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O法的地铁供变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开康 雷崇 +3 位作者 刘琛 何俊文 王瑞恒 刘佳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8,共9页
供变电系统作为地铁中的动力环节,若其发生故障,轻则影响地铁的运行效率,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重大的灾难性事故,危及地铁乘客的生命安全。随着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将可靠性技术应用到地铁供变电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地铁供变电系统... 供变电系统作为地铁中的动力环节,若其发生故障,轻则影响地铁的运行效率,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重大的灾难性事故,危及地铁乘客的生命安全。随着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将可靠性技术应用到地铁供变电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地铁供变电系统可靠性。为保证地铁供变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将GO法引入整个地铁供变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GO法的地铁供变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将整个地铁供变电系统分为主变电所、环网电缆和牵引/降压变电所三个子系统模块,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对主变电所、环网电缆、牵引/降压变电所依次以成功供电为目标,建立相应子系统GO图模型,并根据GO法计算原理编写程序;其次依据地铁供变电系统的整体接线图,确定每个子系统的可靠性连接端口,再依次定量计算子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并根据连接端口向下一个子系统传递;最后计算分析得到不同位置地铁供变电系统对接触网和低压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数据,为后续其他地铁供变电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可靠性数据支撑。通过GO法计算确定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可为运营维护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供变电系统 变电所 环网电缆 GO法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任务负荷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温晓萌 韩小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48-2955,共8页
目的:对外科手术任务负荷指数量表(SURG-TLX)进行汉化和信效度检验,并使用网络分析方法对SURG-TLX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NASA-TLX)的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SURG-TLX进行翻译、回译,通过专家组讨论... 目的:对外科手术任务负荷指数量表(SURG-TLX)进行汉化和信效度检验,并使用网络分析方法对SURG-TLX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量表(NASA-TLX)的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SURG-TLX进行翻译、回译,通过专家组讨论和预调查对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2022年10月—2023年5月,选取常州市5所三级医院的639名外科手术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SURG-TLX共6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中文版SURG-TLX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6,重测信度为0.801;中文版SURG-TLX得分与NASA-TLX得分呈正相关(P<0.001);中文版SURG-TLX中脑力需求和任务复杂性关联性较强;NASA-TLX中脑力要求和体力要求关联性较强。结论:中文版SURG-TLX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针对性测量外科手术的任务复杂性、手术中的分心或干扰、医务人员的情境压力等,可作为外科手术医务人员的任务负荷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负荷 手术 信度 效度 网络分析 评估工具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of PBGA solder joints based on ANN-PSO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继承 肖小清 +2 位作者 恩云飞 陈妮 王湘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689-693,共5页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PBGA) solder joints was studied. The s...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PBGA) solder joints wa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accelerated thermal cycling test were performed by ANSYS software. Based on orthogonal array experiments, a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NN)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nonlinear multivari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and control factors. Then, PSO was applied to obtaining the optimal levels of control factors by using the output of BPNN as the affinity mea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factors, such as print circuit board (PCB) size, PCB thickness, substrate size, substrate thickness, PCB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substrate CTE, silicon die CTE, and solder joint CT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of PBGA solder joints. The ratio of signal to noise of ANN-PSO method is 51.77 dB and its error is 33.3% less than that of Taguchi method. Moreover, the running time of ANN-PSO method is only 2% of that of the BPNN. These conclusions are verified by the confirmativ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meehanical fatigue reliability solder joints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aguehi metho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方法
4
作者 张志华 侯晓磊 杨茂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82,共8页
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过程中,纳米镀层显微硬度受材料成分、晶体结构、制备工艺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量化各因素对硬度的单独贡献,导致建立准确显微硬度预测模型的难度增加。为此,提出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方... 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过程中,纳米镀层显微硬度受材料成分、晶体结构、制备工艺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量化各因素对硬度的单独贡献,导致建立准确显微硬度预测模型的难度增加。为此,提出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方法。本文选用纯度为99.99 wt.%、直径为3 mm的镍棒作为阳极材料,选用Q235钢(尺寸为20 mm×10 mm×2 mm)作为阴极基体材料,并掺入不同浓度的SiC纳米粒子,通过磁场-喷射电沉积法来制备Ni-W-SiC纳米复合镀层试件。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纳米镀层显微硬度的关键影响因子,将其作为预测数据,有效量化各因素对硬度的贡献;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对上述数据展开聚类处理,构建预测数据集;引入鹈鹕优化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权值,实现神经网络的改进,建立精准的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模型,将预测数据集输入RBF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出纳米镀层显微硬度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RBF神经网络性能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SiC纳米粒子浓度为8 g/L时,纳米镀层显微硬度可达最大,显微硬度为3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纳米显微镀层 因子分析法 硬度预测 鹈鹕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推进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分配
5
作者 何永勃 霍志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90-7397,共8页
对多旋翼电动垂直起降(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航空器推进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与分配。首先,针对多旋翼eVTOL航空器可靠性历史数据积累不足的问题,使用模糊贝叶斯网络(fuzzy Bayesian network,FBN)建立可靠性分... 对多旋翼电动垂直起降(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航空器推进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与分配。首先,针对多旋翼eVTOL航空器可靠性历史数据积累不足的问题,使用模糊贝叶斯网络(fuzzy Bayesian network,FBN)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对其可靠性先验数据进行了补充,并进行可靠性后验推理,辅助定位推进系统关键环节。其次,基于FBN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AGREE)可靠性分配方法,对不同构型多旋翼eVTOL推进系统进行可靠性分配。结果表明,FBN可靠性分析模型补充了推进系统可靠性数据,可有效识别系统薄弱环节。改进AGREE分配法的可靠性分配结果符合SC-VTOL-01中对eVTOL航空器的可靠性要求,同时该方法得到的可靠性分配结果更为合理,体现了不同构型、子系统、部件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TOL 推进系统 模糊贝叶斯 改进AGREE分配法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MD-LSTM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故障诊断
6
作者 刘述喜 王乾蕴 +2 位作者 刘科 曲雨霏 罗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为提高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子模块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变分模态分解的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IVMD-LSTM)的MMC子模块开关管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子模块电容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首先通过阿... 为提高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子模块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变分模态分解的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IVMD-LSTM)的MMC子模块开关管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子模块电容电压作为故障特征量,首先通过阿基米德优化算法(AOA)对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不同样本特征的最优模态分量数量和惩罚因子,对故障样本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取特征最显著的3个模态分量组成数据集,然后使用LSTM对故障数据进行分类诊断,得到MMC子模块开关管故障最终诊断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分类诊断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提高了MMC开关管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可实现精确、快速、可靠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 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的城市用电负荷缺失数据补全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志坚 陶韵旭 +2 位作者 刘航 罗灵琳 李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1-170,共10页
用电负荷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负荷预测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缺失数据补全方法缺乏对用电负荷和多种外部时空关联信息的挖掘,难以获得高精度的补全结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对缺失的负荷数据进行补全。首先,... 用电负荷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负荷预测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缺失数据补全方法缺乏对用电负荷和多种外部时空关联信息的挖掘,难以获得高精度的补全结果。文中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生成对抗网络,对缺失的负荷数据进行补全。首先,根据负荷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和时空关联性构建三阶负荷张量,并将影响负荷变化的多种外部因素构建为三阶辅助信息张量。然后,为满足两种张量的双输入需求,在生成对抗网络的输入层引入双通道机制,通过卷积与反卷积运算提取张量的特征;为提升网络对张量数据的训练效果和补全精度,将张量分解损失引入原始损失函数,并采用改进的混沌映射粒子群优化算法联合优化超参数和网络。最后,在真实负荷数据集上开展数据补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随机缺失率不超过50%、连续缺失不超过3天的负荷数据进行准确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数据缺失 负荷预测 三阶张量 生成对抗网络 分解损失 混沌映射粒子群优化算法 补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晋良海 闫月蓉 +3 位作者 陈颖 邵波 陈述 陈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0,共8页
为量化分析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根据安全工效学原理及安全技术规范将起重作业人、机、环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根节点,按照事故致因层次关联关系确定子节点,构建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的3层级贝叶斯网络模型(Bayesian Network, BN);基... 为量化分析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根据安全工效学原理及安全技术规范将起重作业人、机、环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根节点,按照事故致因层次关联关系确定子节点,构建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的3层级贝叶斯网络模型(Bayesian Network, BN);基于模糊集理论,采用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CREAM),厘定贝叶斯网络父节点失效概率以及中间节点条件概率;利用逆向推理仿真技术分析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发生的因果链,探究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人机交互差错风险。结果表明: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最可能致因链为起重设备安全检查不到位→管理人员失误→人员操作失误→起重伤害事故发生;单因素失效条件下,起重作业人机交互差错风险概率呈线性增长趋势;在多因素失效条件下,一级节点因素失效概率愈大则人机交互差错效应愈显著,且呈现非线性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重作业 人机交互差错 贝叶斯网络(BN)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布局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维国 李曙华 +3 位作者 余文正 徐东 刘博宇 范峥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显著影响某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效果的关键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其系统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模拟电位与测试... 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显著影响某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效果的关键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其系统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模拟电位与测试桩的测定电位误差较小,故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油气田集输管网的电位分布现状;改变防护涂层电阻率等一阶敏感性系数较高的因素会对阴极保护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土壤电阻率、防护涂层电阻率以及管道埋深与其他参数之间可能存在明显交互作用;当利用PSO算法对油气田集输管网的阴极保护效果进行全局寻优时,该模型经过47700次粒子进化迭代后的最佳阴极保护系统有效覆盖率高达99.14%,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集输管网 阴极保护 有限元法 Sobol灵敏度分析 PSO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络法的测井曲线分层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强 胡志伟 +1 位作者 王毛毛 周成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3-1020,共8页
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高测井岩性分层效率和精度至关重要。为提高砂岩型铀矿岩性分层效果,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测井曲线进行降维处理,将主成分分析法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作为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进... 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高测井岩性分层效率和精度至关重要。为提高砂岩型铀矿岩性分层效果,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测井曲线进行降维处理,将主成分分析法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作为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进行自组织神经网络训练,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用于砂岩型铀矿岩性的自动化分层。实验结果显示: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络法岩性分层精度可达到85%以上,高于传统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78%的分层精度,具有更好的测井岩性分层效果。因此,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算法的岩性分层方法有效减少了输入样本的种类,简化了自组织神经网络结构,其自动化分层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算法在砂岩型铀矿领域岩性识别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 主成分分析法 岩性分层 砂岩型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进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峰 范晓凯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4,共11页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测算了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动态演进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测算了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动态演进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和QAP回归模型探讨了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复杂度逐年增加,网络关联和互动不断增强,其中东部沿海省份始终处于核心区域,中部省份逐渐进入核心区,而东北地区始终处于边缘区域。此外,QAP回归结果显示,加强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可以显著提升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随机森林算法 社会网络分析 文本分析方法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VMD-SSA-LSTM的中长期风电预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锐 乔加飞 +2 位作者 李永华 孙亚萍 王兵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9-556,共8页
针对风速预测中由于随机性和波动性使得风速预测精度不高和模型泛化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鲸鱼优化算法(WOA)、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麻雀优化算法(SSA)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WOA对VMD的核心参数(K值和... 针对风速预测中由于随机性和波动性使得风速预测精度不高和模型泛化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鲸鱼优化算法(WOA)、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麻雀优化算法(SSA)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WOA对VMD的核心参数(K值和惩罚系数α)进行自动寻优。经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分解之后,引入SSA优化LSTM的核心学习参数,最后整合各子分量的预测风速数据得到最终风速预测值,经过多项模型评价指标的验证,模型的RMSE、MAE、MAPE、R^(2)分别为0.0758 m/s、0.0578 m/s、1.492%和0.979,与其他单一优化预测模型WOA-VMD-LSTM和VMD-SSA-LSTM相比较,相关模型评价指标均有较显著的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岛遗传算法与响应面法的横向磁通感应加热装置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志赢 汪友华 +2 位作者 刘成成 彭江湃 宋华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80-3191,共12页
对金属带材进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TFIH)时,通常会存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加热温度偏离目标值两个问题。该文研究了加热器结构参数与电源参数对45号钢带材回火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参数分别进行优化,使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 对金属带材进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TFIH)时,通常会存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加热温度偏离目标值两个问题。该文研究了加热器结构参数与电源参数对45号钢带材回火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参数分别进行优化,使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均温度达到目标值600℃,同时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采用Morris法对加热器结构参数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选取显著影响相对不均匀度的参数并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对筛选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初步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最后以降低温度分布的相对不均匀度和达到理想平均温度为目标,在优化后的加热器结构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RSM)优化电源参数,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验证结果表明,45号钢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均温度为600.06℃、相对不均匀度为2.36%,满足45号钢回火热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磁通感应加热 全局灵敏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多岛遗传算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动力电池仿生冷板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荃 张春化 康渝佳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仿生网状流道冷板。首先,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板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冷板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为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对冷板...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仿生网状流道冷板。首先,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板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冷板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为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对冷板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性能最优时的流道宽度、流道深度和冷板壁厚分别为9.0 mm、1.5 mm和1.4 mm,对应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压力损失分别为33.20℃、1.33℃和65.63 Pa,相比于初始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平均温度和温度标准差分别下降1.92℃和0.02℃,但压力损失增大27.10 Pa。最后,在电池模组层面验证了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流道冷板 单因素分析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维预测燃烧模型建模方法
15
作者 胡登 王贺春 +3 位作者 王彬彬 王银燕 杨传雷 史明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2-1329,共8页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建立的柴油机零维燃烧模型对稳态和动态工况预测能力不稳定问题,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综合优化,提出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基于TBD620型柴油机,通过稳态和瞬态试验获得运行参数和缸压数...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建立的柴油机零维燃烧模型对稳态和动态工况预测能力不稳定问题,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综合优化,提出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基于TBD620型柴油机,通过稳态和瞬态试验获得运行参数和缸压数据,通过代数分析法结合遗传算法获得对应燃烧参数,最后分别利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对燃烧模型进行构建并对比辨识结果。结果表明:与神经网络算法相比,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的零维燃烧模型对应φ_(50)和IMEP预测值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43.84%和42.73%,遗传算法具有高效的权值、阈值寻优能力,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泛化性更好,适用于柴油机零维燃烧模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韦伯方程 零维燃烧模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生物柴油 代数分析法 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失效网络可靠度的矩阵分解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武小悦 张维明 沙基昌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4-337,共4页
对于具有节点失效及边失效的网络系统的端端可靠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和推广的全概率分解计算机算法,算法的基础是反复进行矩阵的分解与化简.本文给出并解释了可行分解元的选取和矩阵的化简规则.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分解方法 算法 矩阵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电网规划的分层最优化方法 被引量:96
17
作者 程浩忠 高赐威 +3 位作者 马则良 朱忠烈 许进 王晓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6,共6页
针对目前研究大规模多阶段多目标电网规划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多目标电网规划的分层最优化方法,使得计算量大幅度降低,避免了多目标函数处理的困难;同时提出的改进最优切负荷模型更易于计算缺电成本,使可靠性指标转化为经济性指标时方便实... 针对目前研究大规模多阶段多目标电网规划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多目标电网规划的分层最优化方法,使得计算量大幅度降低,避免了多目标函数处理的困难;同时提出的改进最优切负荷模型更易于计算缺电成本,使可靠性指标转化为经济性指标时方便实用,算例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 分层最优化方法 多目标规划 目标函数 电力系统 经济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可靠度分析全概率分解法的计算机化算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武小悦 沙基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8年第6期71-73,共3页
全概率分解法是计算网络可靠度的重要方法,但一般文献中大都认为该法不易计算机化。本文采用矩阵操作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概率分析法的可计算机化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对无向、有向网络均适用,实现简便,分解元的选定不依赖于人工,实... 全概率分解法是计算网络可靠度的重要方法,但一般文献中大都认为该法不易计算机化。本文采用矩阵操作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概率分析法的可计算机化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对无向、有向网络均适用,实现简便,分解元的选定不依赖于人工,实现效率高。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可靠性分析 算法 全概率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AM和不确定推理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柴松 余建星 +1 位作者 马维林 杨源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8-9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和不确定性推理的适用于海洋工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海洋工程的作业环境特点,对共同绩效条件(CPC)进行了修正.之后为解决CREAM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实现CPC评... 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和不确定性推理的适用于海洋工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海洋工程的作业环境特点,对共同绩效条件(CPC)进行了修正.之后为解决CREAM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实现CPC评价的模糊化,再基于CREAM的分析流程建立贝叶斯网络,完成由CPC得到控制模式的推理过程,并证明贝叶斯网络的建模效率要高于模糊模型.由贝叶斯网络输出控制模式的隶属度,再通过去模糊化的方式计算得到人误概率.最后,针对某平台的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人因可靠性分析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 模糊理论 贝叶斯网络 人误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小波-BP神经网络的风速和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61
20
作者 肖迁 李文华 +2 位作者 李志刚 刘金龙 刘会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80-86,共7页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使用改进的小波-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研究。针对预测模型普遍存在的延时问题,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为高低频段的信号,再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别进行建模,最后求和各层预测信号。由于功...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使用改进的小波-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研究。针对预测模型普遍存在的延时问题,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为高低频段的信号,再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分别进行建模,最后求和各层预测信号。由于功率和风速具有混沌特性,用C-C法联合优化重构相空间的参数,以嵌入维数为神经网络输入层节点数。应用于山东某风电场,仿真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算法预测风速和功率精度较高,但风速预测值经过实际功率曲线转换后,功率预测精度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相空间重构 C-C法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功率曲线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