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ud edge integrated security architecture of new cloud manufacturing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ZHAO Longbo LI Bohu YUAN Hai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177-1189,共13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the new cloud manufacturing system(NCMS)built on the connotation of cloud manufacturing 3.0 p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the new cloud manufacturing system(NCMS)built on the connotation of cloud manufacturing 3.0 presents a new business model of“Internet of everything,intelligent leading,data driving,shared services,cross-border integration,and universal innovation”.The network boundar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blurred,NCMS is facing security risks such as equipment unauthorized use,account theft,static and extensive access control policies,unauthorized access,supply chain attacks,sensitive data leaks,and industrial control vulnerability attacks.Tradit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s mainly use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which cannot meet the active securit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NCMS.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cloud-edge-terminal security system architecture of NCMS.It adopts the zero trust concept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s multiple security capabilities such as network,equipment,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application,identity,and data.It adopts a new access control mode of“continuous verification+dynamic authorization”,classified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s such as 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rolebased access control,policy-based access control,and a new data security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achieving“trustworthy subject identity,controllable access behavior,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resources”.This architecture provides an active security protection method for NCMS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large enterprises,and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capabilities and cope with increasingly sever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cloud manufacturing system(NCMS) integrated cloud-edge-terminal security system architecture zero tru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窦垭锡 贺刚 +2 位作者 蒋志勇 张勇 李月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适应新型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解决既有方式实时性差及判定手段单一的问题,设计1种应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该装置融合风压采集和多模卫星定位,且风压采集功能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基于新型列控系统对列车... 为适应新型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解决既有方式实时性差及判定手段单一的问题,设计1种应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该装置融合风压采集和多模卫星定位,且风压采集功能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基于新型列控系统对列车完整性自主检查的安全要求,阐述新型尾部防护装置的核心技术架构,包括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完整性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外围控制子系统等组成部分,并深入探索列车完整性数据安全处理、首尾设备IP化无线数据可靠传输、尾部风压精密检测、多模融合定位、首尾安全通信等关键技术,旨在实现实时、自主且可靠的列车尾部防护功能。通过现场试验与运用考核,新型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协同ATP设备,自动实现列车完整性检查,显著增强了列车运行的安全保障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列尾设备 安全架构 列车完整性检查 融合定位 GS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作为经验集成和规范性目标的新安全格局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月禾 黄大慧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0,163,164,共28页
中共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部署国家安全工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高度定位国家安全事业,旗帜鲜明地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整体规划。构建新安全格局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上守正创新... 中共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部署国家安全工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高度定位国家安全事业,旗帜鲜明地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整体规划。构建新安全格局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上守正创新。守正方面,新安全格局是国家安全制度层叠的历史经验集成,在建制、渐进和突破期的国家安全格局变迁中逐渐形成内外统筹兼顾、多元功能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及“党管安全”的国家安全归口领导机制;同时,新安全格局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安全实践的现实经验集成,体现为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的实践逻辑防范化解风险综合体。创新方面,新安全格局是在新发展阶段对既有国家安全体系和领导机制进行提质升级,从而到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时达成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的规范性目标。新安全格局对标新发展格局,在体系目标上打造“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体系,在状态目标上达到对内的社会安全稳固坚韧、公共安全治理有效和对外的大国博弈主动有为、海外利益保护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框架、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汪超 宋纪祥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8,M0004,共16页
知识生产是基于实践现象的抽象表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要求从中国应急治理场景出发,遵循知识生产的普适性规律,以“概念—原理—话语”为理论分析范式,深度揭示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演进所淬炼出的框架属性,尝试探... 知识生产是基于实践现象的抽象表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要求从中国应急治理场景出发,遵循知识生产的普适性规律,以“概念—原理—话语”为理论分析范式,深度揭示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演进所淬炼出的框架属性,尝试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推进路径。从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的演进框架来看,其主要依托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类型的应急管理实践,建构起包括基础性概念、情境性概念、衍化性概念在内的概念生产集,以站在西方看中国、站在中国看中国、站在未来看中国为途径,提炼出丰富多元的原理生成框,形成以人民性、统合性、开放性为本土特征的学术话语。反思这一自主知识生产框架,其既是实践导向逻辑、理论阐释需求、知识转化动力、政治引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也驱动着未来在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中,更加重视培养应急管理知识自觉意识、追寻应急管理田野实践、夯实应急管理理论基础以及呼应国家应急战略需要。从本质上看,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是知识吸纳政治、理论吸纳实践、本土吸纳外来、现代吸纳传统的过程。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生产兼具开放性与发展性等韧性特质,需将其纳入新安全格局的宏观战略背景之下,以构建出更符合时代特色、战略诉求以及人民取向的中国应急管理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应急管理 自主知识生产 新安全格局 发展和安全 概念—原理—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控的新能源汽车通信系统设计及试验
5
作者 杨玉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39-42,共4页
该文针对传统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信号干扰、频谱资源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控的设计方案,基于线控的通信系统硬件架构和通信协议设计,选取环型拓扑结构作为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主控制器、线控节点、信号调制解调模块等... 该文针对传统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信号干扰、频谱资源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控的设计方案,基于线控的通信系统硬件架构和通信协议设计,选取环型拓扑结构作为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主控制器、线控节点、信号调制解调模块等组成部分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流,并加强系统数据安全设计,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搭建试验平台后,对系统的传输速率、延迟及安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约为500 kB/s,延迟约为5 ms,该系统在抗干扰性和通信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通信系统 线控设计 硬件架构 通信协议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被引量:116
6
作者 王栋 陈传鹏 +2 位作者 颜佳 郭靓 来风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1,共6页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正在迅速改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架构,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安全能力为出发点,秉承继承创新、自主可控、协同对抗、智能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适应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 能源互联网的崛起正在迅速改变电力信息网络系统架构,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安全能力为出发点,秉承继承创新、自主可控、协同对抗、智能防护的原则,设计了一种适应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架构模型,并提出了架构的构建措施。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模型提出了全新的九大安全需求,融合管理、策略、技术与角色四个维度于一体,构建了涵盖研发、测试、运行三平台并以分级防护、事件感知、预警调度、应急响应、灾难恢复和攻防对抗六环节为主体的闭环技术体系,以实现对信息安全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管控。在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建设过程中,需要统一开展信息安全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信息安全专业队伍,融合构建新型信息安全技防体系,以强化对风险、威胁和脆弱性的智能预警和防范能力,从而全面建成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电力行业信息安全整体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安全 新一代安全 安全模型 安全架构 安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网络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丹 胡宇翔 邬江兴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共7页
日益增长的新业务需求和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网络通信与服务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增加,现有网络基础架构及由此构建的技术体系正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新型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核心,亟需开展我国... 日益增长的新业务需求和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网络通信与服务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增加,现有网络基础架构及由此构建的技术体系正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新型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核心,亟需开展我国新型网络技术创新的战略构想和发展路径研究。本文对当前网络技术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研判,讨论了国内外新型网络领域的发展现状,概括了新型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在新型网络领域的差距和发展目标,从新型网络架构、网络全维可定义技术、多模态寻址路由技术、网络智慧化技术、内生安全构造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新型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对策建议。在技术路线层面,建议发展开放、融合、安全的新架构,构建具有智慧化、多元化、个性化、高鲁棒、高效能等特性的新型网络环境;在国家政策层面,建议从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市场准入等角度入手,给予相应的研发计划、示范应用、产品扶持等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网络架构 全维可定义 多模态寻址路由 网络智慧化 内生安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双治理与双循环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向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28,共7页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既是对“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新时代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对新征程上贯彻“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原则的最新实践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既是对“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新时代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对新征程上贯彻“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原则的最新实践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双治理”的新安全格局为贯彻落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供可行路径,即以国内治理保障国内大循环、以国际治理保障国际循环。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国家安全和对外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协调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新发展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4.0时代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谢科范 梁本部 +1 位作者 刘嘉 刘思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丰富安全生产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论,以工业革命历史观和安全生产实践观为视域,开展安全生产管理(WSM)4.0模式的理论研究。通过归纳安全4.0概念和回顾WSM 1.0—3.0阶段内涵和特征,构建包含安全目标钻石模型和安全系统支柱模型的WSM 4.... 为丰富安全生产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论,以工业革命历史观和安全生产实践观为视域,开展安全生产管理(WSM)4.0模式的理论研究。通过归纳安全4.0概念和回顾WSM 1.0—3.0阶段内涵和特征,构建包含安全目标钻石模型和安全系统支柱模型的WSM 4.0实践模型体系,进而建立WSM 4.0“三螺旋”演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安全格局下,WSM 4.0具有管理目标上强调效益升维、风险策略上注重隐险挖掘和韧性防控、技术装备上强化技术融合、管理理念上重视系统前摄和安全一体等特征;WSM 4.0的安全管理目标拓展为健康、安全、环境和价值四维体系,发展由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文化、安全素养和安全韧性为内容的安全系统;WSM 4.0模式是生产实践、技术应用和安全理论螺旋发展的演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安全4.0时代 安全生产管理(WSM)模式 新安全格局 实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确立国际安全新架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学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0-59,共10页
提出、传播和实践地区性与全球性的国际合作倡议,是中国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应对世界变化与挑战以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值得关注和探讨。通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议题框定(issue framing)方法与视角分析全球安全倡议,我... 提出、传播和实践地区性与全球性的国际合作倡议,是中国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应对世界变化与挑战以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值得关注和探讨。通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议题框定(issue framing)方法与视角分析全球安全倡议,我们认识到,中国对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已经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包括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安全关系、国际安全合作等核心概念的新观念新理解,也提出了国际安全架构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构建国际安全新架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对维护世界安全这一当下最为迫切的国际公共产品的独特贡献,是中国确立国际安全供给者身份的最重要努力,其理念、设想和动员实践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全球安全事务领域的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国际合作倡议 国际安全新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力网络安全架构与数据安全治理技术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邱勤 徐天妮 +4 位作者 于乐 吕欣 袁捷 张峰 张滨 《信息安全研究》 2022年第4期340-350,共11页
算力网络作为提供算力和网络深度融合、一体化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当前算力网络规划建设已步入关键时期,算力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正逐步推进,但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安全架构.总结国内外算力... 算力网络作为提供算力和网络深度融合、一体化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当前算力网络规划建设已步入关键时期,算力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正逐步推进,但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安全架构.总结国内外算力网络相关研究进展,分析算力网络面临的网络安全机遇和挑战,提出安全参考架构,并梳理安全支撑技术,为推动完善算力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部署应用算力网络安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网络 新型基础设施 安全参考架构 编排安全 隐私计算 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安全格局:逻辑起点、理论指引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1
12
作者 钟开斌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14,共11页
党的二十大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作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构建新安全格局具有特定的逻辑起点、理论指引和实践进路。进入安全新阶段,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逻辑起... 党的二十大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作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构建新安全格局具有特定的逻辑起点、理论指引和实践进路。进入安全新阶段,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逻辑起点;贯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的安全新理念,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理论指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实践进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必须进一步立足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为基本特征的安全新阶段,贯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思想统领的安全新理念,构建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基本路径的新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安全新阶段 安全新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综述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杜滢 朱浩 +2 位作者 杨红梅 王志勤 徐杨 《电信科学》 2018年第8期2-9,共8页
业界齐心协力打造能满足移动宽带业务和物联网业务的5G技术标准,近期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冻结第一个独立组网5G标准。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灵活配置的特点,设计全新的基于服务化系统架构,并具备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重要业务能力。结... 业界齐心协力打造能满足移动宽带业务和物联网业务的5G技术标准,近期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冻结第一个独立组网5G标准。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灵活配置的特点,设计全新的基于服务化系统架构,并具备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重要业务能力。结合5G系统特点,分析了新空口、新核心网和安全机制等内容,同时展望5G标准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空口 服务化架构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架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钟志琛 尚方 刘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20,共5页
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设备,因此需要一个全面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来应对新技术的发展。针对电力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新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以"十三五"规划的智能安全防护思想为出... 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设备,因此需要一个全面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来应对新技术的发展。针对电力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新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以"十三五"规划的智能安全防护思想为出发点,设计智能可信的新一代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在继承传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基础上,融入安全防护新技术,并以安全数据采集、接入、存储、分析、应用、预警、应急响应等环节构建新型技防体系,强化技防联动的安全风险预警能力,为电力企业建设完善新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 安全防护 架构 信息安全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彦斌 汪弘毅 +1 位作者 田志宏 方滨兴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工业控制系统逐渐由封闭隔离走向开放互联,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威胁呈现出高隐蔽、强对抗、跨域等特点,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将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因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备受关注。本文聚焦... 工业控制系统逐渐由封闭隔离走向开放互联,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威胁呈现出高隐蔽、强对抗、跨域等特点,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将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因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备受关注。本文聚焦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问题,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的特殊性及面临的挑战,总结了工业控制系统的主要攻击技术,梳理了以边界防护、纵深防护为代表的“自卫模式”安全防护体系的发展现状。针对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安全挑战,从自主可控安全和新型工业控制安全防护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攻关路径,即建立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生态和基于“限制器”的底线确保防护机制、探索“自卫模式+护卫模式”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以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安全防护 自主可控 新型防护体系 护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安全新架构建设--核心理念、现实行动与未来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哲馨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6期19-36,共18页
尽管尚未形成一个广泛有效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亚太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领域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地区安全与经济形势变化,安全挑战正日趋严峻且超越单双边管控范畴,对构建覆盖整个... 尽管尚未形成一个广泛有效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亚太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领域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地区安全与经济形势变化,安全挑战正日趋严峻且超越单双边管控范畴,对构建覆盖整个地区、综合治理各类安全问题的多边合作平台的呼声不断上涨。基于中国创建亚太安全新架构的倡议,笔者试图探讨以亚洲安全观为指导原则构建地区安全新架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未来路径。中国自2013年以来为推动亚太安全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标志着中国的地区安全角色正从传统的"参与方"向"积极倡导者"转变,为未来的亚太安全新架构建设夯实了基础。随着相关理念的逐步推广,未来地区各国有望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亚太安全新架构建设。中国作为亚太安全新架构的倡导者,需要根据未来地区安全形势的可能发展,合理规划构建亚太安全新架构的路径并提出明确而有力的阶段性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安全新架构 亚洲安全观 安全战略 合作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