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F框架下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效果的Meta分析
1
作者 温艳飞 杨露 +4 位作者 班玥 Ykabaru Daniela BERBESI NORIEGA 张郝琪 王丽 刘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788,共11页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评价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患者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构建PICO架构,系统检索CBM、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Embase、Pu...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评价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患者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构建PICO架构,系统检索CBM、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关运动疗法干预CNSNP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3月。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采用Stata 18.0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668例患者。PEDro量表评分5~8分。运动疗法类型包括肌力训练、稳定性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瑜伽和普拉提等;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物理因子治疗和健康教育。运动疗法可显著增加患者颅椎角(SMD=0.84, 95%CI 0.42~1.26, P <0.001),降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SMD=-2.05,95%CI-2.58~-1.52, P <0.001),提高压力疼痛阈值(MD=112.27, 95%CI 75.03~149.50, P <0.001),提高颈椎前屈(SMD=1.24, 95%CI 0.34~2.15, P=0.007)、侧屈(SMD=1.52, 95%CI 0.40~2.65, P=0.008)关节活动度,提高颈深屈肌耐力(SMD=1.02, 95%CI 0.10~1.94, P=0.03),改善颈椎关节位置觉(SMD=-1.00,95%CI-1.47~-0.53, P <0.001),但对于改善后屈(SMD=0.85, 95%CI-1.04~2.75, P=0.38)、旋转(SMD=1.65, 95%CI-0.35~3.65, P=0.11)关节活动度的效果不显著;运动疗法还能降低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MD=-11.88, 95%CI-16.09~-7.68, P <0.001),对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效果不显著(MD=19.04, 95%CI-3.00~41.08, P=0.09)。结论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CNSNP患者的异常姿势、疼痛、前屈和侧屈运动、颈屈肌耐力和关节位置觉,改善功能障碍,但对提高颈部后屈和旋转运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运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5例颈部非甲状腺肿物疾病多重分析
2
作者 高明 李勇 +4 位作者 于洋 李亦工 程文元 张艳 李小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对颈部非甲状腺肿物(Non-Thyrogenous Masses of the Neck,NTMN)进行新分区、大样本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总结。方法:选取相关病例3125例,首先进行NTMN的构成比例总结;其次分析研究新近的国际分区中各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总结NTM... 目的:对颈部非甲状腺肿物(Non-Thyrogenous Masses of the Neck,NTMN)进行新分区、大样本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总结。方法:选取相关病例3125例,首先进行NTMN的构成比例总结;其次分析研究新近的国际分区中各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总结NTMN疾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临床特征,对颈部隐源性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 Metastatic Carcinoma,UPCMC),多发结节型NTMN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非甲状腺肿物疾病68类。转移性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性疾病的63.3%,原发灶在锁骨以上部位的转移癌占原发灶明确的转移癌的62.3%。在各分区中NTMN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布特征,如Ⅲ区23类疾病中,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癌最多见。UPCMC占转移癌的12.3%。多发结节型NTMN主要由恶性淋巴瘤、各类转移癌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构成。结核性淋巴结炎中无结核中毒症状者占77.1%。结论:NTMN疾病构成复杂,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困难,构成比例部分地支持了"80%规律",在各分区中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疾病分布情况。而对于性别年龄比例、UPCMC、多发结节型NTMN、恶性淋巴瘤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内容的总结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本地区NTMN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可以在多个层面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结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非甲状腺 肿物 国际分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尉 孙立冰 +3 位作者 郝传萍 黄文琪 尤婧 郭彦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的架构和知识体系,评价脊柱手法治疗(SMT)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CBM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的架构和知识体系,评价脊柱手法治疗(SMT)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CBM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SMT干预CNSN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至少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量表与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进行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分别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1067例患者。在身体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MT可降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0.85,95%CI-1.06~-0.63,P<0.001)和数字疼痛评分(MD=-0.92,95%CI-1.29~-0.55,P<0.001),提高压力疼痛阈值(SMD=0.67,95%CI 0.47~0.86,P<0.001)、颈椎关节屈/伸(SMD=0.51,95%CI0.33~0.68,P<0.001)和旋转(SMD=0.20,95%CI 0.01~0.38,P=0.04)活动度以及颈部肌肉肌电振幅均方根(MD=2.17,95%CI 0.06~4.29,P=0.04),对颈椎侧屈活动度(SMD=0.19,95%CI-0.00~0.38,P=0.06)、最大肌力(SMD=-0.18,95%CI-0.84~0.49,P=0.60)和肌耐力(SMD=0.18,95%CI-0.39~0.75,P=0.53)的干预效果不显著;在活动和参与方面,SMT能够显著降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MD=-0.96,95%CI-1.55~-0.38,P=0.001),对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无显著性(SMD=0.08,95%CI-0.03~0.20,P=0.15)。结论SMT有助于改善CNSNP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敏感性、颈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障碍程度,而在提高肌肉功能、本体感觉和健康状态方面的疗效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脊柱手法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