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芳香族多羧酸为配体的Ni(Ⅱ)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诱导下的表面电子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孙丽萍 史忠丰 李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2个均苯三甲酸根桥连的三核Ni(Ⅱ)离子的化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1个均苯四甲酸根桥连的双核化合物,分子中bipy分子作为端基配体.分子中大量的水分子和羧酸根的存在使2个化合物分别被连成具有三维(3D)和二维(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着重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并将其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SPS中表面光伏响应带与UV-Vis-NIR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数量和位置上都是一一对应的.此外,对比2个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可以看出,配合物的结构及中心金属的配位微环境对其表面光伏响应带的强度、位置和形状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配位超分子 晶体结构 氢键 表面光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星灿 边贺东 +4 位作者 涂楚桥 张宏志 梁宏 周永洽 申泮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8,共6页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生理pH(7.43)及pH(5.0)条件下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Scatchard图分析表明 ,生理pH条件下 ,Ni(Ⅱ)在HSA或BSA中均有2个强结合部位 ,而在pH(5.0)条件下 ,只有1个强结合部位。Hill图分析表明Ni(Ⅱ)与HSA或BSA的...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生理pH(7.43)及pH(5.0)条件下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平衡。Scatchard图分析表明 ,生理pH条件下 ,Ni(Ⅱ)在HSA或BSA中均有2个强结合部位 ,而在pH(5.0)条件下 ,只有1个强结合部位。Hill图分析表明Ni(Ⅱ)与HSA或BSA的结合均产生较强的正协同效应。通过不同pH对Ni(Ⅱ)与HSA或BSA结合的影响及Ni(Ⅱ)与Cu(Ⅱ)和Ca(Ⅱ)的竞争结合的结果 ,推测了两个强结合部位可能的结合位点和配位原子。竞争结果还表明Cu(Ⅱ)对Ni(Ⅱ)的结合有明显拮抗作用。Ca(Ⅱ)对Ni(Ⅱ)的结合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平衡透析 楞同效应 配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4,4′-联苯咪唑及间苯二甲酸根为配体构筑的Ni(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春丽 覃玲 +1 位作者 徐基贵 郑和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47-2350,共4页
以4,4′-联苯咪唑(4,4′-bibp)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二维镍(Ⅱ)配位聚合物[Ni(H2O)(MPA)(4,4′-bibp)]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TG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 以4,4′-联苯咪唑(4,4′-bibp)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二维镍(Ⅱ)配位聚合物[Ni(H2O)(MPA)(4,4′-bibp)]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TG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c空间群,为二维层状结构。我们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在室温下的固体紫外光谱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C18H18N4O5)(DMF)]·(DMF)}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英文)
4
作者 刘宝玉 刘峥 夏金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7-800,共4页
溶剂热法合成了1个新配位聚合物{[Ni(C18H18N4O5)(DMF)]·(DMF)}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为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该化合物中,C18H18N4O5配体通过5个配位原子以及相邻的溶剂分子... 溶剂热法合成了1个新配位聚合物{[Ni(C18H18N4O5)(DMF)]·(DMF)}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为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该化合物中,C18H18N4O5配体通过5个配位原子以及相邻的溶剂分子DMF上的1个配位原子与Ni(Ⅱ)原子配位,形成了1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热重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140℃开始发生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热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镍(Ⅱ)金刚石拓扑MOF的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5
作者 潘会宾 黄沛沛 +2 位作者 吴婷婷 卢久富 高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6,共7页
以4-(2-甲基咪唑-1-基)苯甲酸(HMIBA)和Ni(NO_(3))_(2_)·6H_(2)O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Ni(Ⅱ)配位聚合物:[Ni(MIBA)2]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 以4-(2-甲基咪唑-1-基)苯甲酸(HMIBA)和Ni(NO_(3))_(2_)·6H_(2)O为原料,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Ni(Ⅱ)配位聚合物:[Ni(MIBA)2]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的测定结果表明上述配位聚合物拥有三维空间结构。配位聚合物中相邻的Ni(Ⅱ)通过HMIBA配体桥联形成了扭曲的金刚石状笼,可容纳直径为9A的假想球体,并且配位聚合物沿着c轴方向存在较大尺寸的孔道结构。此外,配位聚合物对罗丹明B(RhB)和亚甲基蓝(MB)表现出优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RhB和M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5.4%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金刚石状笼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4′-联苯三羧酸及菲咯啉的锰(Ⅱ)和镍(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赵素琴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1618,共8页
通过水热方法,用2,4,4′-联苯三羧酸(H3btc)和菲咯啉(phen)分别与Mn Cl2·4H2O和Ni Cl2·6H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双核结构的配合物[Mn2(Hbtc)2(phen)4]·5H2O(1)和[Ni2(Hbtc)2(phen)4]·2H3btc·4H2O(2),并对其结... 通过水热方法,用2,4,4′-联苯三羧酸(H3btc)和菲咯啉(phen)分别与Mn Cl2·4H2O和Ni Cl2·6H2O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双核结构的配合物[Mn2(Hbtc)2(phen)4]·5H2O(1)和[Ni2(Hbtc)2(phen)4]·2H3btc·4H2O(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均为双核结构,通过分子间的O-H…O氢键作用,双核的分子被进一步连接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研究表明,双核分子中相邻金属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锰配合物 镍配合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基甘氨酸的合成及其与铜(Ⅱ)、镍(Ⅱ)配位特性的研究
7
作者 薛晓丽 王忠合 于淑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合成并纯化了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果糖基甘氨酸(DFG),并且利用离子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其纯度及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且分子式为C8H15NO7,相对分子质量237。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温度(303±0... 合成并纯化了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果糖基甘氨酸(DFG),并且利用离子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其纯度及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且分子式为C8H15NO7,相对分子质量237。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温度(303±0.1)K,离子强度I=0.1mol/L的NaCl溶液中DFG与铜(Ⅱ)、镍(Ⅱ)配合物稳定常数,DFG合铜配合物稳定常数对数值分别为lgK1=7.24±0.09,lgK2=6.57±0.05,lgK3=3.31±0.02;DFG合镍配合物稳定常数对数值分别为lgK1=5.73±0.03,lgK2=4.69±0.02,lgK3=3.59±0.05,且DFG合铜配合物稳定性大于DFG合镍配合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果糖基甘氨酸 配位特性 铜() 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5⁃二羧基苄基)⁃3,5⁃吡唑二羧酸的镍(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磁性和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劳棒 王记江 +4 位作者 岳二林 唐龙 王潇侯 向阳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4-750,共7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位聚合物{[Ni2(L)(bib)1.5(H2O)4]·3H2O}n (1)(H4L=1-(3,5-二羧基苄基)-3,5-吡唑二羧酸,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位聚合物{[Ni2(L)(bib)1.5(H2O)4]·3H2O}n (1)(H4L=1-(3,5-二羧基苄基)-3,5-吡唑二羧酸,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三维网状结构。通过变温磁化率测量发现,配合物1中的Ni(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另外,光催化实验表明,配合物1对亚甲基蓝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了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ni() 1‑(3 5‑二羧基苄基)‑3 5‑吡唑二羧酸 磁性 光催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钴(Ⅱ)/镍(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磁性及荧光传感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璇 王记江 +5 位作者 唐龙 郑懿丹 张欣 岳二林 白超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5-553,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_(0.5)(1,4-bib)(H_(2)O)_(3)]n(1)和[Ni(L)_(0.5)(1,4-bib)(H_(2)O)_(3)]n(2)(H_(4)L=1,4-二(2,6-二甲基-3,5-二羧基吡啶基)苯,1,4-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X射线单晶及粉末衍射、元素分...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_(0.5)(1,4-bib)(H_(2)O)_(3)]n(1)和[Ni(L)_(0.5)(1,4-bib)(H_(2)O)_(3)]n(2)(H_(4)L=1,4-二(2,6-二甲基-3,5-二羧基吡啶基)苯,1,4-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X射线单晶及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为异质同构,均为一维结构。通过变温磁化率测量发现,配合物1和2中的Co􀃭/Ni􀃭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此外,配合物1可通过荧光猝灭法检测头孢克肟(CEF),配合物2可用来检测四环素(TET),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其检出限分别为0.86μmol·L^(-1)(CEF)和0.49μmol·L^(-1)(T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Co() ni() 磁性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镍配位聚合物(Ni-CP)和Ag@Ni-CP肖特基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阳离子染料
10
作者 马志虎 任宜霞 +2 位作者 王智香 张美丽 王记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9-2019,共11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二维镍配位聚合物(Ni-CP),命名为[Ni(DDB)_(0.5)(2,2'-bipy)(H_(2)O)]·H_(2)O(H_(4)DDB=1,4-二(3,5-二羰基苯氧基)苯,2,2'-bipy=2,2'-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扫...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二维镍配位聚合物(Ni-CP),命名为[Ni(DDB)_(0.5)(2,2'-bipy)(H_(2)O)]·H_(2)O(H_(4)DDB=1,4-二(3,5-二羰基苯氧基)苯,2,2'-bipy=2,2'-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通过DDB~(4-)配体以μ4方式形成二维波浪状网络结构。采用光还原法制备了具有肖特基结的Ag负载产品(Ag@Ni-CP)。研究了Ni-CP和Ag@Ni-CP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后者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效果,特别是对罗丹明B和亚甲蓝,60 min内降解率快速高达99%,与报道的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材料相比,Ag@Ni-CP表现出更高更快的降解性能。通过自由基俘获实验研究了Ag@Ni-CP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位聚合物 Ag@ni-CP 晶体结构 光催化降解 阳离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的二亚胺催化剂的负载化及其催化乙烯的聚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新华 谷巨明 +3 位作者 石艳 李瑛琦 赵敏坚 付志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77-1981,共5页
将Ni(Ⅱ)的二亚胺催化剂[(2,6-i-PrPh)2DABAn]NiBr2通过物理吸附法负载在硅胶上,并将负载化催化剂在正己烷作溶剂的条件下用于催化乙烯的配位聚合,通过GPC、DSC、IR等对聚合物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均相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进行对比。结果... 将Ni(Ⅱ)的二亚胺催化剂[(2,6-i-PrPh)2DABAn]NiBr2通过物理吸附法负载在硅胶上,并将负载化催化剂在正己烷作溶剂的条件下用于催化乙烯的配位聚合,通过GPC、DSC、IR等对聚合物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均相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吸附法所得负载化催化剂Al/Ni摩尔比约为100。在正己烷作溶剂时,负载化Ni(Ⅱ)的二亚胺催化剂能够催化乙烯的聚合。与均相催化剂聚合体系相比,负载化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所得聚合物分子量降低,密度、熔点均增大。在一定温度下随Al/Ni摩尔比、乙烯压力的增大,负载化催化剂催化效率逐渐提高,聚乙烯的支化度减小,分子量、密度、熔点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化ni()的二亚胺催化剂 乙烯 正己烷 配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