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新用的青钱柳中药药性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佳琪 扈觐玺 +6 位作者 张维 刘双巧 冯颖童 王淳 张建军 高学敏 王景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1707,共7页
青钱柳为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速生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亚热带的山区,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目前在我国已有大规模种植。青钱柳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1975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之后又陆续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华... 青钱柳为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速生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亚热带的山区,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目前在我国已有大规模种植。青钱柳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1975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之后又陆续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华本草》等中药专著以及4个地方药材标准收载。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标准,功能主治与当前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异,没有紧跟临床进展不断总结并及时更新,尤其缺乏系统的“方-证-症”与之相对应,难以指导青钱柳临床辨证用药和合理用药。青钱柳叶作为别样茶已经有5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于2013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因而青钱柳是一味药食两用中药。以临床应用为依据、实验研究为参考,总结青钱柳现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中医药思维对其中药药性进行再探索,完善其中药药性,总结和归纳了功能主治,为统一和提升青钱柳药材标准,为其合理配伍配方和辨证用药提供参考与指导。基于临床新用深入探讨青钱柳中药药性对进一步挖掘其价值,提高使用的准确性、规范性及科学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中药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用法用量 辨证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翘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左昊冉 孙鹏 滕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46,共3页
银翘是金银花和连翘的合称。两者都是清热解毒药物,相须为用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作者通过对历代古籍及权威药学专著的收集、整理、比较、分析,分别对连翘和金银花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用药部位进行考证,结果发现历代本草... 银翘是金银花和连翘的合称。两者都是清热解毒药物,相须为用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作者通过对历代古籍及权威药学专著的收集、整理、比较、分析,分别对连翘和金银花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用药部位进行考证,结果发现历代本草著作对连翘、金银花记载不尽相同。连翘早期名为异翘,性味由“苦、平”转为“味苦性寒或微寒”,用药部位由根部发展为全叶,具有消肿排脓、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忍冬为金银花早期用名,只采用茎叶作为用药部位到茎、叶、花均可入药,属“寒”性药物,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考证结果可为今后成方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 连翘 金银花 名称 性味归经 本草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药配伍禁忌配伍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尚尔鑫 范欣生 +1 位作者 段金廒 叶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药配伍禁忌的组成特点和配伍方式,寻找配伍禁忌特定的属性组和,揭示配伍禁忌部分标志性属性。方法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 ,从药物的性味归经属性上挖掘药典中的中药配伍禁忌组合与常用药对之间的属性组合差... 目的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药配伍禁忌的组成特点和配伍方式,寻找配伍禁忌特定的属性组和,揭示配伍禁忌部分标志性属性。方法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 ,从药物的性味归经属性上挖掘药典中的中药配伍禁忌组合与常用药对之间的属性组合差异。结果部分属性组合如热-肺、热-寒、热-苦、热-甘、胃-热等在配伍禁忌中出现频率很高,而在药对中的出现频率则很低。其他属性组合如肾-肺、心-肺、脾-肺等在配伍禁忌和药对中都出现较多,特异性较差。结论通过挖掘研究,证明在配伍禁忌组合中存在着特定的性味归经属性组合,与药对存在明显的差异。若用于判别其他可能的配伍禁忌组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伍禁忌 药对 性味归经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尚尔鑫 范欣生 +2 位作者 段金廒 唐于平 丁安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分布图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与用于各种证型的方剂相对应,研究其配伍规律。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治疗血虚血瘀证及兼有血热时的不同方剂作用特点,与传统中医理论一致。该方法用于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研究,可以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形研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从中发现规律,为中医方剂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规律 四物汤类方 性味归经 数据挖掘 计算机图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病证常用中药性味归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川慧 张俊龙 +1 位作者 郭蕾 李东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研究《伤寒杂病论》辨治肠易激综合征(IBS)相关病证常用药物性味与归经。方法:选择《伤寒杂病论》中的"腹胀""腹痛""下利""便秘"等病证的辨治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条文的方证、药物为数据资... 目的:研究《伤寒杂病论》辨治肠易激综合征(IBS)相关病证常用药物性味与归经。方法:选择《伤寒杂病论》中的"腹胀""腹痛""下利""便秘"等病证的辨治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条文的方证、药物为数据资料来源,录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其中出现频率>10%的16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再次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6味常用中药以补益气血之功为主,温中止痛、行气泻下之品为多;以温性药物为多,五味以辛味和苦味药为主,归经以入脾经(87.50%)和胃经(68.75%)的药物为多。结论:《伤寒杂病论》治疗IBS相关病证所用药物以温热之性居多;苦、辛、甘味药物常用,而以苦味药物为主;性味合参,多以辛温和苦温之品;涉及脏腑主要为脾胃、肺与大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肠易激综合征 四性 五味 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刚 张琪 谭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3-1395,共3页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过敏性皮肤病致敏物虽种类万千,对无系统症状者患者仍多从皮损特征辨证。我们在多年临床中将致敏物与中药类比,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时可通过确定致敏物"中医属性"辨证施治,指导临床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皮肤科临床常见致敏物有水产品、化学物质、寄生虫及昆虫、中药、西药等,分别以大虾、酒精、蠕形螨、白果、阿司匹林为例,探讨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阴阳五行属性,以指导过敏性皮肤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物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阴阳五行 取象比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桐皮药性的考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婉萍 许多 +3 位作者 谢明 康廷国 梁茂新 吕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67-170,共4页
据统计,中药饮片海桐皮目前没有国家标准,但有多达15个地方饮片标准,对比发现其药性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查阅本草古籍文献和中医理论文献,对海桐皮的性、味、归经进行系统的考证。经考证,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站内完善过程和海... 据统计,中药饮片海桐皮目前没有国家标准,但有多达15个地方饮片标准,对比发现其药性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查阅本草古籍文献和中医理论文献,对海桐皮的性、味、归经进行系统的考证。经考证,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站内完善过程和海桐皮药效功用的变化,结合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认为海桐皮的药性可归纳为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胃经。古代本草著作浓缩着我国历代医家流派的中医药精华,通过本草考证,探究中药本身的内在规律,重视中药药性理论的真实科学内涵,为完善现代中药质量统一标准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始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性味 归经 海桐皮 本草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证候规律探讨
8
作者 窦志芳 张俊龙 +3 位作者 阎川慧 陈燕清 范凯芳 何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43-2644,共2页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共录入171例病例,其中以肝郁...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共录入171例病例,其中以肝郁脾虚型最多,脾胃虚弱型次之。临床表现以腹痛、食欲减退、腹胀等脾胃症状为主,共出现344次,占总症状的79.3%,以烦躁易急等精神症状为次,舌质以红为最多,苔以薄苔或以白苔为主。结论:肠易激综合合征的发生以肝失疏泄为标,脾土不足为本,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性味 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覆花古今功效浅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晓杰 姜枫 +1 位作者 张世君 李运伦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241-245,共5页
旋覆花属植物种类较多,市场来源广泛,加之药用历史悠久,其别名较多,易造成药材混淆。历代文献对于旋覆花的记载和论述较为丰富,历代医家用其降逆之性较多,而疏于其升散作用。该文通过查阅历代医籍及现代文献,从旋覆花别名及药用部位、... 旋覆花属植物种类较多,市场来源广泛,加之药用历史悠久,其别名较多,易造成药材混淆。历代文献对于旋覆花的记载和论述较为丰富,历代医家用其降逆之性较多,而疏于其升散作用。该文通过查阅历代医籍及现代文献,从旋覆花别名及药用部位、性味归经、本草功用、方剂学应用、煎煮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旋覆花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挖掘其内在潜力,丰富临床用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性味归经 功效 煎法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与专利探讨中医治疗肿瘤发热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丽娟 海丽娜 +3 位作者 王瑞峰 雷娜 沈燕 秦文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74-2679,共6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东方灵盾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WTM),对符合标准的360篇专利主题词进行在线统计分析。结果:对文献里涉及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柴胡、黄芩、当归、人参、地黄、白术、黄芪、知母、白芍。文献收录的156味中药多为清热药及补益药,性多寒、温,味则以苦味为先,其次为甘、辛,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肺、心经。对WTM数据库检索专利进行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茯苓、生姜(干姜)、党参。结论:苦寒入肝经药物为治疗肿瘤发热的常用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热 中医药 性味 归经 文献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常用彝兽药资源调查分析
11
作者 韩其君 吉克的渠 +7 位作者 王瑰 苏玉蓉 王金花 杨晨 马忠 候廷贵 吉力阿妹 陈朝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了解西南彝族聚居区(香格里拉市、赫章县、美姑县、越西县和雷波县)彝兽医常用药用植物的基本情况,对101种采集的植物药物进行标本制作和性味归经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01种药用植物归属45科81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蓼属;药性寒、... 为了解西南彝族聚居区(香格里拉市、赫章县、美姑县、越西县和雷波县)彝兽医常用药用植物的基本情况,对101种采集的植物药物进行标本制作和性味归经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01种药用植物归属45科81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蓼属;药性寒、凉、温、热、平的种类分别为37种、25种、21种、0种、25种;药味酸、苦、甘、辛、咸、淡、涩的种类分别为12种、69种、31种、35种、3种、12种、15种;归经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的种类分别为21种、58种、23种、46种、24种、24种、21种、6种、11种、4种、0种、0种。该调查研究初步梳理归纳出西南地区彝兽药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特征,为彝兽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兽药 标本制作 性味归经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