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FTZ(Tianjin Port Free Trade Zone)——A New Pattern of China's Open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1
作者 Zhu Qinyuan: Director of Administrative Committe of the TPFTZ Shen Huan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5-39,20,共6页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s strategic think-ing of open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structure of om-nibearing openness has basically taken shape in China. Follow-
关键词 Free TPFTZ Tianjin Port Free Trade Zone A new pattern of China’s open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识别标准、政策演进与困境疏解
2
作者 肖婧文 吴芬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9,共15页
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在成渝地区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形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与国内地理空间重塑的双重赋能机制,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新开放布局,推动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 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在成渝地区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形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与国内地理空间重塑的双重赋能机制,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新开放布局,推动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深层递进。根据国家顶层文件指向与相关文献,阐释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高在何处”,从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制度体系、跨国贸易及全球治理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识别标准分解,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揭示区域贸易通道建设现状、政策演进与发展困境。基于国内国际经验,提炼“一个牵引系统,两条关键渠道,三重协同机制,系列政策保障”的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建设路径,为培育内陆开放枢纽,疏通向西开放国际通道,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国际贸易通道 高水平对外开放 区域协调发展 全球产业链 全球价值链 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城市消费需求能否促进FDI流入?——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继增 彭桃强 凌娇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3,共12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实证分析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该正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产型...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实证分析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该正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产型城市以及高水平消费需求城市中更为显著,且消费需求提升有助于促进更高质量的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和信贷规模扩大在消费需求提升与FDI流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消费需求与FDI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消费需求提升能够促进本市及相邻城市FDI流入。本研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消费需求 FDI 空间集聚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 被引量:55
4
作者 马忠新 伍凤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6,共9页
通过对五大湾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湾区及其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结果表明,湾区经济是根据海湾的天然地理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全国和五大湾区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均以湾区为核心向内地辐射呈梯度分布... 通过对五大湾区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湾区及其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结果表明,湾区经济是根据海湾的天然地理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全国和五大湾区内部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均以湾区为核心向内地辐射呈梯度分布,五大湾区综合开放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环珠江口湾区、环长江口湾区、环渤海湾湾区、海峡西岸湾区、环北部湾湾区。基于湾区的特点对"引力"模型理论进行拓展,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包容度、经济增长速度及基础设施便利性等因素决定了湾区经济的梯度开放格局。选用二维集群标准误差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速度、文化包容度对对外开放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础设施便利性、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显著性依次减弱。为此,应提升"湾区经济开放"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好湾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文化包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湾区经济 对外开放度 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的西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孙早 谢慧莹 刘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求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海运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西部开放型经济表现出规模与竞争力相对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较低、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特征事实。...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求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海运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西部开放型经济表现出规模与竞争力相对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较低、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特征事实。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开放型经济能够规避竞争力较弱、内外联动性不足等传统劣势,面临着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瞄准建设服务业开放高地、向西开放门户、进口吸收转化聚集区、技术—制度融合创新试验区等潜在定位,西部地区可通过推动对外开放与区域统筹发展相联动、多层次高质量开放大通道建设、市场主体与开放管理体制协调优化,以开放创新为牵引促进联动化、联通化、市场化相耦合,使开放型经济逐步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的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西部地区 开放型经济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来“一带一路”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永秀 何昊 宁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62,共14页
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与热点问题,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只有对"一带一路"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梳理与全面总结,才能为"一带一路&... 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与热点问题,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只有对"一带一路"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梳理与全面总结,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持续的理论指导。为此,本文在梳理"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一带一路"研究中存在前瞻性不够、理论性不够、系统性不够、全面性不够、持续性不够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一带一路"的研究趋势提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未来研究的主线,以创新"五通"(1)作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作为未来研究的依托,以增强科学性作为未来研究的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新型全球化 高质量发展 对外开放新格局 全球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24
7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总结中国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治理体制有其积极意义,为... 总结中国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治理体制有其积极意义,为全球经济治理开拓了民主进步的空间,是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进步的一面。但是,这种民主进步与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是矛盾的。“美国利益至上”是美式经济治理的基本原则,目标在于服务于其全球经济治理“霸权领导体系”,这是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全球经济治理的现实环境,并在此约束条件下建设和完善自身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这个过程经历了1978—2001年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阶段、2002年至2013年11月从模仿到成熟运用国际规则的阶段、2013年11月至今探索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初步定型阶段。三个阶段各有特点并具有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治理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制度约束,坚持问题导向的渐进式开放的治理路径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动力源泉。这是中国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在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成熟定型还面临诸如“一带一路”陆路贸易规则、数字经济治理、以人民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等新课题和新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治理 新发展格局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体育产业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鑫 王家宏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7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探析构建体育产业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涵和现实价值,并据此提出实践路径。构建体育产业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涵:强本固基是基本出发点;全面扩大开放是战略支撑;把握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统一性是重要原则。现实价...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探析构建体育产业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涵和现实价值,并据此提出实践路径。构建体育产业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涵:强本固基是基本出发点;全面扩大开放是战略支撑;把握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统一性是重要原则。现实价值:为体育产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新方向;为体育产业“补短板、增质效”提供新机遇;为全球体育经济稳步复苏、共同繁荣注入新动力。实践路径: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激发体育消费市场活力;以解决供需矛盾为主线,增强产业发展韧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强化产业发展硬实力;以全面扩大开放为重要支撑,探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新发展格局 扩大内需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秉镰 张伟静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5,共13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先后经历有限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和深化开放四个阶段,区域经济格局也从计划平衡发展演变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原有对外开放模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亟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先后经历有限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和深化开放四个阶段,区域经济格局也从计划平衡发展演变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原有对外开放模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亟须开展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新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理念,本文从“更大范围-市场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宽领域-贸易开放-产业协同发展、更深层次-制度开放-区域治理模式”三个维度构建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高水平对外开放 区域协调发展 制度型开放 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更高水平开放筑牢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桑百川 鲁雁南 史瑞祯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3,共10页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统计数据从贸易角度与要素角度证明中国已经形成国内大循环态势,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与中长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为制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统计数据从贸易角度与要素角度证明中国已经形成国内大循环态势,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与中长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为制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依据,澄清了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与对外开放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筑牢新发展格局必须处理好国内大循环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双循环”发展,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理论逻辑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18
11
作者 蔡宏波 童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作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主动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内部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具备启动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客观条件;其内在逻辑在于开放引致竞争的生产率筛选效应和学习效应,以及... 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作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主动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内部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具备启动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客观条件;其内在逻辑在于开放引致竞争的生产率筛选效应和学习效应,以及制度创新带来的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与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即现阶段再过度依赖对外开放反而会加剧国内市场分割,阻碍国内经济的流转畅通。沿海地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在“双循环”背景下扩大出口规模、调整进口结构,采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替代要素,以“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 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50,共4页
莫高窟的旅游开放,弘扬了敦煌石窟艺术,扩大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但是日益增多的游客和客流的不均衡,不仅打破了洞窟微环境的稳定性,给洞窟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安全隐患,还导致了游客参观质量和满意度的下降。在此情况下... 莫高窟的旅游开放,弘扬了敦煌石窟艺术,扩大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但是日益增多的游客和客流的不均衡,不仅打破了洞窟微环境的稳定性,给洞窟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安全隐患,还导致了游客参观质量和满意度的下降。在此情况下,利用敦煌莫高窟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的成果,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让游客在虚拟漫游厅身临其境地观赏典型洞窟和丰富的敦煌文化,适度结合组织游客参观洞窟实景,从而构建了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提高每日游客接待能力,又能很好地保护十分脆弱的文物本体,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极大地缓解旅游业给莫高窟文物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旅游开放 新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英杰 张启迪 朱家祯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然而,部分海外媒体及国内学者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仍存在误读,对于外需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不足。通过对当前国家统计局基于净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然而,部分海外媒体及国内学者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仍存在误读,对于外需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不足。通过对当前国家统计局基于净出口视角测算外需贡献率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外需贡献率数据低估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新框架的测算结果显示,当前外需对经济增长仍有较大贡献。据此,政策建议:一是继续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二是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四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重视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外部需求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中的世界与中国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瑞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48,共11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其主要变化趋向体现在新兴市场群体快速崛起、大国实力对比快速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快速变革、区域合作格局快速调整、世界经济中心快速转移等重要层面。2020年初爆发、迄今仍在全球肆意蔓延的世纪疫灾...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其主要变化趋向体现在新兴市场群体快速崛起、大国实力对比快速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快速变革、区域合作格局快速调整、世界经济中心快速转移等重要层面。2020年初爆发、迄今仍在全球肆意蔓延的世纪疫灾,更从多个重要层面明显加速了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演进态势。中国与世界在百年大变局中形成密切关联和高度互动关系:中国是世界百年之变的强劲动因,世界是中国百年之兴的厚重背景。为应对世纪疫灾、加速世界变局造成的外部环境和全球局势的深广变化,中国必须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全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开放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变局 疫灾效应 中国与世界 新发展格局 新开放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发展的欧洲经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立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6-22,共7页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央政府賦予自由贸易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建设自由贸易港。为了提高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质量...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央政府賦予自由贸易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建设自由贸易港。为了提高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的应有功能,我们应主动借鉴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先进经验。基于此,本文重点梳理欧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特点,总结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并提出有利于中国自由贸易港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自由贸易区 全面开放新格局 贸易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新举措与新思路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绍媛 秦煜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7-74,共8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和第128届"广交会"取消线下展会,分别于2020年6月和10月举行线上展会。作为三大贸易促进平台之一,"广交会"始终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疫情也未能使其中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和第128届"广交会"取消线下展会,分别于2020年6月和10月举行线上展会。作为三大贸易促进平台之一,"广交会"始终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疫情也未能使其中断,充分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决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贸易促进平台的竞争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广交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短期而言,"广交会"需要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尽快恢复线下实体展会。长期来看,"广交会"应着力推进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延伸会展业价值链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创新商务模式,并逐步探索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博览会",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新冠肺炎疫情 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互动视角下的政府网络信息公开——基于对省级政府网络理政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目的/意义]信息就是权力,信息公开对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互动有着重要意义。该文视网络信息公开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置于舆论新格局的现实背景中。[方法/过程]依托"省级政府网络理政能力评估"这一... [目的/意义]信息就是权力,信息公开对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互动有着重要意义。该文视网络信息公开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置于舆论新格局的现实背景中。[方法/过程]依托"省级政府网络理政能力评估"这一实证研究结果,透过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互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框架,分析省级政府网络信息公开的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省级政府网络信息公开的效率不断提升而在民主层面上的互动、服务、分权、参与、监督等较为稀缺,而且还存在较为普遍的"信息孤岛"现象。该文探讨了这一难以相容于舆论新格局的现象和问题,认为政府网络信息公开的目标是互动和服务,并提出了改善现状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公开 权力互动 舆论新格局 信息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力识别及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沿边地区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文章设定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力机制模型,选取2001—2018年中国沿边9省份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识别“资源与创新”“政府与市场”“内需与外需”3组关系的开发开放... 沿边地区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文章设定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力机制模型,选取2001—2018年中国沿边9省份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识别“资源与创新”“政府与市场”“内需与外需”3组关系的开发开放动力机制及模式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动力和模式呈现出动态性、非线性演化特征,要素端表现为资源依赖,技术进步作用发挥欠佳;制度端市场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需要辅以政策倾斜提升内生动力;需求端国内循环起到主导作用,对外开放同样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创新力、市场化和开放度是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主流模式,也是实现发展路径突破的关键之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沿边地区 开发开放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边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锐 廖仁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71,共12页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共振的复杂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新发展格局的开发开放前沿——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精准把握区域发...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共振的复杂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新发展格局的开发开放前沿——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精准把握区域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国际环境挑战的关键一环。受制于发展理念、经济要素、跨境壁垒等不利条件,我国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长期难以充分发挥、跨境合作衔接不畅,致使其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受阻碍。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水平亟待提高,而加快加强跨境制度性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则是题中之意。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下,通过契合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开放的新机遇,创造性引导我国沿边地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价值融通和深度互动,充分释放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动能效能,应努力将其打造为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性支点和前沿性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跨越式发展 跨境制度性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时代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丹辉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3,共9页
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新时代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发达国家新兴... 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新时代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与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低成本优势的"双向竞争"下,以要素成本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优势明显弱化,迫切需要加快实现外经贸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实现东西双向互济,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坚定不移地引领全球化进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