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lateral initial pressure on axisymmetric wave propagation in hollow cylinder based on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文韬 夏唐代 陈炜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753-760,共8页
Influence of identical applied initial pressures on the radial surfaces of a hollow cylinder which is compose of materials with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investigated.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p... Influence of identical applied initial pressures on the radial surfaces of a hollow cylinder which is compose of materials with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investigated.The basic equations of the problem were built up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piecewise homogeneous body model with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linearized theory of elastic waves in initially stressed bodies(TLTEWISB).With the method proposed previously,this problem was then solved numerically.Moreover,the dispersion group velocity of the lowest order mode with different initial pressures was also studi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initial pressure and the geometry parameters will induce considerable changes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dispersive relation between phase velocity and wave number in opposite trend(positive in initial pressure and negative in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l pressure TLTEWISB first power hypo-elastic model dispersive 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计及灵活性资源协同均衡的电力系统黑启动动态分区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艳 袁可心 +2 位作者 顾雪平 刘玉田 王洪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4-2096,I0004,共14页
研究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黑启动动态分区策略对于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计及灵活性资源均衡约束,建立了最大化分区凝聚度和机组加权发电量以及最小化子系统重构进度差异的黑启动动态分... 研究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黑启动动态分区策略对于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计及灵活性资源均衡约束,建立了最大化分区凝聚度和机组加权发电量以及最小化子系统重构进度差异的黑启动动态分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收缩时域预测控制方法建立黑启动动态分区滚动优化框架,进一步采用广义Benders分解,通过机组分区主问题与系统分区子问题的交互迭代实现模型求解。最后,以接入规模风电和储能的IEEE 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分区优化过程中灵活性资源的协同均衡支撑新能源机组的运行安全,实现系统分区重构过程对新能源机组出力的高效利用,有效提升了系统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黑启动 动态分区 规模风电 灵活性资源 收缩时域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插件和大语言模型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辅助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宇 陈汉文 +1 位作者 祝之森 张蓉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2,共8页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一般性教学辅助、文科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应用于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时存在电路拓扑图识别不准、关键信息缺失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智能插件和LLM的教学辅助设计方法:首先通过...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一般性教学辅助、文科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应用于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时存在电路拓扑图识别不准、关键信息缺失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智能插件和LLM的教学辅助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电路拓扑图识别,并将其转换为电路网表文本;然后向LLM提供网表文本及不同提示词,引导LLM实现网表检查、电路分析、文档生成、知识问答等教学功能,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起点。该方法有望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质量,为电力电子实验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力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 大语言模型 电路拓扑图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生产关系理论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小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4,共16页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生产关系视角,选取2011-2022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生产关系视角,选取2011-2022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且数字经济对新质劳动对象的影响最大。就区域而言,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在不同资源禀赋下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再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成熟型城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转型等机制驱动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代理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分析
5
作者 王强钢 刘浩宇 +4 位作者 池源 徐罗那 谢惠藩 罗永捷 叶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32-5854,I0008,共24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推进,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及复杂负荷的多样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作为数据驱动的“黑箱模型”,代理模型技术通过较低的计算成本替代或补充传统分析过程,以逼近原始模型的响应,在实现电力系统高效建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推进,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及复杂负荷的多样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作为数据驱动的“黑箱模型”,代理模型技术通过较低的计算成本替代或补充传统分析过程,以逼近原始模型的响应,在实现电力系统高效建模中展现应用潜力。但不同代理模型技术在处理数据特征、拟合精度和响应速度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如何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代理模型,是其在电力系统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该文首先回顾代理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对泛化能力、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给出代理模型的选择建议;随后,为提升代理模型在电力系统工程实践中的表现,探讨在采样策略、变量设计和参数设置等方面的提升措施;最后,提出基于代理模型的电力系统优化方法框架,并展望代理模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该文旨在为电力系统领域代理模型技术的应用提供策略指导,促进代理模型技术的高效应用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代理模型 优化框架 通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极端天气的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调度方法
6
作者 张勇 孙雁斌 +6 位作者 颜融 肖亮 范展滔 方必武 黎立丰 杨再敏 蒙文川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随着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密集接入系统,这虽然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极端天气下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风电... 随着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密集接入系统,这虽然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极端天气下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风电爬坡事件概率大幅提升,不仅会造成系统频率的大幅频繁波动,还会影响电力电量平衡,严重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在统计分析风电爬坡事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自回归(deep auto-regressive, DeepAR)模型的风电爬坡事件的预测方法。首先,结合风机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分析极端天气下风电爬坡事件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再建立风电爬坡事件物理模型,分析发生风电爬坡事件时的风电功率统计特征;然后,结合深度自回归模型对风电爬坡事件进行功率预测,分析极端天气下的风电出力曲线;最后,结合风电场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验证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提前精准定位极端天气环境下风电爬坡事件出现概率,预期将极大改善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风力发电 极端天气 风电爬坡 深度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改进云模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评估
7
作者 汤明润 李若旸 +3 位作者 程晓钰 代馨尹 于雪丰 杨淑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1,共12页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结构等3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其次,基于博弈理论进行组合赋权,综合了熵权法、CRITIC法及变异系数法3种客观赋权法,得到最佳组合权重。然后,提出了改进云模型,以此克服指标本身的随机性,并通过组合权重对云模型进行改进,用以评价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最后,选取我国A地区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识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脆弱性、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提供可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适应性评估 博弈论思想 改进云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链状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分布特性分析
8
作者 安军 石岩 +3 位作者 曹帅 周毅博 李可心 张万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7,共9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频率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频率分布特性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研究风电接入多机电力系统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网、源、荷侧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含风电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分...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频率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频率分布特性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研究风电接入多机电力系统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网、源、荷侧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含风电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分布特性机理解析模型,并分析了风电接入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机理;其次,构建了描述频率响应相对分散性和绝对差异性的多维量化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含“送-转-受”的简单链状电力系统验证了机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电气距离、风电接入位置和扰动位置对频率分布特性指标的影响规律;最后,在实际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分析并验证了分布特性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 频率 分布特性 频率安全 机理模型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参与电网调频协同控制策略
9
作者 骆钊 聂灵峰 +3 位作者 张志远 赵伟杰 田肖 沈鑫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导致的电网调频需求难以满足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新型电力系统中各类调频资源,电动汽车与电解铝作为典型的柔性负荷具有巨大的调频潜力。为此,提出一种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参与电网调频的协同...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导致的电网调频需求难以满足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新型电力系统中各类调频资源,电动汽车与电解铝作为典型的柔性负荷具有巨大的调频潜力。为此,提出一种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参与电网调频的协同控制策略。首先,考虑电动汽车的有功-频率特性曲线建立电动汽车参与电网的调频模型;其次,基于饱和电抗器的调节方法,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对电解铝负荷进行控制,建立电解铝的电压-有功频率响应模型;最后,根据频差变化提出一种集群电动汽车与电解铝的电网调频协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参与不同扰动场景的频率控制时,满足短期功率调节、中长周期能量平衡及突发灾害下的灵活性应急等需求,有效地缩短调频时间、降低最大频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集群电动汽车 频率偏差 频率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电解铝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劲宇 秦川 +2 位作者 金宇清 鞠平 李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87,共20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分两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负荷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负荷模型面临的研究挑战。然后,从机理性和非机理性模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电力电子接口负荷模型和含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模型,并指明了进一步的研究需求。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仿真的新需求,介绍了三类其他方面的专用负荷模型,包括电磁暂态负荷模型、短路电流负荷模型以及负荷谐波模型,并对未来研究内容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分布式电源 电磁暂态仿真 短路电流计算 负荷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紧急切机稳控策略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琴 徐光虎 +3 位作者 夏尚学 杨欢欢 赵青春 黄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电力系统的结构,使得系统稳定机理变得更加复杂。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存在的功角稳定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紧急切机稳控策略生成方法。首先,归纳并提出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切机动作策略以... 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电力系统的结构,使得系统稳定机理变得更加复杂。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存在的功角稳定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紧急切机稳控策略生成方法。首先,归纳并提出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切机动作策略以及涉及的安全约束,并将电力系统稳控模型转换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再采用特征评估与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筛选出最典型的特征数据;随后,为提高稳控策略智能体的训练效率,提出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稳控策略训练框架;最后,在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电网中进行测试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对故障的响应,自动调整生成切机稳控策略,在决策效果和效率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稳控策略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马尔科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力设备运维场景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晓红 傅文润 +4 位作者 刘朝明 刘泽洪 李俊朋 胡志亮 胡东滨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电力设备运维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变革为传统电力设备运维的数智化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探讨了多模态AI大模型对电力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预测、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电力... 电力设备运维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变革为传统电力设备运维的数智化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探讨了多模态AI大模型对电力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预测、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电力设备寿命预测、电力设备故障检修策略推荐等电力运维具体场景的赋能作用,辨识了数据问题制约电力AI大模型的应用成效、“算法黑箱”影响智能运维辅助决策的透明度与可靠性、环境变化导致电力AI大模型性能衰退等多模态AI大模型赋能电力设备运维的技术难点。着眼攻克相关技术难点,结合知识图谱检索增强生成、多模态对齐、微调和持续学习等大模型应用优化技术,构建了基于多模态AI大模型的电力设备运维系统架构,梳理了多模态AI大模型在电力设备运维场景应用时涉及的需求分析、模型训练、应用部署、运营管理等主要阶段的实现过程,进而提出了持续监控并优化数据质量、采用持续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性能反馈循环机制等大模型性能持续优化策略。进一步探讨了多模态AI大模型赋能电力设备运维的应用趋势和发展保障举措,以深化对电力设备智能运维领域的前沿技术认知,推动构建智能化、智慧化的新型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设备运维 多模态AI大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耗能工业负荷参与调峰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婷玉 陶劲宇 +3 位作者 王珂 鞠平 黄奇峰 段梅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共9页
高耗能工业负荷耗电量大、自动化水平高、可控性强,需求响应潜力可观,可作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峰谷差持续拉大的重要手段。为此,评估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行为,并制定相关策略有利于发挥其调峰潜能。首先,分析了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特征... 高耗能工业负荷耗电量大、自动化水平高、可控性强,需求响应潜力可观,可作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峰谷差持续拉大的重要手段。为此,评估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行为,并制定相关策略有利于发挥其调峰潜能。首先,分析了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特征,并针对性提出工业负荷参与调峰的阈值判断方法。其次,对典型工业负荷响应行为和调度控制中心决策行为分别建立模型。再次,考虑到调峰市场参与者行为理性特点,建立1-N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描述调峰市场参与者间的交互行为。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激励方式对调峰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并给出相应求解算法。最后,结合某工业园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的调峰效果显著,且所有调峰市场参与者均能获取最优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需求响应 调峰 工业负荷 非合作博弈 负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跨省中长期电量弹性交易机制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骁强 贺元康 +3 位作者 丁涛 孙嘉玮 原博 黄雨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72-2485,I0003,共15页
在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保证率刚性执行的传统中长期电量交易模式与新能源强波动性、随机性的特征相背,电力外送出现惜售现象。该文基于送受端备用共享、调峰共用、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跨省中长期交易的新型电力市场电量弹性... 在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保证率刚性执行的传统中长期电量交易模式与新能源强波动性、随机性的特征相背,电力外送出现惜售现象。该文基于送受端备用共享、调峰共用、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跨省中长期交易的新型电力市场电量弹性交易机制,旨在促进大规模新能源外送,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的灵活性。依据概率-出力水平曲线,该文建立购售双边量价浮动的弹性交易模型,设计配套的浮动交易上限定量模型、优化出清方法及偏差考核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够利用固定电量锁定外送基本盘,增强中长期市场的交易活力,实现浮动电量外送灵活化,提高区域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电量交易 新型电力市场 新能源外送 概率-出力水平曲线 弹性交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直驱风电机组谐波特性分析及建模方法
15
作者 张磊 孙媛媛 +3 位作者 李亚辉 张帆 刘洋 李立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2,共11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被广泛使用,受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特性的影响,风电机组并网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谐波,在大规模并网时,风电集群设备间的交互影响进一步加剧谐波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机组...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被广泛使用,受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特性的影响,风电机组并网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谐波,在大规模并网时,风电集群设备间的交互影响进一步加剧谐波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机组谐波特性建模方法,用于分析实际工程中风电机组的谐波特性。首先,明确了不同频次谐波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风电机组的谐波特性分析模型,简化了风电机组谐波建模的整体过程。其次,结合实际风电集群拓扑结构,建立了风电集群聚合谐波模型,明确了风电机组之间的谐波交互影响程度,量化了计及风电机组间耦合影响的单体与集群的关联关系。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直驱风电机组的谐波特性,通过仿真验证了集群聚合谐波模型的准确性,提高了风电集群建模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实测数据 直驱风电机组 谐波建模 风电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外在托管”到“内生共益”——关系视角下浙南民间资本助乡实践模式解析
16
作者 谢肇宇 王国光 +2 位作者 白雪 邵怡然 孟勤林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1,共10页
企业参与乡土实践常因“利润最大化”“效率至上”等理念和“圈地运营”“大规模对外寻租”等做法引发风险。理论与经验表明,“关系”成为风险起点与研究焦点,而企业介入后形成良好乡土社会关系对实现各方共赢、地方可持续发展等至关重... 企业参与乡土实践常因“利润最大化”“效率至上”等理念和“圈地运营”“大规模对外寻租”等做法引发风险。理论与经验表明,“关系”成为风险起点与研究焦点,而企业介入后形成良好乡土社会关系对实现各方共赢、地方可持续发展等至关重要。文章以企业在徐岙底牵头的“整村运作”为例,展现了关系层面企业主推的“共益”理念及其机制和做法,辨析了新模式成因、实践成效和其潜在挑战。研究表明,“徐岙底模式”是多重条件耦合的结果,其产生并扎根于浙南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其必然性与特殊性,同时,与流行的“外在托管”关系及其模式相比,“内生共益”具有显著优势和多重价值。研究为民企或民间资本助力特色乡土实践、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助乡 共益 乡土社会关系 徐岙底实践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时空相关性模型的新能源容量置信度准时序评估
17
作者 王世龙 王仁顺 +1 位作者 耿光超 江全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42,共11页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考虑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对其容量置信度进行准确量化评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电源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基于Copula转移核-连续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时...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考虑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对其容量置信度进行准确量化评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电源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基于Copula转移核-连续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时间相关性模型和基于D-Vine Copula函数的空间相关性模型,用以生成新能源多维时空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新能源集群容量置信度的改进准时序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实现广域新能源供电能力的准确高效刻画。基于RTS-GMLC跨区电网算例的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对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进行建模,支持考虑广域风光互补的新能源容量置信度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风光容量配比优化、提高源-荷相关性和接入储能等提升容量置信度的措施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D-Vine Copula模型 时空相关性 容量置信度 蒙特卡洛模拟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18
作者 董昱 周劼英 +2 位作者 张晓 刘苇 王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738-5751,I0002,共15页
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信息物理高度耦合的特征,一、二次系统强交互性和控制机理高复杂性使得系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该文分析并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物理安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融合的信息物理安全特性和内涵;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 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信息物理高度耦合的特征,一、二次系统强交互性和控制机理高复杂性使得系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该文分析并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物理安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融合的信息物理安全特性和内涵;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风险认知、监测和防护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信息物理安全威胁跨域传播路径建模与分析方法、信息物理协同的安全威胁态势感知与检测方法和多时空联动响应的信息物理安全防护方法等关键技术;并立足于电力监控系统典型业务场景,初步探索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防护应用前景。该文所提信息物理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实现跨域安全风险的量化表征和安全事件多时空协同感知、辨识和消解,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信息物理安全 安全建模 安全感知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动态铁损模型分析方法
19
作者 王奕沣 马喜平 +3 位作者 岑炳成 朱丹丹 梁昊 姜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4,共8页
变压器的固定损耗模型或经验公式模型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电力系统的线损分析中。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潮流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铁损计算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J-A(ji... 变压器的固定损耗模型或经验公式模型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电力系统的线损分析中。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潮流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铁损计算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J-A(jiles-atherton)铁磁磁滞模型,提出了一种动态变压器铁损计算方法。通过非线性铁芯建模,分析功率倒送情况下的变压器铁损变化情况,提高铁损计算的准确性。Pspice仿真测试结果和录波数据均表明功率倒送情况下的变压器铁损显著升高,同时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接入 铁损损耗 Jiles-Atherton铁磁磁滞模型 潮流倒送 非线性磁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干扰影响下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控制研究
20
作者 李福东 张耀坤 +1 位作者 欧阳怡然 苏菲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50,共6页
新能源电网中,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存在日间、夜间差异,导致发电过程易出现随机性波动,引起功率不平衡。在考虑不确定性干扰下,提出一种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构建新能源电网的不确定性干扰模型,判断新能源电网运行过程是否需... 新能源电网中,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存在日间、夜间差异,导致发电过程易出现随机性波动,引起功率不平衡。在考虑不确定性干扰下,提出一种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构建新能源电网的不确定性干扰模型,判断新能源电网运行过程是否需要实时调度;构建新能源电网的节点分区模型,确定新能源电网的最佳分区节点并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控制节点,通过吸收或输出新能源电网的有功功率,实现对功率波动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平衡新能源电网功率,并改善其不确定性干扰的问题,且日负荷率提升幅度高达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干扰 新能源电网 功率平衡控制 节点分区模型 控制节点 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