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凸垄厢面构建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廖宜涛 武安阳 +4 位作者 秦永豪 廖庆喜 欧耀徽 张青松 李运通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33,共13页
针对现有稻油轮作区油菜精量联合直播种床整理采用旋耕拖板平整厢面、牵引式开畦沟犁组开设畦沟,易出现厢面不平、沟形不稳等问题,提出了旋耕起垄埋茬、封闭型开畦沟、主动式旋压整形、仿形开种沟油菜精量联合直播凸垄种床构建工艺,设... 针对现有稻油轮作区油菜精量联合直播种床整理采用旋耕拖板平整厢面、牵引式开畦沟犁组开设畦沟,易出现厢面不平、沟形不稳等问题,提出了旋耕起垄埋茬、封闭型开畦沟、主动式旋压整形、仿形开种沟油菜精量联合直播凸垄种床构建工艺,设计了一种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凸垄厢面构建装置,由开畦沟犁、旋耕起垄刀组配合变轴颈整形辊与仿形机构组成,实现畦沟与厢面旋压整形,构建凸状垄面,并通过与整形辊一体式开种沟圆环进行种沟开设,实现油菜直播播深仿形控制。依据油菜种植畦沟开设要求,设计了由不同犁体曲面构成的组合式封闭型开畦沟犁组,结合提出的垄面构建工艺以及土壤运移规律,进行了变轴颈整形辊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和镇压力控制机构设计;通过离散元仿真开展了正交试验,进行了响应曲面分析,以厢面倾角α稳定和沟墙倾角β最大为目标,优化得到较优工作参数为:装置前进速度3.8 km/h、旋耕刀转速280 r/min、整形辊转速147 r/min。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装置作业后凸垄厢面轮廓及畦沟沟沟形稳定,仿形部件镇压力控制效果较好,厢面倾角为2.94°,沟墙倾角为49.09°,倾角稳定性系数均大于90%,厢面平整度为12.31 mm,土壤坚实度稳定性系数为91.77%,沟深及沟宽稳定性系数均大于90%,条形种沟明显,出苗效果良好;通过跟踪油菜生育周期内畦沟沟形演变情况,发现经过整个冬春油菜生育期,平均畦沟深度减小31.68%,平均上沟宽度增大21.65%,未出现沟墙坍塌现象;装置畦沟开设质量、厢面整形质量、镇压力控制效果和播深控制效果均满足油菜种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直播 凸垄厢面 种床制备 播深控制 仿形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旋翼式平台近水底扰动定深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宋智斌 黎时宇 戴建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30,共15页
针对水下旋翼式平台在近水底工作时的时变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动态面控制器以实现水下旋翼式平台的近水底定深控制。首先,采用水下航行器建模理论并结合牛顿欧拉方法建立水下旋翼式平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 针对水下旋翼式平台在近水底工作时的时变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动态面控制器以实现水下旋翼式平台的近水底定深控制。首先,采用水下航行器建模理论并结合牛顿欧拉方法建立水下旋翼式平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动态面控制方法处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引入一阶滤波器对虚拟控制律进行滤波,以此来代替复杂的微分运算,同时,通过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内外部总扰动进行观测估计,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设计控制策略在白噪声模拟的随机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条件下的有效性;最后,设计开发实验样机,并在不同期望深度的近水底开展定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底反冲击力的作用下,相比动态面控制和串级PID控制,采用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平台姿态通道和深度通道的控制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有效解决近水底扰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旋翼式平台 近水底扰动 定深控制 动态面控制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高水短壁部分充填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新国 刘伟韬 +4 位作者 孙希奎 刘进晓 刘兆平 李飞 庞振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16-3023,共8页
针对承压水上、建筑物下开采技术难题,在系统分析粉煤灰高水材料特性、充填工艺和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2008年第2批)"巷道式采煤"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粉煤灰高水短壁部分充填工作面设... 针对承压水上、建筑物下开采技术难题,在系统分析粉煤灰高水材料特性、充填工艺和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2008年第2批)"巷道式采煤"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粉煤灰高水短壁部分充填工作面设计及围岩控制下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包括:①对粉煤灰高水充填材料发泡机理、材料特性、充填工艺进行了分析;②提出了短壁部分充填工作面设计方法及采-充程序及工艺,数值模拟表明50 m充填联合支撑体与20 m采空区底板塑性区范围为6-8 m,顶板塑性区范围10-12 m;③充填体密实性、原位强度和安全系数表明,充填体与顶板接顶率大于95%,原位强度1.93 MPa,安全系数6.8,粉煤灰高水充填体联合支撑体系能够保持围岩稳定;④充填体和底板变形监测表明,短壁部分充填采场顶板最大下沉量80 mm,底板最大破坏深度8 m,底板隔水层厚度在安全范围之内。在埠村煤矿9111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实施,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对类似条件下的煤炭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上建筑物下开采 短壁部分充填 充填联合支撑体 底板破坏深度 地表沉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近水面定深航行时的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牟军 许汉珍 周长熙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45-53,共9页
用自由递阶的变结构控制(VSC)方法研究了在二阶波浪力干扰下,潜艇近水面航行时的定深控制问题,并分析了各控制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通过与PID控制方法的比较,表明本文设计的变结构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近水面定深航行 自由递阶的变结构控制 二阶慢变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层深度及表面碳浓度综合控制图的建立
5
作者 吴兴文 席守谋 杨思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文研究了20Cr钢渗碳工艺的综合控制问题,建立了渗层深度与表面碳浓度综合控制图。根据综合控制图可制定出同时确保表面碳浓度与渗层深度的炉气碳势与渗碳时间,按此碳势与时间控制渗碳后,零件表面碳浓度及渗层深度可同时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渗层深度 表面碳浓度 综合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的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建婷 董增川 +1 位作者 孙艳伟 徐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45,50,共5页
由城市化带来的水问题说明城市雨洪调控和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构建模型,模拟分析研究区天然状态、城市化后无调控措施和添加生物滞留池调控三种情景下水文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相应的水文效应,并通过改变生物... 由城市化带来的水问题说明城市雨洪调控和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构建模型,模拟分析研究区天然状态、城市化后无调控措施和添加生物滞留池调控三种情景下水文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相应的水文效应,并通过改变生物滞留池的表层厚度模拟径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能有效减小径流、削减洪峰、延迟出口流量过程出现的时间,且对小降雨事件的调控性能显著;改变生物滞留池的表层厚度对下渗几乎无影响,随着表层厚度的增大表面出流和径流系数都减小,而对出口流量过程影响不大,因此可以提高生物滞留池的面积比例或其他措施共同调控城市的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调控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池 水文效应 表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谷区域浅埋煤层采动矿压发生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建伟 刘长友 +2 位作者 赵杰 王文才 卜庆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110,共7页
为了分析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井上下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相互作用,基于串草圪旦煤矿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条件,采用现场实测、三维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沟谷地形下煤岩层原岩应力分布特征以及煤层开... 为了分析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井上下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相互作用,基于串草圪旦煤矿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条件,采用现场实测、三维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沟谷地形下煤岩层原岩应力分布特征以及煤层开采引起的覆岩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沟谷区域浅埋煤层开采煤岩层原岩应力分布受地表沟谷地形的影响,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地表沟谷的影响作用减弱;浅埋煤层工作面过沟谷区域开采可分为上坡开采阶段、坡顶开采阶段和下坡开采阶段,过沟谷区域上坡开采阶段,工作面易发生动载矿压事故,且易诱发地表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性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区域 浅埋煤层 动载矿压灾害 地表地质灾害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下潜时的深度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綦志刚 李冰 +1 位作者 苏毅 潘建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6,共7页
AUV在近水面的运动具有高度非线性、强耦合性以及时变性等特点。为使AUV在近水面低速航行时能够快速稳定下潜到指定深度,首先需要分析AUV近水面受到的海浪干扰,进而得到海浪干扰下AUV近水面的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分析其受随机海浪扰动产... AUV在近水面的运动具有高度非线性、强耦合性以及时变性等特点。为使AUV在近水面低速航行时能够快速稳定下潜到指定深度,首先需要分析AUV近水面受到的海浪干扰,进而得到海浪干扰下AUV近水面的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分析其受随机海浪扰动产生的垂荡和横摇运动。提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方法并以此设计AUV的运动姿态控制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控制方法对AUV垂荡运动和横摇运动的影响,从快速性和稳定性判断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近水面下潜 运动姿态控制 深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中浅层开发井表层套管下深图版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志罡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为了满足钻井中安全环保以及成本控制的要求,按照表层套管的作用和节省成本原则,将表层套管下深控制因素分为五类,根据各类因素在不同钻井区块侧重不同,从一般到特殊、从低级到高级对表层套管下深逐级控制,并结合实钻资料、录井以及测... 为了满足钻井中安全环保以及成本控制的要求,按照表层套管的作用和节省成本原则,将表层套管下深控制因素分为五类,根据各类因素在不同钻井区块侧重不同,从一般到特殊、从低级到高级对表层套管下深逐级控制,并结合实钻资料、录井以及测井数据、区块的浅气层分布等地质情况,最终确定合理的表层套管下深。钻井设计中应用该套因素逐级控制表层套管下深设计方法,把一个油田或区块的表层套管深度制成等值线图版,批量设计区块表层套管深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研究成果在朝阳沟油田钻井中应用,取得了安全环保、节省成本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阳沟油田 表层套管下入深度 控制因素 图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拔式木薯收获机挖深液压控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佳 廖宇兰 +1 位作者 吕凯英 益爱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0,129,共6页
针对挖拔式木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带有一定倾角的挖掘铲有朝着深度方向行进的趋势,增加了挖土量及挖掘负荷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液压控制系统调整挖深的设计思路。为此,研制了一种挖深液压控制装置,主要由地表仿形机构、挖掘铲液压调节机... 针对挖拔式木薯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带有一定倾角的挖掘铲有朝着深度方向行进的趋势,增加了挖土量及挖掘负荷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液压控制系统调整挖深的设计思路。为此,研制了一种挖深液压控制装置,主要由地表仿形机构、挖掘铲液压调节机构、液压系统及PLC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同时,对液压系统的负载特性进行系统分析计算,选取了合适的执行元器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槽实验。结果表明:地表仿形机构,最大误差8.9%,平均误差3.5%;掘铲液压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为1.7s,1s内完成对挖出铲的角度与深度自动调节,测试效果能够满足精准挖深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收获机 挖深液压控制装置 地表仿形装置 负载特性 挖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op自适应细分曲面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闵莉 陈颖 王洪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目的研究细分曲面深度控制算法过程,提出误差控制的自适应细分曲面算法,解决细分曲面网格面片数迅速增多、数据量增大对于曲面加工造成困难的问题.方法根据Loop细分规则和顶点坐标信息等推导出网格顶点与该顶点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公式;... 目的研究细分曲面深度控制算法过程,提出误差控制的自适应细分曲面算法,解决细分曲面网格面片数迅速增多、数据量增大对于曲面加工造成困难的问题.方法根据Loop细分规则和顶点坐标信息等推导出网格顶点与该顶点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公式;给定任意精度阈值ε,计算k值确定细分深度.结果在给定精度小于0.02时,人脸曲面网格模型的细分深度为4;考虑到数据增长量级数较大、运行时间较慢等因素,细分3次为最佳.结论笔者所提算法有效地控制了复杂曲面细分深度,避免了曲面模型无限制地细分下去造成的数据量冗余,提高了曲面数控加工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分曲面 自适应 细分深度 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翼水下机器人的非线性拟合分段控制方法
12
作者 庞永杰 李晔 《智能系统学报》 2009年第3期258-263,共6页
S面控制方法可较好地解决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但由于其参数是固定的,无法达到全局最优.不同航渡速度段,采取不同的控制参数值,可保证水动力不同阶段控制输出的最优;但在速度变化的分界点,控制器输出有跳变,不利于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S面控制方法可较好地解决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但由于其参数是固定的,无法达到全局最优.不同航渡速度段,采取不同的控制参数值,可保证水动力不同阶段控制输出的最优;但在速度变化的分界点,控制器输出有跳变,不利于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利用T-S模糊系统逼近非线性连续函数的能力,采用非线性的S面函数作为模糊系统的后件,设计了基于T-S模型的S面控制器.通过T-S模型的引入,避免了控制器输出的跳变,增强了系统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带翼水下机器人的深度控制,水池试验和湖中实验均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非线性控制 深度控制 T—S模型 S面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家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47,92,共4页
为了提高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支护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敏感性,计算了锚索抗滑桩锚固深度、锚索抗滑桩倾斜角度、锚固角度、锚固长度及锚固位置5个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锚... 为了提高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支护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敏感性,计算了锚索抗滑桩锚固深度、锚索抗滑桩倾斜角度、锚固角度、锚固长度及锚固位置5个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锚索锚固位置、抗滑桩倾斜角度、锚索锚固角度、锚索锚固长度、抗滑桩锚固深度。研究结果可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锚索抗滑桩 滑坡治理 锚固深度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