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枣光响应模型及不同物候期光合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解冰芊 郭天然 +2 位作者 李玉婷 任利慧 黄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7-1626,共10页
【目的】设施栽培极大改变了冬枣生长环境,也对其光合作用进行调控,但是冬枣最佳光合模型以及不同设施栽培模式下不同物候期光合特性变化动态尚不明确。【方法】针对温棚、避雨棚和露地3种冬枣栽培模式,测定光响应参数并用4种光响应模... 【目的】设施栽培极大改变了冬枣生长环境,也对其光合作用进行调控,但是冬枣最佳光合模型以及不同设施栽培模式下不同物候期光合特性变化动态尚不明确。【方法】针对温棚、避雨棚和露地3种冬枣栽培模式,测定光响应参数并用4种光响应模型拟合,同时对冬枣植株不同物候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的冬枣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发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冬枣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效果最好,能较好地对3种栽培模式下测定的冬枣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此外,通过对比盛花期环剥和未环剥的冬枣,发现环剥显著改变了冬枣植株的生长势,抑制了光合速率,直至脆熟期才恢复至与未环剥植株相近状态。3种栽培模式下冬枣不同物候期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AQE)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脆熟期较高,而幼果期和采后较低。【结论】通过拟合冬枣最佳光响应模型,阐明了不同设施栽培模式对冬枣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为设施栽培合理调控光合环境、促进枣树生长和坐果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光响应曲线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和叶形对圆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亢红伟 岳康杰 +2 位作者 刘慧欣 王佳丽 田旭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1-799,共9页
为分析性别及叶形对光合能力、能量分配与耗散的影响,本研究以圆柏(Sabina chinensis(L.)Ant.)雌株、雄株和雌雄同株3种个体的鳞叶和刺叶为材料,测定了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含量。结果显示:雌... 为分析性别及叶形对光合能力、能量分配与耗散的影响,本研究以圆柏(Sabina chinensis(L.)Ant.)雌株、雄株和雌雄同株3种个体的鳞叶和刺叶为材料,测定了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含量。结果显示:雌株和雄株刺叶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率(WUE)和NSC显著高于鳞叶;雄株、雌株刺叶的非光化光淬灭系数(NPQ)和光能捕获能力(1/F_(o)−1/F_(m))显著高于鳞叶,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实际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光淬灭系数(qP)、潜在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显著低于鳞叶。雌株的P_(n)、NSC、NPQ和1/F_(o)−1/F_(m)显著高于雄株,F_(v)/F_(m)、ETR、qP、rETRmax和Ik显著低于雄株。相关性分析表明,NSC与P_(n)和1/F_(o)−1/F_(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ETR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圆柏刺叶通过提高光能捕获能力及热散耗能力适应强光照环境,而鳞叶通过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光保护机制,能够适应弱光照环境。雌株可通过较强的光合速率获取较多的NSC,从而满足其生长繁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叶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光能捕获能力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强下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光合生理特征 被引量:43
3
作者 孙一荣 朱教君 +1 位作者 于立忠 王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5,共7页
研究辽东山区次生林3种树种幼苗(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性,在生长季测定4种光强下(全光、60%透光、30%透光、15%透光,分别记为FI,II,LI和WI)树种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L... 研究辽东山区次生林3种树种幼苗(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性,在生长季测定4种光强下(全光、60%透光、30%透光、15%透光,分别记为FI,II,LI和WI)树种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LMA)。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减弱,3个树种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类胡萝卜素(Car)、LMA、单位叶鲜质量(LFA)均呈下降趋势;全光下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Chl含量均低于弱光处理。本研究结果支持水曲柳在幼苗时期具有一定耐荫性的观点。树种生理生态指标的可塑性分析表明:黄菠萝能适应更宽的光强幅度,且黄菠萝的需光性大于核桃楸。不同光环境下3个树种的生理生态变化特征对解释森林生态系统内树种的共生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净光合速率 光合参数 暗呼吸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竹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吴志庄 杜旭华 +3 位作者 熊德礼 王树东 邹跃国 周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3-1527,共5页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物质积累的基础,其光合特性是高光效竹种选育的重要生理指标。为了更好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竹种资源,确定不同类型竹种的光合性能,掌握其合成有机同化物的能力是必须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物质积累的基础,其光合特性是高光效竹种选育的重要生理指标。为了更好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竹种资源,确定不同类型竹种的光合性能,掌握其合成有机同化物的能力是必须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通过对不同地下茎类型的6个竹种光合参数和光响应的测定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竹种存在差异的生理基础,以期对不同类型竹种的选育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大木竹Bambusa wenchouensis(Wen)Q.H.Dai的净光合速率最高,Pn值平均达到8.379μmol·m-2·s-1,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和雷竹P.praecox cv.prevernalis次之,斑苦竹Arundinaria oleosa和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最低,总体呈现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的趋势,1~2 a生竹净光合速率高于3~4 a生竹,但没有显著差异。气孔导度(Cond)、胞间C02浓度(Ci)、蒸腾速率(Tr)综合说明丛生竹的光合固碳能力最强,其中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关系最为紧密,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光响应曲线表明当光强刚开始增强时,各竹种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不同竹种出现很大的差异,其中绿竹Dendrocalamus.oldhami(Munro)Keng的潜在光合能力最高,远高于其他竹种,同样表现为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进一步说明丛生竹种较强的光合固碳能力,从而为今后不同类型竹种,尤其是优良丛生竹种的筛选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生长型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叶片光合作用与光强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冉 陈存来 +3 位作者 邵历 张礼凤 王彩洁 李永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80-1085,共6页
以12个生育期和结荚习性不同的夏大豆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青壮龄(展开13日龄)叶片和幼龄(展开4日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晴天、适宜供水和自然光照下,夏大豆青壮龄叶片的光合速率(y)与光强(x)呈极密切的正指数曲... 以12个生育期和结荚习性不同的夏大豆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青壮龄(展开13日龄)叶片和幼龄(展开4日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晴天、适宜供水和自然光照下,夏大豆青壮龄叶片的光合速率(y)与光强(x)呈极密切的正指数曲线关系x=aeby,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升高,没有“午休”现象。幼龄叶片在低光强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升高;当光强增加到500μmol.m-2.s-1左右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呈现光饱和现象。缺水使夏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严重缺水时出现“午休”现象。严重缺水是自然光照条件下大豆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光强 光合速率 光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柴叶片秋季光合特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尤扬 周建 +2 位作者 贾文庆 郝峰鸽 杨小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6,35,共3页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叶片秋季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柴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1:00左右,次峰出现在15:00,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鹅掌...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叶片秋季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柴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1:00左右,次峰出现在15:00,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鹅掌柴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915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0.773μmol.m-2.s-1,光饱和点为338.618μmol·m-2·s-1。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表明它是一种较耐荫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黄花蒿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_2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满莲 韦霄 +3 位作者 蒋运生 唐辉 陈宗游 李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比较了相同种源的野生和栽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黄花蒿的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183和1 564μmol m-2s-1,光补偿点(LCP)为17和18μmol 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1... 比较了相同种源的野生和栽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黄花蒿的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183和1 564μmol m-2s-1,光补偿点(LCP)为17和18μmol 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18.78和22.38μmol 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8和0.075μmol m-2s-1,表明黄花蒿的光合能力强,能够利用很高的光强,且对弱光的适应性也较强。栽培黄花蒿的Pmax、LSP和最大羧化速率(Vcmax)显著高于野生黄花蒿,两者的LCP、不包括光下呼吸的CO2补偿点、AQY、光下呼吸速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差异不显著。强光下栽培黄花蒿主要通过提高Vcmax和Jmax等来增强光合能力,强的光合能力有利于黄花蒿的生长,因此在人工栽培黄花蒿的过程中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开阔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净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羧化速率 电子传递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潮海 栾丽敏 +2 位作者 王群 李宁 赵亚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研究了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玉米杂交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杂交种掖单2 2小于丹玉1... 研究了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玉米杂交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杂交种掖单2 2小于丹玉13。与此相同,遮光使丹玉13Pn 的下降显著大于掖单2 2。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Pn 迅速下降,4~5d之后逐渐回升,但仍无法恢复到自然光下的水平。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转至遮光条件下时ΦPSⅡ、Fv/Fm、qp迅速上升,而NPQ呈下降趋势;而遮光的玉米转至自然光下时,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这些效应在2个玉米杂交种之间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光照转换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玉米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种源间光合作用参数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熊彩云 曾伟 +5 位作者 肖复明 曾志光 涂圣勇 江斌 邱凤英 伍艳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28-3634,共7页
基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估算3个不同纬度的木荷种源(开平、太平和永丰种源)光补偿点、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等参数,以便为评价不同木荷种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优良种源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纬度种源中,开平种源具... 基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估算3个不同纬度的木荷种源(开平、太平和永丰种源)光补偿点、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等参数,以便为评价不同木荷种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优良种源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纬度种源中,开平种源具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且其生长速率最快;太平种源光饱和点最高,但其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其生长速率也最低;永丰种源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生长速率略高于太平种源。3个不同纬度木荷种源中,南部开平种源对当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种源 净光合速率 表观光量子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暗呼吸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栽培对脐橙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伯勋 章文才 陈冬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1-487,共7页
以3年生朋娜脐橙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天气型下塑料大棚对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netphotosynthesisPn)的影响。晴天Pn日均值是棚外的2倍左右,持续时间长4h;多云天气Pn是棚外的2.4倍,持续时间比晴天短1h;阴天Pn日均值是棚外的2.60。... 以3年生朋娜脐橙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天气型下塑料大棚对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netphotosynthesisPn)的影响。晴天Pn日均值是棚外的2倍左右,持续时间长4h;多云天气Pn是棚外的2.4倍,持续时间比晴天短1h;阴天Pn日均值是棚外的2.60。倍,持续时间比棚外长6h。无论何种天气型,Pn的变化规律与棚外相似,但是棚内叶片在晚上还有一定的同化CO2的能力,棚外叶片的Pn则为负值。同时还研究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净光合速率 天气 塑料大棚 柑桔类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处理对毛竹光响应的影响:基于4种模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倪霞 曹永慧 +2 位作者 周本智 鲁小珍 周燕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471,共7页
[目的]采用4种模型对干旱处理下毛竹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分析各模型的优缺点,以选出适合毛竹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最佳模型,并量化干旱处理对毛竹光合光响应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干旱处理下毛竹的光响应曲... [目的]采用4种模型对干旱处理下毛竹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分析各模型的优缺点,以选出适合毛竹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最佳模型,并量化干旱处理对毛竹光合光响应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干旱处理下毛竹的光响应曲线,并通过4种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结果]研究表明:(1)在干旱和对照处理下各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5,说明拟合精度较高。综合各参数可以看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相对误差RE平均值为0.07,而指数模型参数拟合效果最差,RE平均值为0.767;(2)通过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各光合参数,在干旱环境下,暗呼吸速率R_d、光补偿点LCP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分别为对照环境的1.57倍、1.66倍和1.06倍,而净光合速率P_(n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比对照环境降低3.6%、17.6%和4.8%。[结论]从整体拟合效果来看,这4种模型拟合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通过在干旱和对照间毛竹各光合参数的比较发现,毛竹对干旱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模型 毛竹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光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幼苗光合与生长的差异 被引量:20
12
作者 眭晓蕾 张宝玺 +2 位作者 张振贤 毛胜利 王立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41-44,共4页
利用遮光方式,使光照强度降低65%~70%,以研究弱光对不同基因型辣椒幼苗光合、蒸腾以及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环境下辣椒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并且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弱光下辣椒幼苗同... 利用遮光方式,使光照强度降低65%~70%,以研究弱光对不同基因型辣椒幼苗光合、蒸腾以及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环境下辣椒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并且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弱光下辣椒幼苗同化物合成与积累受到抑制,表现为叶片数减少,高粗比增加,根冠比、比叶鲜样质量、比叶干样质量、全株干样质量和壮苗指数下降.弱光使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比值下降,叶片含水量上升.小果型辣椒的耐弱光性普遍强于大果型甜椒,并且弱光环境下相对壮苗指数较高,以及净光合速率下降较少的辣椒或甜椒,具有耐弱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弱光 净光合速率 相对壮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郑有飞 胡程达 +3 位作者 吴荣军 赵泽 刘宏举 石春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7-856,共10页
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在(100±8)nmo.lmol-1的O3处理下,与对照相比,从抽穗期到成熟期冬小麦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 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在(100±8)nmo.lmol-1的O3处理下,与对照相比,从抽穗期到成熟期冬小麦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Chla/b的比值则分别持续升高和下降,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抽穗初期无明显下降,但是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下降幅逐步变大。在整个试验期间冬小麦表观量子产额、单位面积叶片活性以及PSII最大光量子效率均无明显降低,而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以及最大光合速率却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当采用(150±8)nmol.mol-1O3处理时,各生育期中小麦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参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阈值在100 150 nmol.mol-1之间,且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受抑制的程度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表观量子产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韭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陈娴 刘世琦 +2 位作者 孟凡鲁 张涛 孙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X期45-50,共6页
以791雪韭和紫根红两个韭菜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7/1)4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韭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7/1)处理下韭菜株高、茎粗、叶宽及干鲜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 以791雪韭和紫根红两个韭菜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7/1)4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韭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7/1)处理下韭菜株高、茎粗、叶宽及干鲜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值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红光处理最高;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Fv/Fm、Fv/Fo均以红/蓝(7/1)处理最高,而蓝光处理下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ФPSⅡ和qP。说明红/蓝(7/1)光质有利于提高韭菜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光质 生长 光合速率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披碱草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祁娟 徐柱 +2 位作者 王海清 闫伟红 马玉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1-567,共7页
以大田生长的肥披碱草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环境因子日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肥披碱草叶片的净光合... 以大田生长的肥披碱草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环境因子日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肥披碱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水气压亏缺(VPD)和Tr及Gs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步,胞间CO2浓度(Ci)不随气孔的降低而减小,抑制其光合速率的因子为非气孔限制;水分利用率(WUE)的变化呈单峰型,并且其上午WUE明显高于下午.(2)自然条件下,影响肥披碱草叶片Pn的主要因子是Tr和Ca(大气CO2浓度),影响Tr的主要因子是Gs和Ta(气温).(3)在干旱与半干旱自然条件下,肥披碱草的光补偿点(12.45μmol·m-2·s-1)、光饱和点(1 75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65.125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0.128 9μmol·mol-1)都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光环境的适应性和光能利用能力,是典型的阳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披碱草 光合作用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番茄幼苗光合作用优化调控模型 被引量:26
16
作者 胡瑾 何东健 +4 位作者 任静 刘翔 梁岩 代建国 张海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0-227,共8页
由于光合速率优劣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与品质,而其光合速率主要受温度和光子通量密度影响,因此如何实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饱和点信息动态获取,是光环境调控技术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番茄幼苗... 由于光合速率优劣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与品质,而其光合速率主要受温度和光子通量密度影响,因此如何实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饱和点信息动态获取,是光环境调控技术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番茄幼苗光合作用优化调控模型。其利用光合速率双因素嵌套试验获取多维数据,构建温度、光子通量密度耦合的光合速率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光合速率模型寻优方法,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饱和点,继而建立以光饱和点为目标值的番茄幼苗光合优化调控模型。模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动态获取不同温度条件下光饱和点,光饱和点实测值与计算值决定系数为0.920,最大相对误差小于6%,具有较高精度,对提高设施光环境调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遗传算法 番茄 光合速率 温度 光饱和点 调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含笑的光响应特性及其最适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徐斌 朱报著 +2 位作者 潘文 张方秋 杨会肖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目的]通过对广东含笑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最适拟合模型的研究,了解广东含笑的光合生理参数,为广东含笑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叶子飘光合模型、指数模型、改进指数模型和二次多项... [目的]通过对广东含笑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最适拟合模型的研究,了解广东含笑的光合生理参数,为广东含笑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叶子飘光合模型、指数模型、改进指数模型和二次多项式6种模型对广东含笑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广东含笑光合特性的适用性,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1)广东含笑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叶子飘光合模型拟合的光合-光响应曲线最佳,具有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的光抑制现象,拟合效果优于其它5种模型;(2)在叶子飘光合模型的光合参数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与实测值最接近,决定系数为0.999,6个模型中最大,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最小,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确度;(3)根据叶子飘光合模型拟合出广东含笑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98.54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6.74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3.46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58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为0.06。[结论]叶子飘光合模型为广东含笑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广东含笑为阳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这为深入研究广东含笑的生理生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含笑 光响应曲线 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脉金花茶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韦霄 王满莲 +3 位作者 蒋运生 唐辉 陈宗游 曹洪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438,共5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Inc.,USA)对显脉金花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夏季,显脉金花茶叶片的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3.81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4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Inc.,USA)对显脉金花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夏季,显脉金花茶叶片的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3.81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459.9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6.9μmol·m-2·s-1。显脉金花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表明其是一种阴生植物。(2)在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条件下,CO2浓度小于800μmol·mol-1,Pn几乎呈直线上升,升高CO2浓度可使显脉金花茶的净高合速率增大,提高了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其叶片CO2饱和点(CSP)大约在1200μmol·mol-1左右,CO2的补偿点(Г*)为70.1μmol·mol-1,最大羧化速率(Vcmax)为17.5μmol·m-2·s-1,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40μmol·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脉金花茶 净光合速率 光饱合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栌叶片光合特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尤扬 贾文庆 +1 位作者 周建 王芳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26,29,共3页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黄栌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光合速率为8.123μmol·m-2·s-1。光...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黄栌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光合速率为8.123μmol·m-2·s-1。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体积分数呈负相关;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黄栌光补偿点为3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514μmol·m-2·s-1。黄栌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比叶重,光合特性和暗呼吸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被引量:169
20
作者 冯玉龙 曹坤芳 +1 位作者 冯志立 马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1-910,共10页
雾凉季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4种植物幼苗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其中两个树种幼苗喜光 (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 ) ,两个树种幼苗耐荫 (滇南红厚壳和玉蕊 )。发现弱光环境中生长的 4种植物比叶重、光合能力、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 雾凉季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4种植物幼苗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其中两个树种幼苗喜光 (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 ) ,两个树种幼苗耐荫 (滇南红厚壳和玉蕊 )。发现弱光环境中生长的 4种植物比叶重、光合能力、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叶绿素 a/b比较低 ,叶绿素含量较高。玉蕊和滇南红厚壳幼苗的光合能力和呼吸速率低于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的比叶重和光合作用的可塑性大于玉蕊和滇南红厚壳。高光强下生长的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增加叶氮分配给羧化酶的比例 ,减少分配给叶绿素的比例。滇南红厚壳和玉蕊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略强于团花树和滇南插柚紫 ,但适应强光的能力较差。研究结果支持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决定了其演替状况和生境选择的假说。单位干重叶的光合能力和呼吸速率并未表现出利于光适应的可塑性 ,表明 4种植物生理适应能力较差。形态学上的适应在 4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光适应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树种 幼苗 叶重 光合特性 生长光环境 适应 光适应 暗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