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1
作者 张春敏 王晔博 +2 位作者 王颖颖 薛维华 吴天思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CO_(2)激光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异止痛方,疗程4周。检测简化Mc... 目的探讨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CO_(2)激光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异止痛方,疗程4周。检测简化McGill问卷评分、血清TNF-α、IL-6、PGE_(2)、ICAM-1、VEGF、E_(2)、LH、F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较前降低(P<0.05),TNF-α、IL-6、PGE_(2)、ICAM-1、VEGF、E_(2)、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腹冷痛、月经推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带下量多积分较前降低(P<0.05)。结论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性激素水平和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灸 内异止痛 子宫内膜位症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异止痛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内异止痛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试验组36例。予以对照... 目的探究内异止痛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试验组36例。予以对照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内异止痛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3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积分、血清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卵巢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受试者经口服药物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8.89%(23/36),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30/36),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两组下腹疼痛、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经期不畅、经血夹血块、舌有瘀点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积分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血清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以上指标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经治疗后卵巢功能均有好转,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5/3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结论内异止痛方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之功效,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清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改善卵巢功能,降低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异止痛 子宫内膜位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曦 李良松 彭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80例)和对照组(温针灸治疗,8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80例)和对照组(温针灸治疗,8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50%(76/80)和86.25%(68/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幅度更大(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血清PGE_(2)、VEGF、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缓解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VAS评分,降低血清PGE_(2)、VEGF、hs-CRP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位症 温针灸 内异止痛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