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稳定Y型沸石为载体的新型Ni-Mo环境催化剂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迪恩 彭明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The effects of boron on sulfided Ni Mo/γ Al 2O 3 catalysts have been studied. The addition of boron modifies the acidity of the acid sites and the active metal dispersion of the catalysts. USY(ultrastable Y type) zeo... The effects of boron on sulfided Ni Mo/γ Al 2O 3 catalysts have been studied. The addition of boron modifies the acidity of the acid sites and the active metal dispersion of the catalysts. USY(ultrastable Y type) zeolite supported Ni Mo enviromental catalyst has significantly high hydrocracking (HC) and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沸石 ni-mo环境催化剂 加氢脱硫和加氢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为载体的新型Ni-Mo环境催化剂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明生 李迪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研究了硼的加入对 Ni- Mo/ γ- Al2 O3 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及超稳定 Y型沸石 USY(ultra-stable Y- type zeolite)为载体的新型 Ni- Mo环境催化剂。硼的加入改变了酸点的酸度和催化剂活动金属的分散性 ,因而提高了这些模... 本文研究了硼的加入对 Ni- Mo/ γ- Al2 O3 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及超稳定 Y型沸石 USY(ultra-stable Y- type zeolite)为载体的新型 Ni- Mo环境催化剂。硼的加入改变了酸点的酸度和催化剂活动金属的分散性 ,因而提高了这些模型化合物在 Ni- Mo/γ- Al2 O3 催化剂作用下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γ-Al2O3环境催化剂 加氢脱硫 加氢裂解 Y型沸石US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结构光催化剂
3
作者 刘方璇 刘子妍 +3 位作者 周国伟 高婷婷 刘文宇 孙彬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3,共26页
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有望成为缓解环境和能源压力的可行策略。因此,光催化性能的优异与否取决于光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通过考虑形貌调控、带隙工程、助催化剂修饰以及异质结构建等因素,可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基于中空... 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有望成为缓解环境和能源压力的可行策略。因此,光催化性能的优异与否取决于光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通过考虑形貌调控、带隙工程、助催化剂修饰以及异质结构建等因素,可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基于中空结构光催化剂独特特性的启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剂设计中赋予了诸多优势,包括增强光的多重折射和反射、缩短光生载流子的传输距离以及提供丰富的表面反应位点。在此,我们系统地回顾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其几何形貌、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具体而言,我们重点介绍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包括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此外,还详细总结了一系列中空结构光催化剂,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和共价有机框架等。随后,我们概述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污染物降解、H2生成、H_(2)O_(2)生成、CO_(2)还原和N_(2)固定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同时,深入探讨了中空结构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我们分析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未来发展方向中的挑战和前景。该综述为更好地设计中空结构光催化剂以满足环境修复和能源转换需求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催化剂 异质结 合成策略 环境修复 能源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Cu催化剂中限域环境调控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反应性能
4
作者 李娜 赵婉彤 +2 位作者 凌丽霞 王宝俊 章日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84-2695,共12页
合成气制C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了4种RhCu限域催化剂中Rh活性位限域环境对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RhCu限域催化剂中限域效应调控催化性能的本质。结果表明,R... 合成气制C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了4种RhCu限域催化剂中Rh活性位限域环境对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RhCu限域催化剂中限域效应调控催化性能的本质。结果表明,RhCu限域催化剂中Rh活性位限域环境能够调控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的活性和选择性。筛选获得RhGCN5.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生成CH_(x)(x=1~3)单体活性,归因于适中的限域效应使得表层原子d带中心远离费米能级,导致CH2OH解离过渡态与RhCu表面之间呈现适当的电子转移,利于CH2OH解离,从而呈现良好的CH_(x)生成活性。本研究为通过调变单原子限域环境实现调控合成气转化生成C2含氧化合物反应的催化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单原子限域金属催化剂设计提供了结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域催化剂 限域环境 合成气 碳氢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法处理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席丹珠 李茹 +1 位作者 汤艺 崔光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8-4086,共9页
光催化剂因优异的太阳能转化性能,在环境、能源及生物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国内外各学者已探究出各种方法以提高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利用效率,其中等离子体法因操作简单、成本低、改性过程绿色环保而... 光催化剂因优异的太阳能转化性能,在环境、能源及生物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国内外各学者已探究出各种方法以提高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利用效率,其中等离子体法因操作简单、成本低、改性过程绿色环保而被应用于材料表面改性。以等离子体的放电环境为切入点,分别总结了在气相及液相介质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对光催化材料改性的特点及应用,综述了等离子体法在光催化材料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可见光利用效率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放电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氨气选择性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坤莉 肖雷 +3 位作者 马丹丹 肖朋 杨莎莎 石建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2035,共8页
综述了选择性催化脱硝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超低温选择性催化脱硝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削弱烟尘和二氧化硫毒害方面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总结了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结构特点及其在超低温脱硝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超... 综述了选择性催化脱硝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超低温选择性催化脱硝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削弱烟尘和二氧化硫毒害方面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总结了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结构特点及其在超低温脱硝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超低温脱硝活性低、抗水性差和稳定性不足等。此外,还概述了超低温脱硝催化剂在抗水中毒和抗硫中毒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需要在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抗水性和抗硫性、增加催化剂产量以及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之,超低温氨气选择性脱硝催化剂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环境 催化剂 脱硝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公司提升了FCC催化剂的铁耐受性并开发了创新的铁钝化方案
7
作者 程钰丹(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2,共1页
特种化学品公司W.R.Grace&Co.(Grace)宣布了一项新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燃料炼制过程中的铁污染问题,该解决方案基于一系列研究突破。新方法有助于减轻因加工更便宜但更重的原油而导致的铁中毒,为炼油厂优化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U)... 特种化学品公司W.R.Grace&Co.(Grace)宣布了一项新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燃料炼制过程中的铁污染问题,该解决方案基于一系列研究突破。新方法有助于减轻因加工更便宜但更重的原油而导致的铁中毒,为炼油厂优化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U)操作创造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机会。为解决铁耐受性问题,Grace公司研究小组采用了三管齐下的方法,包括:①基质表面区域(Matrix Surface Area)优化——通过基础催化剂实现,使用MIDAS Pro催化剂(可利用其高基质表面积(MSA))和FUSION催化剂(可提供平衡的焦炭-油浆选择性);②增强的大孔和孔径分布——通过采用创新的MILLE T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微调以优化孔结构;③新型的催化剂处理工具——利用Grace的新型铁钝化方案Grace-IDP TM,Grace公司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铁的钝化,这就提供了显著的提高FCC催化剂耐铁性的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FCC催化剂 油浆 特种化学品 GRACE 铁中毒 铁污染 实验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CM-14为载体担载Ni-Mo硫化物制备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瑶 王安杰 +2 位作者 陈永英 李翔 姚平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1,共6页
用全硅MCM-41担载Ni-Mo双金属活性组分制备了高活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DBT、4-MDB... 用全硅MCM-41担载Ni-Mo双金属活性组分制备了高活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DBT、4-MDBT、4,6-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w_S=2.83%)均具有很高的加氢脱硫活性。该系列催化剂的最佳Ni/Mo原子比为0.75,高于以γ-Al_2O_3作载体的传统Ni-Mo催化剂的最佳原子比。在DBT的加氢脱硫反应中,双组分催化剂低温下(<300℃)生成环己烷基苯(CHB)的选择性高于联苯(BP),与MoO_3/MCM-41的产物分布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CHB的选择性显著下降,而生成苯和环己烷的选择性显著提高,说明裂解产物主要由CHB分解而得。由TPR谱图可知,Mo和Ni活性组分在表面存在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氢耗特征温度发生变化。在Ni/Mo原子比为0.75时,TPR谱上出现4个特征峰,说明Mo和Ni的配伍性和协同作用对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ni-mo 制备 柴油 加氢脱硫催化剂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Al_(2)O_(3)载体的高孔隙率Ni-Mo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特超稠油降黏效果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成东 刘磊 +4 位作者 IL’YASOV Il’dar R 丁保东 曹畅 周晓冬 VARFOLOMEEV Mikhail A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3-508,共6页
塔河油田特超稠油在井筒掺稀降黏开采过程中掺稀比高、频繁上返异常,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采。针对塔河特超稠油高沥青质含量的特点,以1,3-丙二醇、仲钼酸铵和硝酸镍为原料,研发了一种基于γ-Al_(2)O_(3)载体的高孔隙度Ni-Mo催化剂,评价... 塔河油田特超稠油在井筒掺稀降黏开采过程中掺稀比高、频繁上返异常,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采。针对塔河特超稠油高沥青质含量的特点,以1,3-丙二醇、仲钼酸铵和硝酸镍为原料,研发了一种基于γ-Al_(2)O_(3)载体的高孔隙度Ni-Mo催化剂,评价了其地面改质降黏效果。结果表明,三叶形γ-Al_(2)O_(3)催化剂载体具有圆柱形孔隙结构,孔隙直径以5~11 nm为主。Ni-Mo催化剂可以将特超稠油的黏度(50℃)从28 200 mPa·s降至298 mPa·s,降黏率为98.94%,密度从1.0070 g/mL降至0.8724 g/mL;同时,饱和烃的含量显著增加,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大幅降低。地面催化改质降黏与改质稀油回掺相结合的开采技术能有效降低特超稠油黏度,地面催化改质效果良好,可有效节约掺稀油用量,提升开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稠油 氧化铝 ni-mo催化剂 催化改质 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4,6-DMDBT时喹啉、吲哚和咔唑在Ni-Mo加氢催化剂上加氢脱氮自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姝娜 周同娜 +2 位作者 柴永明 刘晨光 单永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在S质量分数(w(S))为849μg/g的4,6-DMDBT甲苯溶液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喹啉、吲哚和咔唑,采用Ni-Mo加氢催化剂,在温度280℃、总压力2MPa、V(H2)/V(Oil)为300、液时空速5h-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实验,考察4,6-DMDBT存在时喹啉、吲哚和咔唑在N... 在S质量分数(w(S))为849μg/g的4,6-DMDBT甲苯溶液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喹啉、吲哚和咔唑,采用Ni-Mo加氢催化剂,在温度280℃、总压力2MPa、V(H2)/V(Oil)为300、液时空速5h-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实验,考察4,6-DMDBT存在时喹啉、吲哚和咔唑在Ni-Mo加氢催化剂上加氢脱氮自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喹啉当N质量分数达到455μg/g时没有出现加氢脱氮自抑制现象,脱氮率在3种氮化物中最低。喹啉的部分加氢产物四氢喹啉是产生自抑制的主要物质。添加吲哚和咔唑在实验的N质量分数范围内均出现加氢脱氮自抑制现象,其部分加氢产物二氢吲哚、吲哚氮烷基取代产物N-乙基-吲哚、四氢咔唑是产生自抑制的主要物质。咔唑的加氢脱氮自抑制作用比吲哚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催化剂 4 6-DMDBT 喹啉 吲哚 咔唑 加氢脱氮(HDN) 自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代替液体酸催化剂的环境友好新工艺 被引量:70
11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1 位作者 陈庆龄 卢文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关键词 固体酸 液体酸 催化剂 环境友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AC双金属催化剂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志军 刘金红 +1 位作者 黄艳芳 姚虎卿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用于甲醇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酸的Ni-Mo/AC双组分催化剂,通过对Mo/Ni比、浸渍与干燥方法、焙烧温度、还原温度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浸渍和干燥过程。结果表明:最佳的Mo/Ni量比为0.3;甲醇溶剂不利于Mo的负载,宜采用甲醇溶剂... 用浸渍法制备用于甲醇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酸的Ni-Mo/AC双组分催化剂,通过对Mo/Ni比、浸渍与干燥方法、焙烧温度、还原温度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浸渍和干燥过程。结果表明:最佳的Mo/Ni量比为0.3;甲醇溶剂不利于Mo的负载,宜采用甲醇溶剂和水溶剂分步浸渍Ni、Mo;微波可以使催化剂快速干燥,提高负载效果和醋酸的选择性;最佳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分别为450℃和550℃。使用优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甲醇转化率达93.84%,羰化产物收率达6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羰基化 醋酸 ni-mo/AC催化剂 催化剂制备 微波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早寒武世Ni-Mo多金属层的岩相学和S同位素组成:对沉积环境与成矿作用的启示
13
作者 王天顺 付勇 +3 位作者 杨镇 魏帅超 袁顺达 罗淦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3-2095,共13页
在扬子地块东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发育一套Ni-Mo多金属层,其成矿过程和元素富集机制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牛蹄塘组Ni-Mo多金属层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原位S同位素分析。Ni-Mo多金属层中黄铁矿的形成经历了3... 在扬子地块东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发育一套Ni-Mo多金属层,其成矿过程和元素富集机制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牛蹄塘组Ni-Mo多金属层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原位S同位素分析。Ni-Mo多金属层中黄铁矿的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草莓状黄铁矿(Py-1)于同生阶段在硫化水体中形成;块状黄铁矿(Py-2)由草莓状黄铁矿过度生长形成,形成后经历了成岩作用的机械压实改造;他形黄铁矿(Py-3)最晚形成,充填早期黄铁矿孔隙。Mo、Ni元素的矿化存在分期,与黄铁矿的不同生长阶段存在对应关系:Mo矿化主要发生在成岩阶段,在机械压实作用下,胶磷矿结核形成裂隙,含Mo流体沿结核边缘或裂隙进入结核,与有机质结合形成MoSC,并交代块状黄铁矿;Ni矿化与他形黄铁矿同期,晚于Mo矿化发生,主要分布在结核边缘,或呈脉状充填结核裂隙。在Mo、Ni矿化期间,沉积环境由硫化向氧化转变。早寒武世海侵初期,大陆风化作用较强,显著提升陆源硫酸盐及营养物质的输入,有助于海水中硫酸盐浓度的提高和有机质的积累,促进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MSR)的发生和水体硫化环境的形成,因此Mo矿化同期形成的黄铁矿具有较轻的δ^(34)S值(16.52‰~10.31‰),期间来自地表的氧化性水体促进了部分早期草莓状黄铁矿向石膏的转变。Ni矿化期间,海水趋向于稳定的氧化环境,表现为沉积物中重晶石矿物的形成,此时氧化还原界面位于沉积物-水界面之下,后期形成的黄铁矿在早期矿物的孔隙内形成,在孔隙水内有限的硫酸盐供应下形成较高的δ^(34)S值(δ^(34)SPy:4.19‰~23.77‰;δ^(34)SMil:5.5‰~6.8‰)。本次研究揭示了陆源输入的有机质、硫酸盐是Ni-Mo多金属层形成的关键物质来源,而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控制了Mo与Ni的差异矿化时序,陆源物质输入与海洋环境变化在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ni-mo多金属层 S同位素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直链烷基苯环境友好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Ⅱ .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直链烷基苯工艺条件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金昌 李成岳 +2 位作者 朱佐刚 陈标华 李英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70-972,共3页
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生成单烷基苯和多烷基苯的热力学可能性都很大。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颗粒尺寸一定和外扩散影响较小的条件下,质量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小,2位-烷基苯的选择性... 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生成单烷基苯和多烷基苯的热力学可能性都很大。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颗粒尺寸一定和外扩散影响较小的条件下,质量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小,2位-烷基苯的选择性略有增加;随着苯烯比的增加,十二烯转化率和2位-十二烷基苯选择性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的反应温度、质量空速、苯烯比和液固反应条件下,经过500min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活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直链烷基苯 环境友好 固体酸催化剂 研究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FCC催化剂的形态、成分分析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腾 邱兆富 +3 位作者 杨骥 梅雪冰 曹礼梅 张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74,共4页
为了解中国废FCC催化剂的形态、成分以及其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以2个炼油厂的3种废FCC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态特征和元素组成,并对其做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较新鲜催化剂,废FCC催化剂形态特征以及元素组成均发生了变化,XRD... 为了解中国废FCC催化剂的形态、成分以及其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以2个炼油厂的3种废FCC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态特征和元素组成,并对其做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较新鲜催化剂,废FCC催化剂形态特征以及元素组成均发生了变化,XRD谱图呈无定型态,比表面积明显减小,组分中新增了Ni、Cu、Zn、Pb、V、Ba、As等重金属,其中Ni含量达到10^(-3)级。环境风险评价表明,废FCC催化剂试样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但是若对其进行直接填埋,其中的Ni、Zn、Ba、As等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FCC催化剂 重金属 固体废弃物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用碘化银催化剂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段婧 楼小凤 +2 位作者 汪会 郭学良 李集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中国自1958年以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碘化银作为主要的催化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备受关注。分析了国内外使用碘化银开展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外场试验作业后降水、土壤和湖泊等的Ag+含量,尽管催化后Ag+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中国自1958年以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碘化银作为主要的催化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备受关注。分析了国内外使用碘化银开展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外场试验作业后降水、土壤和湖泊等的Ag+含量,尽管催化后Ag+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地面燃烧炉催化和人工防雹作业,但降水和水库中的Ag+含量远低于饮用水标准。统计了我国外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碘化银用量,结合降水和水库中Ag+浓度观测,认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碘化银不会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碘化银催化剂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基光催化剂开发及在环境治理中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林 冯杨阳 +1 位作者 黄琼 陈英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234,共3页
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剂具有催化能力强、性质稳定、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点研究技术之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尤其就材料改性、负载方式进行了重点介绍。简要总结了TiO_2... 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剂具有催化能力强、性质稳定、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点研究技术之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尤其就材料改性、负载方式进行了重点介绍。简要总结了TiO_2光催化剂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并初步提出了大规模走向工业化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光催化剂 改性 负载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光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水辉 任艳群 彭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催化剂失活是影响光催化过程用于污染治理经济实用的关键因素。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环境污染控制中光催化剂的失活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液相和气相光催化反应体系中催化剂失活后再生的方法 ,特别是对气相光催化反应中水蒸汽的影... 催化剂失活是影响光催化过程用于污染治理经济实用的关键因素。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环境污染控制中光催化剂的失活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液相和气相光催化反应体系中催化剂失活后再生的方法 ,特别是对气相光催化反应中水蒸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半导体 水处理 污染物 水处理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环境净化技术开发动向 被引量:60
19
作者 黄汉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39-42,共4页
1日本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光净化革命”的背景[1-3]在本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东京大学本多健一教授和毕业生藤岛昭研究发现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可使水光催化分解成氢和氧。这一光催化反应被称为“本多-藤岛效应”。当初,... 1日本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光净化革命”的背景[1-3]在本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东京大学本多健一教授和毕业生藤岛昭研究发现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可使水光催化分解成氢和氧。这一光催化反应被称为“本多-藤岛效应”。当初,试图开发利用此反应将太阳能转变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催化剂 环境净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直链烷基苯环境友好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I.负载杂多酸固体酸催化剂的基本表征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金昌 李成岳 +2 位作者 李英霞 朱佐刚 陈标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7-719,共3页
利用XRD、SEM、TEM、FT-IR对已制备的苯和十二烯合成直链烷基苯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进行基本表征。XRD结果表明,当负载杂多酸低于一定量时,不出现杂多酸催化组分的特征峰;SEM和TEM分析表明,负载的杂多酸催化组分均匀分散在催化剂载体上;FT... 利用XRD、SEM、TEM、FT-IR对已制备的苯和十二烯合成直链烷基苯负载杂多酸催化剂进行基本表征。XRD结果表明,当负载杂多酸低于一定量时,不出现杂多酸催化组分的特征峰;SEM和TEM分析表明,负载的杂多酸催化组分均匀分散在催化剂载体上;FT-IR分析表明,负载杂多酸后制备的催化剂,存在载体的特征峰,表明负载杂多酸后对载体的结构影响不明显。固定床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直链烷基苯 环境友好 固体酸催化剂 研究 负载 杂多酸 表征 性能评价 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