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化对Nd^(3+)∶NaYF_4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黄兴勇 林林 +2 位作者 熊彦柔 胡旸 肖芸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32-1837,共6页
采用融熔急冷法制备了前驱玻璃和与之晶化后的纳米晶结构玻璃陶瓷。利用光辐射理论,计算在两种样品中Nd^(3+)各能级的辐射跃迁几率。根据Dexter理论,得到交叉弛豫几率与Nd^(3+)相对浓度的关系。基于速率方程,描述荧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 采用融熔急冷法制备了前驱玻璃和与之晶化后的纳米晶结构玻璃陶瓷。利用光辐射理论,计算在两种样品中Nd^(3+)各能级的辐射跃迁几率。根据Dexter理论,得到交叉弛豫几率与Nd^(3+)相对浓度的关系。基于速率方程,描述荧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晶化作用能降低Nd^(3+)各能级辐射跃迁几率,减小交叉弛豫几率,延缓动态系统趋于平衡的速率。同时,在较低Nd^(3+)相对浓度掺杂时,晶化作用提高~4F_(3/2)能级的相对粒子数,减少~4I_(9/2)能级的相对粒子数,结果显示晶化作用能有效提高1.06μm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nayf4 辐射跃迁几率 交叉弛豫 速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Nd^(3+)掺杂对Sr_(9)Ga(PO_(4))_(7)∶Cr^(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鑫 葛万银 +4 位作者 张倩 杨茂浩 吴晨歌 何鹏 殷宏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4,共9页
近红外荧光粉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_(9)Ga(PO_(4))_(7)∶0.8Cr^(3+)近红外荧光粉,使用460 nm蓝光激发样品的发射波长位于833 nm,半峰宽为117 nm。随后引入稀土... 近红外荧光粉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_(9)Ga(PO_(4))_(7)∶0.8Cr^(3+)近红外荧光粉,使用460 nm蓝光激发样品的发射波长位于833 nm,半峰宽为117 nm。随后引入稀土离子合成Sr_(9)Ga(PO_(4))_(7)∶0.8Cr^(3+),Yb^(3+)和Sr_(9)Ga(PO_(4))_(7)∶0.8Cr^(3+),Nd^(3+)近红外荧光粉。相比Sr_(9)Ga(PO_(4))_(7)∶0.8Cr^(3+),460 nm蓝光激发的Sr_(9)Ga(PO_(4))_(7)∶0.8Cr^(3+),Yb^(3+)同时出现Cr^(3+)和Yb^(3+)特征发射峰,经过光谱分析和荧光寿命变化证明Cr^(3+)-Yb^(3+)存在能量传递通道,最高使Cr^(3+)-Yb^(3+)能量传递效率达80.2%,得益于Yb^(3+)卓越的热稳定性促使整体荧光光谱热稳定性提高约3.7倍。设计合成的Sr_(9)Ga(PO_(4))_7∶0.8Cr^(3+),Nd^(3+)样品调制出833,876,1 060 nm的多峰发射,显著拓宽了近红外光谱范围。最终,讨论了荧光粉在温度传感和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证明该系列荧光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9)Ga(PO_(4))_(7)∶0.8Cr^(3+) 近红外荧光粉 Yb^(3+) N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晶NaYF4:Er^3+,Tm^3+,Yb^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岳 翟海青 +1 位作者 杨魁胜 张月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以EDTA为络合剂,用水热法合成了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YF4纳米晶。XRD和TEM的结果表明:粒径约为30 nm,属于六方晶系。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Tm3+和Er3+离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光强与泵浦功率... 以EDTA为络合剂,用水热法合成了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YF4纳米晶。XRD和TEM的结果表明:粒径约为30 nm,属于六方晶系。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Tm3+和Er3+离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光强与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曲线表明,474,525,539,650 nm的发射均属于双光子过程,408 nm的发射属于三光子过程。讨论了样品的协作敏化和声子辅助共振能量传递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 纳米晶 nayf4:Er^3+ 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NaYF_4∶Tm^(3+),Yb^(3+)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家跃 杨志萍 杜海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m3+和Yb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Tm3+和Yb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1%。在室温下测试了NaYF4∶Tm3+,Yb3+材料在300~1 100 nm的吸收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m3+和Yb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Tm3+和Yb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1%。在室温下测试了NaYF4∶Tm3+,Yb3+材料在300~1 100 nm的吸收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NaYF4∶Tm3+,Yb3+材料为六方相晶体,其颗粒大小约为50~60 nm,产物结晶良好,含有少量杂相。在79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测试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光谱。观察到了蓝、绿色上转换发光。讨论了上转换发光的可能机理,蓝光主要来源于Tm3+的激发态1G4到基态3H6的跃迁,绿光来源于Tm3+的1D2→3H5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间接敏化 共沉淀法 nayf4∶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Er^(3+)的水热合成及其紫外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奇 樊君 +2 位作者 胡晓云 叶岩溪 孙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Er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80℃和200℃时,晶体属于六方晶型和四角晶型混合相态;当反应温度为220℃时,该晶体属于纯六方晶型结构。SEM和TEM观察发现,晶粒为六角形,样品颗粒分散性...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Er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80℃和200℃时,晶体属于六方晶型和四角晶型混合相态;当反应温度为220℃时,该晶体属于纯六方晶型结构。SEM和TEM观察发现,晶粒为六角形,样品颗粒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100 nm。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500 nm时,样品发射出紫外光。从Er3+能级图谱可以得出,Er3+基态电子4I15/2首先跃迁到2H11/2与4S3/2能级上,随即经过能量转移上转换过程(ETU)分别发射出310 nm和340 nm的紫外光。结合Er3+发光机理可以推出上转换峰310 nm和340 nm均属于双光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以NaYF4为基质掺杂Er3+产生的紫外上转换光在生物成像、光催化发应及生物标记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Er3+ 紫外上转换发光 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3+):KGd(WO_4)_2激光晶体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涂朝阳 李坚富 +5 位作者 朱昭捷 唐鼎元 王元康 罗遵度 J.J.Romero J.Garcia Sole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Nd3+ 浓度掺杂的Nd3+ :KGd(WO4 ) 2 粉末样品 ,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 ,初步确定了Nd3+ 的最佳掺杂浓度 ;测定了Nd3+ :KGd(WO4 ) 2 K2 WO4 生长体系的生长温度曲线 ,生长出尺寸达 50mm的Nd3+ :KGd(WO4 ) 2 优质激光晶体 ...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Nd3+ 浓度掺杂的Nd3+ :KGd(WO4 ) 2 粉末样品 ,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 ,初步确定了Nd3+ 的最佳掺杂浓度 ;测定了Nd3+ :KGd(WO4 ) 2 K2 WO4 生长体系的生长温度曲线 ,生长出尺寸达 50mm的Nd3+ :KGd(WO4 ) 2 优质激光晶体 ,切割出尺寸为 5mm× 5mm× 6mm的优质激光器件 ,采用钛宝石模拟LD泵浦 ,在 1.0 6 μm处得到 2 6 0mW的激光输出 ,斜率效率达到 6 6 % ;在 1.0 3μm处得到 135mW激光输出 ,斜率效率达到 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Nd^3+:KGd(WO4)2晶体 激光性能 钕离子 激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Nd^(3+)∶GdVO_4/Cr^(4+)∶YAG固体激光器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城 张仲 +2 位作者 赵朋 张中士 张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1-803,共3页
通过合理设计,精密调控各元件和温控电流,得到了平均功率为70mW,脉冲宽度为22ns,重复频率为14kHz,峰值功率高达230W的Nd3+∶GdVO4/Cr4+YAG绿光脉冲激光器·腔外采用望远镜系统聚焦,经KTP晶体倍频后,得到了平均功率为28.8mW,脉冲宽度... 通过合理设计,精密调控各元件和温控电流,得到了平均功率为70mW,脉冲宽度为22ns,重复频率为14kHz,峰值功率高达230W的Nd3+∶GdVO4/Cr4+YAG绿光脉冲激光器·腔外采用望远镜系统聚焦,经KTP晶体倍频后,得到了平均功率为28.8mW,脉冲宽度为19ns,重复频率为14kHz,峰值功率高达108W的绿光激光输出,转换效率高达·指出了小光斑对倍频晶体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Nd^3+:GdVO4晶体 被动调Q LD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NaYF_4∶Eu^(3+)的水热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陶萍芳 庞起 +1 位作者 覃利琴 莫炳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分别以EDTA-2Na和柠檬酸钠为辅助剂,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相Na YF4∶Eu3+荧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和FT-IR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荧光进行了表征。在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4 h的水热条件下,得到的样品均为纯... 分别以EDTA-2Na和柠檬酸钠为辅助剂,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相Na YF4∶Eu3+荧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和FT-IR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荧光进行了表征。在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4 h的水热条件下,得到的样品均为纯六方相的Na YF4。以EDTA-2Na为络合剂合成的Na YF4∶Eu3+为20μm的微米级球形体,而以柠檬酸三钠为辅助剂合成的Na YF4∶Eu3+为长度约为1.8μm的六棱柱微晶棒。样品的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好。辅助剂在微晶体的形貌控制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在395 nm光的激发下,Na YF4∶Eu3+发射出蓝白色光,微米级球形体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微晶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Eu3+ 水热合成 微球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NaYF_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武利民 李瑞霞 +3 位作者 付文强 陈研文 杜红丽 郭栋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31-1838,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多种形貌和尺寸的NaYF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探讨螯合剂、敏化剂、激活剂、氟化铵用量及水热时间对目标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Yb3+、Er3+共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条件。采用XRD、SE... 采用水热法合成多种形貌和尺寸的NaYF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探讨螯合剂、敏化剂、激活剂、氟化铵用量及水热时间对目标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Yb3+、Er3+共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条件。采用XRD、SEM和荧光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为β-NaYF4,在980 nm红外光的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最强发射峰在542 nm。可通过改变螯合剂的种类来控制生成不同尺寸(纳米级或微米级)和形貌(管状、球形或六棱柱形)的目标产物。所制备的NaYF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分散性好、荧光强度高,在生物探针及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 nayf4 YB3+ ER3+ 发光性能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提拉法生长的Nd^(3+):KGd(WO_4)_2单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涂朝阳 李坚富 +4 位作者 游振宇 朱昭捷 吴柏昌 罗涛 赖洪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6-540,共5页
采用熔盐提拉法生长出φ20min×35mm的优质Nd^(3+):KGd(WO_4)_2晶体,对晶体三个轴向的光谱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a轴向的吸收和荧光谱峰最强,最适合于进行激光实验研究.采用脉冲氙灯泵浦φ3.5mm×26mm的激光器件,在1.067μm... 采用熔盐提拉法生长出φ20min×35mm的优质Nd^(3+):KGd(WO_4)_2晶体,对晶体三个轴向的光谱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a轴向的吸收和荧光谱峰最强,最适合于进行激光实验研究.采用脉冲氙灯泵浦φ3.5mm×26mm的激光器件,在1.067μm处得到125.5mJ的激光输出.在同等条件下对YAG:Nd激光晶体进行了激光实验研究,并对两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和YAG:Nd^(3+)晶体相比,KGW:Nd^(3+)晶体具有激光阈值低、效率高和输出光为偏振光等优点,因此在小型激光器的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KGd(WO4)2晶体 熔盐提拉法 光谱性能 激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NaYF_4∶Yb^(3+)-Er^(3+)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伟 朱红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42-174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浓度Yb^(3+)和Er^(3+)共掺NaYF_4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鉴定了物相的纯度,结果表明,样品的XRD与NaYF_4(JCPDS 28-1192)标准卡片一致,均为纯相,结晶度高。在扫描电镜的辅助下,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浓度Yb^(3+)和Er^(3+)共掺NaYF_4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鉴定了物相的纯度,结果表明,样品的XRD与NaYF_4(JCPDS 28-1192)标准卡片一致,均为纯相,结晶度高。在扫描电镜的辅助下,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微观形貌呈六方棱柱状,柱长7μm左右,直径3μm左右,且尺寸分布均匀。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源为980 nm激光器)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在980 nm激光器的激发下,得到了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25 nm、550 nm、660 nm组成的上转换光谱,可指认为Er^(3+)的2H11/2,4S3/2→4I15/2(绿光)和4F9/2→4I15/2(红光)跃迁。进一步讨论了样品发光强度和泵浦源功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绿光和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 Yb3+-Er3+共掺 上转换 双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l_2O_4:Eu^(2+),Nd^(3+)纳米粉体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希艳 姜薇薇 +5 位作者 刘学 卢利平 王晓春 柏朝晖 刘全生 曹志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0-156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Al2O4:Eu2+,Nd3+纳米粉体发光材料。利用DTA,TG,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800℃烧结的样品形成已CaAl2O4晶相,样品平均晶粒尺寸为20~40 nm,与CaAl2O4:Eu2+,Nd3+粗晶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Al2O4:Eu2+,Nd3+纳米粉体发光材料。利用DTA,TG,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800℃烧结的样品形成已CaAl2O4晶相,样品平均晶粒尺寸为20~40 nm,与CaAl2O4:Eu2+,Nd3+粗晶材料相比,样品的发光光谱发生了“蓝移”,热释光峰值向高温移动了96℃,且曲线形状变宽,发光衰减是由初始的快衰减和随后的慢衰减构成,发光余辉时间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l2O4:Eu^2+ Nd^3+ 纳米粉体 溶胶-凝胶法 长余辉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掺杂NaYF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雅静 张征 +1 位作者 肖林久 谢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制备了Dy3+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纳米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FL)光谱、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和焙烧温度对NaYF4∶Dy3+纳米晶的结构、形貌... 制备了Dy3+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纳米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FL)光谱、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和焙烧温度对NaYF4∶Dy3+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发光的影响。在776 nm红外光下激发样品,出现479,574 nm上转换发射峰,实现了蓝、绿上转换发光。绿光来自于Dy3+的4F9/2→6H13/2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nayf4∶Dy3+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NaYF_4∶Er^(3+)/Pr^(3+)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喜蓉 陈早明 +1 位作者 马楠 刘小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以氟化钠、硝酸钇、硝酸铒、硝酸镨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YF4∶Er3+/Pr3+上转换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YF4∶Er3+/Pr3+... 以氟化钠、硝酸钇、硝酸铒、硝酸镨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YF4∶Er3+/Pr3+上转换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YF4∶Er3+/Pr3+粉体外观主要是六边棱柱,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在980nm激光激发下表现出了强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其中波长520.5nm和539nm位置为绿光发射,在652m位置为红光发射,分别对应的是Er3+离子的2 H11/2→4 I15/2、4 S3/2→4 I15/2跃迁发射和4 F9/2→4 I15/2跃迁发射。Pr3+上电子向Er3+的能量迁移提高了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Er3+ Pr3+ 水热法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颗粒掺杂方式对NaYF_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聪 张海明 +2 位作者 张晶晶 姬子晔 吴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0-464,共5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Yb3+,Er3+共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实验中引入Ag纳米溶胶,研究了Ag纳米颗粒对NaYF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Yb3+,Er3+共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实验中引入Ag纳米溶胶,研究了Ag纳米颗粒对NaYF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成NaYF4∶Yb3+/Er3+反应前加入Ag纳米颗粒可使NaYF4∶Yb3+/Er3+粉末的衍射峰强度增强;生成NaYF4∶Yb3+/Er3+反应后加入Ag纳米颗粒会使六方相样品部分转变成立方相。生成NaYF4∶Yb3+/Er3+发光材料前引入Ag纳米溶胶可以大大提升晶体的结晶质量;生成NaYF4∶Yb3+/Er3+发光材料后引入Ag纳米溶胶,原有六棱柱直径变小,产物有新的球状晶体生成。生成NaYF4∶Yb3+/Er3+反应前加入Ag纳米颗粒,可使NaYF4∶Yb3+/Er3+上转换材料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强,与未掺杂Ag纳米颗粒相比发光强度增加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纳米颗粒 nayf4∶Yb3+/Er3+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Er^(3+)六棱柱的水热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喜蓉 陈早明 +2 位作者 胡德远 刘和春 吴叔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以氟化钠、硝酸钇、硝酸铒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NaYF4:Er3+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吸收(FT-IR)以及发光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YF4:Er3+为六角棱柱晶... 以氟化钠、硝酸钇、硝酸铒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NaYF4:Er3+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吸收(FT-IR)以及发光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YF4:Er3+为六角棱柱晶体,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在980nm光激发下,NaYF4:Er3+展现出强的上转换光,波长在520nm和539nm为绿光发射,对应为Er3+离子的2 H11/2→4/I15/2和4S3/2→4/I15/2跃迁发射,而652nm为红光发射,则对应于Er3+离子的4F9/2→4/I15/2跃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Er3+ 上转换发光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转换发光材料NaYF4:Ce3+/Eu3+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艺 李紫薇 刘云庆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49,共4页
采用水热法以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190℃条件下,反应12 h,成功合成了NaYF4∶Ce3+/Eu3+下转换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荧光光谱分析(F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采用水热法以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190℃条件下,反应12 h,成功合成了NaYF4∶Ce3+/Eu3+下转换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荧光光谱分析(F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了六方相的NaYF4∶Ce3+/Eu3+晶体,激发峰为245 nm时,发射峰位于480-620 n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转换 nayf4 Ce^3+/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NaYF_4∶Er^(3+)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慧慧 王源升 +3 位作者 任小孟 朱珊珊 张海生 毛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1,共3页
采用重力反应沉淀法合成了Er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FL)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重力反应沉淀法合成了Er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FL)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NaYF4∶Er3+为立方相和六方相混合的晶体,经过煅烧后,颗粒具有很好的结晶性,含有少量的杂相。分别用650nm的红光和808nm的近红外光激发,测试样品的上转换发光,观察到了紫色、蓝色、绿色上转换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nayf4∶Er3+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长余辉材料CaAl_2O_4∶Eu^(2+),Nd^(3+)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育华 王雷 张水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90-1993,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单相Ca(1-x-y)A l2O4∶Eux2+,Ndy3+(0≤x≤0.045,0≤y≤0.0037)粉末样品,并表征了其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发射光谱为最大发射峰位于440 nm的宽带谱,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通过对Eu2+,Nd3+掺杂量与...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单相Ca(1-x-y)A l2O4∶Eux2+,Ndy3+(0≤x≤0.045,0≤y≤0.0037)粉末样品,并表征了其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发射光谱为最大发射峰位于440 nm的宽带谱,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通过对Eu2+,Nd3+掺杂量与样品发光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Eu2+和Nd3+最佳掺杂量分别为x=0.001 25和y=0.002 5,并且Nd3+对改善蓝色长余辉材料CaA l4∶Eu2+的余辉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最佳掺杂条件下,样品的余辉时间可达1 000 m in,初始亮度大于1 200 m cd/m2,60 m in后发光粉的亮度仍然在10 m cd/m2以上.利用正电子湮灭技术和热释光技术,研究了Eu2+和Nd3+对CaA l2O4∶Eu2+,Nd3+材料的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CaAl2O4:Eu^2+ Nd^3+ 正电子湮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Eu^(3+),Tm^(3+),Yb^(3+)材料中Stokes和反Stokes发光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海燕 杨志萍 孙家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17-2320,共4页
合成了Eu3+,Tm3+和Yb3+掺杂的NaYF4材料。360 nm光激发呈蓝色发光,峰值位于452 nm,对应Tm3+的1D2→3F4跃迁;395 nm光激发呈橙色发光,峰值位于591 nm,对应Eu3+的5D0→7F1跃迁;409 nm光激发呈红色发光,峰值位于613 nm,对应Eu3+的5D0→7F2... 合成了Eu3+,Tm3+和Yb3+掺杂的NaYF4材料。360 nm光激发呈蓝色发光,峰值位于452 nm,对应Tm3+的1D2→3F4跃迁;395 nm光激发呈橙色发光,峰值位于591 nm,对应Eu3+的5D0→7F1跃迁;409 nm光激发呈红色发光,峰值位于613 nm,对应Eu3+的5D0→7F2跃迁;980 nm光激发呈蓝色和红色发光,发光峰位于474和646 nm。蓝光来源Tm3+的1G4→3H6跃迁,红光来源Tm3+的1G4→3F4跃迁。在双对数曲线中,蓝光474 nm和红光646 nm的斜率分别为2.1和2.4,在980 nm光激发下,蓝光和红光发射都是双光子过程。还研究了材料的吸收光谱,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测试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NaYF4∶Eu3+,Tm3+,Yb3+材料具有较规则的六方相结构,结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nayf4:Eu3+ Tm3+ Yb3+ Stokes和反Stokes发光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