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预测
1
作者 史墨可 路妍 +4 位作者 颉潭成 王军华 徐彦伟 倪崇智 翟文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9-123,128,共6页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难以准确预测问题,以扫描速度、搭接率、激光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试样裂纹密度为输出,建立了BP神经网络裂纹缺陷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对比分析了模型优化前后的相对误差。...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裂纹缺陷难以准确预测问题,以扫描速度、搭接率、激光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试样裂纹密度为输出,建立了BP神经网络裂纹缺陷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对比分析了模型优化前后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在0.22%~2.10%;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在2.09%~14.31%,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远远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裂纹 正交试验 遗传算法 宽带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空泡射弹优化设计方法
2
作者 巩世龙 党建军 +1 位作者 李少星 黄闯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6-325,共10页
有效射程是超空泡射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受到外形和衡重参数的耦合影响。为了增加超空泡射弹的有效射程,建立计算超空泡射弹有效射程的数值模型,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则设计四因素五水平工况组合,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外形及衡重参数影响... 有效射程是超空泡射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受到外形和衡重参数的耦合影响。为了增加超空泡射弹的有效射程,建立计算超空泡射弹有效射程的数值模型,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则设计四因素五水平工况组合,通过仿真计算获得外形及衡重参数影响下的超空泡射弹有效射程数据集,结合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方法和遗传算法,建立超空泡射弹设计参数优化方法,获得全域最大有效射程及其对应的外形和衡重参数设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超空泡射弹的水下弹道具有稳定的尾拍特性,通过极差分析,质量对有效射程的影响最大;在没有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运用BP神经网络,基于有限个数据点训练出的有效射程预测模型精度高,平均误差为0.735%;通过遗传算法获得了四因素耦合影响下的全域最优射程,较数据集中的最好结果提高了5.01%,较正交优化结果提升了1.95%。所得研究结果可为超空泡射弹总体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射弹 正交试验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的ABS/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3
作者 林峰 叶大鹏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5,共9页
为探索熔融沉积制造(FDM)工艺参数对玻璃纤维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应用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力学... 为探索熔融沉积制造(FDM)工艺参数对玻璃纤维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应用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识别出对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获取实验数据,通过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最后,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同步优化,得到了Pareto前沿解集,展示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优化权衡。结果表明,喷嘴温度、打印层高、打印线宽和打印速度是影响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最显著因素。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了能够同时最大化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最佳参数组合,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7.6%和7.2%以上。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测得值的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代理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正交试验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RBF的50mm厚Q235碳钢40kW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方法
4
作者 李天豪 成巍 +3 位作者 李峰西 王文涛 徐子法 吕蕾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方法。采用40 kW激光坡口切割系统进行50 mm厚度Q235碳钢30°V型坡口切割试验;基于正交试验结果,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激光坡口切割工艺参数与坡口切面粗糙...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方法。采用40 kW激光坡口切割系统进行50 mm厚度Q235碳钢30°V型坡口切割试验;基于正交试验结果,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激光坡口切割工艺参数与坡口切面粗糙度间的回归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实现径向基神经网络隐含层函数中心位置、宽度以及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权值的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用于坡口切面粗糙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标准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对坡口切面粗糙度的预测结果更准确,该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576,均方根误差为0.0326,平均偏差误差为0.0409。本研究可以得到精确度较高的坡口切割粗糙度预测模型,实现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粗糙度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 正交试验 径向基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
5
作者 李怡 赵加祥 徐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1847,共7页
针对高性能二维线性相位有限脉冲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设计,随着阶数增加导致计算和存储压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的迭代方法。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问题被转化为神经网络的李雅普诺夫能量函... 针对高性能二维线性相位有限脉冲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设计,随着阶数增加导致计算和存储压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的迭代方法。稀疏二维FIR滤波器设计问题被转化为神经网络的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最小化问题。在每次迭代中,利用加权Frobenius范数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寻找滤波器中非零系数的位置,使用Hopfield神经网络计算非零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加二维FIR滤波器的稀疏度,稀疏效果优于已有的稀疏滤波器设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 稀疏滤波器 线性相位 二维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正交匹配追踪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6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加工工艺优化
7
作者 吴福森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以KUKAKR60L30HA型工业机器人加工砂岩为例,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的预测和磨削工艺参数的优化。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加工工艺参数对磨削力信号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预测模... 以KUKAKR60L30HA型工业机器人加工砂岩为例,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的预测和磨削工艺参数的优化。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加工工艺参数对磨削力信号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预测模型训练并进行预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磨削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磨削工艺参数对3个磨削力分量和磨削合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不同,基本上都随径向切深a_(e)、轴向切深a_(p)、进给速度v_(w)的增加呈增长趋势,随主轴转速n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符合预测要求;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得到的优化磨削工艺参数组合是a_(e)=2.28 mm,a_(p)=2.98 mm,n=9586.65 r/min,v_(w)=2207.67 mm/min,此时的材料去除率预测值_(RMRRP)=14999.79 mm^(3)/min,材料去除率试验值R_(MRRT)=14194.44 mm^(3)/min,试验值相对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 正交试验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算法的汽车前端框架翘曲变形优化及验证
8
作者 林煌旭 孔选 +3 位作者 陆将男 周华江 朱国常 朱浩伟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针对车用前端框架格栅插槽处翘曲变形大造成整车装配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通过Moldflow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零件初始翘曲变形量及影响参数。选定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作为设计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表得到工艺... 针对车用前端框架格栅插槽处翘曲变形大造成整车装配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通过Moldflow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零件初始翘曲变形量及影响参数。选定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作为设计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表得到工艺参数与翘曲变形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建立单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利用GA遗传算法改良的BP神经网络进一步描述优化模型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以适应度曲线迭代收敛预测得到最佳的BP网络模型预测工艺参数分别为:模具温度60℃、熔体温度265℃、保压压力55MPa、保压时间4s、冷却时间35s,最大翘曲变形量为1.191mm。最后将最优工艺参数导入Moldflow中模拟得到最大翘曲变形量为1.33mm,较优化前初始翘曲量2.423 mm降低了45.1%。经GA-BP算法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前端框架注塑件偏差测量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值与优化后Moldflow模拟值拟合度较高,两者平均偏差为0.28mm,满足整车装配要求,证实了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于优化前端框架翘曲变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端框架 翘曲变形 MOLDFLOW 正交试验法 GA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SPA-PSO-BP 的花生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洋 徐熙平 +3 位作者 薛航 张宁 张越 索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64,共9页
为了提高可见-近红外(VNIR)高光谱花生图像分类的准确率和减少分类检测的运算时间,提出了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PA)融合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向传播神经网络(PSO-BP)的分类检测模型。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7个花生品种样本的VNIR光谱数据,... 为了提高可见-近红外(VNIR)高光谱花生图像分类的准确率和减少分类检测的运算时间,提出了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PA)融合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向传播神经网络(PSO-BP)的分类检测模型。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7个花生品种样本的VNIR光谱数据,并进行了背景分割和光谱信息的提取,去除受噪声和杂散光影响大的波段后,运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对400 nm~900 nm范围的波长进行预处理;采用SPA降维及均方根误差值选择了25个特征波长,同时利用PSO-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构建PSO-BP模型作为分类器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测试集识别准确率为98.7%、kappa系数为0.98及遗漏误差为3的数据。结果表明,相较4个对比方法构建的分类模型,该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1%、8.6%、3.9%和4.3%。该方法在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花生品种分类技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花生品种的高精度、快速无损分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图像分类 连续投影算法 粒子群算法 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A-BP的激光3D投影振镜偏转电压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雪竹 王海 +4 位作者 郭丽丽 闫东明 李丽娟 刘悦 孙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1,共13页
为减小激光3D投影系统振镜偏转角偏差与根据振镜偏转角标定的转轴公垂线长度e误差引起的投影系统综合非线性误差,实现激光3D投影系统高精度辅助装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鱼优化算法-BP神经网络的激光3D投影振镜偏转电压预测模型,以激光... 为减小激光3D投影系统振镜偏转角偏差与根据振镜偏转角标定的转轴公垂线长度e误差引起的投影系统综合非线性误差,实现激光3D投影系统高精度辅助装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鱼优化算法-BP神经网络的激光3D投影振镜偏转电压预测模型,以激光出射方向单位矢量作为输入预测振镜偏转电压数值。将改进的?鱼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解决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并通过BP神经网络实现激光3D投影系统综合非线性误差的耦合与补偿。结果表明,改进的?鱼算法-BP神经网络训练10 000次后均方差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值分别是粒子群算法-BP神经网络的41.2%、62.4%,是BP神经网络的22.2%、50.7%。基于改进的?鱼算法-BP激光3D投影振镜偏转电压模型的投影定位精度为0.35 mm,与激光3D投影传统模型相比,投影定位精度提升了30%,可实现更高精度投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3D投影系统 非线性误差 ?鱼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投影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VLC系统的GWO-DNN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涵 张峰 赵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为了解决室内非正交多址(NOMA)可见光通信(VLC)信道估计方法的可靠性和用户公平性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在NOMA-VLC系统中使用灰狼优化(GWO)算法对深度神经网络(DNN)进行信号补偿和恢复的方法,即GWO-DNN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引入非线性收敛... 为了解决室内非正交多址(NOMA)可见光通信(VLC)信道估计方法的可靠性和用户公平性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在NOMA-VLC系统中使用灰狼优化(GWO)算法对深度神经网络(DNN)进行信号补偿和恢复的方法,即GWO-DNN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和二维混沌映射,有效提升了系统可靠性和多用户传输公平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为10^(-4)时,所提方法比最小均方误差(MMSE)方法最高可获得4.3 dB的信噪比(SNR)增益,两用户的SNR差异由3.2 dB降到0.9 dB;在不同阶次的正交幅度调制下,所提方法的性能均优于MMSE方法,且调制阶次越高性能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正交多址接入 神经网络 灰狼算法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季节大坝混凝土仓面喷雾措施优选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俊杰 樊仕文 +4 位作者 庄维 蔺满刚 魏海东 付雨晨 黄耀英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
高温季节浇筑仓喷雾措施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本文提出基于正交设计-现场试验-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模型-GWO算法优化多目标规划方法进行高温季节混凝土仓面喷雾措施优选.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构建不同喷雾因素组合工况;然后针对每个喷雾... 高温季节浇筑仓喷雾措施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本文提出基于正交设计-现场试验-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模型-GWO算法优化多目标规划方法进行高温季节混凝土仓面喷雾措施优选.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构建不同喷雾因素组合工况;然后针对每个喷雾因素组合工况进行喷雾试验,监测获得喷雾区域内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将喷雾因素组合工况和相应的实测温度时空分布组成学习样本;进而对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获得预测效果好的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模型;最后根据设计确定喷雾降温效果评价指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GWO算法的快速寻优确定最佳喷雾措施.结合实际喷雾试验展示了本文所提仓面喷雾措施优选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面喷雾 高温季节 正交设计 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模型 GW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SDARL和PSO-BA的直流换流站无功控制优化方法
13
作者 黄松强 陈明佳 +3 位作者 杨海亮 孙上元 王永平 王杨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2,共10页
随着直流输电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交直流互联系统给电网暂态电压恢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换流站受电压波动影响导致换流变分接开关频繁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融合、多尺度动态自适应残差学习(multi channel fusion and m... 随着直流输电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交直流互联系统给电网暂态电压恢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换流站受电压波动影响导致换流变分接开关频繁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融合、多尺度动态自适应残差学习(multi channel fusion and multi-scale dynamic adaptive residual learning,MC-MSDARL)和粒子群蝙蝠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t algorithm,PSO-BA)的直流换流站无功控制优化方法。首先,开展换流站暂态过压特性研究,分析交流滤波器、无功补偿设备以及调相机对暂态过压的影响;然后,通过多尺度动态自适应残差卷积方式动态自动更新卷积核大小,提高模型学习能力,映射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和电压稳定的关系,构建电压暂态稳定预测模型;最后,建立减小电压波动和降低网络损耗的直流换流站无功控制优化模型,利用PSO-BA进行模型求解。通过PSASP搭建直流电网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电压暂态稳定能力,有效解决了换流变分接开关频繁动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工程 换流站 卷积神经网络 粒子群蝙蝠算法 无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位移智能反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戡 刘宝琛 +3 位作者 彭建国 冯德山 丁国华 王跃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3-219,共7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FLAC3D建立的学习样本以及测试样本,通过工程现场获取的围岩位移信息,用神经网络建立待反演参数与围岩位移之间潜在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神经网络的仿真预测功能,结合遗传算法搜索反演参数的最优解,从而...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FLAC3D建立的学习样本以及测试样本,通过工程现场获取的围岩位移信息,用神经网络建立待反演参数与围岩位移之间潜在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神经网络的仿真预测功能,结合遗传算法搜索反演参数的最优解,从而实现位移反分析;可将反演结果反馈于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实现隧道的信息化施工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反分析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神经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30
15
作者 毕天姝 倪以信 +1 位作者 吴复立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8,共6页
故障诊断对于事故后系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应用新型径向基函数 (RadialBasisFunc tion ,RBF)神经网络解决故障诊断问题 ,文中将正交最小二乘 (Orthogonalleastsquare)算法扩展用于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并应用... 故障诊断对于事故后系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应用新型径向基函数 (RadialBasisFunc tion ,RBF)神经网络解决故障诊断问题 ,文中将正交最小二乘 (Orthogonalleastsquare)算法扩展用于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并应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解决同样的问题以进行比较。在 4母线测试系统中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 ,在解决故障诊断这一类问题时 ,RBF神经网络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故障诊断 电力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液压机上梁轻量化和刚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艳聪 张连洪 +2 位作者 刘占稳 王栋研 李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9,共6页
提高刚度和轻量化是液压机设计中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传统设计方法难以解决上梁刚度和轻量化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液压机上梁轻量化和刚度优化设计方法。在液压机设计过程中,建立了上梁有限元分析的参数化模... 提高刚度和轻量化是液压机设计中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传统设计方法难以解决上梁刚度和轻量化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液压机上梁轻量化和刚度优化设计方法。在液压机设计过程中,建立了上梁有限元分析的参数化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试验方案,获取试验数据。以试验数据为训练和检测样本,建立了设计参数与刚度和质量目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运用NSGA-Ⅱ遗传进化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在指定参数区域内找出设计参数的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液压机上梁的多目标优化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板料冲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8
17
作者 闫盖 郑燕萍 +1 位作者 张文彦 何镇罡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4-97,共4页
以某汽车后端板加强件为研究对象,通过Dynaform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冲压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方案。零件冲压后在满足成形极限图的基础上,以成形板料厚度均匀性为质量评价指标,依据模拟结果,通过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工... 以某汽车后端板加强件为研究对象,通过Dynaform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冲压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方案。零件冲压后在满足成形极限图的基础上,以成形板料厚度均匀性为质量评价指标,依据模拟结果,通过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表明,基于正交试验对成形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可行,可为调整冲压工艺参数提供指导,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成形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二次连续投影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的寒富苹果病害高光谱图像无损检测 被引量:29
18
作者 刘思伽 田有文 +1 位作者 张芳 冯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7-282,共6页
为提供苹果病害在线、快速、无损检测的理论依据,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了北方大面积种植的寒富苹果病害无损检测研究。寒富苹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苦痘病、黑腐病和褐斑病害。为选择较少的有效波长而利于在线快速检测,首先采集高光... 为提供苹果病害在线、快速、无损检测的理论依据,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了北方大面积种植的寒富苹果病害无损检测研究。寒富苹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苦痘病、黑腐病和褐斑病害。为选择较少的有效波长而利于在线快速检测,首先采集高光谱苹果图像,分割出感兴趣区域并提取光谱信息,然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从全波长(500~970 nm)中提取了10个特征波长SPA1(502、573、589、655、681、727、867、904、942 nm和967 nm),再对这10个特征波长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3个特征波长SPA2(681、867 nm和942 nm)。最后利用全波长光谱信息、SPA1提取的10个特征波长的光谱信息和SPA2提取的3个特征波长的光谱信息作为输入矢量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和BP人工神经网络(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模型进行苹果病害的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最终选择SPA2-BPANN为最佳检测方法,训练集检测率达100%,验证集检测率达100%。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对苹果病害进行检测,所获得的特征波长可为开发多光谱成像的苹果品质检测和分级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连续投影法 BP人工神经网络 苹果病害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新方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汪明武 金菊良 李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81,共3页
探讨了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新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算法、实例及同其它方法对比应用,表明了利用投影寻踪方法来评价泥石流危险度是有效可行的,且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泥石流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危险度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黏度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璐璐 张瑜 +2 位作者 刘飞 谈黎虹 何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汽车润滑油黏度快速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对150个润滑油样本进行光谱扫描和平滑、变量标准化等预处理,比较了不同建模方法的检测精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2种方法提取的特征... 提出了一种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汽车润滑油黏度快速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对150个润滑油样本进行光谱扫描和平滑、变量标准化等预处理,比较了不同建模方法的检测精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2种方法提取的特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变量,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模型(P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NN)。结果表明,PCA-BPNN和SPA-BPNN模型的预测效果远优于其它模型(PCA-PLS、PCA-MLR、SPA-PLS和SPA-MLR),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1和0.964。表明BPNN模型可以很好地利用光谱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同时也表明SPA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波长提取方法,选取的特征波长有利于汽车润滑油黏度快速检测仪器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润滑油 黏度 人工神经网络 连续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