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ESim的新型双控制边调压阀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涛 高彦军 +1 位作者 张鹏 董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在交通车辆和特种工程车辆中,经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和动作控制,而液压调压阀广泛地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当系统中某一个支路的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不同时,通过液压调压阀能够降低系统压力,从而保证该支路的工作压力稳定,并且避免对液压... 在交通车辆和特种工程车辆中,经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和动作控制,而液压调压阀广泛地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当系统中某一个支路的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不同时,通过液压调压阀能够降低系统压力,从而保证该支路的工作压力稳定,并且避免对液压系统压力产生影响。然而,当调压过程中降低的压力差值较大时,经过阀口的压降变大,因此,液压阀此处的流体流动较为紊乱,容易产生流体噪声及压力波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边控制式的调压阀,详细分析了该新型调压阀的工作原理,通过在调压阀的阀芯结构上设计两个控制边,从而减小了通过每个控制边的压降,保证了调压阀工作稳定性,详细分析了传统调压阀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新型调压阀的基本结构,搭建了AMESim仿真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新型的双边控制液压阀的工作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阀 双控制边 新型减压阀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井流量控制系统高温电磁阀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严 顿志强 +3 位作者 王晓 王龙 钟俊宇 马传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0,共11页
井下流量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井下智能开采至关重要,而井下高温电磁阀作为电控液驱流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电磁铁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静... 井下流量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井下智能开采至关重要,而井下高温电磁阀作为电控液驱流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电磁铁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静铁芯锥角、静铁芯凸台、线圈位置、隔磁环倾角、隔磁环长度对电磁力特性影响,并进行了电磁-热耦合仿真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影响电磁力结构参数之间的主次关系,并基于响应面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结合的优化思路,对电磁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0 mm处的电磁力提高了16.68%,0.5 mm处电磁力提高了29.62%,1 mm处电磁力提高了31.06%,为电控液驱型流量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井 流量控制系统 高温电磁阀 正交试验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百分比套筒调节阀开孔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懿 王勇 +1 位作者 李燕彬 曹艳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8,共7页
针对目前我国套筒调节阀设计中存在的需要依靠经验、设计周期较长且设计精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流量方程、流量特性方程及开孔几何形状方程,推导满足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套筒开孔布局数学模型,随后选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以某一... 针对目前我国套筒调节阀设计中存在的需要依靠经验、设计周期较长且设计精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流量方程、流量特性方程及开孔几何形状方程,推导满足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套筒开孔布局数学模型,随后选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以某一水下采油树用等百分比套筒调节阀为例,采用建立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其套筒开孔布局设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调节阀过流面积和满足等百分比要求的理想调节阀过流面积之间的误差不超过4.63%;采用Fluent仿真软件建立调节阀数值模型,对不同开度下套筒阀流体域模型进行仿真,其相对出口流量和相对过流面积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45%。研究成果可为等百分比节流套筒的设计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调节阀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遗传算法 数值仿真 开孔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系统-主控阀动态特性的实时联合仿真方法
5
作者 冀宏 李磊 +1 位作者 简洪超 赵文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单一的液压系统建模对主控阀流场简化导致系统动态特性预测失真。以电液换挡操纵系统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主控阀瞬态流场与液压系统仿真动态耦合的实时联合仿真方法,通过TCP/IP接口将电液控制系统模型与其主控阀流场模型的同步运算... 单一的液压系统建模对主控阀流场简化导致系统动态特性预测失真。以电液换挡操纵系统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主控阀瞬态流场与液压系统仿真动态耦合的实时联合仿真方法,通过TCP/IP接口将电液控制系统模型与其主控阀流场模型的同步运算数据进行实时通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捕捉主控阀调节过程中内部瞬态流场参数及瞬变液动力,进而实时赋予液压系统模型中主控阀高精度参数,复现了系统振动及阀芯自激振动现象;同时发现,该系统的实时联合仿真得到主控阀液动力稳态值为12.53 N,而系统仿真值仅为0.50 N,与传统理论计算值8.09 N差距很大,此差别是引起动态性能预测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控制系统 比例节流阀 实时联合仿真 瞬变液动力 阀芯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6
作者 颜湘武 李洋洋 +3 位作者 卢俊达 郭美辰 杜春林 吴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77,共11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的双层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上层旨在最大化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优化新能源接入容量;下层旨在最小化系统的综合运行费用,调节各设备运行出力。然后,采用基于灰狼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引入二阶锥松弛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采用IEEE33节点系统作为仿真算例,对不同场景下的承载力双层优化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需求响应措施和旋转潮流控制器的投入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新能源承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旋转潮流控制器 需求响应 承载力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内流特性及流道结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哲辉 吴斌彬 +3 位作者 李文庆 许家祥 金志江 钱锦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流动性能是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的关键性能指标,对截止阀组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流速与流量的降低都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对全开工况下的DN15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入口200 MPa、2000℃、出口常... 流动性能是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的关键性能指标,对截止阀组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流速与流量的降低都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对全开工况下的DN15高温高压Y型截止阀组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入口200 MPa、2000℃、出口常温真空为边界条件,对截止阀组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全面分析了截止阀组内部截止阀、球阀、喷管区域的流动特性,重点研究了阀组内流速的变化;然后,识别了流道中流动受限的区域,并提取了相应的特征结构参数,如喷管扩张段过渡角度数等;最后,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根据阀组的出口流速与出口流量这两项流动性能指标,对阀组内的流道局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最优结构参数所得模拟结果与优化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出口流量提升了8.13%,出口速度提升了3.52%。该研究结论揭示了特定结构参数对截止阀组流动特性的影响机制,结合遗传算法与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特种阀门的流动性能升级目的,可对后续类似阀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止阀 液压控制阀 结构参数 遗传算法 流动性能 阀组内流场分布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精准调控 被引量:2
8
作者 类兴茂 丁海港 +2 位作者 王思民 杨程程 庞智珍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4-962,973,共10页
负载敏感多路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压力补偿器保持阀口压差恒定,但压差易受阀芯开度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导致主阀流量控制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连续调控方法,采用比例电磁铁推动补偿阀阀芯,利... 负载敏感多路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压力补偿器保持阀口压差恒定,但压差易受阀芯开度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导致主阀流量控制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连续调控方法,采用比例电磁铁推动补偿阀阀芯,利用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控制比例电磁铁推力,实现主阀压差闭环控制,从而对流量进行精确控制。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并搭建试验台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负载变化、主阀开度变化工况下阀口压差保持特性以及主阀流量调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负载变化相比,主阀开度变化对压差的影响更大,采用新型阀口压差控制结构与方法可以精准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达到精确控制流量的效果,并且可以在不改变主阀开度的情况下主动调控压差,从而实现流量的进一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多路阀 压差补偿 流量调控 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刘为杰 凌忠伟 +2 位作者 田嘉懿 黄昊宇 秦建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1,共8页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的抗干扰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调压阀开度关于气源压力、总压、马赫数的多变量阀门特性函数,在此基础上形成前馈控制率,结合变增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构成了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在多种外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风洞流场高精度控制难题,同时实现了该风洞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等独特的流场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流场控制 阀门特性 流量守恒 建模 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芯扩散型线对汽轮机调节阀流动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谢罗涛 石宇昂 +4 位作者 王劲韬 邹梓仪 费志方 陈国兵 张磊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4-261,共8页
[目的]为解决某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不稳、振动和异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内切式阀芯结构来改变调节阀内部流动特性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全尺寸高精度建模方法,建立某型调节阀的全尺寸通流区域。然后,基于超声速膨胀抑制原则设计两型内切式... [目的]为解决某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不稳、振动和异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内切式阀芯结构来改变调节阀内部流动特性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全尺寸高精度建模方法,建立某型调节阀的全尺寸通流区域。然后,基于超声速膨胀抑制原则设计两型内切式调节阀的阀芯,并采取多尺度混合网格与多类型边界层的网格划分方法,通过多轮迭代计算以实现加速收敛。[结果]不同阀芯结构关键参数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小于5%,证明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新型内切阀在节流区与阀芯底部的蒸汽流动性能均得以优化,有助于降低阀芯下部非对称流动导致的能量损失与振动噪声;新型阀芯结构使阀芯底面的流体作用力减少了20%~30%,有效抑制了调节阀及机组的汽流宽频振动。[结论]调节阀阀芯结构将对流场特性带来显著的影响,其中内切式阀芯设计对优化流场分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阀 流场 阀芯结构 全尺寸高精度建模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真空系统的压电微调阀门流导测试和调节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杨传森 郭宇扬 +6 位作者 宋春尧 刘迪 丁双 卢耀文 王欢 齐鲁平 杨轶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1-717,共7页
针对真空系统中压电微调阀流导调控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定容法的流导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激励电压幅值、波形及施加历史对典型压电微调阀流导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电微调阀的流导−激励电压循环曲线存在显著回滞... 针对真空系统中压电微调阀流导调控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定容法的流导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激励电压幅值、波形及施加历史对典型压电微调阀流导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电微调阀的流导−激励电压循环曲线存在显著回滞效应,降压过程流导值较升压过程均显著偏高,其机制可能与压电陶瓷电畴结构弛豫和残余应力释放的时间依赖性相关。通过预加100 V高电压激励,典型激励电压下的流导值重复性显著提升,说明了预激励可优化电畴结构排列和残余应力分布一致性并降低形变滞后效应。该研究揭示了激励电压施加历史对压电微调阀流导调节性能的关键影响,为提升真空系统压力控制精度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微调阀 流导 激励电压 压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复合智能完井节流阀套结构设计与流场特性分析
12
作者 侯泽宁 曹砚锋 +5 位作者 邱浩 文敏 潘豪 齐致远 黄辉 毕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17-6732,共16页
新型电液复合智能完井系统主要涉及井下流量控制技术、多参数检测技术等。基于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开展电液复合智能完井流量控制阀核心元器件节流阀套的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节流阀套的力学性能及流体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 新型电液复合智能完井系统主要涉及井下流量控制技术、多参数检测技术等。基于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开展电液复合智能完井流量控制阀核心元器件节流阀套的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节流阀套的力学性能及流体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分析不同开度、不同含水率、不同排量、不同工况下节流阀套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井筒温压工况对节流阀套流量调控性能的影响微小,在高温高压(125℃、50 MPa)条件下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在不同开度下,随着流量的增大压差逐渐增大。在流量一定时,随着开度的增大压差逐渐减小。当流量与开度一定时,压差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当流量与含水率一定时,节流阀套的调控级数越大产生的压差越小。研究成果可为电液复合智能完井流量控制阀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完井 流量控制阀 节流阀套 力学性能分析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泵驱阀控负载敏感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
13
作者 徐国玉 李强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1,297,共5页
为了提高挖掘机液压系统运行效率,设计一种泵驱阀控负载敏感系统。在多路阀进出口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反馈代替负载敏感系统的压力补偿阀实现压力补偿,动态调整主阀芯的位置以及电液比例泵的斜盘摆角,驱动液压缸的动作。对... 为了提高挖掘机液压系统运行效率,设计一种泵驱阀控负载敏感系统。在多路阀进出口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反馈代替负载敏感系统的压力补偿阀实现压力补偿,动态调整主阀芯的位置以及电液比例泵的斜盘摆角,驱动液压缸的动作。对泵驱阀控控制系统中的阀控缸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建立控制模型。利用比例阀试验台、BODAS控制器等电控及采集元件进行试验平台设计,进行泵驱阀控原理验证,验证仿真模型以及泵驱阀控控制原理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处于泵驱阀控程序时,在不同压差的情况下输出流量随着阶梯上升的负载变化而发生突变。随着负载压力的不断提高,流量突变也变得越来越大,输出流量与设定流量之间的误差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系统 泵驱阀控 挖掘机 输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均衡采油流体控制阀调控规律研究
14
作者 肖晓华 韩硕 +1 位作者 赵建国 王国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针对水平井非均衡采油导致油气井寿命短、产量低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梯形节流孔的新型流体控制阀,该阀最大节流压差达到2.65 MPa。建立了水平井多层流体控制阀流压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考虑了新型流体控制阀的节流性能、安装位置、地层压... 针对水平井非均衡采油导致油气井寿命短、产量低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梯形节流孔的新型流体控制阀,该阀最大节流压差达到2.65 MPa。建立了水平井多层流体控制阀流压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考虑了新型流体控制阀的节流性能、安装位置、地层压力分布。研究发现:为实现均衡采油,从趾端到跟端流体控制阀开度逐渐减小,各层段压差越大流体控制阀开度越小,压差在0.01~0.10 MPa,各层开度的最大下降值约为37.2%;各层流体控制阀间距越长,流体控制阀开度越大,阀距在100~500m,各层开度最大增大值约为2.8%。研究成果为水平井流体控制阀采油管串结构优化设计、生产制度制定、流体控制阀开度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促进流体控制阀在水平井的推广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均衡采油 流体控制阀 数值模拟 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流量反馈型电液比例方向阀仿真研究
15
作者 李国琳 孙大铭 +2 位作者 王进 王松峰 张政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176,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性能,提高其稳态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将位移流量反馈原理应用于电液比例方向阀,设计一种新型方向阀。对其动静态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增设主阀芯位移传感器,构成电闭环控制方案。基于... 为进一步改善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性能,提高其稳态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将位移流量反馈原理应用于电液比例方向阀,设计一种新型方向阀。对其动静态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增设主阀芯位移传感器,构成电闭环控制方案。基于模型仿真方法对比研究两种控制方案,并分析影响阀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而优化其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该阀结构设计合理,开环控制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工作频宽约为7 Hz;电闭环控制可有效抑制主阀芯上的液动力、摩擦力等干扰,消除控制死区,显著改善其静态和动态响应品质,工作频宽可达18 Hz;节流阀槽面积梯度对阀动静态性能具有双重影响,增大面积梯度,会加快动态响应速度,但会导致通流能力降低;阀芯面积比是影响动态响应的关键因素,增大面积比,可提升动态响应速度,但面积比过大会导致超调量增加。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新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方向阀 位移流量反馈 开环控制 电闭环控制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有压流工程调流阀选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陈笙 彭志远 +1 位作者 邹海青 田子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38,共7页
流量调节阀主要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实现对流量控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应用场合及调压范围等要求可选不同阀门类型和结构型式。如果阀门型式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流量控制精度,同时还会因空蚀问题引起阀门振动和产生噪音,进而影响流量调... 流量调节阀主要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实现对流量控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应用场合及调压范围等要求可选不同阀门类型和结构型式。如果阀门型式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流量控制精度,同时还会因空蚀问题引起阀门振动和产生噪音,进而影响流量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针对工程特点和使用场景选用合适的调流阀型式和参数至关重要。归纳总结了一种重力有压流工程流量调节阀的选型设计方法,从阀门类型、口径选择、安装高程、汽蚀性能等几个方面对流量调节阀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成功应用于深圳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保障了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稳定性。该选型设计方法可为今后类似长距离输水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有压流 流量调节阀 活塞阀 选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调控原理的多路阀特性研究
17
作者 李磊 耿怀德 +1 位作者 赵星宇 权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针对阀前补偿型多路阀压差不可控、流量调控范围受限和流量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压差主动控制原理。采用比例减压阀调控补偿器阀芯受力,实现压差比例可控,根据工况主动调节,提升流量控制范围;其次设计主阀芯位移闭环、流量增益调节... 针对阀前补偿型多路阀压差不可控、流量调控范围受限和流量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压差主动控制原理。采用比例减压阀调控补偿器阀芯受力,实现压差比例可控,根据工况主动调节,提升流量控制范围;其次设计主阀芯位移闭环、流量增益调节与液动力补偿的变增益控制策略,实现补偿不利因素影响、拟合目标流量曲线、提高主阀流量控制精度等功能。结果表明:改变减压阀压力,主阀压差可在0~1.28 MPa内任意调控,流量调控范围为原阀流量的0%~131%。通过主阀芯位置闭环控制,提高其位置控制精度,进而改善主阀流量控制精度,流量滞环由4.6%降至2%,与原阀相比流量滞环减小50%以上。通过主动调整主阀压差,不改变主阀芯结构,用同一主阀实现多种流量增益控制效果;通过压差控制单元输出力,平衡补偿器液动力,消除液动力等扰动对主阀压差的影响,提升了主阀流量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阀 压力补偿器 压差调控 流量控制 液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阀微观成链特性及流量控制研究
18
作者 雷先华 陈星光 +2 位作者 贺沅玮 雷宇茜 庄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8-173,共6页
电流变阀通过电场强度实现阀的流量无级调节,能够很好地实现微型化和机电液一体化,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系统中。针对电流变阀在流量控制中微观成链特性与宏观性能关联机制不明确的问题,研究电流变阀在静/动态场下电场强度、流道尺寸和流... 电流变阀通过电场强度实现阀的流量无级调节,能够很好地实现微型化和机电液一体化,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系统中。针对电流变阀在流量控制中微观成链特性与宏观性能关联机制不明确的问题,研究电流变阀在静/动态场下电场强度、流道尺寸和流速对电流变阀中电流变效应的影响,通过可视化实验清楚描述介电微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和链成型的演变过程,为电流变阀流量控制提供研究依据。结果显示:电场强度增大对链成型和电渗效应有益,但场强过大将产生电离和击穿现象;电流变阀流速直接影响链状结构的牢固程度,耦合场下不能忽略基液的黏性力对介电微粒的影响;静态场下电流变阀流道高度10 mm较5 mm所形成的链结构更完整/紧密,而动态耦合场下5 mm高度流道中链状结构强度好,更具有抵抗流动场的能力;在研究电流变阀流量控制时必须考虑动态耦合场的作用,以达到最优化参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阀 微观成链特性 流量控制 耦合场 流道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干扰影响下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控制研究
19
作者 李福东 张耀坤 +1 位作者 欧阳怡然 苏菲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50,共6页
新能源电网中,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存在日间、夜间差异,导致发电过程易出现随机性波动,引起功率不平衡。在考虑不确定性干扰下,提出一种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构建新能源电网的不确定性干扰模型,判断新能源电网运行过程是否需... 新能源电网中,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存在日间、夜间差异,导致发电过程易出现随机性波动,引起功率不平衡。在考虑不确定性干扰下,提出一种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构建新能源电网的不确定性干扰模型,判断新能源电网运行过程是否需要实时调度;构建新能源电网的节点分区模型,确定新能源电网的最佳分区节点并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控制节点,通过吸收或输出新能源电网的有功功率,实现对功率波动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平衡新能源电网功率,并改善其不确定性干扰的问题,且日负荷率提升幅度高达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干扰 新能源电网 功率平衡控制 节点分区模型 控制节点 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后管道突扩对控制阀门流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蛟 胡亚安 +1 位作者 陈亮 王召兵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准确地描述非均匀流条件下控制阀门阀后采用突扩管道后的流阻特性,针对典型控制阀门(活塞式调流阀与固定式锥形阀),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基于阀后突扩管道内的流场结构及试验段压力特性,研究阀后管道突扩对典型控流调压阀... 为准确地描述非均匀流条件下控制阀门阀后采用突扩管道后的流阻特性,针对典型控制阀门(活塞式调流阀与固定式锥形阀),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基于阀后突扩管道内的流场结构及试验段压力特性,研究阀后管道突扩对典型控流调压阀门流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阀型采用相同突扩体时的流阻特性变化程度不同,阀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了突扩体的入流、出流条件。在规范公式的基础上,考虑阀门出流流场结构(突扩体入流条件)与水流缩脉(突扩体出流条件)的影响,分析得到管道突扩比与阀门流量系数的定量关系,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差异约为8%,优化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差异约为1%,说明改进后的突扩体流阻系数公式的计算精度较规范公式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可为高压差、大流量调流调压系统管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阀门 突扩体 流量系数 流场结构 水流缩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