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ofusicoccum parvum causing canker of seedlings of Juglans regia i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Zhongdong Yu Guanghui Tang +2 位作者 Shaobin Peng Hui Chen Meizhi Zha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019-1024,共6页
Cankered, dying seedlings of Juglans regia were observed in Shaanxi province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Neofusicoccum parvum was isolated from these cankered tissue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or- pholo... Cankered, dying seedlings of Juglans regia were observed in Shaanxi province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Neofusicoccum parvum was isolated from these cankered tissue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or- phology and an ITS-nrDNA sequenc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how cultures of N. parvum could cause the expected symptoms, artificial infection, using these isolates and re-isolation of the pathogen, was use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is taxon as a walnut canker pathoge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tree disease ITS-nr-DNA Koch's postulates neofusicoccum parvum WALN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葡萄穗轴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初步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代东 付岗 +4 位作者 叶云峰 胡凤云 苏祖祥 覃柳燕 牟海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3-207,共5页
毛葡萄穗轴溃疡病主要危害果穗穗轴,引起果穗枯死和果实大量脱落,造成果实产量降低。本研究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DNA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将该病的主要病原鉴定为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 毛葡萄穗轴溃疡病主要危害果穗穗轴,引起果穗枯死和果实大量脱落,造成果实产量降低。本研究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DNA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将该病的主要病原鉴定为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通过抑制菌丝生长法在室内初步筛选防治该病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的26种药剂中,30%氟硅唑微乳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戊唑·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2.2%抑霉唑乳油、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及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7种药剂对该病病原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均达100%,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葡萄 穗轴溃疡病 小新壳梭孢菌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病原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邵雪花 赖多 +3 位作者 朱华兴 黄建辉 李扇妹 匡石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3,217,共6页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为0.2 mg/L;其次是60%苯醚甲环唑WG和35%苯甲·嘧菌酯SC,EC_(50)分别为0.23和0.29 mg/L。30%咪鲜胺CS和35%苯甲·嘧菌酯SC对小新壳梭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分别为0.07和0.09 mg/L;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效果也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防治番石榴枝枯病的防效最好,达到56.87%和52.40%,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枝枯病 小新壳梭孢 杀菌剂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小新壳梭孢梢枯病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廖旺姣 邹东霞 +3 位作者 薛振南 黄乃秀 吴耀军 朱英芝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常用杀菌剂对桉树小新壳梭孢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parvum(Penny Cook&Samuel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和25%丙环唑对N.parvum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是0.0312和0.0330 mg/L...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常用杀菌剂对桉树小新壳梭孢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parvum(Penny Cook&Samuel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和25%丙环唑对N.parvum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是0.0312和0.0330 mg/L;18.7%丙环·嘧菌酯、25%咪鲜胺、50%甲基硫菌灵、50%异菌脲、50%多菌灵、40%腈菌唑和75%百菌清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为0.0499,0.0681,0.1462,0.1672,0.2720,0.3454和4.6199 mg/L;25%嘧菌酯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是16.145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小新壳梭孢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天仙红’桃树流胶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龚林忠 +5 位作者 王富荣 王会良 艾小艳 朱炜 张杨 何华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297,共4页
流胶病在湖北‘天仙红’桃树上发生严重。为明确引起‘天仙红’桃流胶病的病原,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柯赫氏法则对采集的病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分离菌株JSZ01的形态学特征与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基... 流胶病在湖北‘天仙红’桃树上发生严重。为明确引起‘天仙红’桃流胶病的病原,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柯赫氏法则对采集的病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分离菌株JSZ01的形态学特征与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基本一致。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JSZ01的ITS、TEF1-α和β-tubulin基因序列与N.parvum的相似性在99.2%~100%,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JSZ01与小新壳梭孢的类群处于同一分支。JSZ01接种健康桃树枝条5 d后接种部位出现溃疡流胶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结合形态学观察、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天仙红’桃树流胶病的病原菌鉴定为N.parv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仙红桃 流胶病 病原菌鉴定 小新壳梭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果实潜伏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蓬莲 陈南泉 +2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育钊 陈艺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65-171,共7页
为明确橄榄果实潜伏性病原真菌的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长营’橄榄花器、果实上的潜伏性病原真菌进行分离,并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真菌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真菌的核糖体基因转... 为明确橄榄果实潜伏性病原真菌的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长营’橄榄花器、果实上的潜伏性病原真菌进行分离,并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真菌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真菌的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再用基本局部比对检索工具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6.0软件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形态鉴定和系统发育学鉴定分离得到的6种潜伏性病原真菌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革菌属(Phanerochaete)和球座菌属(Guignardia)。其中N.parvum和P.microspora为橄榄果实最主要的潜伏性病原真菌,在橄榄盛花期即可侵染。本研究通过对主要潜伏性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可为指导橄榄果实采后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采后病害 潜伏侵染 小新壳梭孢 小孢拟盘多毛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溃疡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松 陈全助 +3 位作者 张晓阳 王美鑫 林曦碧 宋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8-317,共10页
为明确福建省樟树溃疡病病菌JY-5(Neofusicoccum parvum)的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的化学杀菌剂,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12种化学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以及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Y-5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旺盛,孢... 为明确福建省樟树溃疡病病菌JY-5(Neofusicoccum parvum)的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的化学杀菌剂,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12种化学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以及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Y-5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旺盛,孢子萌发率最高,其次是PSA,且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最适pH值为6~8,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50℃,最适光照条件为全光照培养。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条件,在水滴中6 h萌发率达到89.33%。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菌落抑制效果最好的为精甲·咯菌腈(EC90=0.129 mg·L^(-1)),其次是戊唑醇(EC90=0.151 mg·L^(-1))、氟硅唑(EC90=0.176 mg·L^(-1)),效果最差的药剂为啶酰菌胺(EC90=55309.942 mg·L^(-1))。盆栽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相同的药剂预防作用明显大于治疗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精甲·咯菌腈(400 mg·L^(-1))的保护和治疗效果为最佳,抑制率分别为92.44%和8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溃疡病 小新壳梭孢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枝枯病小新壳梭孢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杰 朱天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129,162,共7页
近年来,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导致的核桃枝枯病屡有报道,该病防治困难,发病率高,是核桃的一种灾难性病害。为建立N.parvum的快速、灵敏的分子检测体系,根据N.parvum的几丁质合酶1基因(CHS1)及其前后100bp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 近年来,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导致的核桃枝枯病屡有报道,该病防治困难,发病率高,是核桃的一种灾难性病害。为建立N.parvum的快速、灵敏的分子检测体系,根据N.parvum的几丁质合酶1基因(CHS1)及其前后100bp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CT-WK3-S/CT-WK3-A和CT-N-S/CT-N-A,建立了N.parvum的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体系可以从不同来源的5个N.parvum菌株中特异性地扩增出97bp的目的条带,灵敏度达30fg/μL,是常规PCR的10倍,而从其近缘种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sp.的病原菌及其他供试菌株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以感染N.parvum的核桃组织总DNA为模板进行检测,可以在发病早期检测出N.parvum的存在。本研究建立的巢式PCR体系可以为核桃枝枯病的田间检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枝枯病 小新壳梭孢菌 分子检测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皮香枯梢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孙荣华 徐颖 +3 位作者 王章训 路广亮 许能春 黄国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厚皮香枯梢病在上海地区发生严重。本研究对上海地区的厚皮香枯梢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鉴定,得到其病原菌菌株2017SHTg。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扩增病原菌2017SHTg的rDNA-ITS序列和... 厚皮香枯梢病在上海地区发生严重。本研究对上海地区的厚皮香枯梢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鉴定,得到其病原菌菌株2017SHTg。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扩增病原菌2017SHTg的rDNA-ITS序列和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与小新壳梭孢相似性分别为99%和100%;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其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小新壳梭孢的类群处于同一分支,此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香 枯梢病 小新壳梭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