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沉积方法对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芳 周言敏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4,46,共4页
分别采用磁力搅拌-直流电沉积法、超声波搅拌-直流电沉积法和超声波搅拌-脉冲电流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并探讨电沉积方法对复合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搅拌能引发扰动搅拌和击碎... 分别采用磁力搅拌-直流电沉积法、超声波搅拌-直流电沉积法和超声波搅拌-脉冲电流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并探讨电沉积方法对复合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搅拌能引发扰动搅拌和击碎分散等综合效应,对共沉积过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明显改善复合镀层的形貌组织,提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且进一步替代加载脉冲电流后,脉冲电流和超声波的作用叠加,使电沉积制备的复合镀层表面更平整,结构更致密,硬度更高,耐磨性和耐蚀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电沉积方法 组织结构 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TiO_2微粒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新民 谢跃勤 +1 位作者 吴玉程 宋皖英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化学镀 Ni- P合金、化学复合镀 ( Ni- P) -微米 Si 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 ,探讨了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 ( Ni- P) ... 通过对化学镀 Ni- P合金、化学复合镀 ( Ni- P) -微米 Si 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 ,探讨了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由于其良好的组织与性能 ,滑动磨损过程中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层 摩擦特性 纳米二氧化钛 微粒 镍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耐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于杰 刘建平 +2 位作者 赵国鹏 胡承刚 曾振欧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3,共3页
 研究了电镀工艺条件对Ni SiC纳米复合镀层耐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经800℃,1.5h灼烧,随着镀层中SiC复合量的增加,复合镀试片总增重略降后上升至最大,后又再下降,对基底金属Fe的耐高温氧化的保护作用先增后减。最佳工艺条...  研究了电镀工艺条件对Ni SiC纳米复合镀层耐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经800℃,1.5h灼烧,随着镀层中SiC复合量的增加,复合镀试片总增重略降后上升至最大,后又再下降,对基底金属Fe的耐高温氧化的保护作用先增后减。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纳米复合镀试片总增重比Watts镀试片减少1 4,镀层本身的耐高温氧化性能有所增强,而源自基底金属Fe的氧化增重减少近2 3,对基底金属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强;显微硬度测试表明,灼烧后镀层表面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结晶细小的蜂窝状结构消失,结晶粗大的瘤状突起明显增多,但显微硬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氧化性 纳米复合镀层 ni-sic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O_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及其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卜路霞 石军 +1 位作者 朱华玲 尉震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5,19,共4页
采用控电流电沉积技术以铜为基体制备了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的质量浓度,考察了其对镀层中SiO2微粒的质量分数、电沉积速率及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对纯镍镀层与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比... 采用控电流电沉积技术以铜为基体制备了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的质量浓度,考察了其对镀层中SiO2微粒的质量分数、电沉积速率及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对纯镍镀层与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ρ(SiO2),可以调节Ni-SiO2复合镀层的组成、电沉积速率和耐蚀性能。当ρ(SiO2)为10~15g/L且电流密度为1A/dm2时,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相对于纯镍镀层,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其表面更致密、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电沉积 耐蚀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姚素薇 姚颖悟 +1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宏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WC纳米微粒的添加量对镀层中微粒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纳米微粒镀层的硬度随着镀层中WC纳米微粒含量的增加而提...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WC纳米微粒的添加量对镀层中微粒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纳米微粒镀层的硬度随着镀层中WC纳米微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测量(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发现其耐蚀性能要优于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化学复合镀——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红燕 周广宏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将纳米Al2O3应用于化学复合镀中,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粉的分散状态和(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分散后再加入到镀液中进行施镀,方可得到分散均匀的复合镀层。
关键词 NI-P 化学复合 表面活性剂 复合镀层 镀层组织 分散 纳米AL2O3 组织形貌 粒化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组织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忠诚 何丽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共5页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分析表明:镀液pH的增大,镀层表面粗糙,但镀层较厚,稀土的加入能有效细化晶粒。(Ni-W-P)-SiO2、(Ni-W-P)-Ce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非晶态结构,而(Ni-W-P)-CeO2-SiO2纳米微粒复...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分析表明:镀液pH的增大,镀层表面粗糙,但镀层较厚,稀土的加入能有效细化晶粒。(Ni-W-P)-SiO2、(Ni-W-P)-Ce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非晶态结构,而(Ni-W-P)-CeO2-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混晶结构。热处理后的(Ni-W-P)-CeO2-SiO2复合镀层是晶态结构。Ni3P相的衍射峰加强,这说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非晶态形态逐渐减弱,镀层逐渐向晶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W-P 复合镀层 组织与结构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TiO_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中TiO_2共析量的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亓新华 闫书磊 王红娟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Ti^4+与H2O2生成桔黄色络合物,选出最佳测定波长为400nm;研究了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及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在0~10.5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3×10^3... 在硫酸介质中,Ti^4+与H2O2生成桔黄色络合物,选出最佳测定波长为400nm;研究了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及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在0~10.5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3×10^3L/(mol·cm)。此方法简便、准确,用于锌基T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中TiO2共析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TIO2 Zn-T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测试 被引量:4
9
作者 常京龙 吴庆利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Al2O3纳米微...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测试,得出(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尤其是热处理后其硬度和耐磨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纳米颗粒对脉冲电沉积Ni-SiC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国雪 王金东 +2 位作者 马春阳 李健奇 张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Ni-SiC复合镀层,研究SiC纳米颗粒对Ni-SiC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SiC纳米颗粒的复合镀层比未含SiC的表面结构更紧致,镍晶粒更细小,且镀层中SiC纳米...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Ni-SiC复合镀层,研究SiC纳米颗粒对Ni-SiC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SiC纳米颗粒的复合镀层比未含SiC的表面结构更紧致,镍晶粒更细小,且镀层中SiC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为5.79%。Ni-SiC复合镀层表面与内部的显微硬度差异较小,相较于金属基体,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均有较大的提高。当磨损时间为10 min时,未含SiC纳米颗粒的复合镀层磨损量最多,为3.12 mg。当SiC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 g/L时,Ni-SiC复合镀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为600HV,磨损量达到最小值,为0.493 mg。Ni-SiC复合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 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形状相似,都没有钝化区域。当添加SiC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 g/L时,Ecorr向正移动达到最大值,为-0.441 V,Icorr达到最小值,为1.221×10-5A/cm2,表明Ni-SiC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纳米颗粒 脉冲电沉积 ni-sic复合镀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亚楠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5,共5页
介绍了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高显微硬度复合镀层、耐磨性复合镀层、耐蚀性复合镀层以及其它特殊功能复合镀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总结了目前纳米微粒复合镀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其以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缸套表面磁场辅助电沉积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肇伟 杜全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81-3084,3089,共5页
在汽车缸套表面使用磁场辅助电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结构及成分进行研究。当镀液中SiC含量为6 g/L时,SiC纳米粒子团聚倾... 在汽车缸套表面使用磁场辅助电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结构及成分进行研究。当镀液中SiC含量为6 g/L时,SiC纳米粒子团聚倾向最小,Ni-SiC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平整、紧密。当SiC纳米颗粒含量为6 g/L时,Ni-SiC纳米复合镀层表面颗粒粒径进一步减小,并均匀分布于镀层表面。XRD分析可知,在汽车缸套表面镀层中存在Ni晶粒和SiC粒子。当镀液中SiC纳米颗粒含量为6 g/L时,Ni-SiC镀层中Ni晶粒和SiC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50.62 nm和39.3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套 磁场辅助电沉积法 ni-sic纳米复合镀层 表面形貌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钢汽车传动轴表面电沉积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华丹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3,共4页
在以40Cr钢为基材的汽车传动轴表面制备出Ni-SiC纳米复合镀层,检测并分析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硬度、抗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并与40Cr钢基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SiC纳米复合镀层主要由Ni、SiC相组成,其平均硬度约为558.4 HV,是4... 在以40Cr钢为基材的汽车传动轴表面制备出Ni-SiC纳米复合镀层,检测并分析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硬度、抗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并与40Cr钢基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SiC纳米复合镀层主要由Ni、SiC相组成,其平均硬度约为558.4 HV,是40Cr钢硬度的1.5倍。镀层稳定时的摩擦因数维持在0.39左右,相比40Cr钢明显降低,镀层的腐蚀速率也明显低于40Cr钢。Ni-SiC纳米复合镀层能提高汽车传动轴的抗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c纳米复合镀层 40CR钢 汽车传动轴 抗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复合电镀(Ni-P)-纳米微粒SiO_2工艺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铁华 成旦红 +2 位作者 桑付明 袁蓉 徐伟一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对脉冲电镀与直流电镀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复合电镀 纳米SiO2 脉冲电镀 电镀工艺 镀层硬度 复合镀层 脉冲电流 沉积速率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锌盐纳米复合化学镀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马美华 李峰 +2 位作者 李小华 潘涛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最佳施镀条件下纳米微粒用量在 0 .5g/L时可得光亮、致密、耐腐蚀性不仅优于硅钢片 ,甚至优于相近厚度的镍 -磷化学镀层的纳米复合材料镀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镍-磷-纳米微粒锌盐 耐腐蚀性能 镀层 金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WC纳米微粒复合电镀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吉会 尹玫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1-3,7,共4页
研究了WC纳米微粒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温度、搅拌方式等工艺参数对(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参数。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 研究了WC纳米微粒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温度、搅拌方式等工艺参数对(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参数。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均匀,有质量分数为2.0%~3.5%的WC纳米微粒的镀层;热处理后硬度可达124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复合电镀 复合镀层 纳米微粒 阴极电流密度 沉积速度 硬度 WC 热处理 最佳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SiC纳米微粒复合电镀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丽 于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1,46,共4页
以镀层中SiC复合量为参考标准,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SiC纳米微粒、电流密度、pH和空气流量四个因素对SiC复合量的影响,发现镀液中的SiC纳米微粒质量浓度对复合量影响最大。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得出镍基SiC纳米微粒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条件。... 以镀层中SiC复合量为参考标准,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SiC纳米微粒、电流密度、pH和空气流量四个因素对SiC复合量的影响,发现镀液中的SiC纳米微粒质量浓度对复合量影响最大。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得出镍基SiC纳米微粒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Ni-SiC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能谱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复合电镀 ni-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Ni-SiC复合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建新 李琴 +3 位作者 钟思云 钟林峰 曾得锦 但晴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复合电镀工艺制备了Ni-SiC复合镀层,研究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pH、镀液中SiC、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硫酸钴质量浓度对镀层中SiC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Jκ为1.2A/dm2,θ为40℃,pH为4.2,20g/L SiC,0.1g/L十二烷基硫酸钠,采用该工... 采用复合电镀工艺制备了Ni-SiC复合镀层,研究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pH、镀液中SiC、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硫酸钴质量浓度对镀层中SiC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Jκ为1.2A/dm2,θ为40℃,pH为4.2,20g/L SiC,0.1g/L十二烷基硫酸钠,采用该工艺可以获得复合镀层中SiC质量分数较高且镀层结合力较好的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镀 ni-sic复合镀层 SiC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铜基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伟华 赵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4,共4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铜基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研究溶液搅拌方式或溶液中引入添加剂,对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搅拌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平整而且致密,与磁力搅拌所得镀层相比显微硬...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铜基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研究溶液搅拌方式或溶液中引入添加剂,对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搅拌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平整而且致密,与磁力搅拌所得镀层相比显微硬度提高约32%,接近143 HV,磨损质量损失降低约33%,每平方毫米为0.056 mg。溶液中引入添加剂,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无明显改观,但采用超声波搅拌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改观较为明显。添加剂发挥的作用与超声搅拌引发的综合作用叠加,促使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Cu-SiC复合镀层 纳米SiC微粒 形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O_2复合电镀层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谭澄宇 梁英 +1 位作者 夏长清 郑子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试验在普通镀镍液中添加了 10~ 4 0 g/L的二氧化硅微粒 ,成功地制备了 Ni/Si O2 复合镀层 ,随后在 80 0℃下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微粒均可复合进入镀层 ,微粒的进入对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 ;初始氧... 本试验在普通镀镍液中添加了 10~ 4 0 g/L的二氧化硅微粒 ,成功地制备了 Ni/Si O2 复合镀层 ,随后在 80 0℃下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微粒均可复合进入镀层 ,微粒的进入对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 ;初始氧化阶段 ,微粒的存在有利于提高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高温氧化过程中 ,还明显存在基底铜向镍镀层的扩散 ,这可能有利于增强镀层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高温氧化后在镀层表面主要生成 Ni O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2复合镀层 高温氧化 纳米微粒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