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Ni_2O_3/Fe_2O_3复合纳米微粒构成的离子型磁性液体的磁化性质研究
1
作者 赵正莹 闵文静 +2 位作者 韩芍娜 张清梅 李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4,共5页
采用Massart法合成了Ni2O3/Fe2O3复合微粒磁性液体,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磁化性质进行了测量.用Langevin理论进行了磁性液体磁化曲线的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的实际测量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小于理论值,并... 采用Massart法合成了Ni2O3/Fe2O3复合微粒磁性液体,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磁化性质进行了测量.用Langevin理论进行了磁性液体磁化曲线的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的实际测量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小于理论值,并且磁性液体的初始磁化率大于Langevin理论曲线的初始磁化率.用零场下磁性液体中的微粒自组装结构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o3/fe2o3复合微粒 磁性液体 比饱和磁化强度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化学复合镀——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红燕 周广宏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将纳米Al2O3应用于化学复合镀中,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粉的分散状态和(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分散后再加入到镀液中进行施镀,方可得到分散均匀的复合镀层。
关键词 ni-P 化学复合 表面活性剂 复合镀层 镀层组织 分散 纳米AL2o3 组织形貌 粒化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复合镀层中Al_2O_3微粒尺寸及热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鹏 陈登福 +3 位作者 何文杰 龙木军 段华美 谭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0-236,共7页
目的强化Ni基镀层并确定Al_2O_3尺寸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以硬度为评价标准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三种尺寸的Al2O3(微米级、50 nm、30 nm)复合镀层,研究分析了不同尺寸Al_2O_3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耐磨、耐蚀等性... 目的强化Ni基镀层并确定Al_2O_3尺寸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以硬度为评价标准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三种尺寸的Al2O3(微米级、50 nm、30 nm)复合镀层,研究分析了不同尺寸Al_2O_3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耐磨、耐蚀等性能。结果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微米复合镀层更光滑、平整、致密,晶粒更细小。Al_2O_3微粒尺寸越小,镀层越致密。纳米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等性能均优于微米复合镀层及纯Ni镀层。热处理后的纳米复合镀层表面更加平整致密,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50 nm复合镀层在保温温度为400℃时达显微硬度最大值461HV,30 nm复合镀层在保温温度为500℃时达显微硬度最大值496HV。热处理对纳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改善不明显。结论 Al_2O_3的尺寸越小,复合镀层的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2o3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表面形貌 Al2o3尺寸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测试 被引量:4
4
作者 常京龙 吴庆利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Al2O3纳米微...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测试,得出(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尤其是热处理后其硬度和耐磨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Ni_2P/Fe_3O_4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淑玲 马兰兵 仝建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4-68,86,共6页
以直径约为2μm的Ni_2P微球作为前驱体,乙二醇(EG)作为溶剂,在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10000(PEG-10000)的条件下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Ni_2P/Fe_3O_4复合材料.通过对所制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表征后得知所制备的Ni_2P/Fe_3O_4复合材料是... 以直径约为2μm的Ni_2P微球作为前驱体,乙二醇(EG)作为溶剂,在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10000(PEG-10000)的条件下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Ni_2P/Fe_3O_4复合材料.通过对所制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表征后得知所制备的Ni_2P/Fe_3O_4复合材料是由六方相的Ni_2P微球和立方相的Fe_3O_4纳米颗粒构成的.其中,Fe_3O_4纳米粒子附着于Ni_2P微球的表面,并在其表面形成一些凸起.通过对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发现Ni_2P/Fe_3O_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ni2P/fe3o4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CaTiO3/xNi0.5Zn0.5Fe2O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陈晨 刘银 +3 位作者 王传创 朱岩岩 钱潜 张培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1-x)CaTiO3/xNi0.5Zn0.5Fe2O4(0≤x≤1.0)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样品中仅含有钙钛矿型CaTiO3和尖晶石型Ni0.5Zn0.5Fe2O4。1260℃保温3h,样品相对密度达到98.91%...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1-x)CaTiO3/xNi0.5Zn0.5Fe2O4(0≤x≤1.0)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样品中仅含有钙钛矿型CaTiO3和尖晶石型Ni0.5Zn0.5Fe2O4。1260℃保温3h,样品相对密度达到98.91%,颗粒尺寸约为2μm。样品介电常数随Ni0.5Zn0.5Fe2O4含量(x)增加而增大。当x=0.7、测试频率为103 Hz时,样品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tanδ)分别为2629.18和1.74。(1-x)CaTiO3/xNi0.5Zn0.5Fe2O4复合材料显示磁性。其中x=0.7时,样品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49.07A·m2/kg;这归因于Ni0.5Zn0.5Fe2O4具有优异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 ni0.5ZN0.5fe2o4 固相反应法 介电性能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纳米管中填装γ-Fe_2O_3复合纳米线的制备
7
作者 谌岩 鄢宏 张湘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10-1612,共3页
With the silanized porous anodic alumina(PAA) as a templates, an array of concentric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of Ni nanotubes/γ-Fe2O3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he mic... With the silanized porous anodic alumina(PAA) as a templates, an array of concentric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of Ni nanotubes/γ-Fe2O3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nanowires and nanotubes was studied by employing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rcoscope(T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meter of composite nanowires is about 50 nm, the shell of the composite nanowires is the amorphous Ni nanotuble with a thickness from 4-15 nm by varying electrodeposition parameters and it coats a polycrystalline γ-Fe2O3 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2o3模板 复合纳米线 电沉积 ni/γ-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化学剪裁制备明胶-γ-Fe_2O_3纳米复合微粒 被引量:21
8
作者 申德君 张朝平 +1 位作者 罗玉萍 勾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用反相微乳液化学剪裁技术制备了明胶包裹的复合 γ-Fe2 O3纳米量级超细微粒 .XRD、TEM、EDS、SEM和 IR测试表明 ,微粒为明胶包裹球形超细微粒 .微球的粒径为 1 .2~ 3 .2 μm,平均粒径约 2 .6μm,而微粒的粒径为 1 5 nm.每个复合微球... 用反相微乳液化学剪裁技术制备了明胶包裹的复合 γ-Fe2 O3纳米量级超细微粒 .XRD、TEM、EDS、SEM和 IR测试表明 ,微粒为明胶包裹球形超细微粒 .微球的粒径为 1 .2~ 3 .2 μm,平均粒径约 2 .6μm,而微粒的粒径为 1 5 nm.每个复合微球中约有 80~ 2 1 3个氧化铁粒子 .该复合微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 3 0 .3 44π ×1 0 3A/ m,矫顽力 Hc=62 0 7A/ m,剩磁 Br=2 .944π × 1 0 3A/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复合纳米微粒 制备 明胶 反相微乳液 化学剪裁 γ-氧化铁 包覆 磁性 磁性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TiO_2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秀莹 王靖宇 +3 位作者 王晓宇 苏丹 韩喜江 杜耘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2-666,共5页
以FeCl3和Ti(C4H9O)4为前驱体,通过复合溶胶法制备了Fe2O3-TiO2磁性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PS,XRD,SEM,EDS及BET进行了表征.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证明,Fe2O3的引入将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扩展至可见光区,且掺杂的Fe2O3摩尔分数为1.0%时,样... 以FeCl3和Ti(C4H9O)4为前驱体,通过复合溶胶法制备了Fe2O3-TiO2磁性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PS,XRD,SEM,EDS及BET进行了表征.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证明,Fe2O3的引入将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扩展至可见光区,且掺杂的Fe2O3摩尔分数为1.0%时,样品可见光催化性能最高.磁强计的测试结果显示,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磁性,可在反应结束后利用磁场从体系分离,使催化剂得到回收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Tio2 复合催化剂 可见光 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令允 李凤生 +2 位作者 姜炜 王英会 周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567,共5页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1,Fe3O4/TEOS物质的量的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C,搅拌速度为800rpm;在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呈球形且分散较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CNTs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对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炜 刘建勋 +2 位作者 刘永 崔平 李凤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8,78,共5页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NTs复合粒子,应用红外光谱仪(FT-IR)、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并用差...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NTs复合粒子,应用红外光谱仪(FT-IR)、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纯CNTs、CNTs和Fe2O3简单混合、Fe2O3/CNTs复合粒子及不同比例Fe2O3/CNTs复合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Fe2O3/CNTs复合粒子结晶好、包覆均匀、比表面积大。Fe2O3/CNTs复合粒子可显著降低AP热分解峰温,使总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加,高温分解的表观活化能降低,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CNTs 复合粒子 AP 热分解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令允 姜炜 +2 位作者 李凤生 王英会 周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Fe3O4与TEOS物质的数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粒径在20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呈球形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3o4 液相沉积 fe3o4/Sio2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La_2O_3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0
13
作者 薛玉君 朱荻 +1 位作者 靳广虎 赵飞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用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了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La2O3纳米颗粒含量对纳米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La2O3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降低,耐... 用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了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La2O3纳米颗粒含量对纳米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随着La2O3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能提高;La2O3质量分数为3.1%的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最低,耐磨性能最佳;纯Ni镀层呈现严重的粘着磨损特征,而纳米复合镀层主要呈现轻微磨粒磨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与纳米SrO·6Fe_2O_3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其磊 杨逢瑜 +2 位作者 杨倩 陈君辉 关红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4,共7页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NBR/Fe3O4复合材料和NBR/SrO.6Fe2O3复合材料,使用UMT-2MT摩擦磨损试验机和2206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摩擦磨损状况进行了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对NBR/Fe3O4复合材料的表面微...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NBR/Fe3O4复合材料和NBR/SrO.6Fe2O3复合材料,使用UMT-2MT摩擦磨损试验机和2206型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摩擦磨损状况进行了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对NBR/Fe3O4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以及纳米粒子在橡胶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种纳米材料的加入均能够改善NBR的耐磨性,其中NBR/Fe3O4复合材料的耐磨效果更佳.Fe3O4和SrO.6Fe2O32种纳米粒子的最佳添加量均为10%左右(质量分数).纳米Fe3O4粒子的加入使得NBR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有较大幅度的减小,而纳米SrO.6Fe2O3在添加量为10%~30%的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加大,摩擦系数与磨损率不断加大.NBR/Fe3O4复合材料在纳米粒子含量10%左右时具有较好的表面结构,且纳米Fe3O4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fe3o4复合材料 NBR/Sro·6fe2o3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表面微观结构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纳米Fe_2O_3/TiO_2可见光催化降解邻甲酚溶液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莹莹 陈建林 +1 位作者 杨凯 王仪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3-546,共4页
以复合纳米Fe2O3/TiO2作为催化剂,日光色镝灯为光源,研究了邻甲酚溶液的可见光降解。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使用量、溶液pH、催化剂重复使用等条件对可见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Fe2O3/TiO2(n)对邻甲酚溶液的可见光降解效... 以复合纳米Fe2O3/TiO2作为催化剂,日光色镝灯为光源,研究了邻甲酚溶液的可见光降解。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使用量、溶液pH、催化剂重复使用等条件对可见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Fe2O3/TiO2(n)对邻甲酚溶液的可见光降解效果最优,比TiO2(p25)的降解率提高了2.6倍。在实验条件下,可见光降解3h,邻甲酚溶液的浓度去除率达95.4%,TOC去除率为72.3%。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邻甲酚的反应服从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随着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催化氧化 fe2o3/Tio2 纳米fe2o3 溶液pH TIo2 邻甲酚 光催化降解 复合 ToC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遗态Fe_2O_3-Fe_3O_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锑(Ⅲ)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文慧 朱宗强 +2 位作者 朱义年 秦辉 梁美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2,共4页
以桉树为植物模板,通过氨水浸提、硝酸铁浸渍和马弗炉有氧焙烧等处理制备获取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初始Sb(Ⅲ)含量、pH、吸附剂投加量以及... 以桉树为植物模板,通过氨水浸提、硝酸铁浸渍和马弗炉有氧焙烧等处理制备获取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初始Sb(Ⅲ)含量、pH、吸附剂投加量以及吸附剂粒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取的复合材料很好地保留了桉树自身固有的植物本征结构,且Fe2O3和Fe3O4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其对水中Sb(Ⅲ)的良好吸附性能;随着Sb(Ⅲ)初始含量的增加,桉树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对Sb(Ⅲ)的吸附量增大;温度对吸附除Sb(Ⅲ)没有明显影响;初始溶液pH为8时,Sb(Ⅲ)的去除效果最好;适宜吸附剂投加量为0.5 g/50 mL;吸附剂粒径小利于吸附率的提高,但块状材料也显示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遗态 fe2o3-fe3o4 C复合材料 制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聚糠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碧桃 赵丽 +2 位作者 许晶晶 朱平武 雷自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1-1436,共6页
以Fe(NO3)3·9H2O和糠醛(FD)为原料,通过聚合-热转化两步法制备了Fe2O3/聚糠醛(PFD)纳米复合材料,用TEM、XRD、XPS和UV-Vis等技术对其尺寸、结构及吸光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在自然光、室温条件下,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催化脱色降解为... 以Fe(NO3)3·9H2O和糠醛(FD)为原料,通过聚合-热转化两步法制备了Fe2O3/聚糠醛(PFD)纳米复合材料,用TEM、XRD、XPS和UV-Vis等技术对其尺寸、结构及吸光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在自然光、室温条件下,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以及热转化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可以得到纳米级的、相间以强相互相用结合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Fe2O3/PFD,该纳米材料对紫外-可见区的全程光波有强的吸收;热转化条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催化性能等有很大影响,在300℃下处理35min所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自然光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25min即可使MB溶液完全脱色,并且重复使用3次仍可使MB溶液的脱色率保持在75.0%以上。而在相同条件下,纳米Fe2O3仅能使MB的脱色率达到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聚糠醛 纳米复合材料 两步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Fe_2O_3/Al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超 李国平 罗运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448,共4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Fe2O3/Al纳米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以及热分析仪(TGA/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复合粉末相结构、组织形貌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微米Fe2O...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Fe2O3/Al纳米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以及热分析仪(TGA/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复合粉末相结构、组织形貌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微米Fe2O3团聚体逐渐进入Al颗粒中,呈均匀弥散分布,且Al晶粒尺寸不断细化。当球磨时间为20 h时,Al粉已均匀分布到微米Fe2O3颗粒表面,球磨引起的晶粒长大与晶粒尺寸减小处于动态平衡,此时铝热反应热焓达到最高。球磨时间大于20 h时,所制备得到的复合粉末热焓反而降低,且易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纳米复合材料 fe2o3粉末 反应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Fe_2O_3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金英 王瑞浩 +1 位作者 刘发 李林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以FeCl3·6H2O为前驱物,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1,2-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RDX/Fe2O3湿凝胶,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法得到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Fe2O3。利用SEM、FTIR、DSC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组分结构和热分... 以FeCl3·6H2O为前驱物,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1,2-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RDX/Fe2O3湿凝胶,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法得到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Fe2O3。利用SEM、FTIR、DSC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组分结构和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简单混合物RDX-Fe2O3相比,运用该方法制备的RDX/Fe2O3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可在纳米级上将2种物质混合,其组分一致性更好;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Fe2O3的热分解过程与RDX-Fe2O3不同,其DSC曲线上的熔解吸热峰消失,分解放热峰的起始温度提前了近20℃,放热量由1 082.33 J/g提高到了2 129.02 J/g;纳米复合含能材料RDX/Fe2O3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比纯RDX及RDX-Fe2O3钝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fe2o3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一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热分解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Fe_3O_4@TiO_2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平强 张岩 +2 位作者 温晓晴 卢翠英 赵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3-416,共4页
利用热分解油酸铁复合物得到油相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以冰醋酸、钛酸四异丙酯和乙醇组成混合溶液,采用水热仿生合成法制备Fe_3O_4@TiO_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 利用热分解油酸铁复合物得到油相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以冰醋酸、钛酸四异丙酯和乙醇组成混合溶液,采用水热仿生合成法制备Fe_3O_4@TiO_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磁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iO_2在Fe_3O_4颗粒表面进行了有效的包覆,形成了良好的包覆层,产品分散性好、结晶度高、形态稳定、磁性良好,为其在环境保护、生物、光催化等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磁性材料 fe3o4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