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氧化石墨烯/Al-Ni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行为 被引量:6
1
作者 鲁爱莲 胡中爱 +4 位作者 胡英瑛 徐欢 李丽 杨玉英 张子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以硝酸镍和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作为还原剂和沉淀剂,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不同配比的还原氧化石墨烯/Al-Ni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物(rGO/LDH)。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 以硝酸镍和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作为还原剂和沉淀剂,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不同配比的还原氧化石墨烯/Al-Ni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物(rGO/LDH)。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物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Al-Ni层状双氢氧化物(LDH)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配比为96.2∶3.8时,复合物具有最佳的电容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1时,其比电容高达918.4F·g-1,远高于纯Al-Ni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的比电容(732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物 电化学电容 还原氧化石墨 Al-Ni层状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傅深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14,共5页
石墨烯/层状双氢氧化物(Gr/LDH)纳米复合材料多变的层状立体结构使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功率密度高、机械性能稳定、成分可调控等优良性能,成为储能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概述了Gr/LDH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制备方法,并对复合材料在超... 石墨烯/层状双氢氧化物(Gr/LDH)纳米复合材料多变的层状立体结构使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功率密度高、机械性能稳定、成分可调控等优良性能,成为储能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概述了Gr/LDH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制备方法,并对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Gr/LDH的制备方法有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剥离重堆积法、层层自组装法等。通过制备方法的改进,复合材料可得到更加合理的微观形貌特征,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亦表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层状氢氧化物 制备方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潇 王增玉 +4 位作者 李丽 周倩男 郭玉 邵佳慧 李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176,182,共6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一种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比容量高、电活性位点丰富等优点,在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是,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导电性较差,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较大,从而使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变差。...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一种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比容量高、电活性位点丰富等优点,在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是,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导电性较差,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较大,从而使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变差。以硝酸钴、硝酸铝等为起始原料,以磺化石墨烯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层状双氢氧化物二元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制备产物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LDH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在电流密度为2A/g时,石墨烯/LDHs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345.3F/g。在5000次循环后,没有明显的电容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层状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钴水滑石/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邢嘉钰 李丽 +1 位作者 张国权 杨凤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04-4812,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以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为载体的锰钴水滑石(LDH),即MnCo-LDH/r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氧还原性能.在Mn/Co物质的量比为1:3的条件下,MnCo-LDH和MnCo-LDH/rGO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最为突出.与MnCo-LDH相比,MnCo-LDH/rGO在Na2SO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以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为载体的锰钴水滑石(LDH),即MnCo-LDH/r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氧还原性能.在Mn/Co物质的量比为1:3的条件下,MnCo-LDH和MnCo-LDH/rGO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最为突出.与MnCo-LDH相比,MnCo-LDH/rGO在Na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更加明显(-0.425V),且峰电流更大,达到0.749mA/cm^2.将MnCo-LDH/rGO作为阴极,在120min内持续提供30mA/cm^2的电流可使浓度为20mg/L的罗丹明B染料(RhB)降解98.6%,具备良好的降解性能.旋转圆盘(RDE)及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显示,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且主要自由基为·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钴氢氧化物 氧化还原石墨 罗丹明B降解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Pr LDH/rGO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思静 郭为民 +4 位作者 尹俊 乐志文 黄荣洲 秦利平 刘新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151,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Pr掺杂NiAl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Pr LDH)和Ni-Al-Pr LDH/还原氧化石墨烯(Ni-Al-Pr LDH/rGO)电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添加rGO对Ni-Al-Pr LDH材...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Pr掺杂NiAl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Pr LDH)和Ni-Al-Pr LDH/还原氧化石墨烯(Ni-Al-Pr LDH/rGO)电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添加rGO对Ni-Al-Pr LDH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4%rGO所制复合材料Ni-Al-Pr LDH/rGO,在1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101F/g,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性能,而且其电化学性能远优异于Ni-Al-Pr LDH电极材料(比电容为439F/g),复合rGO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ni-al-pr层状双氢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基层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龚勇吉 张道海 +3 位作者 何敏 宋位华 李莉萍 于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聚乳酸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以及可加工性,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却面临脆性大、耐热温度低、阻燃性能差等缺点。而层状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层状纳米结构,颗粒尺度为纳米或亚微米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聚乳酸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以及可加工性,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却面临脆性大、耐热温度低、阻燃性能差等缺点。而层状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层状纳米结构,颗粒尺度为纳米或亚微米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电性能及化学性能。因此,使用层状纳米材料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聚乳酸基纳米复合材料。文中重点综述了聚乳酸基层状硅酸盐、聚乳酸基层状双氢氧化物、聚乳酸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3类纳米复合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层状硅酸盐 层状氢氧化物 石墨及其衍生物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层状纳米填料阻隔复合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毛超英 黄亚江 李光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3,共7页
综述了层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蒙脱土(MMT)、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和石墨烯(GNSs)为典型例子,系统阐述了层状纳米填料改善聚合物薄膜阻透性能的机理,最后讨论了高阻透、多功能化的纳米复合薄膜在制备及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聚合物 薄膜 纳米复合材料 阻透 蒙脱土 层状氢氧化物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抗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周璇 郑云飞 +1 位作者 贾绮林 张斐然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4,共10页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刻不容缓。随着生物纳米技术的发展,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有望成为处理耐药菌的替代选择。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GMs)、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层状双氢氧化...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刻不容缓。随着生物纳米技术的发展,二维层状纳米材料有望成为处理耐药菌的替代选择。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GMs)、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及MXenes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抗菌应用的最新报道,讨论了材料的抗菌机制,例如物理/机械损伤、脂质提取、氧化应激和光热/光动力效应等。最后,本文针对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抗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1)材料特有的空间结构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决定了其可以作为抗菌药物的理想载体;(2)优异的光动力和光热杀菌效应使它具有治疗局部皮肤感染的强大潜力;(3)拥有光催化抗菌特性的2D材料可制成抗菌涂层,实现简易的原位消毒,有望应用于无菌医疗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 抗菌 石墨 二硫化钼 层状氢氧化物 MXe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