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C含量对激光熔覆Fe基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雷声 张海浪 +3 位作者 李侠 胡珊珊 王厚民 胡正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3,共9页
为研究WC粉末的添加量对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WC+Fe基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在40Cr钢表面制备WC的质量分数为0、5%、10%、15%的Fe基复合合金熔覆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熔覆层的物相进行分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 为研究WC粉末的添加量对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WC+Fe基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在40Cr钢表面制备WC的质量分数为0、5%、10%、15%的Fe基复合合金熔覆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熔覆层的物相进行分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自带的能谱仪(EDS)观察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用维氏硬度计分析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熔覆层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WC粉末质量分数为0时,熔覆层的物相主要由α-Fe、Fe_(3)C组成;而添加WC粉末后,熔覆层中出现了Fe_(3)W_(3)C、Fe_(2)W_(2)C等新的硬质相,弥散分布在熔覆层中,可达到提高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损的目的。熔覆层显微组织无气孔、裂纹及其他较明显的组织缺陷。当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15%时,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为1 015.73HV_(0.2),约为基体硬度的3.7倍,此时熔覆层硬度为整组试样中最高。相较于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时的合金涂层,添加质量分数为5%、10%、15%WC颗粒的Fe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磨损失质量分别下降约33.3%、47.9%、60.4%,熔覆层的磨损失质量随着WC含量增加而减少,WC的质量分数为15%时磨损失质量最小,为0.19 mg。当WC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5%时平均摩擦因数最小,为0.405 7。此时熔覆层摩擦因数和磨损失质量均最小,熔覆层耐磨性能最好,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因此,添加适量WC粉末的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40Cr wc+Fe基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熔覆和表面热处理复合工艺制备的Ni-40WC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佰江 唐建敏 史丙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0-192,共3页
采用高频感应熔覆和表面热处理的复合工艺在40Cr钢基体上制备了具有40%WC增强的Ni基复合熔覆层。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该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熔覆层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熔覆层与基体之间形成... 采用高频感应熔覆和表面热处理的复合工艺在40Cr钢基体上制备了具有40%WC增强的Ni基复合熔覆层。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该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进行分析,并对熔覆层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熔覆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熔覆层晶粒分布均匀、尺寸更加细小,细化晶粒对硬度有很大影响,能更进一步提高熔覆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熔覆 表面热处理 ni-40wc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刀具表面激光熔覆WC/Co50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及其磨损性能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洪喜 冷凝 +1 位作者 张晓伟 蒋业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8-183,共6页
通过6 k W横流CO2激光器在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了不同成分配比的WC/Co50复合涂层。运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涂层结合区形貌、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测试了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 通过6 k W横流CO2激光器在40Cr钢表面激光熔覆了不同成分配比的WC/Co50复合涂层。运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涂层结合区形貌、显微组织和物相组成,测试了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外加的WC颗粒在高能激光束作用下大部分发生溶解,涂层主要由碳化物WC、W2C、(Cr,Fe)7C3和M6C及Fe-Cr固溶体等物相组成。涂层中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出现了树枝状初晶、包状过共晶,枝晶间共晶和硬质相颗粒。WC/Co50熔覆涂层的最大显微硬度位于涂层次表面,其最大平均显微硬度为基材的1.93倍,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相同磨损条件下,复合涂层的磨损失重仅为基材的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wc/Co50复合涂层 40CR钢 微观组织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