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在长江口放流后可以进行溯河洄游
1
作者
郑跃平
杨海乐
+3 位作者
徐嘉楠
范厚勇
倪春华
彭树才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1732,共11页
作为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自葛洲坝截流以来种群锐减,目前其自然繁殖已中断多年,洄游繁殖群体规模不足20尾,野外种群存续岌岌可危。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放流是目前维持中华鲟野外种群的关键措施,也可为修复中华鲟关键生境功能、推动中华...
作为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自葛洲坝截流以来种群锐减,目前其自然繁殖已中断多年,洄游繁殖群体规模不足20尾,野外种群存续岌岌可危。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放流是目前维持中华鲟野外种群的关键措施,也可为修复中华鲟关键生境功能、推动中华鲟野外可持续种群重建创造时间窗口。在当前的放流实践中,放流对象包括稚幼鱼、亚成体和成体,放流地点包括从葛洲坝下的长江中游一直到长江口的众多点位,而根据洄游物种洄游导航的相关理论假设,放流应该规范为在产卵场放流仔稚鱼,该实践与理论的冲突是当前中华鲟放流中的重要争议点之一。针对未在仔稚鱼时期经历从产卵场到海洋的降河洄游过程的中华鲟,在其性成熟后是否能够进行溯河洄游找到产卵场的问题,本研究对在长江口开展的中华鲟放流实验进行分析,并着重研究卫星标记(PAT)监测的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及亚成体放流后的迁移状况。结果显示,2004—2021年在长江口共放流中华鲟13227尾,其中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和亚成体(3龄以上)671尾,有PAT标志的71尾,监测回收PAT标志信息42份,分析发现获得有效监测信息的21尾10龄及以上放流中华鲟中,有3尾出现了沿长江溯河洄游的行为。该结果或可说明仔稚鱼时期经历从产卵场到海洋的降河洄游过程并非中华鲟性成熟后进行溯河洄游的必要条件。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阐明放流后的溯河洄游机制,还需要开展更精细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种群重建
长江口
人工放流
溯河洄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涛
庄平
+7 位作者
章龙珍
侯俊利
王云龙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罗民波
刘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7-1694,共8页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捕获底层鱼类42种,隶属于13目24科39属。底层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5个站位聚合成两大类群,类群A位于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近东滩水域,共出现20种底层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河口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北支和北港北沙近外海水域,共出现鱼类39种,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ANOSIM和SIMPER分析表明底层鱼类群落结构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凤鲚(Coilia mystus)的繁殖和索饵洄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
26
3
作者
毛翠凤
庄平
+2 位作者
刘健
张涛
章龙珍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2004年5~8月中华鲟幼鱼降河洄游途中在长江口聚集期间,收集到196ind幼鱼样本,分析研究了其生长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逗留期间生长迅速,体长和体重分别从5月下旬刚到达长江口时的16.68±3.27cm和28.69±16.06g增加...
2004年5~8月中华鲟幼鱼降河洄游途中在长江口聚集期间,收集到196ind幼鱼样本,分析研究了其生长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逗留期间生长迅速,体长和体重分别从5月下旬刚到达长江口时的16.68±3.27cm和28.69±16.06g增加到8月份入海时的31.90±7.77cm和236.77±176.64g,体长增长1.91倍,体重增加8.25倍.中华鲟幼鱼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其幂指数b值在5月和8月小于3,此时表现出异速生长.b值在6月和7月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6月和7月的肥满度也高于5月和8月.表明6月和7月的生长情况要好于5月和8月.这一现象可能是中华鲟幼鱼在5月和8月有2次生活环境改变和食性变化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长江口保护区
异速生长
等速生长
肥满度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状况适合度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辉
危起伟
+2 位作者
杜浩
刘志刚
沈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81,共7页
对三峡水库运行前(1983-2002年)后(2003-2005年)中华鲟产卵场产卵季节(10-11月)的水文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所建立的水文要素适合度模型,对三峡水库运行前(1983-1986,2002年)后(2003-2005年)8个年份产卵季节水文状况对于中华鲟产...
对三峡水库运行前(1983-2002年)后(2003-2005年)中华鲟产卵场产卵季节(10-11月)的水文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所建立的水文要素适合度模型,对三峡水库运行前(1983-1986,2002年)后(2003-2005年)8个年份产卵季节水文状况对于中华鲟产卵的适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中华鲟产卵场产卵季节的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卵季节平均水温上升了1.48℃(8.2%),含沙量降低了0.36 kg/m3(91.8%)。平均适合度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整个产卵季节水文状况对于产卵的综合适合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个产卵季节水文状况的适合度都比较高,并且中华鲟的产卵活动并不总是发生在水文状况适合度最佳(即综合适合度波峰值)的时候,说明水文状况并不是决定自然繁殖发生时间的唯一因素。产卵前含沙量的变动趋势由水库运行前的稳中下降转变为运行后的稳中上升,说明含沙量的剧烈下降可能对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不利。中华鲟自然繁殖发生时间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水文状况外,科研捕捞活动、年度之间自然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差异等都可能对自然繁殖活动发生的具体时间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自然繁殖
水文状况
适合度
产卵场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海底光缆(崇明S3段)施工悬浮物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桂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2,共7页
亚太直达(APG)国际海底光缆(崇明S3段)施工将对海底泥沙产生扰动,扰动泥沙可能对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采用MIKE软件建立长江口及杭州湾大范围二维潮流模型和近海段工程典型施工段的三维嵌套水动力和悬...
亚太直达(APG)国际海底光缆(崇明S3段)施工将对海底泥沙产生扰动,扰动泥沙可能对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采用MIKE软件建立长江口及杭州湾大范围二维潮流模型和近海段工程典型施工段的三维嵌套水动力和悬浮物扩散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将对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试验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会对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造成影响,但对其保护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有所影响。建议严格按照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避开鸟类迁徙高峰期、中华鲟洄游高峰期和幼鱼集中活动期,合理安排施工保护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光缆
海水水质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在长江口放流后可以进行溯河洄游
1
作者
郑跃平
杨海乐
徐嘉楠
范厚勇
倪春华
彭树才
机构
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出处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1732,共11页
文摘
作为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自葛洲坝截流以来种群锐减,目前其自然繁殖已中断多年,洄游繁殖群体规模不足20尾,野外种群存续岌岌可危。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放流是目前维持中华鲟野外种群的关键措施,也可为修复中华鲟关键生境功能、推动中华鲟野外可持续种群重建创造时间窗口。在当前的放流实践中,放流对象包括稚幼鱼、亚成体和成体,放流地点包括从葛洲坝下的长江中游一直到长江口的众多点位,而根据洄游物种洄游导航的相关理论假设,放流应该规范为在产卵场放流仔稚鱼,该实践与理论的冲突是当前中华鲟放流中的重要争议点之一。针对未在仔稚鱼时期经历从产卵场到海洋的降河洄游过程的中华鲟,在其性成熟后是否能够进行溯河洄游找到产卵场的问题,本研究对在长江口开展的中华鲟放流实验进行分析,并着重研究卫星标记(PAT)监测的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及亚成体放流后的迁移状况。结果显示,2004—2021年在长江口共放流中华鲟13227尾,其中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和亚成体(3龄以上)671尾,有PAT标志的71尾,监测回收PAT标志信息42份,分析发现获得有效监测信息的21尾10龄及以上放流中华鲟中,有3尾出现了沿长江溯河洄游的行为。该结果或可说明仔稚鱼时期经历从产卵场到海洋的降河洄游过程并非中华鲟性成熟后进行溯河洄游的必要条件。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阐明放流后的溯河洄游机制,还需要开展更精细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中华鲟
种群重建
长江口
人工放流
溯河洄游
Keywords
acipenser
sinensis
population reconstruction
yangtze
river
estuary
artificial release
anadromous migration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侯俊利
王云龙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罗民波
刘健
机构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7-1694,共8页
基金
农业部“948”资助项目(2009-Z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SFC30490230,WP4-003)
+3 种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48-07)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项资助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M012007M02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08391910300)
文摘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捕获底层鱼类42种,隶属于13目24科39属。底层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5个站位聚合成两大类群,类群A位于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近东滩水域,共出现20种底层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河口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北支和北港北沙近外海水域,共出现鱼类39种,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ANOSIM和SIMPER分析表明底层鱼类群落结构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凤鲚(Coilia mystus)的繁殖和索饵洄游有关。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stuary
Natural
reserve
of
acipenser
sinensis
demersal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
26
3
作者
毛翠凤
庄平
刘健
张涛
章龙珍
机构
上海高校水产养殖E-研究院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30490234)
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建设项目(编号:E03009)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编号:2003DIB4J129)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项
文摘
2004年5~8月中华鲟幼鱼降河洄游途中在长江口聚集期间,收集到196ind幼鱼样本,分析研究了其生长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逗留期间生长迅速,体长和体重分别从5月下旬刚到达长江口时的16.68±3.27cm和28.69±16.06g增加到8月份入海时的31.90±7.77cm和236.77±176.64g,体长增长1.91倍,体重增加8.25倍.中华鲟幼鱼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其幂指数b值在5月和8月小于3,此时表现出异速生长.b值在6月和7月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6月和7月的肥满度也高于5月和8月.表明6月和7月的生长情况要好于5月和8月.这一现象可能是中华鲟幼鱼在5月和8月有2次生活环境改变和食性变化所导致.
关键词
中华鲟
长江口保护区
异速生长
等速生长
肥满度
变异系数
Keywords
acipenser
sinensis
yangtze
river
estuary
isometric growth
allometric growth
relative fatnes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状况适合度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辉
危起伟
杜浩
刘志刚
沈丽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81,共7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1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490231)
文摘
对三峡水库运行前(1983-2002年)后(2003-2005年)中华鲟产卵场产卵季节(10-11月)的水文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所建立的水文要素适合度模型,对三峡水库运行前(1983-1986,2002年)后(2003-2005年)8个年份产卵季节水文状况对于中华鲟产卵的适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中华鲟产卵场产卵季节的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卵季节平均水温上升了1.48℃(8.2%),含沙量降低了0.36 kg/m3(91.8%)。平均适合度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整个产卵季节水文状况对于产卵的综合适合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整个产卵季节水文状况的适合度都比较高,并且中华鲟的产卵活动并不总是发生在水文状况适合度最佳(即综合适合度波峰值)的时候,说明水文状况并不是决定自然繁殖发生时间的唯一因素。产卵前含沙量的变动趋势由水库运行前的稳中下降转变为运行后的稳中上升,说明含沙量的剧烈下降可能对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不利。中华鲟自然繁殖发生时间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水文状况外,科研捕捞活动、年度之间自然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差异等都可能对自然繁殖活动发生的具体时间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华鲟
自然繁殖
水文状况
适合度
产卵场
长江
Keywords
acipenser
sinensis
natural reproduction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suitability
spawn
in
g area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海底光缆(崇明S3段)施工悬浮物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桂青
机构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2,共7页
文摘
亚太直达(APG)国际海底光缆(崇明S3段)施工将对海底泥沙产生扰动,扰动泥沙可能对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采用MIKE软件建立长江口及杭州湾大范围二维潮流模型和近海段工程典型施工段的三维嵌套水动力和悬浮物扩散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对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将对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试验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会对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造成影响,但对其保护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有所影响。建议严格按照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避开鸟类迁徙高峰期、中华鲟洄游高峰期和幼鱼集中活动期,合理安排施工保护等措施。
关键词
海底光缆
海水水质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submar
in
e cable
seawater quality
Chongm
in
g Dongtan Bird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nature reserve of acipenser sinensis in yangtze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繁育中华鲟成体在长江口放流后可以进行溯河洄游
郑跃平
杨海乐
徐嘉楠
范厚勇
倪春华
彭树才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侯俊利
王云龙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罗民波
刘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
毛翠凤
庄平
刘健
张涛
章龙珍
《海洋渔业》
CSCD
2005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状况适合度研究
张辉
危起伟
杜浩
刘志刚
沈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际海底光缆(崇明S3段)施工悬浮物影响研究
桂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