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保“育”人——新农合对农村家庭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影响
1
作者 谢贞发 丁海婷 杨思雨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5,共20页
科学评估公共政策的效能需要完整考虑公共政策的全生命周期,仅局限于短期效应的检验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一项可能影响家庭长期决策和个人生命周期及溢出效应的公共政策,忽视其长期效应的评估可能带来偏误性结论。2003—2008年逐步推... 科学评估公共政策的效能需要完整考虑公共政策的全生命周期,仅局限于短期效应的检验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一项可能影响家庭长期决策和个人生命周期及溢出效应的公共政策,忽视其长期效应的评估可能带来偏误性结论。2003—2008年逐步推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对参保家庭和个体的短期健康水平、医疗支出、储蓄、消费和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还通过降低参保家庭未来健康经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医疗负担,减少参保家庭当期预防性储蓄,增加其当期可支配收入,有助于参保家庭增加教育支出,进而影响其子女长期人力资本积累。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队列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农合对参保家庭子女长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农合显著促进了参保家庭子女的长期人力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子女在学龄教育阶段(18岁以内)受到新农合影响的时间每增加1年,其进入大学学习的概率显著增加1.71个百分点,体现了“医保‘育’人”的重要社会价值。该效应在女孩、家中没有老人、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更低的家庭子女中尤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农合还有效提升了受益子女成年后选择非农职业的可能性,提高了其收入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政府对新农合的财政补贴产生了积极的长期公共资金边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人力资本 队列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公共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以美国Medicaid计划和我国新农合制度为实证研究对象 被引量:3
2
作者 丁锦希 邵美令 顾海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6期1-7,17,共8页
Medicaid计划系美国主流公共医疗保险项目,用以针对性补偿中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自1965年推行以来,Medicaid计划的覆盖率和筹资额度保持较快增速,有效缓解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就医压力。经过多年发展,Medicaid计划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筹资... Medicaid计划系美国主流公共医疗保险项目,用以针对性补偿中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自1965年推行以来,Medicaid计划的覆盖率和筹资额度保持较快增速,有效缓解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就医压力。经过多年发展,Medicaid计划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筹资和补偿机制,值得我国新农合制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ID 新农合制度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广华 杨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5,共16页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 基于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参保家庭,参加城镇医保的家庭消费率显著高出1.01%,但新农合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城镇医保促进了参保家庭的总消费和分项消费支出,但新农合对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同时,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对总收入和大部分分项收入无显著影响,这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异质性分析表明,城镇医保更多地提升了中老年、非富裕、不健康群体,以及西部地区的家庭消费率。对此,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提振家庭消费率的积极作用,对“大水漫灌”式的财政补助应进行反思;改变基本医保“户保分离”“业保分离”的现状;加强针对特定人群的医保政策;注重提高参保青年和健康群体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家庭消费率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新农合 家庭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合”改善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了吗?——来自苏鲁皖豫四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8
4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1 位作者 周永刚 王志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学者们关于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苏鲁皖豫四省的795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厘清了新农合对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理,并对改善农民身心健... 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学者们关于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苏鲁皖豫四省的795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厘清了新农合对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理,并对改善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农民身心健康的改善;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积极性和治疗满意度较高;参加新农合时长、家庭是否有大病报销对参合者身心健康改善的具有正向影响,而超过门诊补贴上限则具有负向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健全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平衡城乡医药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满意度分析--基于3省245户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86
5
作者 樊丽明 解垩 尹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7,共6页
调查数据表明,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3.33%。logistic模型实证发现,与周围的人大多不参与新农合的受访者相比,周围的人大多参与新农合的受访者的新农合参与率要高出314倍。通过其他方式宣传而参与的农户要低68%。高收入者... 调查数据表明,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3.33%。logistic模型实证发现,与周围的人大多不参与新农合的受访者相比,周围的人大多参与新农合的受访者的新农合参与率要高出314倍。通过其他方式宣传而参与的农户要低68%。高收入者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能性要高3.45倍。有90.3%的参合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总体表示满意,农民对各级医疗机构服务的满意程度均超过80%,但仍存在着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偏低以及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在技术、态度、收费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社会资本 医疗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措施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晟 姜时雨 +4 位作者 熊文婕 黄哲人 李力 李敏 陈家应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0-331,339,共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对南通市2003~2011年新农合制度运行情况及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新农合立法工作、健全筹资机制、缩小城乡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文章通过对南通市2003~2011年新农合制度运行情况及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新农合立法工作、健全筹资机制、缩小城乡医保差距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的参与和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适 周永刚 王志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共15页
自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新农合时代,新农合在增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效果突出,但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大。本文运用Heckman双阶段模型和一手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参与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支付意愿等重要... 自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新农合时代,新农合在增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效果突出,但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大。本文运用Heckman双阶段模型和一手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参与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支付意愿等重要问题。当前参合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较高,可接受的最大参合费用均值为185.55元·人/年。防大病、节省医药开支是农村居民继续参合的主要原因,参合费用太高则成为参合者中断参与新农合的首要因素,而医院诊疗费用增幅过大、参合费用上涨太快、大病报销比例偏低、政策宣传不够等则是参合者的主要担忧。个人特征变量对个体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选择的影响比较微弱,家庭特征变量(家庭年收入、是否有欠款、是否通村公路、医疗距离、是否开通有限电视)和参与特征变量(参合时长、新农合满意度、门诊报销是否超出补偿上限、是否报销过住院(手术)费)等是决定参合者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的关键变量。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新农合 参与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认知与受益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2 位作者 罗仁福 刘承芳 Scott Rozelle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3,共7页
利用对5个省25个县(市)2 024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2007年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水平,以及这些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而言,参合患者从新型农村... 利用对5个省25个县(市)2 024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2007年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水平,以及这些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而言,参合患者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的补偿金额占其当年医疗总支出的比例显著上升,但是,与理论补偿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对大病医疗支出的实际补偿水平不到其理论补偿水平的1/3。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认知来看,曾报销过住院费的农户的认知水平要高于其他农户,但总体而言,认知水平依旧非常低,且大多数农户对补偿政策的认知都低于实际执行的补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认知水平 补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1
9
作者 申曙光 孙健 +1 位作者 刘巧 周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90,共7页
本文运用广东省2004-2007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采用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卡瓦尼指数,测算和分析了广东省新农合制度的筹资与受益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个人筹资存在较大不公平性,门诊补偿的公平性优于住院补偿,政... 本文运用广东省2004-2007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采用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卡瓦尼指数,测算和分析了广东省新农合制度的筹资与受益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个人筹资存在较大不公平性,门诊补偿的公平性优于住院补偿,政府的筹资可以有利于增进新农合的筹资和收益公平。研究认为,通过调整筹资结构,重设补偿标准,改善财政补贴模式都将显著改善新农合的制度公平性,这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公平 集中指数 卡瓦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缓 王宏 +5 位作者 唐晓君 龙敏 林长坡 雷迅 曹冰 汪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44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44名卫生服务管理者/供者以及42名妇女进行访谈。结果 70.6%的孕产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32.9%获得报销,未获报销的66.0%是因...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地区某县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44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44名卫生服务管理者/供者以及42名妇女进行访谈。结果 70.6%的孕产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32.9%获得报销,未获报销的66.0%是因为超生。新农合缓解了具有产科危重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的经济负担。流动人口的报销手续复杂。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乡镇卫生院,中专以下学历占1/4。2005年至2008年的保健总收入中,政府拨款仅占妇幼保健总收入的5.0%。近1/5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总费用超过家庭年收入的20%。选择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分娩的分别占39.8%和58.6%,服务质量和交通方便是选择的主要原因。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影响地理可及性。"坐月子"、重男轻女、为挑时辰而择时剖宫产、"方音岛"现象阻碍了孕产妇保健利用。结论新农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的孕产期保健的服务利用度,偏远乡镇的地理可及性亟须提高。目前尚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制约孕产妇保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期保健 卫生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珍珍 周立平 +4 位作者 鱼敏 郭丽 黄茜 蔡文智 盛小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新农合整体满意度及对经办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满意度,探讨影响新农合整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改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为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根据人均GDP将全省分为好、... 目的:调查广东省新农合整体满意度及对经办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满意度,探讨影响新农合整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改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为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根据人均GDP将全省分为好、中、差三类地区,然后对入选地区的农民进行随机抽查,共收回2294份。结果:农民对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是88.8%。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与报销比例、报销手续、报销的病种范围、宣传力度、筹资方式、服务态度、运行管理和监督方式有关。结论:农户对新农合的整体满意率较高。报销比例、报销手续、报销的病种范围、宣传力度、筹资方式、服务态度、运行管理和监督方式是影响新农合整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代涛 毛阿燕 +1 位作者 谢莉琴 周颖萍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6期9-15,共7页
目的:回顾我国新农合大病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政策执行现状和运行效果,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形成背景、执行与效果,其中定量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2010年政策启... 目的:回顾我国新农合大病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政策执行现状和运行效果,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形成背景、执行与效果,其中定量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2010年政策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障的病种及试点范围稳步扩大,2012年全国大病保障有99.6万名患者受益,受益率为12.45人次/10万参合人口,东部地区受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全国20种大病实际补偿比达65.39%,儿童两病等4类大病的实际补偿比超过70%,中部地区补偿水平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推进良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但区域间保障待遇存在差异,保障受益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建议:多种方式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障水平,处理好新农合大病与一般疾病保障的关系,促进保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重大疾病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县医院住院费用构成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锡武 彭芳 +1 位作者 王蓉 陈迎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各试点县县医院住院费用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制定和采取有效的费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按住院号抽取 8个县医院 2 0 0 2年住院病例共 16 0 5份。结果 住院费用主要集中在 5... 目的 通过对各试点县县医院住院费用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制定和采取有效的费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按住院号抽取 8个县医院 2 0 0 2年住院病例共 16 0 5份。结果 住院费用主要集中在 5 0 0~ 2 0 0 0元 ,但 6 89%高额住院病例住院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 34 5 3% ,而且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比例较高。结论 改善住院费用结构 ,降低药品费用所占比例 ;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规范 ,规范医生的行为 ,抑制住院费用的增长 ;提高高额住院患者的补偿比例 ,降低高额住院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 ,一定程度上减缓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县医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病例 试点县 住院患者 构成分析 降低 减缓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院补偿受益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文莉 徐凌忠 +2 位作者 李佳佳 丁干 许建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新农合住院补偿受益的人群分布及公平性,为调整和设计城乡居民医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及Kakwani指数从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两个层面评价新农合住院补偿的公平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住院补偿在... 目的:分析新农合住院补偿受益的人群分布及公平性,为调整和设计城乡居民医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及Kakwani指数从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两个层面评价新农合住院补偿的公平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住院补偿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新农合住院补偿存在有利于富人的不公平,男性、较高年龄、经济水平较高组别、健康水平较差、高级别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天数多、有手术的新农合参保住院患者获得了更多的住院补偿。结论:医保制度设计应侧重对低收入人群补偿,同时应发挥好居民收入、报销的"双分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补偿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新农合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的效果分析——基于镇安和旬邑两县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坤 代涛 +1 位作者 张小娟 毛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6期16-22,共7页
目的:实证分析陕西省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镇安和旬邑两县作为研究对象。资料主要包括两县2008—2011年的新农合报表;同时对两县164名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单病种定额付费的认知。定性资料主... 目的:实证分析陕西省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镇安和旬邑两县作为研究对象。资料主要包括两县2008—2011年的新农合报表;同时对两县164名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单病种定额付费的认知。定性资料主要采用焦点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共访谈32人。利用SPSS13.0和EXCEL2007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后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增速减缓,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尚不确定,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产生一定影响,提高了参合农民住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助于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促进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患者的疾病负担缓解程度更加明显,也有助于降低新农合基金的风险。建议:科学制定支付标准,为顺利实施单病种定额付费改革奠定基础;建立健全针对供方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单病种定额付费对医疗服务质量影响的研究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单病种付费 可及性 医疗费用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2年吉林省新农合住院患者就诊及费用流向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中正 张秀敏 +4 位作者 王昕晔 赵璐 李晶华 沈文生 王国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9-203,共5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吉林省农村住院患者就诊与医疗费用的流向,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信息系统中的统计报表收集资料,同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03—2012年参加新农合...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吉林省农村住院患者就诊与医疗费用的流向,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信息系统中的统计报表收集资料,同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03—2012年参加新农合(简称参合)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各级医院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住院补偿金额和次均住院补偿比等。结果:2003—2012年分流到县级以上和县级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费用逐年增加。2009年参合农民住院人次分流到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26.7%、46.3%和27.0%,2012年分别为30.4%、54.2%和15.4%。2009年住院费用分流到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57.0%、34.0%和9.0%,2012年分别为56.3%、37.9%和5.8%。2009年住院补偿费用分流到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构成比分别为49.2%、38.1%和12.7%,2012年分别为46.3%、45.6%和8.1%。2009年县级以上、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补偿比例分别为32.2%、41.5%和52.6%,2012年分别为43.2%、63.1%和73.4%。结论:近10年来,吉林省参合农民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费用分流到县级以上和县级医疗机构的比例均明显增多,分流到乡级医疗机构则逐年减少。次均住院补偿比在省内各级医院均逐年升高,乡级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补偿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补偿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镇卫生院/站及医生的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现状调查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本坤 李伟明 +9 位作者 苏黛丝 林纯良 陈光镇 刘元生 宋宝香 陈国翔 卢锡芝 林广裕 郑筠 尹继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了解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天然守门人乡镇卫生院/站及医生的现状,探索推动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的途径。方法运用文献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区域卫生行政管理系统卫生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现场调查区域内部分乡镇卫生... 目的了解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天然守门人乡镇卫生院/站及医生的现状,探索推动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的途径。方法运用文献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区域卫生行政管理系统卫生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现场调查区域内部分乡镇卫生院/站及医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结果绝大多数卫生站只能开展简易门诊,乡镇卫生院具备进行多发病、常见病诊疗的条件,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着患者少和卫生资源闲置及上转容易下转难的现象。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正在起步,由全科医师担任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将是个长期的过程。结论目前区域内乡村医生没有担任"守门人"的条件,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是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的合适人选,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需要外部技术力量和区域性政策力量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双向转诊 守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对农村居民经济负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建国 刘建江 +3 位作者 杜国栓 王玉敏 宋巍 杨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50-2552,共3页
目的了解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参加合作医疗居民经济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寻求合理可持续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40岁以上参合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给免费药物。... 目的了解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参加合作医疗居民经济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寻求合理可持续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40岁以上参合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给免费药物。计算该项政策实施后,农村居民在买药、体检、诊疗以及减少住院和节省交通等方面节约的花费。结果 2008—2010年,房山区共免费发药18种,对比个人购买药品并通过合作医疗报销的方式,可为农村居民节约花费1 792.11万元,慢性病初筛体检可节约花费157.33万元,免除诊疗挂号和诊疗费可节约310.91万元,减少因四种慢性病造成的住院可节约156万元,在本村取药而省去交通费可节约248.73万元。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可从各方面减轻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可长期实行的慢性病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级基本药物制度 慢性病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建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鲁豫 李媛 +1 位作者 谭琳琳 田庆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初步构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拟订的指标做出评价和提供修改建议。根据专家咨询结果选择指标,计算指标权重,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确定指标体系共有指标51... 目的:初步构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拟订的指标做出评价和提供修改建议。根据专家咨询结果选择指标,计算指标权重,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确定指标体系共有指标51个,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9个,同时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结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对评价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定点医疗机构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支付方式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项莉 熊巨洋 +2 位作者 陈瑶 俞鸯 姚岚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9期1-5,共5页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主要供方支付方式在新农合制度中,对经办机构、供方和需方三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影响,认为单一支付方式无法满足三方多层面的利益诉求,唯有采用混合支付方式的形式,融合各支付方式的优点,才能平衡三方利...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主要供方支付方式在新农合制度中,对经办机构、供方和需方三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影响,认为单一支付方式无法满足三方多层面的利益诉求,唯有采用混合支付方式的形式,融合各支付方式的优点,才能平衡三方利益,维持新农合的制度均衡,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将按项目付费、按病种定额付费和总额预付制相融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是目前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益均衡支付方式。然而,这种支付方式与实际应用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理论和操作上若干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供方支付方式 利益相关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