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1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空域变计算域数值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盾 初景江 +3 位作者 李志辉 何跃龙 白鹏 孟旭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大空域多体分离、再入、巡航等长时间、长距离的动态数值模拟,会导致计算域增大、计算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类难题,本研究在三维非结构粘性直角动网格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计算域交替、移动分裂的思路,创新性地提出变计算域数值处理方法。... 大空域多体分离、再入、巡航等长时间、长距离的动态数值模拟,会导致计算域增大、计算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类难题,本研究在三维非结构粘性直角动网格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计算域交替、移动分裂的思路,创新性地提出变计算域数值处理方法。采用双球体分离模型对变计算域方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展开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证明变计算域方法精度可靠且效率提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气动数值模拟从传统的固定单域计算到动态多域计算的变计算域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域 多体分离 气动数值模拟 变计算域方法 对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规律研究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
2
作者 王立成 殷鸿杰 邹凯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区域或角部位置相邻侧面与潮湿环境接触时,水分在非饱和混凝土中将以二维毛细吸水的方式传输,呈现与一维毛细吸水过程不同的规律。本文基于非饱和流体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规律研究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并...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区域或角部位置相邻侧面与潮湿环境接触时,水分在非饱和混凝土中将以二维毛细吸水的方式传输,呈现与一维毛细吸水过程不同的规律。本文基于非饱和流体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规律研究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并开展了混凝土二维毛细吸水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发现,相同时间内,毛细吸水高度随混凝土表面与水接触区域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但单位面积的累计吸水量却表现出增加规律。粗骨料和界面过渡区(ITZ)会分别抑制和促进混凝土局部区域的二维毛细吸水过程。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一维与二维毛细吸水率之间的关系式。此外,定量分析了混凝土构件角部区域毛细吸水过程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二维毛细吸水 细观方法 数值模拟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方法
3
作者 张佩 杨承儒 +1 位作者 侯世伟 杜修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0-1631,共12页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由强度较高的块石和强度较低的土体基质组成的非均质材料,荷载作用下其细观组分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结合土石混合体的细观结构特征,将土体与块石界面以及土体基质内部视为材料的薄弱位置,基于内聚力模型描述该薄弱位...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由强度较高的块石和强度较低的土体基质组成的非均质材料,荷载作用下其细观组分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结合土石混合体的细观结构特征,将土体与块石界面以及土体基质内部视为材料的薄弱位置,基于内聚力模型描述该薄弱位置的裂缝萌生、扩展及断裂,编制内聚力单元插入程序,进而结合材料直剪试验结果,分别给出土体基质内部内聚力单元与土石界面内聚力单元的材料参数确定方法,发展了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细观结构的土石混合体双轴压缩数值试验,结合内聚力单元失效状态,明确不同细观因素对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内聚力单元剪切方向最大允许名义应力可由直剪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峰值剪切应力确定,最大有效位移可由最大剪切位移的1/5进行确定,切向摩擦系数可由残余剪切应力与法向应力的比值确定。建立的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土石混合体细观数值方法,可较好地描述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变形规律,特别是能反映出低围压下的材料应变软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内聚力模型 细观数值方法 界面力学行为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平积分订正方法对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的改进
4
作者 常俊 张述文 +1 位作者 任星露 冉津江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4-986,共13页
利用基于历史资料的模式距平积分预报订正(ANO)方法,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中国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简称SWMS)预报产品进行订正试验,检验了ANO方法对2019年6月20-25日一次复杂地形条件下灾... 利用基于历史资料的模式距平积分预报订正(ANO)方法,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中国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简称SWMS)预报产品进行订正试验,检验了ANO方法对2019年6月20-25日一次复杂地形条件下灾害性区域暴雨过程气象要素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订正改进效果。结果发现,SWMS模式在对流层中上层的预报性能较好,但在中低层随着高度降低预报质量逐渐下降,经ANO方法订正后各预报变量均有所改进,前72 h预报500 hPa和700 hPa位势高度场的平均距平相关系数(ACC)提高0.1~0.2,达到0.8左右,而850 hPa的位势高度ACC最大提高0.6;同时,700 hPa和850 hPa订正位势高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显著,分别平均降低了24%和66%。温、湿、风场的订正效果也显示出很好的正效果,展示了基于历史资料的ANO方法对我国西南复杂地形区域中短期数值预报的订正能力和提高SWMS模式数值预报技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订正 ANO方法 距平积分 复杂地形 SWM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mark积分方法在负刚度时的数值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爽 翟长海 +1 位作者 刘洪波 谢礼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获得Newmark积分方法在负刚度时的适用性,研究了Newmark积分方法在负刚度时的数值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Newmark积分方法中的参数、阻尼和分析步长对积分方法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其稳定性与正刚度时差... 为了获得Newmark积分方法在负刚度时的适用性,研究了Newmark积分方法在负刚度时的数值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Newmark积分方法中的参数、阻尼和分析步长对积分方法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其稳定性与正刚度时差异较大,在负刚度时不再具有无条件稳定性.对于正刚度时常用的Newmark积分参数α=1/4、δ=1/2,在负刚度时仅当分析步长大于某一值时积分方法才能保证稳定性,因此难以同时满足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推荐了通过选取合适的Newmark积分参数获得稳定性的方法.为Newmark积分方法用于分析具有负刚度的结构时的适用性提供了依据,也为积分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mark积分方法 负刚度 稳定性 阻尼 分析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方法的带结构物溃坝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洪玉 李敬军 +2 位作者 朱凯斌 赵艺颖 杨正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溃坝现象成为水工结构方向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溃坝流的发展会对下游结构物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溃坝流现象的水动力学特性以及溃坝流下游结构物所受到的冲击力影响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极端天气现象增多,溃坝现象成为水工结构方向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溃坝流的发展会对下游结构物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深入探究溃坝流现象的水动力学特性以及溃坝流下游结构物所受到的冲击力影响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带有结构物的溃坝流动问题现象,采用CEL方法(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 analysis,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于溃坝流的发展、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中溃坝流自由表面及流体尖端时程变化与文献试验结果拟合较好,CEL方法可应用在溃坝流现象的模拟,并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度。结构物材料性能、高度及与结构物与溃坝流间的位置,均会影响溃坝流的运动状态以及结构物的受力变形状态,在不考虑结构物破坏的情况下,提高结构物弹性模量,增加结构物高度,以及减小结构物与溃坝流间的距离均可提高结构物对于溃坝流的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流 计算流体力学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连续介质模型的反应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
7
作者 张倩 董艳辉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微观连续介质概念与模型框架,以及该模型方法的实现方式,并归纳了其在不同研究体系中的应用实例,最后重点分析了该方法在实验-数值联合研究中的发展前景与预期挑战。数值模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反应溶质运移过程的定量研究之中,但单一孔隙或达西尺度数值模型难以应对机理研究与实例应用间的时空尺度跨度。近年来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其中将Darcy-Brinkman-Stokes方程作为多流态数学统一表达,以微观连续介质模型作为多尺度信息关联方式的数值模拟框架,在流固界面追踪、高效数值求解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方法优势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溶质运移 微观连续介质方法 多尺度数值模拟 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渗流-溶蚀耦合作用下三维岩石裂隙渗透特性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申林方 吕倩文 +3 位作者 刘文连 张家明 杨鸿忠 李泽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8-437,共10页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双分布函数分别模拟渗流速度场与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过程,建立了三维岩石裂隙应力-渗流-溶蚀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讨论了渗流流速、法向应力、溶蚀反应速率等因素对裂隙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双分布函数分别模拟渗流速度场与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过程,建立了三维岩石裂隙应力-渗流-溶蚀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讨论了渗流流速、法向应力、溶蚀反应速率等因素对裂隙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流流速较低时,壁面溶蚀出来的离子得不到及时输运,使得出口处浓度较高溶蚀速度慢,裂隙结构呈“喇叭口”状。增大法向应力会减小裂隙开度,减慢溶质的运移速率,使得裂隙出口处的溶蚀速率显著降低,从而限制了其渗透率的发展。当壁面溶蚀反应速率较小时,裂隙渗透率呈持续缓慢增长的状态;随着溶蚀反应速率增加,出口处的溶蚀量会明显小于入口处,导致出口处壁面发生显著溶蚀之前,裂隙渗透率发展缓慢,此后渗透率便呈急速突变增长趋势。研究成果能够为酸蚀作用下岩石裂隙渗透能力的定量评价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裂隙 应力-渗流-溶蚀耦合 渗透特性 格子BOLTZMANN方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在汽车标模外流场非定常数值模拟中的对比
9
作者 杨志刚 陶悦 +1 位作者 夏超 史芳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6-87,共12页
针对MIRA汽车标模外流场,采用RANS/LES混合方法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测力、测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探究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DDES、IDDES、SBES、SDES)以及基于不同RANS模型(RKE、SA、SST k-ω、GEKO k-ω)的DDES方法... 针对MIRA汽车标模外流场,采用RANS/LES混合方法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测力、测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探究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DDES、IDDES、SBES、SDES)以及基于不同RANS模型(RKE、SA、SST k-ω、GEKO k-ω)的DDES方法在汽车外流场计算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对于气动力系数,不同混合方法的预测结果都偏高,其中DDES-GEKO模型的相对误差最小;对于表面压力系数,不同混合方法对垂直中截线的压力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高,其中SBES-GEKO模型的结果更优;DDES模型内嵌不同RANS模型对后风窗的压力预测差别明显,其中SA模型较优;而不同混合方法对车底的压力预测偏差较大,对车底前部压力预测都小于实验值,其中对车底后部,SBES-GEKO模型的结果较优;此外,SBESGEKO模型能较好的识别出尾迹区的非定常流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A汽车标模 非定常数值模拟 RANS/LES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耦合模型的冰风洞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赖安卿 周俊 程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1,107,共7页
冰晶结冰是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冰风洞的结冰机理是研究高空冰晶结冰的重要基础。采用基于欧拉方法的数值模拟,实现冰风洞流场与粒子参数的双向耦合,以NRC大尺寸冰风洞为模型,计算分析了风洞进口不同平均体积直径(Media... 冰晶结冰是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冰风洞的结冰机理是研究高空冰晶结冰的重要基础。采用基于欧拉方法的数值模拟,实现冰风洞流场与粒子参数的双向耦合,以NRC大尺寸冰风洞为模型,计算分析了风洞进口不同平均体积直径(Median Volume Diameter,MVD)、总含水量(Total Water Content,TWC)以及相对湿度的情况下,粒子温度、液态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Liquid Water Content/Total Water Content,LWC/TWC)、MVD以及流场温度等粒子和流场参数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粒子运动速度受MVD、TWC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均不大;粒子温度变化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TWC的增加增大了粒子与流场整体的热交换;风洞出口MVD的大小受初始MVD大小、TWC以及相对湿度的影响均较大;受风洞收缩型构型以及粒子在风洞中的换热影响,空气温度沿流程是降低的,相对湿度沿程是增加的。初始TWC、MVD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均对风洞沿程的流场温度和相对湿度造成影响;增大TWC、增加MVD以及增大相对湿度,均有利于在风洞出口形成冰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风洞 欧拉方法 数值模拟 冰晶结冰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区域应力表达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占荣 崔岚 +3 位作者 冷先伦 王川 杨闯 李时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1,38,共10页
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是开展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亦是控制边坡破坏形态与模式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和表达方法,收集了15个已有河谷边坡应力钻孔实测数据,分析河谷应力场的分布与分区特征,进而结合河谷区域的地... 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是开展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亦是控制边坡破坏形态与模式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河谷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和表达方法,收集了15个已有河谷边坡应力钻孔实测数据,分析河谷应力场的分布与分区特征,进而结合河谷区域的地质演化过程,提出河谷应力的表达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地形应力系数、坡高谷宽比、埋深坡高比共3个无量纲量,提出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应力三点表述方法;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开展25组河谷应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给出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应力表达式拟合求解方法;最后开展工程案例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地形应力系数的河谷应力表达方法能有效识别应力的分布规律、分区特征和快速估算应力量值,当坡高谷宽比为4、坡角为80°时,最大地形应力系数约为0.91、埋深坡高比约为0.59、对应的应力量值约为1.91倍的自重应力;(2)当坡高谷宽比相同时,地形应力系数与坡角存在三角函数关系,即在应力降低区和增高区上升段的斜率与坡角余切值呈线性关系、应力增高区的地形应力系数最大值与坡角正弦值呈线性关系、地形应力系数最大值对应的埋深坡高比与坡角余弦值呈线性关系、应力增高区下降段的地形应力系数与埋深坡高比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应力 地形应力系数 应力表达方法 数值模拟 拟合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的泄洪消能结构水流脉动特性分析
12
作者 侯春尧 张洪毅 +5 位作者 胡长浩 刘璐瑶 刘康 谢辉 李永龙 王皓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70-7777,共8页
强烈的水流脉动是造成消力池等水工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晰水工结构中的水流脉动特性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建立了亭子口水电站消力池水工模型的精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 强烈的水流脉动是造成消力池等水工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晰水工结构中的水流脉动特性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建立了亭子口水电站消力池水工模型的精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消力池中压力波动、脉动流速、涡量、以及紊动能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消力池中压力波动沿水流方向表现出双峰分布特点,且在水流冲击区脉动量占比超过10%;展向和流向脉动流速在消力池中占主导地位,垂向脉动较弱,在水舌碰撞区域底板中心线处的展向脉动流速迅速减小;底板中心线和表孔中心线上流向和垂向的涡量具有小时均值、大脉动值的特点,跌坎引起的横轴旋涡对展向涡量分布有较大影响。紊动能能谱分析的结果显示消力池中水流脉动主要由大量1Hz以下的低频脉动组成,表明消力池中的紊流波动主要由大尺度和低频的涡流控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消力池等泄洪消能结构水流特性的认知,为其设计及安全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力池 数值模拟 脉动特性 DES模型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方法的瓷砖智能化铺贴质量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楷 张艳荣 +3 位作者 孔祥明 张浩楠 李大林 雷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8-278,共11页
基于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CEL方法)建立瓷砖-瓷砖胶-混凝土流固耦合施工模型,模拟研究机器人的布料方式、布料管数和荷载类型对瓷砖回弹量、接触面积、缺陷分布等铺贴质量指标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垂直布料相比,水平... 基于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CEL方法)建立瓷砖-瓷砖胶-混凝土流固耦合施工模型,模拟研究机器人的布料方式、布料管数和荷载类型对瓷砖回弹量、接触面积、缺陷分布等铺贴质量指标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垂直布料相比,水平布料瓷砖胶的塑性变形较小,胶条形态保持稳定且呈等间距分布。布料管数增加对瓷砖回弹量与接触面积均无影响,但会使瓷砖-瓷砖胶的界面缺陷明显变窄且分布更加均匀。相较于单一的直压荷载,耦合垂直振动荷载引起的不均匀塑性变形导致瓷砖回弹量和瓷砖-瓷砖胶接触面积同时降低;而耦合剪切振动荷载既有利于消除瓷砖回弹量又能显著增大瓷砖-瓷砖胶接触面积,有效减少界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方法 智能化施工 铺贴质量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进展:内涵、方法和方向
14
作者 朱苏阳 彭真 +3 位作者 邸云婷 彭小龙 刘东晨 官文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9,共12页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研究分析了页岩气产能的特殊内涵,综述了产能流动方程解析、流动方程数值模拟、人工智能3种方法在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中的进展。研究发现页岩气产能明显呈现出分阶段特征,不同生产阶段产能主控因素、流动机制、流动状态都不同,早期产能和后期产能的主控因素差异较大,不同评价方法存在差异化认识。其中,流动方程解析法依赖于对流动机理的认识程度,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结果的验证需要大量可靠数据支撑和气藏工程经验判断,人工智能方法则存在高度不透明、不可解释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基于此,未来发展应从深化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结合点的页岩气渗流机理着手研究,深化地质建模—应力物性演化—裂缝扩展—多相流动数值模拟—递减分析多维度产能描述融合,并加强机器学习算法的无关机理约束、因果推断的透明度、可解释程度,以规避现有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制约性,从而构建合理的页岩气产能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准确评价气井产能、实现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能评价 流动方程解析法 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 人工智能方法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燃爆压裂及复合压裂数值模拟
15
作者 郭天魁 王旭东 +4 位作者 曲占庆 王继伟 丁志睿 杨珂笼 马贵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为提高页岩气的开发效果,针对页岩气储层燃爆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基于连续-非连续方法,引入裂隙渗流模型与爆源模型构建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建立以裂缝范围和破裂度为评价指标的燃爆压裂效果评价体系.基于建立的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模型,... 为提高页岩气的开发效果,针对页岩气储层燃爆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基于连续-非连续方法,引入裂隙渗流模型与爆源模型构建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建立以裂缝范围和破裂度为评价指标的燃爆压裂效果评价体系.基于建立的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模型,进行单级和多级燃爆压裂裂缝扩展模拟,并探究复合压裂作用下的改造效果.研究发现,燃爆压裂能够突破井底的应力集中,在应力冲击作用下沿井周形成初始径向裂缝,而后在高压爆生气体的驱动下裂缝长度增加.相较于单级脉冲,3级燃爆脉冲下的破裂度提高14.5%,裂缝长度增加10.7%以上;采用复合压裂工艺在地应力差为10 MPa时仍可形成多条裂缝.研究结果可为页岩气储层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页岩气 燃爆压裂 复合压裂 连续-非连续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数值方法及其在计算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兵 王记增 +2 位作者 刘小靖 周又和 冯永固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76,共50页
随着力学研究不断向多学科交叉、跨尺度关联及极端环境影响推进,强非线性、强间断、多场强耦合、多尺度与复杂几何构型已成为解决各类力学问题定量分析所面临的共性特征.长期的定量研究表明,实现具有这类特征力学问题有效求解的核心之一... 随着力学研究不断向多学科交叉、跨尺度关联及极端环境影响推进,强非线性、强间断、多场强耦合、多尺度与复杂几何构型已成为解决各类力学问题定量分析所面临的共性特征.长期的定量研究表明,实现具有这类特征力学问题有效求解的核心之一,是构建在多尺度情形、非线性因素作用下具有准确识别、定位、捕获以及分离各个尺度特征尤其是小尺度局部特征能力的数值工具,这些能力包括大尺度低阶近似解与小尺度高阶微小截断误差的有效分离解耦.而小波理论固有的多分辨分析和时频局部化特性,以及丰富的基函数可选择性,恰好能满足这一数学特征需求,因此,可为发展各类复杂力学问题的高效定量求解方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丰富多样的技术途径.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对小波理论进行了全面探讨,着重介绍了双正交多分辨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常用小波基的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有限区域上小波逼近格式的构建方法,并系统阐述了各类基于小波理论的数值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特别关注了近期出现的具有突出性能的几类新型小波方法,并详细评述了它们在典型力学问题求解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小波方法在复杂强非线性力学问题求解中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小波数值方法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复杂力学与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拓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最终实现这些问题的高效、高精度普适定量求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理论 多分辨分析 数值方法 小波自适应算法 计算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OF机器人末端加速度的数值求解及预测研究
17
作者 林义忠 陈祯阳 +1 位作者 秦琦航 程辉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针对多自由度机器人末端加速度的获取方法中,基于模型的加速度的传统求解方法存在计算过程复杂、实时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关节信息的末端加速度计算方法,使用机器人的关节位置与关节速度信息,结合机器人速度雅可比和差分法... 针对多自由度机器人末端加速度的获取方法中,基于模型的加速度的传统求解方法存在计算过程复杂、实时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关节信息的末端加速度计算方法,使用机器人的关节位置与关节速度信息,结合机器人速度雅可比和差分法得到机器人末端加速度。在求解加速度的基础上,结合灰色预测理论对加速度进行超前预估,提高了求解过程的实时性。经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针对多自由度机器人末端加速度的求解及预测方法的合理性,为末端加速度反馈控制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可比 关节信息 加速度 数值方法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定应力方法的混凝土开裂的三维数值模拟
18
作者 张晓庆 王家林 +2 位作者 易志坚 张拓 王敏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1554,共14页
基于指定应力方法,根据线弹性理论推导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开裂的空间有限元列式,根据该有限元公式编制了相应的C++计算程序.通过3个算例,将该文算法与理论结果以及ABAQUS中XFEM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开裂算法的正确性.与常规开裂... 基于指定应力方法,根据线弹性理论推导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开裂的空间有限元列式,根据该有限元公式编制了相应的C++计算程序.通过3个算例,将该文算法与理论结果以及ABAQUS中XFEM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开裂算法的正确性.与常规开裂算法相比,该文开裂算法开裂积分点的应力一旦指定为零(开裂状态),在后续计算中将不会出现非零,不需要迭代过程去调整为零,大大减少了迭代次数和每次迭代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相较于ABAQUS中的XFEM算法只能使用一阶单元,本文开裂算法可以使用二阶单元进行开裂计算,在其他计算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对开裂区域和开裂状态的判断更准确,这为商业有限元软件采用二阶单元进行更精细的开裂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应力方法 有限元 混凝土开裂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材料破碎行为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绍敏 冯云田 +1 位作者 赵婷婷 王志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颗粒材料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外载荷作用下颗粒可能发生破碎现象.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会引起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给工程和建筑建设带来极大影响.研究宏、细观尺度下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不仅可以揭示颗粒破碎的力学机理,还对工... 颗粒材料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外载荷作用下颗粒可能发生破碎现象.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会引起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给工程和建筑建设带来极大影响.研究宏、细观尺度下颗粒材料的破碎行为不仅可以揭示颗粒破碎的力学机理,还对工程领域的安全和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因此,分析颗粒破碎过程既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又有理论研究价值.文章综述了颗粒破碎行为研究的数值分析方法,在基于离散元法理论的数值方法中,介绍了黏结-破碎法和碎片替代法;在基于离散元-有限元耦合算法的方法中,介绍了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组合有限元-离散元法和内聚力模型;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近场动力学方法.文章主要梳理并讨论了以上数值方法的提出、实现过程、发展、关键问题、优势以及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此外,针对每一种数值方法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对每种方法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目前关于颗粒破碎的数值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数值方法 破碎机理 工程应用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水动力噪声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20
作者 朱天赐 傅慧萍 李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为了确立水动力噪声量化计算规程,对基于FW-H方程的声类比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EFD及CFD标模DTMB 4 119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声类比计算收敛性相关问题,包括声学计算时间的影响分析、... 为了确立水动力噪声量化计算规程,对基于FW-H方程的声类比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EFD及CFD标模DTMB 4 119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声类比计算收敛性相关问题,包括声学计算时间的影响分析、单个叶片声压与叶片总声压的关系、声压与流动压力比较等。研究表明,声学计算时间的长短对频率谱的分布有影响,但平均声压级几乎不受影响,误差不到1%;单个叶片的SPL几乎相等但声压存在相位差,总体SPL相比单个叶片有所降低;螺旋桨远场声压一般低于流动压力,近场螺旋桨域内则例外,呈现不收敛趋势。由此可见,将流动与声传播解耦的声类比方法对于近场声压求解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水动力噪声 数值计算方法 声类比 FW-H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