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opulse instantaneous 3D imaging for wideband radar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LI Yuhan QI Wei +2 位作者 DENG Zhenmiao FU Maozhong ZHANG Yunj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期53-67,共15页
To avoid the complicated motion compensation in interferometric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InISAR)and achieve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3 D)imaging,a novel approach for 3 D imaging of the target only using a single e... To avoid the complicated motion compensation in interferometric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InISAR)and achieve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3 D)imaging,a novel approach for 3 D imaging of the target only using a single echo is presented.This method is based on an isolated scatterer model assumption,thus the scatterers in the beam can be extracted individually.The radial range of each scatterer is estimated by the maximal likelihood estimation.Then,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ve path difference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phase comparison technology for each scatterer,respectively.Finally,by utili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3 D coordinates,the radial range,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ve path difference,the 3 D image of the target can be reconstructed.The reconstructed image is free from the limitation in InISAR that the image plane depends on the target's own motions and on its relative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radar.Furthermore,a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3 D imaging when phase ambiguity occurs.It can be noted that the proposed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method only uses one antenna pair and does not require a priori knowledge,whereas the existing phase ambiguity methods may require two or more antenna pairs or a priori knowledge for phase unwarping.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on estimation accuracy are presented and the simulations in various scenarios are also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correlation operation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wave path difference estimation monopulse three-dimensional(3d)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微波/毫米波无源波导器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诚 李津 +5 位作者 尚小邦 Michael J.Lancaster 徐军 何熹 高杨 翟欣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91,共11页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种3-D打印工艺的微波直至太赫兹频段无源波导器件的发展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作者所在小组研制的多个基于立体光刻3-D打印工艺的滤波器(包括基于新型高Q值单模和双模球形腔体谐振器的X频段带通滤波器以及基于裂缝波导和...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种3-D打印工艺的微波直至太赫兹频段无源波导器件的发展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作者所在小组研制的多个基于立体光刻3-D打印工艺的滤波器(包括基于新型高Q值单模和双模球形腔体谐振器的X频段带通滤波器以及基于裂缝波导和紧凑片上结构的W频段带通滤波器).这些滤波器射频性能的测量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与相同形状的铜制器件相比,采用非金属材料的3-D打印器件的重量减轻了80%以上,并保持了优良的射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带通滤波器 微波 毫米波 球形腔体谐振器 立体光刻 太赫兹 3-d打印 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T3在输水隧洞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国军 李俊杰 +1 位作者 江宗高 夏志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170,共7页
针对传统超前地质预报设备造价昂贵、占用施工时间长,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研究一种高效经济的新型地质预报成像系统AGI-T3,将AGI-T3与TSP203plus用于千岛湖配水工程石毛畈主洞岩体完整性探测,阐述了AGI-T3观测系统布设方式、数据处理流... 针对传统超前地质预报设备造价昂贵、占用施工时间长,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研究一种高效经济的新型地质预报成像系统AGI-T3,将AGI-T3与TSP203plus用于千岛湖配水工程石毛畈主洞岩体完整性探测,阐述了AGI-T3观测系统布设方式、数据处理流程及与TSP203plus的差异,分析了AGI-T3原始数据特性及岩体破碎区对应的AGI-T3异常特征。结果表明:AGI-T3采用绕射扫描叠加与共反射面元叠加(CRS)相结合的偏移技术进行三维成像,从而避免了动静校正带来的误差。AGI-T3采用F-K滤波与负速度对比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拾取反射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维成像的精度。隧洞实际开挖表明,两种地震反射技术均能较好的反映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变化特征,破碎岩体对应AGI-T3异常纵波波速偏低、反射层密集或存在强负反射层面,在TSP成果中表现为波速、密度及静态杨氏模量呈现极小值。AGI-T3探测分辨率较TSP203plus偏低,波速曲线与偏移成果局部一致性较差,但其有效预报范围内对波阻抗显著变化的界面探测灵敏度较高,且地震波激发方式多样化。研究成果作为一种便捷型中长距离预报系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T3 TSP 千岛湖配水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二维滤波 反射波提取 偏移成像算法 三维观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微波湿温度计系统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段永强 王振占 张升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49-1556,共8页
针对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湿温度计,该文建立了全功率式微波辐射计系统的仿真模型,重点对热辐射噪声源、混频器、低噪放、滤波器与检波器等关键性器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对全功率式微波辐射计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仿... 针对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湿温度计,该文建立了全功率式微波辐射计系统的仿真模型,重点对热辐射噪声源、混频器、低噪放、滤波器与检波器等关键性器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对全功率式微波辐射计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仿真系统的输出功率、灵敏度和线性度进行评估与分析。通过与实际仪器的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 微波湿温度计 全功率式微波辐射计 毫米波系统建模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长基线毫米波InISAR运动目标三维成像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萌 李道京 +2 位作者 李烈辰 杜剑波 乔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8-49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频测角定位、等效去平地相位和模糊数估计相结合的相位解缠方法.根据波束指向信息在差频下干涉测角,对目标进行粗定位;然后借鉴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中的去平地相位技术,实现等效去平地相位,缓解相位解缠压力;最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频测角定位、等效去平地相位和模糊数估计相结合的相位解缠方法.根据波束指向信息在差频下干涉测角,对目标进行粗定位;然后借鉴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中的去平地相位技术,实现等效去平地相位,缓解相位解缠压力;最后对模糊数进行统计估计,完成相位解缠.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解决了目标尺寸较大引起的相对相位缠绕问题,而且可以获得目标的绝对相位,实现了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与三维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 运动目标成像 相位解缠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的空间运动目标三维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尹建凤 李道京 +1 位作者 王爱明 李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研究了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空间目标三维成像问题。由于传统的RD成像算法在目标尺寸较大和分辨率要求较高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像效果,故将波数域成像算法引入运动目标成像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继而将顺... 研究了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星载毫米波顺轨/交轨In-ISAR空间目标三维成像问题。由于传统的RD成像算法在目标尺寸较大和分辨率要求较高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像效果,故将波数域成像算法引入运动目标成像处理以获得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继而将顺轨/交轨三天线ISAR图像分别进行干涉处理,获得了目标上各散射点的三维位置。作为二维成像、图像配准等重要环节的基础参数,对低信噪比下的目标检测和三维运动参数估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速度估计精度要求。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顺轨/交轨In-ISAR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In-ISAR 空间目标成像 三维成像 波数域成像算法 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方伍宝 陈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已有的一些三维VSP资料处理方法,存在保幅性较差、对复杂构造不能正确归位、成像分辨率低、噪声强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VSP资料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实质是把地表数据的三维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推广应用到三维VSP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阐述,其基本原理是将三维VSP数据按井中检波器的位置抽成共检波点道集,对共检波点道集进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过程为将VSP波场分解为背景波场和扰动波场,背景波场采用相移法偏移,扰动波场采用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偏移,然后对偏移后的上下波场进行相关处理,获得成像结果。数值模拟证明方法正确可行,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波场延拓 深度偏移成像 模型数据试验 实际资料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Stolt迁移的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径成像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城 周正欧 《信号处理》 CSCD 2004年第6期638-641,577,共5页
stolt迁移实现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径成像具有实现速度快的优点,但stolt迁移有一显著缺点是它不适用于电磁波波速变化的情形,而在探地雷达的应用中电磁波波速变化是实际存在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stolt迁移的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 stolt迁移实现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径成像具有实现速度快的优点,但stolt迁移有一显著缺点是它不适用于电磁波波速变化的情形,而在探地雷达的应用中电磁波波速变化是实际存在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stolt迁移的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径成像方法,该方法能克服普通方法不适用于电磁波波速变化这一缺点。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方法 法能 迁移 变化 处理 电磁波 效果 合成孔径 探地雷达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目标强散射区的方法
9
作者 苏东林 李建辉 +1 位作者 韩学文 李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5,共3页
用板块法逼近目标表面外形,对物理光学积分离散化,求出每个板块上的散射场,得到目标外形对散射场贡献的三维分布特性,将可视化电磁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得到了一种确定目标强散射区暨雷达吸波材料涂敷区域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计... 用板块法逼近目标表面外形,对物理光学积分离散化,求出每个板块上的散射场,得到目标外形对散射场贡献的三维分布特性,将可视化电磁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得到了一种确定目标强散射区暨雷达吸波材料涂敷区域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散射 物理光学 三维成像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毫米波无线接收系统的高集成化LTCC AIP设计(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博 于伟华 吕昕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2,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工艺的新型高度集成毫米波无源接收前端,该前端由阵列天线、馈电网络和带通滤波器构成.上述无源器件以天线集成封装方式经过一体化设计,并应用于毫米波无线系统.首先,设计了2×2线极化空气腔阵列天线,通... 介绍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工艺的新型高度集成毫米波无源接收前端,该前端由阵列天线、馈电网络和带通滤波器构成.上述无源器件以天线集成封装方式经过一体化设计,并应用于毫米波无线系统.首先,设计了2×2线极化空气腔阵列天线,通过采用新颖的内埋空气腔体结构,使天线最大增益提高了2.9 dB.其次,将具有双层谐振结构的三阶小型化发卡型带通滤波器和天线馈电网络进行一体化设计.该滤波器测试结果显示:插入损耗为1.9dB,3 dB相对带宽为8.1%(中心频率为34 GHz).最后将上述天线和滤波网络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三维无线接收前端.在集成结构中,通过采用金属柱栅栏抑制了寄生模式.测试结果显示天线最大增益可达14.3dB,通过集成滤波馈电网络,其阻抗带宽为2.8 GHz.该新型一体化集成前端系统具有良好的射频性能,可作为全集成无源前端应用于Ka波段无线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立体集成被动前端系统 天线一体化集成封装 低温共烧陶瓷 高增益阵列天线 小型化带通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