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类型极端天气的配电网多维韧性评估方法
1
作者 王要强 李午祥 +2 位作者 韩婧 梁军 袁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2,共9页
全球极端灾害频发,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威胁配电网安全运行。为提高配电网应对极端灾害的韧性,提出了一种多类型极端天气模型及多维韧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台风、暴雨及冰暴灾害影响机理,构建统一的配电网元件故障率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 全球极端灾害频发,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威胁配电网安全运行。为提高配电网应对极端灾害的韧性,提出了一种多类型极端天气模型及多维韧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台风、暴雨及冰暴灾害影响机理,构建统一的配电网元件故障率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采样与K-means聚类算法筛选典型故障场景;其次,提出基于综合权重法的多维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涵盖防御力、适应力和恢复力,并构建多源协同优化的灾后恢复模型以验证所提韧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以IEEE33节点和IEEE69节点系统为例,对比加固线路、分布式电源动态调度、提高移动电源容量3种措施。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传统主观赋权评估法得分提升11.2%,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极端灾害 韧性评估 韧性指标 灾后恢复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脆弱性的灾后城市道路网络恢复方案研究
2
作者 黄莺 兰博 +1 位作者 于跃龙 刘敬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研究灾害扰动下路网的脆弱性演化过程和薄弱部位,找出灾后道路恢复的最佳方案,降低突发灾害对路网的影响,有助于尽快恢复路网的性能.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原始建模法建立路网的拓扑结构,选取网络效率、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为脆弱性... 研究灾害扰动下路网的脆弱性演化过程和薄弱部位,找出灾后道路恢复的最佳方案,降低突发灾害对路网的影响,有助于尽快恢复路网的性能.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原始建模法建立路网的拓扑结构,选取网络效率、连通度、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为脆弱性指标,构建路网脆弱性分析模型,并确定关键部位的识别方式.其次,将网络效率、恢复时间作为目标函数,以道路通行状态、施工队伍转移有效路径、施工队伍数量等为约束,建立灾后受损道路恢复模型,使用遗传-粒子群-Dijkstra算法求解.最后,以西安市城墙内部实际路网为例进行应用,使用MATLAB软件模拟灾害扰动下路网脆弱性演化过程,分析多处失效时路网的性能变化,通过攻击单一节点和连边识别路网中的关键部位,针对加权路网中的关键部位建立恢复模型,找出灾后路网恢复的最优恢复顺序和最佳转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灾后恢复模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恢复方案,实现恢复顺序和转移路径的动态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灾害 城市道路网络 脆弱性分析 恢复顺序 最优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配电网功率互济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灾后抢修策略
3
作者 常康 郁琛 +3 位作者 谢云云 燕子敖 蔡胜 张玉坪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0,共7页
传统的配电网灾害抢修策略主要利用配电网的内部资源,无法考虑多个配电网间的功率互济和协同恢复。考虑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能够通过交直流混联的拓扑结构实现功率互济,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抢修决策模型,通过协调抢修队、线路开关、... 传统的配电网灾害抢修策略主要利用配电网的内部资源,无法考虑多个配电网间的功率互济和协同恢复。考虑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能够通过交直流混联的拓扑结构实现功率互济,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抢修决策模型,通过协调抢修队、线路开关、分布式电源、电压源换流器,最大限度地提高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负荷恢复量。对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将优化问题转化为可快速求解的混合整数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最优抢修策略。基于IEEE 14节点系统建立一个交直流混联配电网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抢修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 自然灾害 弹性运行 抢修策略 负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灾中-灾后两阶段协同韧性恢复决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玉玲 张峰 +1 位作者 张刚 丁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9,共12页
频繁的极端自然灾害极易引发配电网大规模故障,基于分布式电源的负荷恢复是提高配电网韧性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研究一般将灾中和灾后阶段进行独立决策,忽略了二者决策的连续性和耦合性,延缓了恢复进程。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灾中... 频繁的极端自然灾害极易引发配电网大规模故障,基于分布式电源的负荷恢复是提高配电网韧性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研究一般将灾中和灾后阶段进行独立决策,忽略了二者决策的连续性和耦合性,延缓了恢复进程。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灾中-灾后两阶段协同决策的配电网快速恢复方法,充分考虑灾中-灾后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综合分布式电源调度、网络拓扑改变、维修人员调度等在内的恢复措施,保障灾中-灾后阶段连续决策的最优性。首先,考虑灾后供能路径对灾中网络拓扑的需求关系,建立灾中阶段以分布式电源为核心的拓扑调整模型与负荷元胞恢复模型,实现部分重要负荷的供电;其次,考虑灾中决策对灾后恢复的影响,建立灾后阶段故障维修人员调度和负荷快速恢复的联合决策模型,实现所有负荷的有序恢复;然后,以灾中-灾后全阶段失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实现灾中-灾后恢复的协同决策;最后,基于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韧性 灾中-灾后协同 维修人员调度 供能路径 负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配电网同时故障下基于多时段安德森加速的协同恢复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伊博宇 陈益广 +3 位作者 张少凡 王守相 赵倩宇 黄弈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9-170,共12页
极端灾害会对输配电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在故障发生后,合理的恢复策略有利于快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损失。针对极端灾害造成输配电网同时多重故障的场景,提出一种可以统筹输配电网资源的基于多时段安德森加速的... 极端灾害会对输配电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在故障发生后,合理的恢复策略有利于快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损失。针对极端灾害造成输配电网同时多重故障的场景,提出一种可以统筹输配电网资源的基于多时段安德森加速的输配协同灾后恢复策略。以恢复过程中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计及输电网的机组运行状态、故障修复顺序,并同时考虑配电网的灵活资源响应、故障修复顺序以及网架重构和孤岛划分策略,采用全并行目标级联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了解决由网架拓扑变化带来的目标级联分析法内循环收敛性差的问题,将扩展到多时段的安德森加速法应用于求解过程。T30D2和T57D8算例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灾后恢复过程中的失电损失,还可以显著提高计算速度,并且对于接入多个主动配电网的大规模网架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 配电网 灾后恢复 安德森加速 目标级联分析法 灵活性资源 网架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云平台网络架构建设方案研究——以西安地铁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庆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200,共10页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步成形,系统集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等需求日益增加,地铁云平台的建设作用凸显。根据西安地铁线路建设和线网规划情况,通过对云平台建设方案中的灾备模式、数据中心建设和主干网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步成形,系统集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等需求日益增加,地铁云平台的建设作用凸显。根据西安地铁线路建设和线网规划情况,通过对云平台建设方案中的灾备模式、数据中心建设和主干网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充分对比主备模式、双活模式、两地三中心模式及异地多活架构的利弊,针对异地多活架构的复杂性,在实现核心业务的异地多活、保证核心数据的一致性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同步重要数据,采用增加数据库副本的架构保证异地多活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性;其次,结合西安地铁控制中心的布局,阐述了适合西安地铁线网云平台建设方案的相关思考,充分利用各区域控制中心的地理位置设置分布式云平台机房,构建异地多活架构的云平台数据中心系统,各中心互为备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云平台机房建设规模和前期投资,而且可以提高云平台系统整体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便于应用本地化和后期扩容;最后,研究了各控制中心之间的互联光缆通路,充分利用地铁环形线路,在保证两条不同物理径路光缆路由的基础上,建设各区域控制中心之间的互通光缆,不仅节约了光缆建设投资,而且更加有效地提升了云平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云平台 灾备模式 双活模式 异地多活架构 控制中心 分布式系统 主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矿山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纵深防御体系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冬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51,共10页
基于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按照“垂直分层、水平分区,边界控制、内部监测,态势感知、统一管理”的纵深防御思路;提出“一中心、四防护、两保障”,即安全大脑+全面防护的技术路线,旨在以统一范式节约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成本的同时,帮助... 基于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按照“垂直分层、水平分区,边界控制、内部监测,态势感知、统一管理”的纵深防御思路;提出“一中心、四防护、两保障”,即安全大脑+全面防护的技术路线,旨在以统一范式节约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成本的同时,帮助矿山企业全方位提升工业互联网抵御外部攻击,同时提升企业在遭受攻击后进行威胁监测、溯源分析、快速响应和处置恢复的能力,以期确保企业各类智能化系统与平台的自主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防护 安全事件响应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月面人机联合探测网络的节点备份机制
8
作者 王博文 赵康僆 +1 位作者 叶言飞 李文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987,共7页
针对月面人机联合探测网络中因节点故障而出现的网络断连通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节点备份策略.结合月面任务的特殊性及其组网方式,对月面人机联合探测网络建模,将网络中的行为体分类,并对节点行为做出约束.为了减少每个节点维护的信息... 针对月面人机联合探测网络中因节点故障而出现的网络断连通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节点备份策略.结合月面任务的特殊性及其组网方式,对月面人机联合探测网络建模,将网络中的行为体分类,并对节点行为做出约束.为了减少每个节点维护的信息开销,节点通过两跳邻居信息来判定临界点,临界点使用一条邻居信息和Hello报文信息依据节点类型、恢复开销和对网络影响的程度等原则来选择备份节点.在故障恢复时考虑节点任务的独立性,使用故障传递策略抵消宇航员节点的移动责任.实验表明该节点备份机制可以在网络中有冗余节点的情况下为每个关键节点生成一个备份恢复路径,并且能够在不移动宇航员节点的前提下使网络恢复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人机联合探测 网络连通性 备份机制 分布式恢复 节点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装备的数据备份及恢复系统设计及验证
9
作者 赵牛杰 吕昊 +2 位作者 王斐 刘本霞 刘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174,183,共7页
随着武器装备自主可控要求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役及在研军用信息系统呈现多种不同架构的信息设备装备并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面向异构软硬件环境装备的数据备份及恢复系统的验证。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分别开展设计,并... 随着武器装备自主可控要求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役及在研军用信息系统呈现多种不同架构的信息设备装备并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面向异构软硬件环境装备的数据备份及恢复系统的验证。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分别开展设计,并选用不同软硬件架构的平台对面向异构装备的数据备份及恢复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装备 数据安全 数据备份 数据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3
10
作者 张艳 李舟军 何德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计算机系统仍然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 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灾难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衡量指标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灾难 备份技术,讨论了目前... 灾难备份和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计算机系统仍然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 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灾难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衡量指标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灾难 备份技术,讨论了目前灾难备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灾难备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备份 信息安全 数据恢复 灾难备份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能力技术及其实现案例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遵国 卢锡城 胡华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7-145,共9页
生存能力技术谋求增强系统在面临攻击、失效等灾难情况下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以多样化分布式动态备份技术和主动漂移机制为手段,以被保护目标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为目的的生存能力技术模型。提出了多样化体系理论及其实现案... 生存能力技术谋求增强系统在面临攻击、失效等灾难情况下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以多样化分布式动态备份技术和主动漂移机制为手段,以被保护目标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为目的的生存能力技术模型。提出了多样化体系理论及其实现案例,基于该理论设计并实现了自适应TDM方法。最后通过模拟和测试探讨了生存能力的评价方法,并验证了本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生存能力 灾难恢复 多样化 分布式动态备份 主动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鹏 杨频 +3 位作者 赵奎 李雯 吕若楠 仲慧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247-3250,共4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远程容灾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本地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并将变化数据通过Internet发送到远程灾备服务器来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通过将远程备份数据写回到本地存储服务器来实现灾难恢复,生产服务器的容灾数据存储于本...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远程容灾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本地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并将变化数据通过Internet发送到远程灾备服务器来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通过将远程备份数据写回到本地存储服务器来实现灾难恢复,生产服务器的容灾数据存储于本地存储服务器中,通过iSCSI技术访问。该系统提供了多种数据同步与恢复策略,并提供了图形化Web配置管理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灾 数据备份 恢复 数据监控 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nternet的异地容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洁 刘晓洁 +4 位作者 李涛 刘锦 李响 吴波 皮璐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1-172,179,共3页
基于Internet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异地容灾系统。该系统集实时备份和监控、服务自动切换和快速恢复为一体,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并提供基于Web的远程管理。其结构简单、合理,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容灾 数据备份 灾难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保证服务连续性的容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倩 刘晓洁 +3 位作者 李涛 赵奎 皮璐琳 顾启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44-2446,共3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够保证服务连续性的容灾系统。系统在设备驱动层使用实时监控写操作的方法,通过Internet将数据备份到多个远程容灾中心;采用多种数据恢复策略,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服务自动切换机制,保证系统能够对外提供不间...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够保证服务连续性的容灾系统。系统在设备驱动层使用实时监控写操作的方法,通过Internet将数据备份到多个远程容灾中心;采用多种数据恢复策略,实现数据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服务自动切换机制,保证系统能够对外提供不间断服务。此外,该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并提供了基于Web的配置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灾 多点备份 失效检测 服务切换 数据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灾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1
15
作者 刘迎风 祁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0,共4页
介绍了容灾技术的原理 ,并通过介绍IBM公司的SHARE 78所提出的 7个等级详述了容灾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不同的构建方式 ;最后介绍了几家主流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容灾技术。
关键词 容灾技术 灾难恢复 数据备份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aS资源池容灾关键技术及实施建议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文胜 李军 +1 位作者 叶何亮 万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155,共6页
研究了IaaS容灾关键技术的实现原理及其适用场景,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实现云计算IaaS资源池的容灾方式以及实现IaaS资源池容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容灾 IaaS资源池 关键技术 本地备份恢复 容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点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启超 刘晓洁 +3 位作者 李涛 赵奎 黄朝昌 陈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27-2429,共3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点容灾系统。主数据中心的数据通过本地高速网络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备份,并通过Internet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备份。主数据中心的写请求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提交,并经过缓存、差错检测后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点容灾系统。主数据中心的数据通过本地高速网络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备份,并通过Internet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备份。主数据中心的写请求同步地在本地备份中心提交,并经过缓存、差错检测后异步地在多个远程备份中心重放。灾难发生时,可从多个备份点对主数据中心进行恢复。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费用低廉、备份距离远、容灾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备份 灾难恢复 容灾 写重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结构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艳 李强 +1 位作者 李舟军 何德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灾难发生时,信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参考IBM公司SHARE78的7个灾难恢复等级,将灾难恢复系统分为数据级、系统级和应用级3个层次。根据这种层次划分,重... 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能够充分保证灾难发生时,信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目前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参考IBM公司SHARE78的7个灾难恢复等级,将灾难恢复系统分为数据级、系统级和应用级3个层次。根据这种层次划分,重新合理地定义了9个灾难恢复等级,并对各个等级详细地给出了定性的说明和定量的规定。本文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体系结构,并用三维模型描述了灾难恢复指标、备份与恢复技术和灾难恢复计划与措施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灾难备份 灾难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廉价的高效、可靠的灾难备份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波 刘晓洁 +4 位作者 李涛 答治茜 李海林 李响 沙金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0-142,共3页
通过本地监控模块监控数据变化,并将其传输到海量高速缓存中暂存。通过网络传输及优化模块将缓存的数据高效地传输到远程,由远程重放模块完成写操作重放。本地一致性检测模块和远程一致性检测模块协同工作完成数据一致性的保证,该方法... 通过本地监控模块监控数据变化,并将其传输到海量高速缓存中暂存。通过网络传输及优化模块将缓存的数据高效地传输到远程,由远程重放模块完成写操作重放。本地一致性检测模块和远程一致性检测模块协同工作完成数据一致性的保证,该方法对主机及网络的要求相对较低。在Linux上实现了该方法的演示系统,通过测试工具验证了该设计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份 灾难恢复 LINUX内核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的异步网络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京 李涛 +3 位作者 赵奎 刘莎 卢正添 蒲海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80-282,共3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inux的远程异步备份系统。该系统在设备驱动层监视本地服务器的写操作,并将相关信息封装成记录发送到备份网关上缓存,然后由备份网关异步地将所缓存的记录发送到远程备份服务器上,最后在远程服务器上重建写操作并...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inux的远程异步备份系统。该系统在设备驱动层监视本地服务器的写操作,并将相关信息封装成记录发送到备份网关上缓存,然后由备份网关异步地将所缓存的记录发送到远程备份服务器上,最后在远程服务器上重建写操作并提交给相应的备份分区。该系统可适应多种网络状况,对用户透明,支持Linux下的所有文件系统与存储设备,实现了对本地服务器分区或磁盘的物理备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份 灾难恢复 LINUX内核 设备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