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玉涛 韩士杰 +1 位作者 李雪峰 胡艳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1,共3页
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天然阔叶红松林和天然次生杨桦林中土壤微生物碳、氮对大气氮沉降升高的响应。林地控制施氮量分别为:对照(0)、低氮(25 kg.(hm2.a)-1)和高氮(50 kg.(hm2.a)-1)。施氮后的第一个生长季,生长初期(5月)、生长旺季(7月)... 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天然阔叶红松林和天然次生杨桦林中土壤微生物碳、氮对大气氮沉降升高的响应。林地控制施氮量分别为:对照(0)、低氮(25 kg.(hm2.a)-1)和高氮(50 kg.(hm2.a)-1)。施氮后的第一个生长季,生长初期(5月)、生长旺季(7月)和生长末期(9月)的观测研究表明:氮沉降增加对微生物C、N的影响因森林类型和时间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由此表明,1 a的施氮试验并没有使土壤氮达到饱和状态,但是短期的施氮可以在某些月份内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C、N及其微生物m(C)∶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次生杨桦林 氮沉降 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山杨桦木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阳 杨新兵 +3 位作者 陈波 赵心苗 田超 张建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5-1669,共5页
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养分输入源,观测并分析降水化学对于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养分元素浓度与量显得极为重要。对冀北山地山杨桦木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的Ca、Fe、K、Mg、Mn、Zn共6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 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养分输入源,观测并分析降水化学对于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养分元素浓度与量显得极为重要。对冀北山地山杨桦木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的Ca、Fe、K、Mg、Mn、Zn共6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其水化学特征明显发生了变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Ca>K>Mg>Fe>Mn>Zn,其中Mn元素的增长倍数最多。树干径流各项指标均增长很多,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Ca>Mg>Fe>Mn>Zn。枯落物水中K和Ca元素浓度增加最大。(2)大气降雨中Zn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853;K和Ca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158、0.163。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Mn元素0.717、Zn元素为1.588、Fe元素为0.553。(3)经过淋洗后水样中各元素的浓度均有所增加,穿透水、树干径流和枯透水中K、Ca增加较多,Fe、Zn的淋溶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桦木林 大气降雨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枯透水 养分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桦中幼龄次生林结构与自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霍艳玲 金辉 +4 位作者 赵海玉 王志彬 刘丽颖 黄龙生 李永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5,共5页
杨桦次生林是冀北山地的典型森林类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冀北黑龙山的杨桦次生林为例,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及大小比数以及参数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法,对中龄林与幼龄林的结构及森林自然度进行比较分析... 杨桦次生林是冀北山地的典型森林类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冀北黑龙山的杨桦次生林为例,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及大小比数以及参数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法,对中龄林与幼龄林的结构及森林自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林与中龄林的树种组成均较单一,中龄林的树种多样性指数较高,树种组成较好;中龄林的直径分布范围较大,林木个体分化程度明显;幼龄林与中龄林的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型,幼龄林树高分布范围较小,林层分化不明显;幼龄林与中龄林的林分角尺度都呈聚集分布,但中龄林林木个体分布较趋于随机;中龄林与幼龄林均以零度混交比例为主,中龄林的林分整体混交度相对较好;幼龄林与中龄林林分大小比数分化差异不明显,林分不同大小比数分布频率较均匀。幼龄林森林自然度等级为4,属于乡土树种混交林状态,中龄林森林自然度等级为5,属于次生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次生林 林分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森林自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的生长进程 被引量:15
4
作者 兰士波 罗旭 罗玉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2,共4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数量化I统计分析理论,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条件划分为IV个立地级,以I立地级为最佳。在立地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各立地级的生长进程,提出了天然杨桦林树高与胸径生...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数量化I统计分析理论,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条件划分为IV个立地级,以I立地级为最佳。在立地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各立地级的生长进程,提出了天然杨桦林树高与胸径生长进程的3个阶段:速生期、均稳生长期和慢生长期。这为杨桦林的分类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立地分类 生长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杨桦次生林改造对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春光 郭树平 刘忠玲 《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48-54,共7页
以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杨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和环刀浸泡法,研究抚育间伐(弱伐、强伐、皆伐)补植红松15年后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特性,土壤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杨桦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厚度为3.6~8.3 cm,枯落... 以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杨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和环刀浸泡法,研究抚育间伐(弱伐、强伐、皆伐)补植红松15年后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特性,土壤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杨桦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厚度为3.6~8.3 cm,枯落物蓄积量为6.10~8.68 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9.51~15.39 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R2>0.9722),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996)。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排序为对照>弱伐>强伐>皆伐,且对照显著高于强伐和皆伐(p<0.05)。(2)在0~30 cm土层范围内,随土壤深度加深,土壤容重逐渐增加,总孔隙度逐渐减小。土壤有效持水量为153.80~414.43 t/hm^(2),排序为强伐>皆伐>对照>弱伐,且强伐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3)林分有效持水量总和为164.04~424.13 t/hm^(2),相当于16.4~42.4 mm的降水,排序为强伐>皆伐>对照>弱伐。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抚育强度的杨桦林水源涵养功能进行比较,排序为强伐>对照>皆伐>弱伐。综合结果表明,杨桦天然次生林伐除2/3后补植红松水源涵养功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 持水特性 枯落物 土壤 杨桦次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表法分析小兴安岭天然杨桦林恢复成阔叶红松林的可能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树力 徐继成 +3 位作者 李霞 赵树立 陈国友 李国信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共4页
文章阐述了生命表法的基本理论,提出在静态生命表中用树高代替年龄的作法,并用其对小兴安岭缓坡天然杨桦林恢复成阔叶红松林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天然杨桦林下红松达5m后基本能存活下来与顶极阔叶树种相伴进... 文章阐述了生命表法的基本理论,提出在静态生命表中用树高代替年龄的作法,并用其对小兴安岭缓坡天然杨桦林恢复成阔叶红松林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天然杨桦林下红松达5m后基本能存活下来与顶极阔叶树种相伴进入主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法 天然杨桦林 阔叶红松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胶合板材用材林的定向培育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旭 宋修明 +1 位作者 宋东贤 栾士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分的经营密度。 确定杨桦林最佳经营密度为0.70。通过对杨桦林各径级株数分布以及胸径与小头直径相关关系的综合分析.根据 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分的经营密度。 确定杨桦林最佳经营密度为0.70。通过对杨桦林各径级株数分布以及胸径与小头直径相关关系的综合分析.根据 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进程规律及林分最佳经营密度模型.提出了天然杨桦胶合板材用材林定向培育的 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取该项技术.Ⅲ立地级的山杨林和Ⅱ立地级的白桦林单位面积胶合板用材林的总产量可 分别提高 16. 41%和 4. 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胶合板材 定向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桦中幼天然次生林的长期经营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彪 周冬跃 +4 位作者 戴福 陆莹 王庆斌 付静 祝旭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采取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了试验地林分树种组成、树高、胸径、径阶分布、空间结构状况,分析了林冠下引进红松促进杨桦天然次生林更新的试验效果。结果证明:林冠下引进红松促进杨桦天然次生林更新技术,不但改变... 采取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了试验地林分树种组成、树高、胸径、径阶分布、空间结构状况,分析了林冠下引进红松促进杨桦天然次生林更新的试验效果。结果证明:林冠下引进红松促进杨桦天然次生林更新技术,不但改变了林分树种组成,而且改善了林木分布,提高了林木生长速度,增加了林分蓄积。林冠下引进红松幼苗,在未显著改变次生林林木混交度的情况下,27 a试验林分林木分布,从团状改善为随机分布;红松优势度得到提高,从处于中庸和劣势之间,提高到介于中庸和亚优势之间;试验样地蓄积得到提高,和对照相比蓄积提高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桦混交林 天然次生林更新 红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通北林业局朝阳林场森林资源天然更新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斌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通过对通北林业局朝阳林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的数据分析,指出适合该林场的主要目的树种,并对其经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天然更新 资源 白桦林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桦纸浆用材天然林营林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兰士波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天然杨桦林林分经营密度,对杨桦林各径级株数分布以及胸径与小头直径相关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进程规律及林分最佳经营密度模型,提出了天然杨...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天然杨桦林林分经营密度,对杨桦林各径级株数分布以及胸径与小头直径相关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进程规律及林分最佳经营密度模型,提出了天然杨桦纸浆材用材林定向培育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山杨林和白桦林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分别可提高14.0%和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扬桦林 纸浆材 用材林 定向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林地施肥集约经营及效应分析
11
作者 关生 孙强 周冬跃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2期47-48,共2页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对天然杨桦林在相同林分类型、相同抚育间伐强度、相同林冠下更新树种的林分固定标准地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林林地施肥集约经营的效果显著,标准地公顷蓄积增长量和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对照,...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对天然杨桦林在相同林分类型、相同抚育间伐强度、相同林冠下更新树种的林分固定标准地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林林地施肥集约经营的效果显著,标准地公顷蓄积增长量和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对照,其增高值分别为公顷蓄积增长量8.6:7.1为121.13%和增长率8.1:6.4为126.13%;林地集约经营对更新苗木也是受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施肥 集约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杨桦林研究现状及经营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兰士波 《安徽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1-15,共5页
杨桦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发生次生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群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减免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均占居重要的战略地位。笔者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杨桦次生林的起... 杨桦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发生次生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群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减免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均占居重要的战略地位。笔者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杨桦次生林的起源、地理分布、群落结构、演替动向及可持续经营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综合利用和高效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资源可持续经营和创新利用的广阔前景,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群落结构 地理分布 次生演替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