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头位与X线头影分析法主要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军 钱玉芬 +2 位作者 蔡中 龚昕 马卫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自然头位时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主要变量与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61名11岁~16岁的错牙合患者,男性24名,女性37名,拍摄自然头位片。结果:男女性别之间在头位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且SNA、SNB、SN-P... 目的:研究自然头位时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主要变量与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61名11岁~16岁的错牙合患者,男性24名,女性37名,拍摄自然头位片。结果:男女性别之间在头位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且SNA、SNB、SN-PP、SN-OP、Ar-Go-Me、FH-U1等变量与头位变量之间存在有显著性意义的相关关系;且在头位伸展组(extension)与屈曲组(flexion)之间SNA、SNB、SN-PP、SN-OP、IMPA等变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头位变量与面部结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头位 错HE 头影测量 X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头位下X线头影测量49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文静 张秦 +1 位作者 齐武刚 王战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研究在自然头位下头影测量分析诊断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 ,前颅底平面 (SN)与Ⅲ类畸形的关系。方法 :用智能X线电视装置 ,对西安市 4 9名错牙合患者拍摄自然头位X线侧位片 ,选择生理耳点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头颅的主要变量... 目的 :研究在自然头位下头影测量分析诊断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 ,前颅底平面 (SN)与Ⅲ类畸形的关系。方法 :用智能X线电视装置 ,对西安市 4 9名错牙合患者拍摄自然头位X线侧位片 ,选择生理耳点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头颅的主要变量与Ⅲ类畸形有密切关系。结论 :错牙合畸形不同 ,前颅底平面位置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头位 X线头影测量 错HE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Ⅰ、Ⅱ、Ⅲ类错患者自然头位、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莹 孙新华 +3 位作者 陈远萍 李新青 王亚斐 刘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Ⅰ、Ⅱ、Ⅲ类错殆患者自然头位、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关系。方法:测量86例8~15岁均角错胎患者自然头位头颅侧位片并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部水平参考线与真垂线之间的夹角及颅颈角在骨性Ⅱ类错骀最大,骨... 目的:探讨骨性Ⅰ、Ⅱ、Ⅲ类错殆患者自然头位、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关系。方法:测量86例8~15岁均角错胎患者自然头位头颅侧位片并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部水平参考线与真垂线之间的夹角及颅颈角在骨性Ⅱ类错骀最大,骨性Ⅲ类错殆最小。结论:骨性Ⅰ、Ⅱ、Ⅲ类错殆畸形间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黔 自然头位 颅面形态 颈椎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伸头位对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吉成 兰泽栋 +1 位作者 林雪峰 何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前伸头位对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采用Bio-JVA关节振动分析仪,测量30名健康正常牙合青年女性受试者分别在自然头位以及最大前伸头位时做节律性大张闭口运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表面振动,并对数据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前伸头位对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影响。方法:采用Bio-JVA关节振动分析仪,测量30名健康正常牙合青年女性受试者分别在自然头位以及最大前伸头位时做节律性大张闭口运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表面振动,并对数据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大前伸头位时振动总能量、小于以及大于300Hz频率的振动能量、峰频率以及峰振幅与自然头位时相比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头位与前伸头位双侧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发生率分别为50.0%和55.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大前伸头位时颞下颌关节振动显著增强,前伸异常头颈姿势位可能是致颞下颌关节运动产生异常振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头位 前伸头位 颞下颌关节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影测量中冠长轴与牙长轴倾斜在正常的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序 任静 +1 位作者 杨娴睿 王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并分析正常验头影测量中的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的倾斜角度,以期为错验畸形的方案选择及疗效评判提供参考。方法按照Andrews正常殆六项标准纳入120名受试者,于自然头位下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其上下颌切牙冠长轴与...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并分析正常验头影测量中的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的倾斜角度,以期为错验畸形的方案选择及疗效评判提供参考。方法按照Andrews正常殆六项标准纳入120名受试者,于自然头位下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其上下颌切牙冠长轴与真性垂线(TV)、袷平面(OP)及牙长轴的交角。结果上颌切牙冠长轴与TV交角为11.72°±4.71°,与OP交角为73.29°±5.69°,与上颌切牙长轴交角为20.04°±3.71°;下颌切牙冠长轴与TV、OP和牙长轴的交角分别为16.03°±5.40°、81.76°±4.81°和14.82°±4.01°。多数上颌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夹角分布于15°-25°之间,多数下颌切牙冠长轴与牙长轴夹角分布于10°~20°之间。结论在使用头颅侧位片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时,除了关注上下颌切牙的牙长轴倾斜程度,还应考虑上下颌切牙的冠长轴倾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长轴 牙长轴 正常耠 头颅侧位片 自然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的颈椎姿势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琼 张苗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比较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和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20例正常牙合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自然头位时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进行颈椎姿势的测量及统计... 目的:比较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和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20例正常牙合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自然头位时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进行颈椎姿势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SN-CP、SN-OPT及SN-CVT明显小于对照组,HOR-CVT、HOR-OP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CVT-OPT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实验组1、2之间的各测量结果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的颈椎姿势均存在异常,颈椎成前倾位。应提高对无下颌偏斜的单纯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姿势 下颌偏斜 骨性Ⅲ类 自然头位 头颅侧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