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基高温合金磨削两侧毛刺预测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黄文科 曾鑫 +2 位作者 周胜 陈宏轩 陈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研究磨削工艺参数和磨粒几何参数对两侧毛刺的影响规律,基于磨削两侧毛刺的预测模型建立了单颗PCBN磨粒高速磨削Inconel 718合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与预测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磨削两侧... 为研究磨削工艺参数和磨粒几何参数对两侧毛刺的影响规律,基于磨削两侧毛刺的预测模型建立了单颗PCBN磨粒高速磨削Inconel 718合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与预测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磨削两侧毛刺的形态主要体现在高度方向,磨削速度对两侧毛刺的高度和宽度均影响不大,毛刺高度和宽度均对磨削深度比较敏感,磨削深度越大,两侧毛刺的高度和宽度也越大。另外,磨粒顶锥角和磨粒刃口半径对两侧毛刺高度影响较小,但两侧毛刺宽度对这两个参数比较敏感,磨粒顶锥角和磨粒刃口半径增大,毛刺宽度也随之增加,其中磨粒刃口半径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磨粒磨削 有限元分析 两侧毛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及本构模型
2
作者 雷经发 赵晨霞 +2 位作者 刘涛 沈朝阳 李思悦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为研究激光熔覆Inconel 625(IN625)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制备激光熔覆IN625合金试样,获取了试样在四种温度(25℃,600℃,800℃,1 000℃)和三种应变率(1 000 s^(-1),2 000 s^(-1),3 000 s^(-1))下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并构建... 为研究激光熔覆Inconel 625(IN625)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制备激光熔覆IN625合金试样,获取了试样在四种温度(25℃,600℃,800℃,1 000℃)和三种应变率(1 000 s^(-1),2 000 s^(-1),3 000 s^(-1))下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并构建了适用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激光熔覆IN625合金在四种温度和三种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存在弹性和塑性阶段。在各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在各加载应变率下,材料的流动应力和屈服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显著的温度软化效应。基于应力-应变数据,以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为基础,通过温度软化指数和应变率敏感系数拟合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准确地描述材料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IN625合金 高温高应变率 力学行为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高温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宁远 陈秋明 +1 位作者 陈世豪 左寿彬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050℃、应变速率为0.1~10 s^(-1)的条件下,对TC11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组织观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TC11钛合金存在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变形温度分别为900℃和...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050℃、应变速率为0.1~10 s^(-1)的条件下,对TC11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组织观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TC11钛合金存在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变形温度分别为900℃和950℃时,再结晶晶粒尺寸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变形温度分别达1000℃和1050℃时,α相含量大量减少,组织演变中动态再结晶机制占主导,晶粒细化明显。为研究此现象对流变行为的影响,结合K-M位错密度模型与动态再结晶分数模型,建立了基于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现象的流动应力高温本构模型。将此本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相关性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89和6.53%,表明所构建的考虑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的流动应力模型能够准确预测TC11钛合金热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高温本构模型 K-M位错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Cr镍基模型高温合金中热暴露条件对TCP相析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蒙蒙 张晓娜 +4 位作者 董鹏 裴雪松 张海武 李晖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经过不同条件热暴露实验后的Ni-20Mo-10Cr(at.%)模型合金进行研究,分析析出TCP相的物相类型及元素分布,从而找到TCP相的析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过900℃/3 h热暴露实验后析出μ相,EDS结果表明合金...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经过不同条件热暴露实验后的Ni-20Mo-10Cr(at.%)模型合金进行研究,分析析出TCP相的物相类型及元素分布,从而找到TCP相的析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经过900℃/3 h热暴露实验后析出μ相,EDS结果表明合金中产生Mo元素的富集,Cr元素并不富集。样品经过800℃/20 h+900℃/3 h热暴露实验后析出δ相,EDS结果表明合金中产生Mo元素和Cr元素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cr模型高温合金 热暴露 TCP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3230高温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5
作者 何绍祥 薛松 +5 位作者 邓瑞 许明龙 李泽农 李荣超 张颍 李钱坤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198,共8页
通过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GH3230高温合金在温度800~950℃、拉伸速率6~120 mm·min^(-1)条件下的高温热变形行为。构建了高温变形本构模型,计算出平均变形激活能,并分析了微观组织和断口附近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GH3230高温合金... 通过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GH3230高温合金在温度800~950℃、拉伸速率6~120 mm·min^(-1)条件下的高温热变形行为。构建了高温变形本构模型,计算出平均变形激活能,并分析了微观组织和断口附近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GH3230高温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和变形速率的降低而减小,且温度越高,变形达到稳定阶段的时间越短。GH3230高温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来描述,热变形材料常数为:A=1.734×10^(21),α=0.00203,n=6.73486,平均变形激活能Q=521.40751 kJ.mol^(-1)。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变形速率的减小,GH3230高温合金的断后伸长率显著提升,塑性变好,但抗拉强度和硬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230高温合金 热变形 本构模型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应变速率下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6
作者 雷经发 沈朝阳 +2 位作者 刘涛 王璐 孙虹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199,共12页
为揭示Inconel 625(IN625)合金材料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机理,制备激光熔覆IN625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开展动态压缩实验,获取试样在25~1000℃和1000~3000 s^(-1)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冲击加载前后试样的微观... 为揭示Inconel 625(IN625)合金材料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机理,制备激光熔覆IN625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开展动态压缩实验,获取试样在25~1000℃和1000~3000 s^(-1)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冲击加载前后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晶粒取向、晶界演化以及位错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激光熔覆IN625合金具有明显的应变速率强化和温度软化效应。室温动态压缩后,晶粒取向改变明显,与未加载试样相比,其平均晶粒尺寸显著减小,同时位错密度和小角度晶界的数量显著增加,晶体取向择优性降低。高温动态压缩后,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相较于常温动态压缩,位错密度与小角度晶界数量均有所降低并且晶体取向择优性进一步减弱。考虑应变速率-温度耦合作用和绝热温升影响的Power-Law(P-L)本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激光熔覆IN625合金在25~1000℃和1000~3000 s^(-1)条件下的塑性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IN625合金 高温高应变速率 动态力学行为 微观组织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与本构模型
7
作者 苏鹏程 赵长安 +2 位作者 王佩艳 袁康博 连晨晨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开展了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在7种温度下的拉伸试验,通过断口分析、数据处理等手段研究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破坏机制及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高于673 K时,塑性段出现锯齿... 开展了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在7种温度下的拉伸试验,通过断口分析、数据处理等手段研究了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破坏机制及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高于673 K时,塑性段出现锯齿流变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锯齿的密度减小;试件断口表面存在大量韧窝和撕裂棱,具有显著的韧性断裂特征;通过考虑应变和温度对材料塑性行为的耦合影响,建立了以J-C和Z-A模型为基础来拟合合金流动应力的改进本构模型,拟合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4%;将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所建立本构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本构模型 流变行为 激光增材制造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742高温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文 冯阳 +3 位作者 李虎成 田强 秦鹤勇 刘鑫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为研究GH4742高温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GH4742高温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050~1140℃、应变速率为0.01~1 s^(-1)、应变为0.18~1.20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定量分析了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显微组织,确定... 为研究GH4742高温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GH4742高温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050~1140℃、应变速率为0.01~1 s^(-1)、应变为0.18~1.20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定量分析了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显微组织,确定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分数。利用经典的动力学和晶粒尺寸模型,建立了GH4742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变形条件下拟合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曲线均呈“S”型,在较低和较高应变时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长率都很低,而在中等应变时,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长率明显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温度和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依据所建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不仅可以为高温合金热加工过程显微组织演化模拟提供参数输入,还可以为优化工艺,进而获得组织均匀的显微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42高温合金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晶粒尺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其流动应力模型 被引量:64
9
作者 罗皎 李淼泉 +1 位作者 李宏 于卫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5-1401,共7页
研究变形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热模拟压缩实验时选取的变形温度为1093~1303K:应变速率为0.001~10.0/s;变形程度为60%。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变形开始阶段,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迅速增加,当应变超过一定... 研究变形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热模拟压缩实验时选取的变形温度为1093~1303K:应变速率为0.001~10.0/s;变形程度为60%。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变形开始阶段,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迅速增加,当应变超过一定值后,流动应力开始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出现稳态流动特征;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减小使TC4钛合金高温变形时的稳态应力和峰值应力显著降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会影响TC4钛合金进入稳态变形时变形程度的大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TC4钛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流动应力模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25%,该模型较好地描述TC4钛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高温变形行为 流动应力模型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高温变形行为及其本构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刚 徐磊 +1 位作者 崔玉友 杨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269-273,共5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粉末冶金Ti-47Al-2Cr-2Nb-0.2W-0.15B(摩尔分数,%)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100~1250℃、应变速率为10^(-3)~10~0s^(-1)和变形率为50%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Ti-47Al-2Cr-2Nb-0.2W-0.15B合金在高温...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粉末冶金Ti-47Al-2Cr-2Nb-0.2W-0.15B(摩尔分数,%)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100~1250℃、应变速率为10^(-3)~10~0s^(-1)和变形率为50%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Ti-47Al-2Cr-2Nb-0.2W-0.15B合金在高温变形初始阶段,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迅速增加;当应变超过一定值后,流变应力开始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出现稳态流动特征;随着形变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合金高温变形时的峰值应力和稳态应力显著降低。利用热模拟压缩实验数据,基于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Ti-47Al-2Cr-2Nb-0.2W-0.15B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应用DEFORM^(TM)3D软件验证该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得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Ti-47Al-2Cr-2Nb-0.2W-0.15B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高温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合金高温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新云 石婵 +2 位作者 邓磊 金俊松 石晓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127,共8页
针对2024铝合金在其高温拉伸过程中颈缩现象显著,实验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不能准确反映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温拉伸曲线中的流变软化现象及微观组织演化规律,认为动态回复和损伤是导致材料软化的主要机制,提出了... 针对2024铝合金在其高温拉伸过程中颈缩现象显著,实验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不能准确反映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温拉伸曲线中的流变软化现象及微观组织演化规律,认为动态回复和损伤是导致材料软化的主要机制,提出了一种“去耦合”方法求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采用由Avrami方程求解所得的动态回复曲线作为高温下“无损伤”2024铝合金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引入Johnson-Cook损伤模型描述2024铝合金高温损伤演化过程。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集成上述应力应变关系和损伤模型,预测了2024铝合金拉伸断裂和方盒件热拉深成形破裂过程。其预测结果和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高温变形 Johnson-Cook损伤模型 动态回复 拉深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电子束焊缝形貌预测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海泉 张彦华 +1 位作者 赵海燕 张行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1-25,共5页
针对深熔电子束焊特有的钉形焊缝形貌特征,在综合考虑了熔池和匙孔中能量吸收与再分布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斯面热源和圆柱体热源组合的移动热输入数值模型。进而利用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33电子束焊的完全穿透和部... 针对深熔电子束焊特有的钉形焊缝形貌特征,在综合考虑了熔池和匙孔中能量吸收与再分布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斯面热源和圆柱体热源组合的移动热输入数值模型。进而利用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33电子束焊的完全穿透和部分穿透焊接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中考虑了辐射换热和温度相关材料性能的影响。两种情况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接头的焊缝金相轮廓吻合良好,证明了组合热源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热-力-组织多场耦合的准确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电子束焊 焊缝 焊接温度场 热输入 热源模型 熔池 多场耦合 辐射换热 圆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真空电磁铸造补缩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文中 李廷举 殷国茂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为了提高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内在质量,本文提出了高温合金的真空电磁铸造技术,并建立了表示高温合金真空电磁铸造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补缩能力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比较了K417高温合金真空电磁铸造和真空熔铸两种铸造方法凝固过程中液... 为了提高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内在质量,本文提出了高温合金的真空电磁铸造技术,并建立了表示高温合金真空电磁铸造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补缩能力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比较了K417高温合金真空电磁铸造和真空熔铸两种铸造方法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补缩能力的强弱,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60 A5、0 Hz的电磁搅拌,可以大幅提高液态金属的补缩能力,使高温合金母合金锭中心缩松和缩孔的比率从54%降低到33%,因而大幅提高了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高温合金 真空电磁铸造 电磁搅拌补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77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加工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切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明海 于超 单宝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制造对新型镍基高温合金K477切削加工工艺的需求,结合K477的性能特点,设计了均匀试验规划方案,通过试验和切削模型分析研究了K477的铣削及钻削可加工性。首先建立了切削力、刀具磨损和切削温度等预测模型,给出了切削参数... 针对航空发动机制造对新型镍基高温合金K477切削加工工艺的需求,结合K477的性能特点,设计了均匀试验规划方案,通过试验和切削模型分析研究了K477的铣削及钻削可加工性。首先建立了切削力、刀具磨损和切削温度等预测模型,给出了切削参数与切削力、刀具磨损量以及切削温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并研究了刀具磨损机理,最后采用遗传算法以切削效率为目标,以刀具磨损量为约束对切削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论对于解决航空发动机零件所需新材料的工程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77 高温合金 预测模型 磨损机理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Ni-22Cr-14W-2Mo高温合金的高温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演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志钟 崔树刚 +6 位作者 罗锐 程晓农 陈乐利 曹赟 高佩 韩敏 裴昌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158,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向散射衍射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57Ni-22Cr-14W-2Mo高温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5 s^-1条件下的塑性变形行为。考虑应变量对57Ni-22Cr-14W-2Mo合金流动应力的...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向散射衍射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57Ni-22Cr-14W-2Mo高温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5 s^-1条件下的塑性变形行为。考虑应变量对57Ni-22Cr-14W-2Mo合金流动应力的影响,构建出耦合应变量的改进型本构模型,预测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其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为6.9976%。基于动态材料模型推导出57Ni-22Cr-14W-2Mo合金的热加工图,并确定功率耗散峰值区域为:变形温度为1050~1100℃、应变速率为0.05~0.3 s^-1。结合该变形参数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可知等轴状的再结晶晶粒和极细的新生再结晶晶粒完全吞噬了原始晶粒,晶粒呈现随机取向。建议将功率耗散峰值区域作为57Ni-22Cr-14W-2Mo合金的最佳热加工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7Ni-22Cr-14W-2Mo高温合金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Ti-1300合金管材高温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红苗 黄朝文 +1 位作者 赵恒章 张永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0-103,107,共5页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挤压态Ti-1300合金管材的高温变形行为,试验温度750~950℃、应变速率0.001~1 s^(-1)、最大变形量70%。结果表明:Ti-1300合金管材高温变形应力先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加,到达峰值应力后逐渐降低,最后趋于...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挤压态Ti-1300合金管材的高温变形行为,试验温度750~950℃、应变速率0.001~1 s^(-1)、最大变形量70%。结果表明:Ti-1300合金管材高温变形应力先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加,到达峰值应力后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升高。根据Arrhenius公式,建立了该合金管材的本构模型:ε觶=2.8437×10~8×[sinh(9.40×10^(-3)σ)]^(2.90958)×exp(-218.586/RT)。计算的流变应力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300合金管材 高温变形 流变应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GH4169的失效特性及失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学明 王瑞丰 +2 位作者 郭小军 孟卫华 郭伟国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03-812,共10页
对GH4169高温合金开展了不同应力三轴度(-0.33~0.33)、不同应变率(0.001~5000 s^(-1))、不同温度(293~1073 K)条件下的材料性能试验.基于Johnson⁃Cook失效模型的框架,研究了Johnson⁃Cook(JC)失效模型及已有文献提出的修改形式中应力三... 对GH4169高温合金开展了不同应力三轴度(-0.33~0.33)、不同应变率(0.001~5000 s^(-1))、不同温度(293~1073 K)条件下的材料性能试验.基于Johnson⁃Cook失效模型的框架,研究了Johnson⁃Cook(JC)失效模型及已有文献提出的修改形式中应力三轴度项拟合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应变率对失效应变的线性关系描述局限性问题,通过提出的特定参数确定方法与耦合应力三轴度的应变率效应指数函数,建立了一种唯象修正的失效模型.基于GH4169高温合金的试验结果,标定了修正的失效模型与JC模型中各个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三轴度下,GH4169的失效应变表现出不同的应变率效应;与传统的JC模型相比,修正的失效模型更能够较好地描述GH4169的失效行为;同时能够保证失效应变的非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型 应力三轴度 高应变率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i55-7-4-2合金高温本构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斌 李平 梁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113,共6页
HNi55-7-4-2合金是一种新型复杂耐磨黄铜合金,为建立该材料基于有限元FORGE平台的本构模型,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在变形温度为600~8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范围内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基于Hansel-Spittel模型建立该... HNi55-7-4-2合金是一种新型复杂耐磨黄铜合金,为建立该材料基于有限元FORGE平台的本构模型,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在变形温度为600~8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范围内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基于Hansel-Spittel模型建立该合金的本构模型,引入统计学方法及数值模拟对模型精度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6791%和2.6456 MPa,相关系数为0.9912,数值模拟得到的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齿环热精锻成形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i55-7-4-2合金 应力-应变曲线 高温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热精锻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晶面弹性常数的两相模型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娄瑾 陈康华 +1 位作者 刘力 叶升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1,共4页
利用现有的Kroner模型,将WAspaloy高温合金视为基体相为Ni相,第二相为Ni_3Al相的两相复合材料。采用自洽理论对WAspaloy合金的晶面弹性常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两相弹性模型的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Kroner模型 晶面弹性常数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冷却方式对FGH96高温合金切削温度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张慧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3,共7页
利用有限元模型确定FGH96高温合金的模型参数和力学性能,引入金属切削传热学理论,建立刀具表面温度解析模型,利用切削热来源计算出刀具接触区的切削温度,并提出汽雾冷却的FGH96高温合金冷却方式。以干式冷却、环形浇注和汽雾冷却为实验... 利用有限元模型确定FGH96高温合金的模型参数和力学性能,引入金属切削传热学理论,建立刀具表面温度解析模型,利用切削热来源计算出刀具接触区的切削温度,并提出汽雾冷却的FGH96高温合金冷却方式。以干式冷却、环形浇注和汽雾冷却为实验研究对象,分析各切削参数对高温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包括温度场的径向分布、残余应力、切削力以及切削温度。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环形浇注、汽雾冷却的孔壁温度对比干式冷却方法分别下降48.8%和109.3%;汽雾冷却残余应力与切削力均最小;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加会使切削温度增加,汽雾冷却的最优切削温度为678.59℃,影响切削温度因素依次为进给量>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冷却方式对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为优化切削工艺和提高加工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材料 刀具冷却方式 汽雾冷却 有限元模型 冷却换热 切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