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源与史实——辑本《东观汉记》蔡伦发明造纸佚文辨析
1
作者 郭伟涛 《自然科学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共12页
支持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的文献依据,主要是辑本《东观汉记·蔡伦传》有关蔡伦发明造纸的文字。分析姚之骃、四库馆臣和吴树平辑录的《东观汉记·蔡伦传》,可知蔡伦发明造纸的文字都来源于明代俞安期编纂的《唐类函》。《唐类函》... 支持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的文献依据,主要是辑本《东观汉记·蔡伦传》有关蔡伦发明造纸的文字。分析姚之骃、四库馆臣和吴树平辑录的《东观汉记·蔡伦传》,可知蔡伦发明造纸的文字都来源于明代俞安期编纂的《唐类函》。《唐类函》在采录合并《艺文类聚》、《初学记》、《北堂书钞》、《白氏六帖》内容的同时,又打散挪移了不少内容。蔡伦发明造纸的文字,原本是《白氏六帖》从范晔《后汉书·蔡伦传》引录的,后被《唐类函》挪移至《艺文类聚》所录《东观汉记》之下。上述辑本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因此产生了误辑。综合《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隋唐类书所录《东观汉记》蔡伦造纸的记载,《后汉书·蔡伦传》的相关文字应该不是出自《东观汉记》原本。澄清蔡伦发明造纸说的文献来源,有助于造纸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伦 造纸术 《东观汉记》 《唐类函》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大一统”的空间叙事——基于《新唐书·地理志》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文光 李书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的详细记载为我们解释唐朝“大一统”提供了空间维度的观察路径与文献基础。唐朝“郡县天下-羁縻府州-文化边疆”的空间结构不仅改变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空间叙事,而且在具体实践上,唐朝所形成的“大一统”是沟通中央与地方、维系中心与边疆、涵盖中国境内与域外世界的整体性叙事。正是基于“大一统”的空间叙事,使得中国疆域具有了超越具体朝代的稳定性,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地理志》 空间叙事 唐朝 “大一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唐书·地理志》所见唐代兴修水利工程官吏考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乐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8,共9页
唐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唐代官吏主持兴修大量的水利工程来推动当时农业的发展。《新唐书·地理志》保存了唐代水利建设的一手资料,从中统计出唐代有姓名可查的130名官吏主持兴修水利工程,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道、州(府、郡)... 唐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唐代官吏主持兴修大量的水利工程来推动当时农业的发展。《新唐书·地理志》保存了唐代水利建设的一手资料,从中统计出唐代有姓名可查的130名官吏主持兴修水利工程,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道、州(府、郡)、县各级官吏,反映出唐代从上到下对水利的重视。唐代兴修水利工程的官吏,唐前期多于唐后期,南方多于北方,反映出全国水利重心的转移;任职以地方的州刺史和县令为主。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央考课地方官吏政绩的重要指标,也是百姓评价官吏的主要依据,唐代水利工程多以官命名体现出百姓对官吏水利贡献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水利工程 官吏 《新唐书·地理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4
作者 柴天骐 王福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20,共12页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的动摇。在取义层面上,两《唐书》引《诗》与新《春秋》学相结合,在日常运用与学术研究两个向度上体现了唐代《诗》学对春秋《诗》学的复归,并与“诗史”观念的产生相联系,显示了唐代《诗》学从注重礼乐教化的外学逐步转向探索儒家精义的内学。在此基础上,宋人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取“圣人之意”作为统贯群经之本源,并在具体的《诗》学方法层面将春秋用《诗》之法与孔、孟《诗》学相结合,昭示了宋代《诗》学子学化承传与确立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唐宋经学转型 两《唐书》 《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元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毅 雷升龙(绘图) +2 位作者 孙雅玲(绘图) 郭翠云(摄影) 樊利群(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1,I0001,共8页
2019年8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一处储备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墓2座,编号为M2、M6。M6墓主为唐代大臣、著名文学家元稹的三兄元积。元积本人文献有零星记载,墓葬的出土为该区域唐... 2019年8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一处储备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墓2座,编号为M2、M6。M6墓主为唐代大臣、著名文学家元稹的三兄元积。元积本人文献有零星记载,墓葬的出土为该区域唐代元氏家族茔域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资料,同时墓志所载元积生平也对中晚唐时期诸多重要事件有证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岩村 洪渎原 唐墓 元积 元氏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旅游资源结构与分布研究——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勋 龚胜生 白月华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83-94,共12页
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基础数据,考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旅游资源,以国标GB/T 18972-2003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唐代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结论认为:唐代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基础数据,考查两《唐书》列传人物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旅游资源,以国标GB/T 18972-2003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唐代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结论认为:唐代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唐代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等地,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并有较强的内陆集中性。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州—桂州地区是唐代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封禅线沿线地区和长江流域形成了唐代两大旅游资源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旅游资源 结构 分布 两《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批评”文学理论对宇文所安唐诗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邱晓 李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61,共6页
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受到"新批评"理论的深刻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初—盛唐诗歌史的建构上:初盛唐诗歌的发展史实是诗歌题材和体裁的演变史,其主潮是"宫廷诗—京城诗"的演变;初盛唐诗歌大家的文学成就只有放到&qu... 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受到"新批评"理论的深刻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初—盛唐诗歌史的建构上:初盛唐诗歌的发展史实是诗歌题材和体裁的演变史,其主潮是"宫廷诗—京城诗"的演变;初盛唐诗歌大家的文学成就只有放到"宫廷诗—京城诗"的背景下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唐诗进行的语义学分析上:具体表现为他以文本细读方式对唐诗展开的复义语言研究、反讽诗学解读和"三部式"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所安 唐诗研究 “新批评”理论 盛唐诗歌史 宫廷诗 京城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唐代的佛教医籍及其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勾利军 贾金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佛教医籍是佛教医学的基础。唐代佛教医籍的特点是:官修史书收录的佛教医籍与释教类目录书的收录数目差别较大;唐代翻译的佛教医籍数量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前期翻译的佛教医籍多于唐后期;佛教医籍中存在"医咒合一"的现象... 佛教医籍是佛教医学的基础。唐代佛教医籍的特点是:官修史书收录的佛教医籍与释教类目录书的收录数目差别较大;唐代翻译的佛教医籍数量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前期翻译的佛教医籍多于唐后期;佛教医籍中存在"医咒合一"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在唐代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佛教医学 佛教医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伏堂日记》所见皮锡瑞之经学观 被引量:7
9
作者 吴仰湘 杨艳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6-42,共7页
根据《师伏堂日记》可以窥探皮锡瑞经学观 ,归之为三 :通经致用的为学旨趣、“义理必兼考证”的治经方法和力戒门户的经学立场。皮氏以其治学主张与成就 ,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 ,堪称清代今文经学之集大成者。
关键词 皮锡瑞 《师伏堂日记》 晚清今文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问答体蒙书编撰考察--以《武王家教》为中心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滢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武王家教》是中国古代很有特点的一部家训类蒙书,从它的编撰体例中,可以较好地认识唐代问答体的历史渊源、问答体在蒙书编撰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数字冠名分类等相关问题。《武王家教》中采用的“武王问太公”问答体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武王家教》是中国古代很有特点的一部家训类蒙书,从它的编撰体例中,可以较好地认识唐代问答体的历史渊源、问答体在蒙书编撰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数字冠名分类等相关问题。《武王家教》中采用的“武王问太公”问答体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第一至四问采用连续两级问对,引出“十恶”到“十狂”等十三类问题,以太公对答的形式,摘引、摘编相关典籍、流行俗语中的诸种不当、不雅行为,以数字冠名事类,分类罗列。其二,第五至六问采用单级问对,但对答形式采用蒙书编撰常用的“家教体”,即四至六言对偶句,对前四问相关对答进行总结和提升。其三,最后两问对答之间,夹杂了“经典摘编”和“借名经典云”的内容,对此前相关对答的不足进行补充。《武王家教》问答体远受《六韬》之“十盗”相关句式影响,近习《辩才家教》《杂抄》问答体。唐代问答体蒙书编撰具有多样性,丰富了蒙书、家训的编撰形式和内容,大大提高了童蒙教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问答体 蒙书编撰 《武王家教》 数字冠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左汉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2,共6页
唐代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盛唐和中晚唐可能也存在太常卿采诗制度,唐无采诗之说不确。元白创作新乐府,其直接背景即是初唐既已存在的采诗制度,白居易希望在中唐恢复采诗制度,以使其新乐府在流传到民间后为朝... 唐代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盛唐和中晚唐可能也存在太常卿采诗制度,唐无采诗之说不确。元白创作新乐府,其直接背景即是初唐既已存在的采诗制度,白居易希望在中唐恢复采诗制度,以使其新乐府在流传到民间后为朝廷所采集,从而起到讽谏的作用。但元白新乐府最终未曾入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采诗制度 白居易 元稹 新乐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经》范式对唐代别集义例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成晴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之句逗露出了唐诗绍续《诗经》的意识。从载籍史料来看,《诗经》对唐诗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在精神上,中唐以后部分文士的诗文集义例实际也自觉规仿《诗经》。《诗经》别称"诗三百&quo... 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之句逗露出了唐诗绍续《诗经》的意识。从载籍史料来看,《诗经》对唐诗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在精神上,中唐以后部分文士的诗文集义例实际也自觉规仿《诗经》。《诗经》别称"诗三百",而中晚唐人编订的诗文集以及用于行卷的小集之篇目也往往以三百篇为限。此外,唐人集名如《唐风集》仿十五国风、唐诗诗题摘取全诗首二字、诗集中雅诗独立分卷、联章及篇题小序模仿《毛诗序》的文本结构,从中皆能看到《诗经》范式在唐人别集义例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别集 《诗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小说观念之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齐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9,共6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几代学人的精耕细作,在小说作者、版本考证、文体与类型的探讨、文本的解读、小说史的编纂、小说理论的阐释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新的文献资料的发现,新的理论和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几代学人的精耕细作,在小说作者、版本考证、文体与类型的探讨、文本的解读、小说史的编纂、小说理论的阐释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新的文献资料的发现,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以及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但有新的学术领域和问题的出现,已有的学术结论也需要重新审视。本栏目将陆续推出几组论文,对小说观念、小说类型、小说批评、小说创作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索。王齐洲教授的论文《〈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小说观念之比较》探讨了中国早期的小说观念,认为《汉志》和《隋志》虽不是文体分类,其中却有文体因子。二志都强调其所著录的小说作品提供了民情风俗和百姓对政教的意见,具有民间性、通俗性、琐碎性特点,但都没有强调故事性和虚构性,与现代小说观念颇有差异。傅承洲教授的《清代才学小说是否构成一个小说类型》对当下流行的才学小说类型概念提出了异议,认为从才学小说概念形成过程和小说类型构成要件的角度考察,《野叟曝言》、《蟫史》、《燕山外史》和《镜花缘》四部小说并不能构成一个小说类型。四部小说从内容到形式均不相同,很难归入一类。炫才是文人创作小说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能成为小说类型的构成要件。几位学者都对古代小说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也许并不是定论,但定会对古代小说研究者有所启发,对古代小说与小说批评的研究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观念反思 小说学术史 《汉书》 《隋书》 才学小说 小说类型 炫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蕃古道新探——《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入蕃大道康藏段地名与路线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妥超群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5,共15页
日本学者佐藤长定《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入蕃路线中段黄河源至拉萨的走向为玉树至唐古拉山口藏北路线,然而国内考古学界在这一线段没有发现吐蕃时期遗迹,这就与目前在康藏地区陆续发现丰富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遗迹这一事实产生冲突... 日本学者佐藤长定《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入蕃路线中段黄河源至拉萨的走向为玉树至唐古拉山口藏北路线,然而国内考古学界在这一线段没有发现吐蕃时期遗迹,这就与目前在康藏地区陆续发现丰富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遗迹这一事实产生冲突。结合清末美国藏学家柔克义考察文献中新见康藏地名资料以及对清代康藏地理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新唐书·地理志》黄河源至拉萨方向的根本走向进行重新考证就显得十分必要。经再考这一路线应该是:黄河源-甘孜州石渠县洛须镇-甘孜县-理塘县-巴塘县-昌都察雅县香堆镇-八宿县郭庆乡-洛隆县马利镇(嘉玉桥)-洛隆县康沙镇。由此结果进一步发现,唐代青藏高原上的多弥国国都就在甘孜,元明时期形成的朵堆、多康、安多地理概念皆为这一地区地名吐蕃化的结果,唐蕃古道上的苏毗国与白兰国的位置依据多弥国位置的研究结果可定为今理塘与阿坝马尔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古道 《新唐书·地理志》 康藏 地名 路线 新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史所见晋唐宋元时期“虎患”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诸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0,共6页
晋唐宋元时期正史对虎患和虎害多有记载。面对虎患,人们采取了即时性捕杀措施;对一些虎患较为严重的地方,官方采取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捕杀。正史对虎患问题的解读主要是伦理性的,体现出对传统社会伦理中仁政、忠孝、道德教化等的重视和... 晋唐宋元时期正史对虎患和虎害多有记载。面对虎患,人们采取了即时性捕杀措施;对一些虎患较为严重的地方,官方采取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捕杀。正史对虎患问题的解读主要是伦理性的,体现出对传统社会伦理中仁政、忠孝、道德教化等的重视和推崇,但从史料中也可看出唐宋以后虎患更为严重的趋势,这与虎类生存环境受到挤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患 正史 晋唐宋元 生存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使之已经成为大陆新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其女性的主体性一脉相承,21世纪女性武侠完全可以从唐人女侠传奇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传奇 女侠 大陆新武侠 女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朝义之死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勾利军 朱宇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83,共3页
史朝义之死是唐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的死亡标志着八年安史之乱的结束。但关于史朝义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及其死亡方式,《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基本史书的相关记载却不尽相同,今人对这一问题也未展开专门讨论... 史朝义之死是唐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的死亡标志着八年安史之乱的结束。但关于史朝义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及其死亡方式,《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基本史书的相关记载却不尽相同,今人对这一问题也未展开专门讨论,一些论著涉及到这一问题时认识并不一致,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试求出历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朝义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唐书》传记的“崇韩”观念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恩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9,共7页
在对韩愈传记的处理上,有争议的地方都被用为尊者之笔法避之,相同内容经过语言层面上的处理将韩愈形象美化起来,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儒者形象,纵横捭阖的古文家领袖形象,这样就确立了韩愈的中心地位。而大量采摭韩文入史则展现出史臣对韩... 在对韩愈传记的处理上,有争议的地方都被用为尊者之笔法避之,相同内容经过语言层面上的处理将韩愈形象美化起来,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儒者形象,纵横捭阖的古文家领袖形象,这样就确立了韩愈的中心地位。而大量采摭韩文入史则展现出史臣对韩愈史才、议论的认可,在"传赞"之中呈现了一个全能形象的定评,这些因素整合起来构成了崇韩的场效应。至此《新唐书》中的崇韩理念被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进一步说崇韩的中心是对儒学复兴理念的张扬,而在这个张扬的过程中旧资源也就转换成了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宋祁 传记文学 崇韩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相书的著录与种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晶波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相术由广泛流行走向成熟定型的时代,相书的编纂传写相当普遍。文章依据史志目录、敦煌文献,结合对其他传世文献的考察,对唐宋之际相书的著录、种类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全面认识唐宋社会文化,尤其是民间信仰与...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相术由广泛流行走向成熟定型的时代,相书的编纂传写相当普遍。文章依据史志目录、敦煌文献,结合对其他传世文献的考察,对唐宋之际相书的著录、种类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全面认识唐宋社会文化,尤其是民间信仰与民众心理,提供一份独特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相术 相书 著录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太宗与齐梁诗风之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晓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7,共22页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与史实并不相符。在此历史条件下,唐太宗要想进行诗歌创作,客观上就只能多从齐梁诗歌或受齐梁诗风影响的齐周、陈隋诗歌中汲取艺术养料了。另一方面,唐太宗主观上也对齐梁以来的南方文化艺术颇为推崇,他不仅重用江左文人,而且能以较公正、平和的态度对待齐梁诗风,创作中更是多有学南之举。唐太宗对齐梁诗风的这种态度及其艺术实践,为唐初诗人如何合理地改造齐梁诗、形成唐诗新品格,进行了一次很有价值的艺术尝试,具有深远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贞观诗坛 齐梁诗风 《隋书·文学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