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NECM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君 孔维佳 毕胜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自制同种异体天然细胞外基质(NatureExtracellularMatrix,NECM)在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中的价值,从而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我们采用的去污剂-酶四步法制作的NECM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0只新...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自制同种异体天然细胞外基质(NatureExtracellularMatrix,NECM)在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中的价值,从而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我们采用的去污剂-酶四步法制作的NECM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0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其双耳廓制造1郾0×1郾0cm大小的软骨缺损后,分别作以下研究①灰兔NECM修复兔耳廓缺损。②灰兔NECM复合软骨膜修复兔耳廓缺损;③不植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术后4、6、12、24周取材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NECM植入后4、6周有轻重不一的炎症反应,第12周炎症反应消失,NECM周边无包裹现象。第12周时NECM复合软骨膜组有软骨膜细胞长入NECM,此时的软骨膜细胞多处于增殖期,24周时软骨膜细胞继续增殖分化细胞逐渐长入NECM深部,且部分软骨膜细胞发育成熟。单纯NECM修复组,第6周出现纤维结缔组织长入NECM,12、24周纤维结缔组织逐渐长入NECM深部,并逐渐取代NECM。结论①NECM可诱导软骨膜细胞增殖分化生长,修复软骨缺损;②NECM具有较好的组织亲和性和相容性;③软骨膜细胞可以作为NECM再生软骨的种子细胞的来源;④软骨膜可以阻止纤维结缔组织侵入修复区NE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m 耳廓 软骨缺损 天然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学 软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软骨天然生物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彦君 孔维佳 毕胜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制备兔耳廓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材料的新方法,制备适用于组织工程应用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方法①采用多步骤去污剂—酶处理技术抽提兔耳廓软骨细胞制备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Nature Extracellular Matrix,NECM),对NECM行HE染色、... 目的探讨制备兔耳廓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材料的新方法,制备适用于组织工程应用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方法①采用多步骤去污剂—酶处理技术抽提兔耳廓软骨细胞制备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Nature Extracellular Matrix,NECM),对NECM行HE染色、澳新蓝染色、维多利亚蓝染色、VanGieson染色并进行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②以灰家兔NECM为支架材料和新西兰大白兔耳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亲水性和对细胞的吸附力,并通过四氮唑盐比色法(MTTAssay)观察NECM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通过HE染色、蛋白多糖、胶原及弹力纤维特染、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证实经过多步骤去污剂—酶法抽提软骨细胞制备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里,不含细胞及细胞器成分,仅含有不溶解的胶原、弹性蛋白和蛋白多糖,亦即NECM;体外培养实验发现,兔耳廓软骨细胞易进入脱细胞异体软骨基质结构裸露的空穴,且生长旺盛,组织学检查证实兔耳廓软骨NECM上裸露的骨陷窝已部分被软骨细胞占据。MTTAssay检测证实NECM对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本实验制备的NECM脱细胞彻底、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较完整,并具有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生长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生物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 体外细胞培养 四氮唑盐比色法 生物支架材料 耳廓软骨 制备 天然 细胞外基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心梗治疗的可注射载药水凝胶的设计和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马亚鑫 +2 位作者 应湫湫 郑慧琳 张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4,共9页
阻止心脏纤维化是增强心脏功能的主要策略。本研究主要针对心梗部位组织再生困难、纤维蛋白沉积迅速等难题,设计并研制可抑制纤维化的心肌细胞外基质(ECM)和强力霉素复合水凝胶材料。将猪心经过SDS、TritonX-100溶液处理去除细胞内物质... 阻止心脏纤维化是增强心脏功能的主要策略。本研究主要针对心梗部位组织再生困难、纤维蛋白沉积迅速等难题,设计并研制可抑制纤维化的心肌细胞外基质(ECM)和强力霉素复合水凝胶材料。将猪心经过SDS、TritonX-100溶液处理去除细胞内物质,再用胃蛋白酶将其溶解并加入载有54.63~89.27μg/mg强力霉素的丝素蛋白微囊,混合溶液在37℃环境中自发地形成水凝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水凝胶微和丝素蛋白微囊的结构,通过体外降解、药物缓释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实验来检测复合水凝胶治疗的可行性;最后对心梗大鼠进行体内治疗(n=9),并通过分析梗死面积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模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复合水凝胶具有密集的孔隙结构,相较于单独的载药微囊,直径1~3μm的多孔丝素蛋白微囊均匀分布在水凝胶中,不仅实现了药物缓释,还显著延长了水凝胶的降解时间。在复合水凝胶中9 d缓释了总载药量的13%,减少了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量。在大鼠体内治疗研究中复合水凝胶抑制了心脏纤维化,显著减小了心梗面积。经过4周治疗,心梗大鼠的LVSP和(dp/dt)max较于对照组的(73.52±4.24)mmHg和(1020.96±100.68)mmHg/s提高到(116.67±3.50)mmHg和(2359.24±133.06)mmHg/s,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心脏泵血能力增强。该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缓释功能,以及抑制纤维化和增强心脏功能的能力,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水凝胶 天然生物材料 载药丝蛋白微囊 缓释系统 心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