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芳香族多羧酸为配体的Ni(Ⅱ)配位超分子的研制及光诱导下的表面电子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孙丽萍 史忠丰 李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Ⅱ)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bipy=2,2′-bipyridy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2个均苯三甲酸根桥连的三核Ni(Ⅱ)离子的化合物,而化合物(2)是由1个均苯四甲酸根桥连的双核化合物,分子中bipy分子作为端基配体.分子中大量的水分子和羧酸根的存在使2个化合物分别被连成具有三维(3D)和二维(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着重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并将其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SPS中表面光伏响应带与UV-Vis-NIR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数量和位置上都是一一对应的.此外,对比2个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可以看出,配合物的结构及中心金属的配位微环境对其表面光伏响应带的强度、位置和形状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分子 晶体结构 氢键 表面光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肟基的Schiff碱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超分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宏佳 常健 +1 位作者 贾浩然 孙银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1-2270,共10页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的Cu(Ⅱ)和Ni(Ⅱ)配合物[Cu(L1)2]·(1,4-dioxane)(1)和[Ni(L2)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包含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 合成了2个含肟基Schiff碱的Cu(Ⅱ)和Ni(Ⅱ)配合物[Cu(L1)2]·(1,4-dioxane)(1)和[Ni(L2)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包含1个中心金属离子和2个双齿配体单元,且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均具有轻微扭曲的平面四边形几何构型。不同的是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相连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而配合物2仅通过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条一维超分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Cu()和ni()合物 分子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表面配位模型及线性自由能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宗元 张瑞 +3 位作者 杨兴龙 吴王锁 郭治军 刘春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9-2026,共8页
用批式法研究了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BS03, 600 m)上的吸附.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分配比(Kd)均随pH值、离子强度和吸附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pH值范围, Co(Ⅱ)和Ni(Ⅱ)的Kd 值随离子强度的增... 用批式法研究了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BS03, 600 m)上的吸附.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分配比(Kd)均随pH值、离子强度和吸附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pH值范围, Co(Ⅱ)和Ni(Ⅱ)的Kd 值随离子强度的增大显著减小, 而在高pH值范围,离子强度对Kd的影响较小;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作用可以分别用1个离子交换反应和2个内层表面配位反应进行定量描述. 建立了表面配位反应平衡常数(K)与过渡金属二价离子水解常数(OHK)之间的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据此对Pb(Ⅱ)和Cu(Ⅱ)在花岗岩上的吸附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花岗岩 吸附 Co() ni() 表面模型 线性自由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双桥二维镍(Ⅱ)配位聚合物_∞~2[Ni(μ-4,4'-bpy)_(2/2)(μ-L)_(4/2)](HL=2-indolyl-formic acid)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必松 应桃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518,共4页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分子组装为手段、组装体功能为目标的超分子化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并充满活力的新型交叉学科.超分子化学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高技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4'-联吡啶能够跟多种过渡...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分子组装为手段、组装体功能为目标的超分子化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并充满活力的新型交叉学科.超分子化学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高技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4'-联吡啶能够跟多种过渡金属组装成一维、二维和三维超分子,有关非线性光学性能、催化作用、光电转换性能的研究成果已见报道[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聚合物 晶体结构 水热合成 异双桥 分子结构 β-引哚酸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超分子[Cu(phen)(H_2O)_2·SO_4]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压光谱 被引量:3
5
作者 寇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1-365,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子和水分子中2个O原子是通过配位键直接配位的;与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的配位是采取Cu离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该氢键使Cu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处于亚配位状态,因此使Cu离子处于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中。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化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行为。化合物的SPS在300~800nm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2个正的光伏响应带。FISPS的结果显示化合物呈现出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表面光电压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铅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
6
作者 梁毅农 张恺欣 +1 位作者 徐娅蓉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3-1469,共7页
本文通过溶剂热法,以3-[2-(5-吡啶-4-基-4H-[1,2,4]三唑-3-基)-苯氧基]苯甲酸(HPTPBA)为配体,硝酸铅为金属源,成功合成了一例新型的配位聚合物[Pb(PTPBA)_(2)(H_(2)O)]_(n)(1)。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 本文通过溶剂热法,以3-[2-(5-吡啶-4-基-4H-[1,2,4]三唑-3-基)-苯氧基]苯甲酸(HPTPBA)为配体,硝酸铅为金属源,成功合成了一例新型的配位聚合物[Pb(PTPBA)_(2)(H_(2)O)]_(n)(1)。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1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其热稳定性和固态发光行为。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62 15(2) nm、b=1.197 45(2) nm、c=1.504 68(2) nm和α=109.007 0(10)°、β=90.487 0(10)°、γ=115.910 0(10)°,分子式为C_(40)H_(28)N_(8)O_(7)Pb。结构解析结果显示,PTPBA-配体连接铅离子形成一维链结构,一维链可通过N—H…O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1在322 nm的激发波长下最大发射波长为550 nm,对1进行荧光传感实验,发现1对p-NA(对硝基苯胺)有高选择性。p-NA可以淬灭1的荧光,对淬灭机理进行了探究,发现荧光淬灭现象主要是由竞争性吸收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溶剂热法 分子结构 荧光性能 对硝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特性及在催化氧化裂解壳聚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利 刘军华 +3 位作者 张岐 廖代正 王耕霖 卜卫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N,N'-二(2-氨丙基)草酰胺(H2apo)、硫氰酸根与铜?离子在适宜条件下可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配合物犤Cu2(apo)(NCS)2犦n,单晶解析结果表明这是一个新型的二维网状结构配位高分子。铜?由反式双三齿配体apo2-和硫氰酸根通过μ2-SCN的方式... N,N'-二(2-氨丙基)草酰胺(H2apo)、硫氰酸根与铜?离子在适宜条件下可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配合物犤Cu2(apo)(NCS)2犦n,单晶解析结果表明这是一个新型的二维网状结构配位高分子。铜?由反式双三齿配体apo2-和硫氰酸根通过μ2-SCN的方式共同桥连。研究发现该固体在弱酸性溶液中、过氧化氢存在条件下对壳聚糖(一种氨基多糖)具有催化裂解作用。初步的分级分离结果表明降解寡糖分子量大部集中在3000~5000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分子晶体 结构特性 催化氧化 裂解 壳聚糖 铜()合物 二维网状 晶体结构 壳聚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荧光微囊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家锐 杨飏 +1 位作者 阎云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91-2297,共7页
以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聚合物材料Eu-L2EO4为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发光的聚合物荧光微囊.该微囊壁孔径很小,对小分子负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在盐浓度高达500mmol·L-1时依然稳定,表现出良... 以基于金属配位作用的聚合物材料Eu-L2EO4为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自发光的聚合物荧光微囊.该微囊壁孔径很小,对小分子负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在盐浓度高达500mmol·L-1时依然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质.以Eu3+-Tb3+混合离子取代Eu3+,可以制备多色荧光微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荧光微囊 金属聚合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咖啡酰壳聚糖-铜-阿霉素三元配位超分子的制备及肾靶向评价
9
作者 乔宏志 孙敏捷 +2 位作者 谢颖 平其能 宗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0-426,共7页
合成了氢化咖啡酰壳聚糖衍生物(HCAC),其中氢化咖啡酸(HCA)的取代度为15.6%;采用不良溶剂沉淀法将HCAC、Cu(NO3)2·3H2O和阿霉素(Dox)制备成三元配位超分子HCAC-Cu-Dox。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合成了氢化咖啡酰壳聚糖衍生物(HCAC),其中氢化咖啡酸(HCA)的取代度为15.6%;采用不良溶剂沉淀法将HCAC、Cu(NO3)2·3H2O和阿霉素(Dox)制备成三元配位超分子HCAC-Cu-Dox。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别测定Dox和Cu的含量为(7.8±0.3)%和(5.2±0.2)%;透射电镜(TEM)观察超分子为类球形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68.7±3.9)nm;研究了超分子的键合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证明Dox在超分子中以分子态或无定型态存在;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载药超分子在生理pH条件下无突释现象,24 h释放量仅13.5%;近红外荧光成像表明超分子可有效分布至肾,而极少在其他脏器分布;MTT法研究超分子的细胞毒性,表明其可明显抑制人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HCAC-Cu-Dox三元配位超分子有望实现肾靶向递药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靶向 氢化咖啡酰壳聚糖 化学 分子组装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和咪唑衍生物的超分子钴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光催化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明凤 顾江红 +1 位作者 卢森源 徐中轩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492,共8页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_(2)O)]·H_(2)O}_(n)(1)和[Co(DTA)(1,3-BMIB)]_(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_(2)... 本文以咪唑衍生物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法与钴离子制备出两个配位聚合物:{[Co(DTA)(1,4-DIB)(H_(2)O)]·H_(2)O}_(n)(1)和[Co(DTA)(1,3-BMIB)]_(n)(2)(1,4-DIB=1,4-二(1H-咪唑-1-基)苯;1,3-BMIB=1,3-二(4-甲基-1H-咪唑-1-基)苯;H_(2)DTA=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热失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1和2是通过二维结构堆积成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粉末衍射测试则显示两个配合物在水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两个配合物属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在光催化实验中,配合物1和2可加快亚甲基蓝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三维分子结构 光催化活性 降解 2 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 咪唑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功能性配位超分子纳米容器设计合成及仿生催化研究获进展
11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2-282,共1页
水溶性功能配位超分子纳米容器的设计合成及其限域空间内独特的客体分子行为与反应性在过去20年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报道的水溶性超分子纳米容器组装结构有限,并且大都存在表面窗口太小、内部空腔不足、不易功能化等问题,... 水溶性功能配位超分子纳米容器的设计合成及其限域空间内独特的客体分子行为与反应性在过去20年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报道的水溶性超分子纳米容器组装结构有限,并且大都存在表面窗口太小、内部空腔不足、不易功能化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主客体化学方面的应用。如何从分子水平上定向构筑和调控纳米容器的尺寸、形状及其电子特性是实现其功能化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合成 功能化 分子 容器 纳米 仿生催化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元瓜环与配位聚合物[Cd(H_2O)_3Cl(4-PCA)]的超分子自组装及光催化性能
12
作者 雷娜 张婷 +1 位作者 张云黔 陶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2-657,共6页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一个六元瓜环(Q[6])与一氯三水(4-吡啶甲酸)合镉(Ⅱ)配位聚合物自组装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体Q[6]·[Cd(H_2O)_3Cl(4-PCA)]_2·22(H_2O)。自组装体的形成源于瓜环的外壁作用,即Q[6]正电性静电势外壁与配...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一个六元瓜环(Q[6])与一氯三水(4-吡啶甲酸)合镉(Ⅱ)配位聚合物自组装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体Q[6]·[Cd(H_2O)_3Cl(4-PCA)]_2·22(H_2O)。自组装体的形成源于瓜环的外壁作用,即Q[6]正电性静电势外壁与配位聚合物中4-吡啶甲酸吡啶环和配位Cl^-离子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以及配位聚合物镉(Ⅱ)离子上配位水分子与瓜环端口羰基氧原子间的氢键作用。该自组装体对溶液中染料具有吸附作用和光催化降解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聚合物 外壁作用 分子自组装 光催化降解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一维配位聚合物[Ni(3,5-pdc)(H_2O)_4]·(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春辉 司书峰 +1 位作者 王如骥 李亚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8,共3页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was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 a=1.136 1(3)nm, b=0.709 8(2) nm, c=1.459 7(4) nm, β=107.538(4...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was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 a=1.136 1(3)nm, b=0.709 8(2) nm, c=1.459 7(4) nm, β=107.538(4)°, V=1.122 4(6) nm3, Dc=1.858 g·cm-1, Z=4, F(000)=648, R1=0.0264, wR2=0.0665. CCDC: 224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聚合物 [ni(3 5-pdc)(H2O)4·(H2O) 合成 晶体结构 氯化镍 3 5-吡啶二甲酸 水热法 合物 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Ⅱ)、Ni(Ⅱ)同‘四氧二氮’大环配合物的研究(Ⅲ)——Co(Ⅱ)离子同1,7,10,16-四氧杂-4,13-二氮杂环十八烷固休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耕霖 闫世平 +1 位作者 廖代正 尹富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4期297-301,共5页
合成了四个Co(Ⅱ)离子同1,7,10,16-四氧杂-4,13-二氮杂环十八烷的固体配合物。经IR、电子光谱、电导、DTA-TG、磁性以及元素分析等推算了它们的组成,指派了谱带的归属,并从电子光谱数据用配位场方法计算了D_(q)值、B值和β值,计算结果... 合成了四个Co(Ⅱ)离子同1,7,10,16-四氧杂-4,13-二氮杂环十八烷的固体配合物。经IR、电子光谱、电导、DTA-TG、磁性以及元素分析等推算了它们的组成,指派了谱带的归属,并从电子光谱数据用配位场方法计算了D_(q)值、B值和β值,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氮杂环 电子光谱 大环合物 ni() (Ⅲ) 十八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聚合物[Ni(4,4'-bpy)(H_2O)_4]·(SO_4^(2-))·(CH_3OH)·(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会杰 丁德刚 +1 位作者 樊耀亭 朱玉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通过NiSO·6H2O与4,4'一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 通过NiSO·6H2O与4,4'一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110]方向排列的无限长链,并通过其配位水分子与位于层间位置的SO42-形成氢键而连接成为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氢键 4 4’-联吡啶 晶体结构 合成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铂(Ⅱ)-卟啉二聚体配合物的分子内π-π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祎伟 骆开均 +3 位作者 张晨阳 郭清 刘汉林 王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95-2703,共9页
合成了以不同链长的烷氧基柔性链相连接的金属铂(Ⅱ)-卟啉二聚体配合物并对其热稳定性,光谱性质及电化学性质做了研究。在浓度由10-7mol·dm-3增大到10-3mol·dm-3的过程中将配体与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光致发光光谱做... 合成了以不同链长的烷氧基柔性链相连接的金属铂(Ⅱ)-卟啉二聚体配合物并对其热稳定性,光谱性质及电化学性质做了研究。在浓度由10-7mol·dm-3增大到10-3mol·dm-3的过程中将配体与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光致发光光谱做了对比,发现配体与配合物的吸收光谱随浓度变化未出现改变,但发射光谱显现出随浓度增大而产生红移现象。当烷氧基柔性链中碳原子数大于4时,C6与C10配合物无论是高浓度下的溶液与升华固体薄膜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均比配体有明显的红移,而短链的配合物无此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分子内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金属铂()-卟啉二聚体合物 开放与闭合式构象 金属-金属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六重穿插非中心对称金刚石网络结构的Cd(Ⅱ)和Zn(Ⅱ)的配位高聚物(英文)
17
作者 李松林 吉伟卓 +1 位作者 侯剑锋 田东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dL2)·4H2O·2ClO4}n1和{(ZnL2)·4H2O·2ClO4}n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和2具有相同的计量式,但其晶体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P4n2,2属于P4222)...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dL2)·4H2O·2ClO4}n1和{(ZnL2)·4H2O·2ClO4}n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和2具有相同的计量式,但其晶体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P4n2,2属于P4222)。两种配合物中,每个金属离子分别由配体与四个相邻的金属离子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六重穿插的金刚石网络结构,其网络中大的空腔被高氯酸根离子和(H2O)4分子簇所占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Cd() 空间群 分子 中心对称 Zn() 吡啶基 金刚石 高聚物 丁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有机凝胶、金属凝胶的制备及流变性能
18
作者 薛敏 芦卓妍 +2 位作者 俞露露 丁瑶 陈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合成了四个包含胆固醇基团的芳香羧酸化合物CDCn(n=4,6,8,10),分别测试了CDCn、CDCn与Tb^(3+)/Eu^(3+)在不同溶剂中形成超分子凝胶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不仅CDCn在DMF/H_(2)O和DMSO/H_(2)O两种混合溶剂中能形成超分子凝胶,而且CDCn与Tb... 合成了四个包含胆固醇基团的芳香羧酸化合物CDCn(n=4,6,8,10),分别测试了CDCn、CDCn与Tb^(3+)/Eu^(3+)在不同溶剂中形成超分子凝胶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不仅CDCn在DMF/H_(2)O和DMSO/H_(2)O两种混合溶剂中能形成超分子凝胶,而且CDCn与Tb^(3+)/Eu^(3+)在这两种混合溶剂中能通过配位作用形成金属凝胶。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金属配位完全改变了有机凝胶的微观形貌;红外光谱研究证明金属凝胶中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流变学研究表明,金属离子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小分子凝胶的强度,且形成的金属凝胶具有完全可逆的剪切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凝胶 金属凝胶 芳香羧酸 自组装 剪切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5⁃二羧基苄基)⁃3,5⁃吡唑二羧酸的镍(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磁性和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劳棒 王记江 +4 位作者 岳二林 唐龙 王潇侯 向阳 张玉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4-750,共7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位聚合物{[Ni2(L)(bib)1.5(H2O)4]·3H2O}n (1)(H4L=1-(3,5-二羧基苄基)-3,5-吡唑二羧酸,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位聚合物{[Ni2(L)(bib)1.5(H2O)4]·3H2O}n (1)(H4L=1-(3,5-二羧基苄基)-3,5-吡唑二羧酸,bib=1,4-双(1-咪唑基)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三维网状结构。通过变温磁化率测量发现,配合物1中的Ni(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另外,光催化实验表明,配合物1对亚甲基蓝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了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ni() 1‑(3 5‑二羧基苄基)‑3 5‑吡唑二羧酸 磁性 光催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子桥连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_8H_(16)CoO_7)·2.5(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小焕 桂柳成 +2 位作者 邹华红 胡坤 黄富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用溶剂热法,以1,4-环己烷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一个新的配合物[(C8H16CoO7)·2.5(H2O)]n.Ⅹ-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0.981 0(2) nm,b=1.674 5(3) nm,c=0.808 20(16) nm,β=93.64(3)&... 用溶剂热法,以1,4-环己烷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一个新的配合物[(C8H16CoO7)·2.5(H2O)]n.Ⅹ-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0.981 0(2) nm,b=1.674 5(3) nm,c=0.808 20(16) nm,β=93.64(3)°,V=1.324 9(4) nm3,Z=2.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Co(Ⅱ)与6个氧原子形成六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羧酸,另外4个氧原子来自配位水(Co-O键长范围0.201 7(5)~0.224 1(4) nm,O-Co-O键角范围86.16(17)°~178.94(19)°),中心Co(Ⅱ)与6个配位氧原子形成畸变八面体配位构型,羧酸配体上两边的氧原子分别与Co(Ⅱ)形成单齿配位.金属钴之间通过羧酸桥连形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水分子桥连形成二维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聚合物 羧酸 合成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