶金反应,微界面结合牢靠。相对于纯Ni60合金涂层,高铝青铜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涂层缺陷率,减小了缺陷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ni60 高铝青铜 多元多相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VAF喷涂Ni60/WC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及冲刷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光 樊自拴 +4 位作者 孙冬柏 王国刚 刘胜林 孟惠民 俞宏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9-22,共4页
利用先进的AC-HAVF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上制备了Ni60/WC复合涂层.研究了其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Ni固溶体以及Cr0.19Fe0.7Ni0.11、WC、M6C(Ni2W4C或Fe3W3C)、Cr26C3、CrB2等相组成,未发现W2C以及W相;涂... 利用先进的AC-HAVF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上制备了Ni60/WC复合涂层.研究了其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Ni固溶体以及Cr0.19Fe0.7Ni0.11、WC、M6C(Ni2W4C或Fe3W3C)、Cr26C3、CrB2等相组成,未发现W2C以及W相;涂层与基体结合很好,涂层的孔隙率约2.5%;WC、M6C(Ni2W4C或Fe3W3C)、Cr26C3、CrB2硬质相弥散分布于涂层中,部分区域硬质相达到了200~800nm;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冲蚀磨损性能,其耐磨性较基体有很大的提高.涂层应用于水轮机叶片的修复,三个月汛期使用后涂层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VAF ni60/WC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钢表面Ni60-WC复合涂层的烧结熔覆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新星 王红侠 +3 位作者 施剑峰 徐艳 崔磊 韩伯群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27,48,共5页
以Ni60-WC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烧结熔覆在Cr12MoV钢基体表面制备出Ni60-WC复合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等分析了Ni60-WC复合涂层的相组成、组织形貌、界面结构和剖面硬度分布,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及热处理... 以Ni60-WC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烧结熔覆在Cr12MoV钢基体表面制备出Ni60-WC复合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等分析了Ni60-WC复合涂层的相组成、组织形貌、界面结构和剖面硬度分布,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及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60-WC复合涂层主要由γ-Ni基固溶体和WC、W2C、B6Fe23、BNi3、FeNi等硬质相组成。当烧结温度为1 05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复合涂层微观形貌致密,孔隙数量较少,界面处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热处理促进了涂层与基体之间合金元素的扩散,有效提高了基体和涂层的硬度,涂层硬度值由59 HRC提高到65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ni60-WC 烧结熔覆 微观组织 硬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60/高铝青铜复合涂层定向组织结构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效田 段军灵 +2 位作者 付小月 巩禄 李文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68-2074,共7页
为改善Ni60单一合金涂层的性能,满足苛刻工况的要求,将高铝青铜合金添加到Ni60合金粉体当中,采用高频感应重熔和强制冷却的方法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预制涂层进行处理,制备了定向结构的Ni60+5%高铝青铜复合涂层,研究了定向结构复合涂层... 为改善Ni60单一合金涂层的性能,满足苛刻工况的要求,将高铝青铜合金添加到Ni60合金粉体当中,采用高频感应重熔和强制冷却的方法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预制涂层进行处理,制备了定向结构的Ni60+5%高铝青铜复合涂层,研究了定向结构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元素分布、物相转变以及对涂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高频感应重熔和强制冷却处理,使预制涂层的层流状组织结构成功转变为外延生长的致密的定向结构组织,涂层和基体的结合界面由原来的机械结合转变为牢固的冶金结合。定向结构组织中主枝主要由Ni、Fe元素为主的化合物和固溶体相组成,在其周围包裹有以Cr、C、B构成的析出相,加入高铝青铜的主要元素Cu、Al在定向晶形成过程中和Ni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树枝晶主枝杆和析出相之间,起到连接过渡作用。由于定向结构涂层的单向取向特征,表面硬度相对于预制涂层有所降低,但整体均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重熔 强制冷却 定向结构 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元素分布 硬度性能 ni60/高铝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氩弧熔覆的Ni60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昭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借助于氩弧熔覆工艺,制得Ni60复合涂层;并采用OM方法来对多种熔覆工艺下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192 mm/min,工作电流为100 A时,制得的Ni60涂层组织均匀,未出现明显裂纹,与基体之间结合牢固。
关键词 显微组织 氩弧熔覆 ni60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45B油管表面电沉积Ni60A-YSZ-Al2O3复合涂层组织及润湿性分析
11
作者 骞大闯 李明刚 安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9-733,共5页
以Q345B钢作为基底材料通过直接电沉积的方式制得Ni60A-YSZ-Al2O3组成的纳米复合涂层,对涂层进行组织结构与各元素组成情况的测试,并表征了涂层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i60A-YSZ涂层的表面区域并没有产生气孔与裂纹;在Ni60A-Al2O3涂层... 以Q345B钢作为基底材料通过直接电沉积的方式制得Ni60A-YSZ-Al2O3组成的纳米复合涂层,对涂层进行组织结构与各元素组成情况的测试,并表征了涂层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i60A-YSZ涂层的表面区域并没有产生气孔与裂纹;在Ni60A-Al2O3涂层的表面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包状组织,并且尺寸与分布性也更均匀。加入3 g/LYSZ以及3 g/LAl2O3颗粒时形成的涂层内形成了部分孔隙结构,引起了致密度的减小,此时的涂层厚度为19.17μm,增大近6%。在Ni60A-YSZ-Al2O3复合涂层中的Ni-Co合金具有面心立方结构。Ni与Co两种金属原子能够以具有相同结构的α相固溶体组织存在。在YSZ与Al2O3颗粒的质量浓度都在3 g/L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低的粗糙度,此时也获得了133°的最大接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60A-YSZ-Al2O3复合涂层 粗糙度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激光熔覆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组织演变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权 刘秀波 +3 位作者 刘庆帅 王港 张诗怡 张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43,256,共13页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层主要包括γy~Ni固溶体、Cr_(7)C_(3)硬质相、FeNis金属间化合物,N2、N3涂层额外含有固体润滑相Cu。性能上N1(730.41 HVo,s)、N2(653.04 HV_(0.5))和N3(592.29 HV_(0.5))涂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基体,分别达到基体(299.20HV_(0.5))的2.44、2.18和1.98倍;室温下N3涂层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比N1涂层降低8.5%,N2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磨损率为1.74×10^(-5)mm^(3)(N·m),而添加20%Cu后,涂层对硬质相的支撑下降,导致硬质相剥离涂层,进而破坏润滑膜,导致磨损率上升。然而在600 C下,N1涂层的减摩性能最佳,摩擦因数比基体下降50.7%,N2涂层耐磨性最高,磨损.率为5.99×10^(-5)mm^(3)(N·m),低于N3涂层的磨损率9.02×10^(-5)mm^(3)(N·m),这是因为添加固体润滑相Cu对涂层的保护作用不足以抵消涂层硬度下降的负面影响。为固体润滑相Cu改进Ni60复合粉末,进而制备成自润滑复合涂层提供了添加量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激光熔覆 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熔温度对Ni60/WC定向结构涂层微结构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效田 魏亨利 +3 位作者 周俊 王新华 曾荣 杨强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7-592,共6页
为了改善定向结构涂层的微观组织性能,本文采用火焰喷涂、感应重熔和强制冷却复合技术制备了碳化钨强化的Ni60/WC定向结构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其微观组织、物相及显微硬度等进行对比研究,... 为了改善定向结构涂层的微观组织性能,本文采用火焰喷涂、感应重熔和强制冷却复合技术制备了碳化钨强化的Ni60/WC定向结构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其微观组织、物相及显微硬度等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感应重熔温度对定向结构复合涂层微观结构演变及性能的影响,并揭示涂层的形成机理和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重熔温度的升高,涂层表现为低重熔温度下的细密、凝聚态组织向高重熔温度下沿热流生长的定向组织结构转变,当温度为1200℃时,涂层定向结构特征明显;添加物首先溶解扩散于晶界形成网状共晶,随后逐渐转变并形成块状结构,最后在1200℃时,再次填充并强化晶界;低温下涂层的凝聚态结构使涂层截面硬度升高,1200℃高温下形成的定向结构涂层硬度最高。合适的重熔温度能使WC强化的定向结构涂层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重熔 强制冷却 定向结构 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演变 显微硬度 碳化钨颗粒 ni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火焰喷涂Ni60/WC涂层的电接触强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俊 范金辉 +1 位作者 徐梦廓 朱世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的研究电接触强化对氧乙炔火焰喷涂后42CrMo基体表面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改善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基体表面性能。方法利用氧乙炔火焰喷涂,在基体表面制备Ni60/WC涂层,再进行电接触强化。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 目的研究电接触强化对氧乙炔火焰喷涂后42CrMo基体表面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改善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基体表面性能。方法利用氧乙炔火焰喷涂,在基体表面制备Ni60/WC涂层,再进行电接触强化。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式,对涂层及基体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物相分析,利用维氏显微硬度仪测量涂层到基体的硬度分布,并对电接触强化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热喷涂涂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经15 k A电流强度电接触强化后,涂层的致密性显著提高,孔隙明显减少,与基体接触部分的界面缝隙消失,结合方式发生改变。涂层硬度均匀性改善明显,维氏硬度显著提高,由原来400HV提升至720HV左右。涂层内部形成了Cr元素聚集区,W元素扩散明显,形成了合金元素碳化物,对涂层起到弥散强化作用。结论电接触强化能显著提高涂层性能与质量,改变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乙炔火焰喷涂 电接触强化 ni60/WC涂层 界面结合强度 复合表面强化 42Cr 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反应合成Ni60B-TiN梯度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雨馨 董艳春 +5 位作者 姜洁 刘佳宁 田芸 陈景柏 杨勇 何继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6,171,共10页
目的 获得一种既具有一定厚度又能保持优异性能的厚涂层,期望广泛用于机械设备零件的表面强化以及再制造。方法 采用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2CrMo钢基材上制备不同Ti N含量的Ni60B-TiN复合涂层并对比其组织和性能,选取最优成分含量作为... 目的 获得一种既具有一定厚度又能保持优异性能的厚涂层,期望广泛用于机械设备零件的表面强化以及再制造。方法 采用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2CrMo钢基材上制备不同Ti N含量的Ni60B-TiN复合涂层并对比其组织和性能,选取最优成分含量作为梯度涂层的工作层,从而确定成分梯度范围,并对梯度化设计的Ni60B-TiN梯度涂层与复合涂层进行了性能对比。利用XRD、SEM、EDS分析涂层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观察涂层磨损形貌,分析磨损行为。利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测量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和黏结试样拉伸法测量涂层的弹性模量和结合强度。结果 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Ni60B-TiN涂层组织致密,没有未熔颗粒的存在,仅存在少量孔隙,涂层主要由Ni基合金相(γ-Ni、Cr_(1.12)Ni_(2.88)、FeNi_(3))和Ti N相组成。30%TiN含量的涂层具有最佳的组织均匀性、最小的磨损痕迹宽度和磨损体积(0.68 mm^(3)),耐磨性能最好,选其作为梯度涂层的工作层最佳。梯度化设计后的涂层应力得到有效缓解,弹性模量显著提高(72 GPa),结合强度较复合涂层高约1.7倍,提高了涂层的耐磨减摩性能。结论 采用成分梯度化设计可以获得较复合涂层更高弹性模量、结合强度和耐磨性的厚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等离子喷涂 ni60B-TiN 复合涂层 成分梯度涂层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Ni60A涂层的耐磨性及组织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大娇 牛显明 +1 位作者 蔡龙龙 李佐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89-191,194,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Ni60A合金涂层的耐磨性,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不同配比的Ni60A-Al_2O_3复合涂层。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其显微硬度,通过磨损试验分析其耐磨性能,利用SEM、XRD等分析技术对涂层显微组织、物相组成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Ni60A合金涂层的耐磨性,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不同配比的Ni60A-Al_2O_3复合涂层。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其显微硬度,通过磨损试验分析其耐磨性能,利用SEM、XRD等分析技术对涂层显微组织、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i60A中添加Al_2O_3颗粒可提高涂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能。当Al_2O_3体积分数为25%时,该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最好,耐磨性相对于Ni60A单一涂层提高了约7倍。该涂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ni60A-Al2O3复合涂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含量对WC/Ni60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锐 朱世根 +3 位作者 丁浩 骆祎岚 白云峰 董威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9-23,共5页
在零件表面制备硬质涂层,可以在保持零件基体本身性能的基础上,改善零件的表面性能。利用表面粘涂技术和电接触强化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WC/Ni60涂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与热震试验研究了不同WC含量的涂... 在零件表面制备硬质涂层,可以在保持零件基体本身性能的基础上,改善零件的表面性能。利用表面粘涂技术和电接触强化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WC/Ni60涂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与热震试验研究了不同WC含量的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用表面粘涂技术先制备预涂层,然后用电接触强化技术对预涂层进行强化处理,可以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出完整均匀的WC/Ni60涂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WC含量的增加,涂层硬度与抗热震性能提高;当WC含量为60%时,表面硬度最高,抗热震性能最好。当WC含量为50%时,磨损重最低,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涂 电接触强化 WC/ni60复合涂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NiCrBSi+Ni/Al复合涂层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清 阴生毅 严秀峰 《表面工程》 CSCD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提出了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Ni60B+Ni/A1复合涂层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Ni60B与Ni/A1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制备出不同性能的喷涂工作层。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涂层 ni60B ni/Al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CeO_(2)/Ni60A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玉玲 武美萍 +1 位作者 缪小进 崔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55-159,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CeO_(2)/Ni60A复合涂层成形质量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同轴送粉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四种不同扫描速度(8 mm/s、12 mm/s、16 mm/s、20 mm/s)的强化涂层,对涂层进行了几何特征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及... 本工作研究了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CeO_(2)/Ni60A复合涂层成形质量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同轴送粉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四种不同扫描速度(8 mm/s、12 mm/s、16 mm/s、20 mm/s)的强化涂层,对涂层进行了几何特征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及电化学耐腐蚀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扫描速度会影响涂层内部的马兰戈尼对流效应,且涂层中的硬质相主要为TiB_(2)和TiC,且TiB_(2)晶粒尺寸的减小有利于TiC相的长大和析出。当扫描速度为20 mm/s时,涂层中的元素偏析严重,降低了元素分布均匀性,涂层表面钝化膜的致密度较低,易被外加电压击穿。当扫描速度为12 mm/s时,涂层表面钝化膜的致密度较高,所表现出的电化学耐腐蚀性能也较强,说明钝化膜自我修复效果显著。选取12 mm/s的扫描速度可获得成形质量高、耐腐蚀性能优异的CeO_(2)/Ni60A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eO_(2)/ni60A复合涂层 电化学腐蚀 显微组织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真空熔结镍基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宣天鹏 霍影 闵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研究了稀土(Ce+La)对真空熔结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La)消除了Ni60+WC涂层中的针状相,改变了陶瓷相的分布形态。稀土还改变了涂层的化学组成,提高了组成相中的镍含量和陶瓷相中的钨含量。含... 研究了稀土(Ce+La)对真空熔结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La)消除了Ni60+WC涂层中的针状相,改变了陶瓷相的分布形态。稀土还改变了涂层的化学组成,提高了组成相中的镍含量和陶瓷相中的钨含量。含稀土的真空熔结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还析出了新的第2相WC和LaNi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熔结 ni60+WC复合涂层 稀土(Ce+La)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