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荟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讨社会创新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人口新国情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限度,中国人口治理的社会创新始终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治理的创新实践从工具主义导向的偶发性举措创新,到市场驱动下的政策形式创新,再到风险叠加背景下的工具理性创新,最终发展至人口国情下的实质性社会创新。通过构建一个涵盖“横向协调、纵向协同、长远规划”的三维模型,重新建立健全人口发展支撑和服务体系的理论解释框架。该框架的主旨内涵是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要求从整体视角审视人口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国家战略转向为社会行动。即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未来实践中,将进一步拓展为“发展性—社会包容”“普惠性—社会投资”“基础性—社会动员”“兜底性—社会保护”的治理现代化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 社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耦合: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共13页
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耦合焦点。然而从整体层面上说,目前对农村养老服务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农村养老服务固然是中国情境中的一个现实短板,但其逐渐调整完善,亦从侧面体现出长周期下国... 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耦合焦点。然而从整体层面上说,目前对农村养老服务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农村养老服务固然是中国情境中的一个现实短板,但其逐渐调整完善,亦从侧面体现出长周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机制演变。响应性与特殊性的理想类型构成了两大国家战略耦合的理论基础,时空一致与价值共通成为两大战略耦合的实践内涵。为进一步响应战略耦合的改革创新,应该在把握基本国情、落实国家战略和衡量现有资源三个方面增加农村养老服务的治理前瞻性、战略全局性和执行有效性,助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服务 国家战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视阈下的产业“内卷式”竞争治理——基于种群竞争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王兵 刘志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进程中,“内卷式”竞争成为阻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动能突破的紧要问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治理“内卷式”竞争提供了系统方案。基于种群竞争模型,剖析市场分割下的制度刚性如何催生技术锁定、投... 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进程中,“内卷式”竞争成为阻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动能突破的紧要问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治理“内卷式”竞争提供了系统方案。基于种群竞争模型,剖析市场分割下的制度刚性如何催生技术锁定、投资潮涌与同质化竞争,这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视阈下“内卷式”竞争治理提供了一个系统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市场分割下的制度刚性通过压缩技术种群生态位空间、扭曲要素流动与放大制度套利行为,迫使企业陷入过度竞争和产能扩张困境;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释放技术种群承载能力、促进市场多元竞争及激活要素自由流动性,推动竞争范式从价格博弈向多维创新跃迁。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推产业“内卷式”竞争治理,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竞争政策调整与产业政策引导形成“组合拳”,破除行政壁垒叠加市场失灵的双重扭曲,进而引导产业竞争模式转向“外拓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内卷式”竞争 产业治理 种群竞争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
4
作者 图登克珠 黄荣才让 李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备受国内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文章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趋势、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相关发文趋势从2020年开始快速增长,到2022年趋于平稳。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尚未出现核心作者和团队,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研究热点和主题聚焦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西藏文化三大主题。基于对研究进展的整体把握,文章提出要增强研究力量和加强实践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意志与民间信仰的耦合——清代西藏丹达山神崇拜考论
5
作者 刘丽玲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清代,西藏产生并盛行一时的丹达山神崇拜有着深刻的地方传统文化渊源和复杂的时代、政治背景,既反映了藏民族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传统,又折射了清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统治者的政治意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具象地感受清朝统治者治藏策... 清代,西藏产生并盛行一时的丹达山神崇拜有着深刻的地方传统文化渊源和复杂的时代、政治背景,既反映了藏民族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传统,又折射了清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统治者的政治意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具象地感受清朝统治者治藏策略的实施,深入理解清朝主流思想文化与西藏地方传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文章结合丰富的文献史料,考证了丹达山神的原型、封神经过及山神传说的演变过程,并深入剖析了丹达山神崇拜的成因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志 民间信仰 清代 西藏 丹达山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视角下科学旅游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中的作用机制和意义
6
作者 安宝晟 李久乐 +1 位作者 虞虎 王伟财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5期277-285,共9页
青藏高原拥有完整的地球系统六大圈层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地球全谱景观,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地球科学和人地耦合发展关系内涵,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正是链接地球系统自然界和人工界的关键纽带。以地球系统视角解析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青藏高原拥有完整的地球系统六大圈层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地球全谱景观,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地球科学和人地耦合发展关系内涵,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正是链接地球系统自然界和人工界的关键纽带。以地球系统视角解析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分析了当前国家公园群的布局与单体特点,提出了由科学观测与认知、科学解析与展示、科学保护与发展实践共同构成的国家公园群“科学旅游”新概念、新模式,指出以建立科学旅游功能体系,支撑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要素支撑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水准,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服务区域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青藏高原 国家公园群 地球全谱景观 科学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交互逻辑
7
作者 黄娟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互构共生、相互制约及动态均衡的辩证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互构共生、相互制约及动态均衡的辩证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核心驱动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则通过制度支撑、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构筑战略支持框架。面对人口结构动态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及治理体系包容性增强等时代命题,国家治理策略须在动态适应中不断创新,以实现二者协同演进的良性互动。深刻剖析这一互动逻辑,不仅能揭示二者的耦合机制,更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提供新的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交互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植物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研究综述
8
作者 杨忠兴 华朝朗 +4 位作者 陈春祥 赵昌奎 胡艳萍 吴明慧 张天壁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从野生种群现状与生境特征、致危因素、繁殖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技术、保护遗传学特征、综合保护与实践等方面对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拯救保护取得的进展。通过近地、迁地、种群回归等综合保护与实践,巧家五针松已从34株野... 从野生种群现状与生境特征、致危因素、繁殖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技术、保护遗传学特征、综合保护与实践等方面对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拯救保护取得的进展。通过近地、迁地、种群回归等综合保护与实践,巧家五针松已从34株野生种群扩繁到3550多株。34株野生种群分布区已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防火隔离带,实施了病虫害防治、抗旱、抗寒、宣传教育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开展了原生境及其种群动态监测,野外种群得到了强有力保护;建立樟木箐种群回归点1处,保存株数1600多株,2023年回归种群首次开展采种育苗;巧家县境内建立了近地保护点11处,保存株数1100多株,建立迁地保护点13处、种子库1个,保存株数850多株。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巧家五针松的基因保存、种群延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家五针松 极小种群 拯救保护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群体30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百茹峰 贾振军 +3 位作者 姜立喆 吕小娇 袁丽 石美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814,共7页
目的调查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中所包含的30个插入/缺失多态性(InDel)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对新疆223名维吾尔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进行30个InDe... 目的调查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中所包含的30个插入/缺失多态性(InDel)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对新疆223名维吾尔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进行30个InDel分型检测,统计分析各位点的频率数据、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其他地区人群已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Bonferroni校正,30个InDel位点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基因型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位点平均杂合度(Ho)为0.4686,平均个体识别率(DP)为0.6095,累积个体识别率(TDP)为0.999 999 999 995。30个Indel位点的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CPEtrio)为0.995 478,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CPEduo)为0.972 007。维吾尔族群体与哈萨克族的遗传关系较近,与非裔美国人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 InvestigatorDIPplex试剂盒中包含的30个InDel位点在新疆维吾尔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作为个体识别等特殊检案有效的补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缺失多态性 遗传学 群体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综合实力视角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朋岗 刘玉娟 韩一淼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在2050年之前主要面临低速小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2050—2100年主要面临快速大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发展趋势会给我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增强和保持综合实力为目标,有效利用机遇、应对挑战,在适应和引领中实现人口与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动态适配、协同发展。建议从短期(至2035年)、中期(至2050年)和长期(至2100年)三个时期来谋划未来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和引领人口发展,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力 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人口高质量发展 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东乡族12个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初探
11
作者 丁佳栋 王艺媛 张晓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2-556,共5页
目的:对甘肃东乡族人群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Yt、Colton、Scianna、Lutheran、Lw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了解东乡族人群常见的稀有血型等位基因的特点,为安全输血和血型基因库的建立提供依据... 目的:对甘肃东乡族人群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Yt、Colton、Scianna、Lutheran、Lw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了解东乡族人群常见的稀有血型等位基因的特点,为安全输血和血型基因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100位甘肃东乡族人群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差异。结果:甘肃东乡族人群的Rh、MNS、Dombrock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类似北方地区;Duffy血型系统存在特殊性,低于南方大部分地区而小于北方地区;Kidd、Kell、Diego血型系统与中国其他地区无异;Lutheran血型系统的Lu^(a)基因频率高于中国所有地区,可能存在遗传变异或与样本的选择与数量有关。Yt、Colton、Scianna、Lw血型基因呈现单态性分布,基因型分别为Yt^(a)Yt^(a)、Co^(a)Co^(a)、Sc1Sc1、Lw^(a)Lw^(a)。结论: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Lutheran血型系统呈现多态性分布,Yt、Colton、Scianna、Lw血型基因呈现单态性分布,甘肃东乡族血型基因分布存在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群体遗传学 基因库 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硬叶兜兰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12
作者 潘鑫章 刘绍飞 +3 位作者 谭成江 费仕鹏 王登鸿 陈正仁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探究硬叶兜兰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情况,为就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区内硬叶兜兰的种群数量、生境特征及伴生植物种类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共记录到21个分布点,并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其分布呈局部聚集... 探究硬叶兜兰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情况,为就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区内硬叶兜兰的种群数量、生境特征及伴生植物种类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共记录到21个分布点,并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其分布呈局部聚集现象,发现个体共3008株,样方内平均种群密度为33.25株·100 m^(-2),其中,开花、结果的个体仅20株;生境选择集中分布于海拔700~800 m,以石灰岩石面为主要生长基质,偏好分布于山顶坡度≥26°的陡峭地形,坡向主要为全坡向和西南坡;样方植被保存完好,共记录到101种植物,分属于54科76属。茂兰保护区硬叶兜兰种群资源较为丰富,但生境选择严格,且有性繁殖能力较弱,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兰保护区 硬叶兜兰 种群调查 生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兜兰种群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
13
作者 吴天柔 余登利 +4 位作者 安明态 刘绍飞 陈正仁 谭成江 刘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叶兜兰种群进行样方调查,了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的种群数量特征、繁殖策略及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调查发现小叶兜兰植株1794株,年龄结构以成熟植株为主(55.24%),种群生长与发展趋势为稳定型,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繁殖策略以分檗繁殖为主(占比大于90%),开花株率仅40%,有性繁殖效率低下导致单株生存活力分化(平均展叶率63.65%)。生境适应性分析显示,该物种集中分布于海拔800~900 m的疏林区(郁闭度30%~50%)。种间联结网络结果表明,小叶兜兰与粗毛淫羊藿(Epimedium acuminatum)、寒莓(Rubus buergeri)等具有生态位重叠,物种共存率较高;与马铃苣苔(Oreocharis amabilis)、十字薹草(Carex cruciata)、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等草本植物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喀斯特地貌区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研究,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参考,建议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小叶兜兰及其生境的保护与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兜兰 种群特征 种间关联 喀斯特地貌区生境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熊猫采食对缺苞箭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的影响
14
作者 赵文倩 陈丽娟 甘小洪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通过对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主食竹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研究,分析了大熊猫采食样方和对照样方内缺苞箭竹的生物量和含水量变化情况,以探讨野生大熊猫采食对缺苞箭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影响。研究显示,采食后不同龄... 通过对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主食竹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研究,分析了大熊猫采食样方和对照样方内缺苞箭竹的生物量和含水量变化情况,以探讨野生大熊猫采食对缺苞箭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影响。研究显示,采食后不同龄级缺苞箭竹干物质含量均增加,且秆枝叶各构件采食样方干物质含量高于对照样方;缺苞箭竹各构件生物量在采食样方与对照样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体水平上,不同处理样方内缺苞箭竹在大熊猫采食后含水量均减少;在构件水平上,大熊猫采食后缺苞箭竹1年生竹秆以及2年生和多年生竹叶的含水量明显增加。结果表明,野生大熊猫采食对缺苞箭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的影响不大,采食后的竹子生物量能够通过自身生长恢复到采食前,从而持续为大熊猫提供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苞箭竹 种群生物量 大熊猫 采食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
15
作者 邵建斌 解振锋 +6 位作者 张奇奇 郭东玲 麻应太 赵文超 马雪亮 张耀红 杨振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取全境踏查的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红外相机定位监测法、远红外无人机热感成像调查法与影像拍摄记录调查法等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种群实体数量71头,分布密度为0... 采取全境踏查的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红外相机定位监测法、远红外无人机热感成像调查法与影像拍摄记录调查法等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种群实体数量71头,分布密度为0.43头/km^(2)。根据样线上所遇见的羚牛实体数量,及痕迹数量的综合推算,牛背梁保护区羚牛种群的间接数量为292~346头,平均数量为319头,分布密度为1.78~2.11头/km^(2),平均分布密度为1.94头/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数量 分布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与演进——以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为个案的考察
16
作者 孙晓晨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满洲里地区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演进,展示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律与构建逻辑。从历史发展维度而言,在多民族互嵌格局建构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点。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且多... 满洲里地区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演进,展示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律与构建逻辑。从历史发展维度而言,在多民族互嵌格局建构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时代性特点。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且多层次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以人口流动融居为契机推动的民族空间嵌入,是将各民族融入同一命运共同体且逐渐强化其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环境条件。而基于族际生计契合形成的民族经济互嵌,是助推各民族互嵌关系发展乃至文化、社会、心理等多层面互嵌交融的重要动力与物质基础,最终使民族关系在互嵌中深化交融,在交融中持续互嵌,并由此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边境地区 人口流动融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曲柳种群特征及更新情况调查
17
作者 陈海波 李巍巍 +2 位作者 李贵生 李志新 林国英 《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曲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采集数据,详细记录了水曲柳种群的株数密度、胸径分布、性别比例以及种群更新情况。结果显示,水曲柳种群在保护区内平均株密度较高为112株/hm^(2);以种群径级结构... 以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曲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采集数据,详细记录了水曲柳种群的株数密度、胸径分布、性别比例以及种群更新情况。结果显示,水曲柳种群在保护区内平均株密度较高为112株/hm^(2);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结果显示保护区水曲柳种群幼龄个体偏少,中老龄个体较多;雄树与雌树的性别比例较均衡,为1.1∶1;更新层幼苗株密度较大、幼树株密度较小,水曲柳种群更新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群特征 更新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境内阿拉善单刺蓬数量特征、分布格局及种间共生关系研究
18
作者 王子婷 李德丽 +5 位作者 金银丽 马全林 丁峰 段晓峰 林琳 王斌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7,48,共8页
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阿拉善单刺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甘肃的种群分布特征及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甘肃省,阿拉善单刺蓬仅分布于民勤县北部戈壁与沙漠的过渡带上,微生境表现为戈壁、沙丘或流动沙地之间的低洼区域,表层土壤覆盖有... 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阿拉善单刺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甘肃的种群分布特征及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甘肃省,阿拉善单刺蓬仅分布于民勤县北部戈壁与沙漠的过渡带上,微生境表现为戈壁、沙丘或流动沙地之间的低洼区域,表层土壤覆盖有砾石或砂砾。其平均株高14.16 cm,平均基部根茎3.24 mm,平均冠幅8.84 cm,密度最大为236个/100 m^(2),最小为4个/100 m^(2)。种群在大尺度范围内呈现随机、零散的斑块型分布,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群落中阿拉善单刺蓬重要值最大,平均为1.21;其次是虫实和针茅,重要值分别为0.77和0.33;猫头刺、沙米、圆头蒿和沙蒿也是群落中常见物种,但个体数量均较小。不同样地间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有显著差异,群落组成明显不同,且群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虫实、阿拉善单刺蓬、骆驼蓬、针茅、沙木蓼和白刺是不同样地群落差异的主要区分种。综合相关性与RDA排序分析结果,判定白刺与沙米为阿拉善单刺蓬群落中的稳定伴生种。总之,阿拉善单刺蓬偏好分布在戈壁及沙漠过渡带上,同时其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关系较弱,与沙米等先锋固沙物种具有一定的伴生性。本研究丰富了阿拉善单刺蓬在微生境尺度上的生态学认识,为其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单刺蓬 种群 分布格局 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组成与种群特征
19
作者 王建英 张洋军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系统掌握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种类与组成特征,于2017—2023年采用样带法对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1)鸟类种类有18目37科63属90种,其中国家和甘肃省重点保护种类有8目10科16属20种;鸟... 为系统掌握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种类与组成特征,于2017—2023年采用样带法对保护区(临泽段)湿地鸟类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1)鸟类种类有18目37科63属90种,其中国家和甘肃省重点保护种类有8目10科16属20种;鸟类优势种群有鸭科、鹬科、鸥科、鸻科、鹰科、鹭科等。2)鸟类居留型中,夏候鸟(S)种类>留鸟(R)>旅鸟(P)>冬候鸟(W)等其他类型。3)鸟类生态型中,古北型(U)数量>不易归类型(O)>全北型(C)>东洋型(W)>东北型(M)。4)鸟类区系类型中,古北界+东洋界型种类>古北界型种类。5)鸟类数量级中,罕见种>稀有种>常见种>优势种;6)在观察期内,湿地鸟类数量呈直线型上升趋势,黑鹳和大天鹅数量呈波浪型分布,同时黑鹳比大天鹅对人类活动的干扰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鸟类 优势种 种群特征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玉兰(Yulania cylindrica)种群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徐悦 刘守赞 +2 位作者 常鹏杰 夏侯左英 申亚梅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3-29,共7页
以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玉兰(Yulania cylindrica)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分布、物种多样性、生活型与生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黄山玉兰主要集中分布在干坑林区,数量相对不多;群落内共有50种植物(含变种),以蔷薇科(Ros... 以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玉兰(Yulania cylindrica)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分布、物种多样性、生活型与生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黄山玉兰主要集中分布在干坑林区,数量相对不多;群落内共有50种植物(含变种),以蔷薇科(Rosaceae)、菊科(Ast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樟科(Lauraceae)为主,乔木层优势种是杉木(重要值43.86)与黄山玉兰(重要值25.81),灌木层优势种是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重要值17.06);群落垂直结构明显,物种生活型谱中高位芽占一半以上;群落内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0.897)、Shannon-Wiener指数(3.632),Pielou均匀度指数(1.234)均最高,乔木层的3个指数最低。综上所述,保护区内黄山玉兰资源较为珍稀,虽然目前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仍存在被群落内其他物种演替取代的可能,建议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玉兰 种群分布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